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三十九章天下不幸
  第一百三十九章天下不幸

  只是就好像馬皇后了解朱元璋一樣,安慶公主也了解何夕。

  這個時候的何夕,是決計不會歸隱的。不為別的,因為何夕身上不僅僅有自己的期望,還有何夕好不容易拉扯起來的變法一派,總體上還是比較弱小的。

  何夕放下這一切歸隱。何夕是能在十幾年之后,卷土重來,甚至有更合適的時機。但這些人卻沒有何夕駙馬的身份,不知道會有一個什么下場。

  這也罷了。

  何夕心中想做的事情太多,而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的。

  何夕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完這些事情,如何肯乖乖歸隱?即便有需要歸隱的那一天,也決計不是現在。

  最少現在新法的統治地位,還沒有確立。

  還沒有到何夕可以放手的時候,是面對老人家的拳拳之心。安慶公主又說什么啊?安慶公主只能道:“我會告訴何郎的。”似乎唯恐馬皇后詳細詢問,安慶公主立刻說道:“母后,你難道沒有什么對兄長們說嗎?”

  馬皇后臉上有一些哀戚之色,緩緩地搖了搖頭。她生病以后,她的幾個兒子自然是來探望過。馬皇后如何不想自己的孩子?只是她不敢見。知道該說些什么?預見孩子們的未來。卻不能改變。這對一個母親來說,再揪心不過了。

  如此一來,相見不如不見。

  “那父親?”安慶公主問道。

  馬皇后也是搖搖頭。

  馬皇后對朱元璋的感情復雜之極,她其實知道,自己是朱元璋最大的偏愛,是朱元璋生命之中最大的意外,如果沒有馬皇后,朱元璋就不會有起家的根本,也就是朱元璋從濠州帶走的那二十四騎。

  自古以來,都是從零到一最為艱難。

  以朱元璋的身份更是如此,如果有最開始的幾十個兄弟,對于很多人來說,根本就是手到擒來,娘胎里就有,但是如果沒有馬皇后,朱元璋非要混上一兩年才能有這樣的家底。

  甚至如果沒有馬皇后在濠州為人質,這一點人朱元璋都帶不走。

  而在亂世之中,時機很重要,朱元璋發家的時間遲一兩年,金陵恐怕就不是朱元璋能夠攻下來的。因為朱元璋打下金陵的前后腳,揚州張士誠也在謀求南下。

  亂世之中,從來是這樣,一步快,步步快。

  馬皇后對朱元璋也沒有多少恨意,雖然有些不甘,但是馬皇后這一輩子,已經到了世間女人的最高峰,母儀天下不說,也得到了天下奇男子朱元璋的偏愛與例外。

  如果單單從這一點,馬皇后應該滿足。

  可惜,馬皇后不僅僅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母親,作為一個母親。她要盡量為孩子們做到最后一步。

  她必須讓朱元璋知道,這一件事情他做錯了。朱元璋才能長記性。才能多為孩子們著想一二,希望能多保全幾位的性命。他要讓朱元璋面對每一個孩子的性命的時候,都想到今日。

  這才是馬皇后今日這樣做的原因。

  這些東西,朱元璋卻未必能想到。

  只是當馬皇后去世的時候,朱元璋呆呆地坐在臺階上,一瞬間,龍行虎步的朱元璋,好像衰老了十歲,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被抽空了。就只剩下一副行尸走肉。

  身上的氣質,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前腳還是一個叱咤風云的大人物,后腳就好像是看大門的老大爺。

  一點也不像朱元璋。

  只是一個,一年之內,失去了最愛的兒子,最愛的妻子的老人。甚至在一瞬間,朱元璋都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什么值得自己留戀了。

  ------

  國家不幸,國喪接著國喪。

  只是太子死后的風波爆發出來了。這個危機早就該爆發了。只是被馬皇后的病給壓住了。

  朱元璋自己都知道,他把諸王都召入京師之中,對此就應該有所預見。本來太子的葬禮后,對于這一件事件應該有所交代,但問題是,馬皇后的病,突如其來,一下子打亂了朱元璋的所有計劃。朱元璋的一切圍繞著馬皇后的病而進行。

  只是朱元璋也沒有想到幾十年來相濡以沫的妻子。在最后的時候給自己重重的一擊。

  世界上再沉重的打擊朱元璋也見過。來自最親愛的人,這樣的不原諒。卻依然讓朱元璋破防了,大抵是朱元璋少有幾次破防。

  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誰主持馬皇后的喪事。禮部負責操作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除此之外。

  前文說過喪禮最能體現儒家的上下尊卑地。別的時候不好說,但是在這個時候一目了然。

  之前太子葬禮上朱雄英吃了悶虧,就是被動手腳,但之所以要動手腳,不愿彰顯朱雄英嫡長子的地位。

  這個問題在馬皇后的葬禮上尤為嚴重。

  馬皇后的中宮,地位不容動搖。

  可以說馬皇后的葬禮就是朱元璋葬禮的預演,在規格上有所差距,是在各種人物關系上相差不大。如果太子還活著,一切以太子為尊,自然不用多言,亦沒有什么好爭議的,但是現在太子已經不在了。太子之位空懸。

  甚至可以說,在這個葬禮上突出自己的地位。誰就有可能在奪嫡之戰之戰,占據先手優勢。這一點也不夸張。

  畢竟而今,整個天下人都在思考,誰是新太子。而誰在馬皇后靈前,得到了主祭的地位,甚至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政治風向。誰為新太子的政治風向。

  而一旦很多人達成了共識,那么先要更改,就是非常難的事情了。

  晉王對于這一件事情,更是分外感興趣。

  畢竟,晉王是所有藩王之中,對儲位最熱心的,原因之一,就是而今晉王的尷尬地位。

  晉王的封地雖然在邊塞,但問題是在大明遷徙藩王之列,如果沒有秦王之死,而今的晉王就不知道封到什么地方去了。但是即便是有秦王之死,晉王也知道自己的封地,遲早會出問題的。

  畢竟,域外封藩,幾乎已經成為上上下下都贊同的國策。即便是晉王也不能對抗,只能拖延。

  晉王不想去邊荒之外的不毛之地,一直想留在大明,留在中原地區。而晉王一直沒有想到辦法,但是太子死后,他想到了。自然就是留在大明當皇帝了。

  其實,晉王也知道,他在朱元璋那里形象并不好。并不受朱元璋待見。所以,晉王要先出手,鎖定局面。更何況,晉王覺得自己在這一件事情上有優勢。

  幾乎是當仁不讓。

  無他,朱雄英與朱允炆之間的小齷齪,根本瞞不過有心之人。何夕能夠看明白,晉王自然也能看明白。太子的葬禮上,兩人的事情,就有一點拎不清了。而皇后的葬禮,又怎么能讓皇孫一輩打頭,雖然是嫡脈,但是更重要的是,即便這一件事情讓太子一脈來承擔,那么誰為首?

  這一件事情,朱雄英與朱允炆恐怕還要撕上一場。

  如此一來,他們兩個人對這一件事情,恐怕要失之交臂了。

  而晉王最大的優勢,就是所有皇子之中,最年長者,是除卻太子,秦王之外,嫡三子。而今太子與秦王不在,馬皇后的葬禮上,豈不是該晉王抗大梁了。

  晉王自然是當仁不讓。

  覺得這一件事情是絕佳的計劃,一定要拿到手,于是,晉王非常活躍的參與到馬皇后的葬禮之中,一時間,不知道人會以為馬皇后只有晉王一個兒子,其他的子孫都死光了一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