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八十七章五爵七等
  第一百八十七章五爵七等

  “朕依國公的。”朱允炆說道:“徐叔叔,深得國公真傳,一直沒有在軍中歷練,朕也為徐叔叔感到遺憾,這樣吧,就讓徐叔叔跟隨國公,做國公的助手,也算是上陣父子兵。至于,其他人選,國公盡管推薦,與諸位大臣商議之后,定然給國公一個答復。”

  這正和朱允炆之意。

  徐達的精力問題,身體問題,只能支持大事,很多具體的細節是無法操勞的。自然由別人來做。如此一來,徐達作為一個統合軍方勢力的牌子。

  將各派的將領派到徐達麾下做事。

  最大的可能整合全軍,并且給徐達一些好處。最大的好處就是對徐輝祖的培養。

  想要經過這一次之后,將來徐輝祖也能接替徐達的衣缽,成為軍中一系的首領。魏國公一系重現朝堂,對于朱允炆掌控朝廷,也是大有好處的。

  只是,這與徐達對于徐家的安排,是背道相馳的。

  徐達希望徐家能夠沉寂下來。脫離朝廷紛爭。倒不是徐達并不希望自己家族興旺發達,而是徐達開國功績太大,已經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了。徐達這么多年自謙自抑。不是沒有原因的。而一個朝廷爭斗最激烈的時候,就是二代三代皇帝的時候,那個時候,開國功臣勢力比如被清洗,或者說衰退。

  這是必然的,打天下是一幫人,坐天下是另外一派人。

  等天下利益分配結束之后,徐家對于朝廷來說沒有了威脅,只留下開國功績的時候,徐家的榮華富貴才有保障。

  即便不可能權傾一時,但是富貴傳家卻是板上釘釘的。

  只是奈何,這對徐家來說是一個妥當的辦法。但是對于徐家具體某一個人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這就代表徐達要壓制自己兒子孫子乃至其他后人,要安分守己,享受自己的榮華富貴就行了,在政治上就不要想其他作為了,特別是他兒子孫子一輩。

  徐輝祖一直擔任閑職,就是徐達的意思。

  只是而今徐達已經阻止不了徐家加入這一場亂斗之中。

  給了徐家這么大的好處之后,朱允炆又抓住了其他派系將領的任命權,未來徐達麾下定然有很多其他派系的人。不可能讓徐達真正掌控大軍的。

  徐達只能說道:“陛下圣明。”

  朱允炆心中得意。

  戰場上的局面,雖然有些被動,但是朱允炆也在一步步完成對軍隊的整合。他相信,他只要完全掌控了南京朝廷,就有足夠的力量戰勝北京。

  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就且容他囂張一段時間吧。”朱允炆心中暗道。

  -----

  南京的消息與東海的消息要傳到北京,還需要一段時間。

  而這一段時間,北京已經消化了河間之戰的影響。

  何夕主持內閣擴大會議,商議出封爵名單。

  以葉沈為首的河間之戰的功臣,葉沈封國公,昌國公。葉沈以下封侯封伯的,大概有十幾人。很多都是遼東出身。這些人也就成為了未來勛貴之中,非常重要的遼東集團。

  這是后話。

  這一次封賞最重要的并不是這些人的封賞。

  畢竟,論功行賞而已。

  朱雄英并不是蠢人,或許為了自己的影響力,會做一些小動作,比如安排某些人在某些關鍵位置,但是并不會影響太多。最少不可能影響公正。

  既然不影響公正,這里面就沒有多少懸念。

  真正影響巨大的是兩件事情,第一,就是何夕主持,朝廷上下通過的爵位改革。

  設五爵七等。

  五爵,就是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其實,大明之前也有過子爵,男爵,后來被朱元璋改了。

  不過,有一點要說明的,并不是有爵位,就能世襲罔替,這里還需要賜丹書鐵券?沒有這個就是流爵,一世而終。

  一般來說,大部分封爵的人,想要世襲并不是太困難的。

  公侯伯爵,這些改變不大。

  這些爵位依舊是超品,位在文武百官之上。

  僅僅在首輔與內閣大學士之下。

  而子爵待遇等同于一品。男爵等同二品。

  男爵以下,分別有,輕車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云騎尉,武騎尉,公士。

  這些官職,也不是何夕搞出來的。而是何夕從大明勛官這里順過來的,本來勛官最上,是柱國,與護國。何夕與子爵與男爵合并了。

  其實勛位在之前的朝代,還是有用的。

  雖然只是榮譽官位。但是有俸祿的。有一個勛位,就多一份俸祿,有些官員加銜越多,俸祿也就越高。但是奈何,朱元璋研究之后,他覺得,這些官員做一樣的事情,有了一個加銜,就多一份俸祿,這多不劃算啊。于是有了規定,不管官員有多少加銜,都只領一份俸祿,也就是所有官職之中官位最高的那一份俸祿。

  如此一來,勛官徹底變成了榮譽稱號了。

  幾乎沒有什么用處了。

  有的僅僅是一個名頭而已。

  何夕干脆拿過來用,將五爵七等,形成一套,從低等到國公的爵位系統。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大明衛所世襲官職,其實有九等。

  世襲指揮使,世襲指揮同知,世襲指揮僉事,世襲衛鎮撫,世襲千戶,世襲副千戶,世襲百戶,世襲試百戶,世襲所鎮撫。

  世襲指揮使,世襲指揮同知,就是未來的子爵,男爵。

  下面的七等,官職與輕車都尉等一一對應。

  按照朱元璋章程,一般來說,做到指揮使,會降低一個級別世襲指揮同知,或者再降一個基本,世襲千戶。但不會太低。

  整個世襲體系上承爵位體系,下承士卒。

  因為朱元璋設計衛所制度的時候,想要下面的士卒世世代代為士卒。從爵位對的是上層將領,世襲體系面對的是中層將領,軍戶制度對應的是普通士卒。

  自成一體。

  總體上都是減少俸祿,給予土地,或者說允許從土地上獲得俸祿,從而避免朝廷過多的開支。

  這也是對應了開國之初,百廢待興,朝廷開支不足,但是各地戰火不斷,軍事開支爆增的時期。

  其實,這也是朱元璋建立體制一個問題,朱元璋體制明面上開支不多,但是大量開支變成了隱形開支。只要有權力,每一個位置上都有自己一份錢,只是不是來自朝廷而已。

  這就是后世一些歷史學家給出的評價,中國秦以來的封建社會的特點,就是權力封建。上位者將某項權力分配給下面的人,下面的人自然利用這些權力搞到好處。

  在這種情況下,腐敗是被默許的。

  何夕的改革,本質上,就是責權對等,將所有隱形開支列入政務公開開支之中。這樣做最大的問題,就是朝廷的開支,會瘋狂上漲。

  大明,乃至很多古代王朝用這一套,并不是不知道將所有開支都列入正式開支的好處。畢竟,上面錢給足了,下面才好辦事,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但是奈何,朝廷根本沒有這么多錢?朝廷財政開支,根本不足以維系大一統朝廷的存在,這種用這種折中的辦法來處理各項事務。

  很多人不能理解,只說一項,那就是糧食轉運,有些地方千里之外糧食轉運的運費,就已經超過了糧食本身的價格。

  與其這樣,不如給某些人一些特權,讓他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如果沒有工業革命與何夕金融改革帶來的收入紅利,何夕這種改革,根本是一劑毒藥,讓大明送命的毒藥。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