無錯小說網 > 春秋霸業 > 第453章 秦不得祚
  這天下的諸侯,誰不是先王的舊臣?

  若當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那這些諸侯可都得被算作舊臣了。

  如秦國這樣的國家都算得上是舊,那么其他立國在秦之前的國家又怎么能夠算得上一個新字。

  若是周王姬當真承認了秦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那么等待他的必定是諸侯離心。

  如秦國這般功勛卓著的國家尚且會被新天子視作舊臣,不能夠得到周天子之國的禮遇。

  那么其他依靠祖上傳承下來的諸侯,又憑什么得到周天子之國的禮遇?

  周王姬是一個明白人,在注意到其他諸侯不善的目光之后,她立即便開口說道:“秦公說笑了,本宮的意思只是告訴秦公,父王臨終之前并無遺詔,也沒有任命輔國之臣。

  所以,秦公只是父王的輔臣,而不是新天子的輔臣。

  況且,秦公治理秦地多年,久不在王都任職,也就不必再繼續插手洛邑之事了。”

  他的話音方落,眾諸侯的面色也就緩和了不少。

  至少他們聽出了周王姬這句話的弦外之音,對方針對的并非是所有諸侯,只是在針對秦公而已。

  秦國的崛起對許多諸侯都造成了威脅,能夠見到周國攝政對秦國發難,也不算是一件壞事。

  至少他們今后在自己的國內做出什么失德的事情,也就不必再擔心會有一個秦公殺出來替天子討伐無道了。

  秦壽見周王姬的態度,又見魏氏與韓氏悄悄靠近周王姬,彼此之間似乎早已相熟,他的心底便已經揣測到了幾分周王姬與兩家之間的關系。

  他幾乎已經可以確定,兩家之所以有膽子敢分晉,除了篤定晉公不愿意看到手足相殘之外,他們一定還得到了周王姬的支持。

  如今只要得到了周王姬的支持,這就等于得到了正統的認可。

  他們就算是真的篡取了晉國,有了周國的支持也能夠名正言順,天下諸侯并不能夠以此為借口討伐魏韓兩氏。

  “現在,唯一的疑點便是,晉公到底是如何染病了!”

  盡管他已經派人前往晉國調查,但是以墨家現如今的勢力,情報網也根本覆蓋不到晉宮之中。

  所以墨家短時間內也沒有辦法帶回晉公病重的真相。

  “到底是陰謀,還是意外?”

  他的目光落到了新天子的身上,那是一個在周王姬身邊唯唯諾諾的孩童。

  任何人看上他一眼,都會清楚他只是一個傀儡。

  “這就是周王姬與叔宥所生的孩子嗎?他…”

  當這個想法方才生成,他的腦海中突然間浮現出之前所得到的一個情報。

  因為是周天子之國的事情,雖然涉及到叔宥之死,但是曝光他對于當時的秦國并沒有益處,而秦壽也不愿意讓叔宥的孩子以一個奴仆之子的出身被無情拋棄,最終淪為政治的犧牲品。

  為了與叔宥之間曾經的情誼,為了回報叔宥臨終之前對自己的坦誠與信任。

  秦壽最終還是沒有公布這個情報,并且已經準備把這個情報爛在肚子里。

  然而當他把新天子的出身與晉公姬昊之死聯系在一起之后,他的腦海中驟然漸漸生出了一個可怕的想法。

  周王姬若是知道自己上了當,那她是將錯就錯還是直接點破?

  幾乎不用秦壽考慮,他便已經能夠得出答案。

  如果是為了將錯就錯,那么他必定是要鏟除所有有資格競爭王位的目標。

  而所有的宗氏之中,唯有姬仲義之子姬昊與姬伯孝的關系最為親近。

  甚至,周天子明面上子嗣斷絕之后,正常情況下都應該是直接過繼姬昊為世子,而不是冊封周王姬姬婉的私生子為世子。

  如果周王姬要將錯就錯,她率先要鏟除的便是姬昊。

  偏偏姬昊就在天子駕崩之前身染重病,其中難免會有些蹊蹺。

  再結合周王姬維護魏氏與韓氏的舉動,秦壽幾乎已經可以猜測到,姬昊之死或許與周王姬有關。

  現在唯一讓他疑惑的是,周王姬又是通過什么樣的辦法來謀害晉公。

  如果是下毒的話,為什么每日替晉公試膳的婢女沒事。

  只有成為了一國之君之后,秦壽方才知道要想毒害一國之君會有多么困難。

  就算是在秦宮之中,秦壽的膳食也會有專人率先試膳,以避免被人下毒。

  不論秦壽內心多么排斥,趙夫人都始終堅持這一項操作。

  秦壽也擔心真的會有人通過下毒來謀害自己,所以還特意加了一個在婢女試毒之前的銀針試毒。

  一國之君關系著整個國家的安危,又怎么可能輕易的被人毒害?

  秦壽沒有再與周王姬爭鋒相對,他整個人都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思索著周王姬謀害晉公的手段。

  周王姬見秦壽沒有再繼續發難的意思,她也沒有死纏爛打,而是繼續著整個諸侯吊唁天子的儀式。

  耗費了七天的時間,周天子的尸身方才被送進周國新建的太廟之中。

  能夠成為洛邑王陵被埋葬的第一位君王,姬伯孝也足以被載入史冊。

  等到給姬伯孝加謚號的時候,最終還是給出了一個惡謚。

  “思厚不爽曰愿;弱無立志曰愿;敗亂無度曰愿;忘德敗禮曰愿;柔無立志曰愿”

  姬伯孝的謚號為“愿”,周史載為“周愿王”。

  對于這個謚號,活著的周王姬沒有意見,死去的周天子更加沒有辦法跳出來反對。

  所以姬伯孝這位東周的第一位國君,就這樣背負起了一個惡謚。

  等到為先王加謚號之后,便是新天子分祚。

  按照最近這些年諸侯的功績來看,是以秦國的功績為最。

  畢竟是秦國擊退了犬戎的入侵,也是秦國消滅了長期以來霍亂北方的義渠。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受祚的依舊是褒,而緊接著便是其他姬姓的公國。

  等到最后一個褒公受祚之后,秦壽已經略微走出一步,時刻準備著上前受祚。

  然而,周天子列好的名單之中卻并沒有他。

  公國之后是侯國,侯國之后是伯國,伯國之后是子國與周國的公卿。

  大大小小的諸侯與公卿都已受祚,但是最后都始終沒有秦國。

  當眾諸侯反應過來之時,紛紛將注意力聚集在了周王姬的身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