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二十六章海上南征
  第一百二十六章海上南征

  何夕內心之中也有一些不舒服。

  所以為了更好利用日本的人力資源。也為了實現最后一個日本人不戰死,就絕不停止戰爭的口號。

  何夕順勢推行這一戰。

  海外征戰風險大,即便損失了,也是日本人。

  但問題是,底層的日本人好找。但是一支軍隊不能只有士卒,需要一個軍官團體,還有高級將領。但是對北京來說,高級將領才是而今最缺少的東西。

  能統兵數萬,坐鎮一方的將領,大多數時候都是很稀缺的。

  何夕就想起了瞿能。

  瞿能的兒子瞿良才是一個人才,在靖難之戰之中,差點要了燕王的命。而且瞿能在北京方面,也算是又數的將門。北京方面能成為將門的,大概也只有鄧家,吳家,瞿家了。

  申國公鄧家,江陰侯吳家,他們雖然投奔北京了。但是大部分家底都沒有帶到北京。而瞿能在北方作戰這么多年,瞿家的家底已經在北京了。瞿能麾下是又很多人才的。

  將這些人才抽調出來,與這些日本士卒一并組成軍隊,與方乘風一并南征。

  這其實也是對這些軍官的培養,畢竟這些軍官在京營之中,升官的空間并不多。但是在這一支軍隊之中,百戶變千戶,千戶可以當指揮使。而何夕更是對瞿良才寄以厚望。

  希望瞿良才能用日本的性命歷練出來,從而為北京培養出一個能夠獨擋一面的大將之才。

  也算是對朱雄英的安撫。

  畢竟,瞿家是朱雄英的人。

  瞿能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好處。他心中撲通撲通的亂跳,心中思忖了好一陣子,說道:“大人有意,下官自然聽命。”

  瞿能實在拒絕不了。特別是為了自己的兒子。

  瞿能自己是了解自己的兒子的。瞿良才在年輕將領之中是相當出眾。但是很多時候,人的成長,不僅僅要看他自己的能力,還要看環境,別的不說,就說傅忠。

  傅忠如果沒有父親傅友德,一步步提攜與歷練,能有而今的能力?

  瞿良才此去,即便打了一場敗仗回來,也是一個巨大的成長。無他,統領過數萬大軍,才知道統領數萬大軍是什么樣子的。這樣的經驗,是別人耳提面授不知道多少次也是沒有用處的。

  至于風險,做什么都有風險。而讓瞿良才留在中樞,今后提拔的機會固然有,但沒有這樣躍遷的機會,而且瞿能是很了解北京的情況的。北京很缺高級將領。

  這種情況下,只要瞿良才能在這一戰之中立下一些功勛,將來就會位列大明高級將領之列,說不定有獨擋一面的機會。而獨擋一面的機會,就等于平定天下之后,最少有一個侯爵的爵位。

  到時候,瞿家一門,最少不下于江陰侯吳家。

  與此相比,一點點風險,又有什么好怕的。

  何夕說道:“那好。這一件事情,就拜托瞿老將軍了。”

  大概的事情安排下去了。只是日本這里想要將一切事情都結束,還有很多繁瑣的事情。更有各方面協調的事情,需要何夕著手。

  只是何夕很快發現自己不能在日本在待下去了。

  因為北京傳來消息,傅友德大舉北進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

  這并不在何夕的預料之外。

  不管有沒有日本的事情,傅友德都是要北上進攻的。這是去年戰事的繼續,不管是傅友德本人,還是南京方面都不想停留下去。

  更不要說,算算時間,傅忠之死,大概也傳開了。

  固然將不因怒而興師。以傅友德之能,就是全家死在面前,也不會因此打不合時宜的戰事。但是問題是,這一戰本來就要打的。傅友德豈能不公私兩便,為朝廷平叛,也為自己報殺子之仇嗎?

  這一戰,只會很快,不會慢。

  更不要說,京營大軍滯留日本,河間戰線缺乏后援,一旦,傅友德大破葉沈,就能兵臨城下,這對傅友德來說,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何夕沉思了很長時間,他做出判斷。

  今后北京隆武元年,南京建文元年,在河北地區將有一場決定性的會戰。

  而今他在日本已經不合適了。

  即便軍隊一時間撤不回去。他也要回去了。

  因為他覺得,而今北京需要的不是軍隊。北京與遼東的鐵路依舊修好了。這一段時間,也在拼命的增加火車頭。這一條鐵路的運輸量也在增加。兩天之間,將遼東所有軍隊調度到北京,有一點不大可能。畢竟,這年頭的鐵路運載量,沒有那么大。

  但是這年頭的戰爭節奏本身,就很慢。

  在十天之內,完成遼東與北京之間的兵力調動,就可以將遼東與北京的兵力看做一體。

  遼東數萬人馬與北京的留守人員,足夠作為總預備隊來用了。

  只是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信心。

  而何夕本身就代表著北京的主心骨,這個時候他不在北京,估計是穩定不住人心的。

  何夕要離開日本雖然要解決很多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問題,卻是誰留守日本。北京的高級將領實在人數不多,而東洋總督,這個位置也不一般。

  需要能夠用少數兵力控制地方。畢竟何夕從北京帶來的十萬大軍,已經原本的征東軍,絕大多數都會撤走,整個東洋總督下轄的軍隊,決計不超過五萬,這還是水師與陸軍合起來的數字。甚至比不上未來東洋諸王的總兵力。

  這么少的兵力要控制地方。并充當北京的后勤基地。此人的用兵手腕不用說了。另外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與東洋四王之間的關系。只要彼此達成互信。

  從而讓東洋四國之兵,成為北京的合作伙伴,而不是敵人。用這么少的兵力控制這么多地方,才有可能。

  何夕身邊的人,瞿能不可能留在日本。因為瞿能是朱雄英夾帶里的人。如果何夕一桿子將瞿能扔到了日本,朱雄英就要考慮何夕的用心何在了。

  至于方乘風更是要取奪取琉球,征伐臺灣的主將。

  海上南征,可以沒有陸軍,但是不能沒有水師。方乘風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這兩個人都不可能留在這里。

  何夕在大明的高級將領之中,細細找了一番,終于找到一個人物。那就是吳高。

  用吳高,首先吳高為人謹慎細密,背后也有江陰侯吳家留下的班底。他是有能力撐起東洋總督這個位置的。其次,就是吳高與湘王之間的關系,彼此是姻親,天然有信任基礎。

  當然了,這樣做不是沒有隱患的。

  最大隱患就是,吳高與湘王聯合很有可能將東洋總督府變色。

  但是何夕很清楚吳高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北京敗亡之前,吳高斷然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的。就是北京起兵,吳高其實不完全忠心于北京。只是形勢所迫而已。

  吳高富貴公子,缺乏魄力。讓他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去做大事,是萬萬不可能的。

  只要北京被打得兵臨城下,只要北京沒有遇見決定性的軍事失敗。吳高都不敢跳反,甚至還有兢兢業業為北京做事。何夕不怕吳高與湘王抱團。吳高與湘王抱團之后,湘王即便有其他心思,也做不成了。

  因為湘王無法說服自己的大舅哥。

  如果等到,北京完全戰敗,行將覆滅的時候,何夕就不用擔心東洋了。無他,而今大戰畢竟是內戰。既然是內戰,雙方之間雖然拼得你死我活,但彼此之間藕斷絲連。到了那個時候,定然是降者如云,不多東洋總督府一個了。

  勝利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失敗了,一切都是問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