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六十三章大風波
  第六十三章大風波

  丁顯一直假裝聽不見方孝孺說的什么意思。

  這個面子,丁顯是不能給方孝孺的。這不是丁顯的意思,而是形勢使然。

  方孝孺身負天下聲望二十多年。宋濂之后的文壇盟主,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在朱元璋的壓制之下,幾乎天下文官都向太子靠攏,而太子之后,這股力量給了方孝孺。

  這也是罕見的。方孝孺成為了天下文官的共主。

  畢竟文官內斗自古都是。很能有一個讓他們共同心腹的領袖。方孝孺就是這樣的人。

  這勢力強到了,什么程度。

  按照正常流程,首輔下臺,都是下面開始彈劾。然后調查下臺。也就是要先發動言官彈劾方孝孺,一定要天下人都知道的那種彈劾,然后皇帝批準。首輔自己請辭,才給與體面。

  報紙上的輿情,其實并不重要。丁顯這是開了一個先例。

  方孝孺也是因為強烈輿情被拿下的第一個首輔。

  很多時候開先例都是有壓力的。丁顯并不是想開這一個先例,而是不得不開,無他,都察院的言官,幾乎全部是方孝孺的人。丁顯只要一接觸這些人,幾乎一定會走漏風聲。

  這正是如此,丁顯想到了這一條路。當然了。

  這一條路最重要的不是,有人寫文章。畢竟楊溥的文章固然好,但是其他人也是有文筆了。大明天下,最不缺少會寫文章的人了。

  最重要的是朱允炆。朱允炆支持報紙上的文章,并以此問罪方孝孺才是最重要的。

  而方孝孺居然能控制言官,這讓朱允炆出離的憤怒了。

  畢竟,在制度設計之中,言官要發揮以小制大的傳統,他們是用來制衡權臣而存在的。而今的罪有可能成為權臣的不是其他人,就是內閣大臣,以及內閣首輔。

  言官在制度上是不可能被首輔控制的。

  奈何制度是制度現實是現實。

  在之前的壓力之下,所有文官都抱團了,他們要面對強力敵人,勛貴,外戚,以及變法派,等等。

  這樣一來,言官被首輔控制,其實是小問題。畢竟大明朝廷最大的問題,其實依舊是皇權與勛貴的矛盾。這種矛盾被朱元璋人工造成的南北之爭壓制下去了。

  但其實依舊是存在的。

  在這些大問題面前,言官聽首輔的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問題了。

  而且方孝孺也不是直接控制言官。方孝孺書生氣太重,他更注重志同道合,而不在乎官場上的蠅營狗茍。利益聯盟之類。這樣的事情,造成了看起來,全部文官都是方孝孺的人,其實各種有各自的心思。

  比如下面有一批地方官貪污,他們也是方孝孺的人。

  但是他們貪污的錢,分給了很多人,但并沒有給方孝孺。

  這也是丁顯能夠有勇氣向方孝孺發起挑戰的原因。

  方孝孺手下太松散了。

  只要有足夠的強大,天下文官不會反對丁顯出任首輔的。這也是丁顯向朱元璋學習的地方。大部分官僚其實都是軟骨頭,他們缺乏足夠的勇氣抗上。

  他們看起來很厲害,人多勢眾,但是面對利劍。卻沒有抗爭的勇氣。

  要想快速的收拾局面,最好的辦法,就是下刀子。

  沒有足夠快的刀子,沒有足夠多的人流血。丁顯不會那么容易坐穩首輔寶座的。更重要的是,丁顯的時間也不多。他必須在足夠快的時間之內,整理好朝廷內外,讓朱允炆看到效果。

  新政的效果。財政上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一件事情,也必須越快越好。不可能磨磨唧唧的。

  方孝孺見丁顯不接話,自然是知道丁顯的意思,他又能怎么辦?只是在陽光下,他的影子變得越來越長。

  -------

  “什么方孝孺下獄論死?”姚廣孝說道。

  李景隆看著姚廣孝的樣子,哈哈大笑,說道:“我沒有想到,今日能看見姚先生露出這樣的表情。”

  姚廣孝平日里,從來是波瀾不驚的。好像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不足夠讓姚廣孝吃驚一樣。李景隆私下里稱呼這個表情,為神棍臉。而今終于讓姚廣孝破防了。

  姚廣孝嘆息一聲,說道:“我沒有想到,這么快,這么急,這么狠。”

  可不是嗎?

  方孝孺的事情,從案發到下獄僅僅用了七天。

  即便是普通民事案件,想要查清楚,都是不容易的。七天簡直是快如閃電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之極。

  而重要的是,方孝孺的下場。

  論死。這是姚廣孝萬萬想不到的。

  姚廣孝其實巴不得方孝孺死的。原因很簡單,方孝孺一直是南京朝廷的核心人物。是南京朝廷的柱石。

  這一點一直沒有改變。

  雖然說,天下大亂,從而引起了勢力此消彼長。最大的消長,就是武勛集團再度成為朝廷上的重心,所有文官都退到其次的地位。但是天下畢竟是建文,而不是洪武初年。

  洪武初年的時候,天下剛剛建立,文官缺額眾多。大部分文官都是通過推薦而來的。而主持這一件事情的人是李善長。而所有文官都是武將的奴仆一般。

  某將軍到某省,此省的所有官員天然是這個將軍的下屬。

  但是這些年過去了。已經不是當初了。

  文官作為一股政治力量已經站在歷史舞臺之上了。沒有方孝孺,還有別人。這已經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了。即便戰事再起,武將用事,也改變不了這一點。

  別的不說,開國之初,朝廷糧食不多,很多都是武將自己屯田,而今所有軍隊平日也就罷了,一旦開戰,都需要后方物資。否則根本不可能戰斗。

  而組成文官機構的根本是什么?

  是士大夫,是讀書人。

  誰能得到士大夫的認可,誰就能得到支持。這是為什么朱元璋對方孝孺都有些拿捏不準的原因。

  拿下方孝孺很容易,殺了方孝孺,不代表這些人就不存在了。

  凡是是方孝孺能將這些人的意見匯集起來,作為一個可溝通的存在。否則更難以對付。

  對方孝孺重重處罰,傷了天下讀書人之心,或者說傷了天下官僚之心,這些人還會老老實實為你辦事嗎?

  姚廣孝看來,這里的問題相當不大。

  姚廣孝也看出來,方孝孺大概要下臺了。但是下臺也不是這樣的下臺辦法,簡直是太粗暴了。后遺癥也太大了。

  李景隆也明白這一點,他說道:“我估計是等著陛下特赦的。畢竟恩出于上。”

  姚廣孝沉思了好一陣子,搖搖頭說道:“你與丁顯打過交道嗎?”

  李景隆說道:“沒有怎么打過交道。”

  姚廣孝說道:“你打過交道就知道,這個人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情。只要他覺得有用的事情,他絕對會做。不管付出什么代價。所以,我估計,方孝孺死定了。而且,方孝孺一死,你我等待的機會,就要來了。”

  李景隆說道:“真的。”

  隨即李景隆想了想,說道:“的確,不管誰上臺,這一件事情都是必須做的。而且丁顯上臺自然也需要功績,沒有什么比這個功績更容易了。只是需要背一些罵名而已。”

  “只是-----”李景隆微微一頓,說道:“方孝孺真的會死,我覺得不大可能。”

  姚廣孝說道:“要不打個賭。”

  “賭什么?”李景隆說道。

  “方孝孺的生死。”姚廣孝說道。

  李景隆看著姚廣孝恢復過來的神棍臉,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多出一股底氣,說道:“好,我賭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