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七十六章朱允炆的換將之心
  第一百七十六章朱允炆的換將之心

  福兮禍兮,只有事后才能說清楚。

  傅友德抖擻精神,準備回南京,在新的戰場上大戰一場。獲得自己想要的。

  他思來想去,將盛庸給叫過來。

  傅友德說道:“我要回南京了。這里就交給你了。”

  盛庸大吃一驚,說道:“國公,末將新敗之將,不敢承擔如此大任。”

  盛庸在浮河之戰打敗了,直接導致了之后的全面被動。

  盛庸無數次想過,他會得到什么樣的懲罰。

  一直沒有聽到風聲。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非但沒有懲罰,傅友德會將前線重任托付給他。

  一時間,感激莫名。

  說實話,傅友德對盛庸并不是很滿意。但是他再不滿意,也不得不承認,盛庸是唯一的人選。盛庸是他的人。是正面與北軍交手過的人,吃過虧,但是比誰都更了解北軍那一套。

  在軍中資歷上能夠在盛庸之上,足以代替傅友德主持全軍軍務的人,不是沒有。

  有很多。

  只是這些人都未必是聽傅友德的話。

  傅友德擔心失去了前線指揮權。

  被人偷家了,他在南京說話就沒有分量了。

  而盛庸的才華不去說。除卻傅友德,恐怕沒有人會重用一個敗軍之將了。即便很多人也知道,盛庸之敗,未必全是盛庸的過錯。

  傅友德說道:“你是什么樣的人,我素來是知道的。前線戰事,放在別人手中,我不放心。放在你手中,我才放心。而今局面你準備如何應對?”

  盛庸沉思片刻,說道:“末將以為,當效仿何夕之策,沿著黃河沿線,設立城堡,以黃河為線,以諸堡為點,建立一道防線。能令北賊不敢越黃河而南。不過,有一個問題,末將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傅友德說道:“什么問題?”

  盛庸說道:“彰德府,大名府,衛輝府,懷慶府,這四府該怎么辦?”

  這四個府有三個是河南的。有一個是河北的。但是在后世也劃到了河南省,也就是河南省在黃河以北的地方。豫北地區。

  盛庸之所以這樣說。

  是因為,這些地方而今還是南軍的占領區。北京雙方交戰,都是沿著運河作戰的。這一片地方,此刻都沒有去管。但是問題也很簡單。

  豫北地區有一些地方是山區,西側的太行山地區,但是東側都是平原。幾乎沒有什么天險。而今大軍退到黃河以南了。因為這四個府再與北軍打上一仗,有些擔心,一旦主力消耗太多,黃河防線還守不守了。

  但是如果不管這四個府,且不說,這四個府在大明諸多府縣之中,也算是相對比較好的府縣,單單說,無故放棄這些地方,后方怎么看?還有,這些地方忠于朝廷的官員怎么辦?

  總之,戰不敢戰,放棄也不好放棄。

  傅友德聽了也撓頭,不過,在從更高的角度看問題,在他看來,南京各方面都勝過北京,只要整頓好內部,保持軍力強盛,征討北京,不成問題。

  四個府的情況,如果放在北京那邊,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對于南京方面,其實并不是太重要的。

  不過是邊角料的問題而已。

  傅友德說道:“你自己處置就行了。注意分寸。”

  在傅友德看來,哪怕前線有一些失利,只要維持住局面。給他足夠的時間就行了。

  整個南京需要時間改變。

  盛庸一瞬間沉甸甸的。

  因為他已經下決心了,要在這四府打上一仗。即便不準備打贏,也不能讓這四府輕易讓北京得了去。

  畢竟,盛庸作為敗軍之將,他不能再次輕易失敗了。否則,上上下下都不好交代,即便有傅友德支持也是一樣的。

  ------

  傅友德并不知道,他還沒有到京師。他這一場大考,已經輸了一半了。

  朱允炆思量了許久,召見丁顯商議,直接說道:“傅友德能不能換掉?”

  朱允炆想換將,這是深思熟慮過的。

  傅友德在前線戰敗,僅僅是一方面。甚至這一方面并不重要。勝敗乃兵家常事,而且傅友德雖然失地。但是全身而退,保住了大軍。朱允炆對一些軍事問題,并不是太了解。但是也了解到北軍似乎用了不少新戰法。

  這一場大敗,非戰之罪。

  朱允炆真正想換將的原因,卻是傅家的勢力太大了。

  傅友德作為外戚,掌控前線大軍,更是發動了對藍玉的兵變,清理了藍玉的勢力,讓傅家的勢力大規模擴張。

  作為實際意義的軍中第一人。朱允炆豈能不忌憚?

  當然了,朱允炆也不是非要讓傅友德下臺,全家離開軍中才行。

  他給傅友德是有定位的。

  作為外戚事需要掌握一定的兵權的,駐扎在要害地位,不一定能打,一定要忠心。比如,朱元璋宮廷護衛,很長一段時間就是郭英守的。因為郭英的姐姐,就是朱元璋的郭貴妃。

  比如,李文忠其實算起來也是外戚。

  只是外戚的權力不能大。大了就會出問題。

  外戚權力相對小,上面有其他人制衡。這個時候外戚是皇帝的好幫手,因為,他們與皇室的關系太緊密了。威脅到皇室權力的一定會威脅到他們。他們自然立場堅定。

  當時,如果外戚成為權臣,這就不好了。

  因為外戚與皇室的關系太親密,變故生于肘腋之間,有時候讓人防不勝防。

  這就不好了。

  在朱允炆登基之初,凡是以鞏固地位為要。那個時候,并沒有多在意這些,而今已經坐穩位置了。自然要思考一些比較長遠的東西。

  朱允炆想要的傅家外戚,自然是前一種,他甚至有一種感覺,他覺得,傅忠死的很不好。如果傅友德死了,傅忠活下來,就好多了。

  傅忠不是沒有才華。但是才華不及乃父,但是令他掌管京營。或者掌管京師的軍隊。卻令朱允炆放心太多了。

  而且,傅友德根本沒有想明白一件事情,他越是證明改革的必須性。在朱允炆這里,傅友德越是要換下來。原因無他,讓傅友德主持軍務改革,今后的大明軍隊,是朱家軍,還是傅家軍啊?

  這是不容忽略的問題。

  所以,朱允炆問丁顯這個問題,本身就很有傾向性。那就是要換掉傅友德。

  丁顯自然不會逆著朱允炆的心思來,他沉思片刻,說道:“潁國公而今大敗,想要換將,也是一個好時機,但是這其中有幾個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誰來代替潁國公。而且繼任者,不僅僅要坐鎮北方大軍,還要推行改革。這才是最重要的。這是影響天下根基大事,臣一時間也想不起來。誰能承擔如此大任。”

  朱允炆說道:“無非是宋國公與魏國公,還能有他人嗎?”

  丁顯說道:“陛下圣明。”

  朱允炆說道:“什么陛下圣明。無非是這關系太大,你不老實而已。”

  南京可以讓人信任的帥才,也就那幾個。幾乎沒有什么選擇。年輕一輩中,或許也有能獨掌一軍的大才,但是兵者國之大事,容不得一點馬虎。這種事情,第一選擇有經驗的。而不是選擇沒有經驗的將領。

  只是,魏國公與宋國公,從來不是一個人。他們是兩個派系。

  不管是推薦那一個人,都會引起很大的風波。如此一來,丁顯又怎么敢隨隨便便的開口啊。

  丁顯面對朱允炆如此責難,說道:“圣明無過陛下,臣其實也不知道該選誰?自然不敢多言了。還請陛下見諒。”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