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五十二章營造社
  第五十二章營造社

  私的一方面,就是拉勛貴們下水。

  這是何夕在變法上的私心。

  朝廷上的政治力量,就三大股,第一勛貴,第二士林,第三是宗室。而隨著藩王外封,宗室力量對于中樞的影響力,已經降低了很多,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影響力,但已經沒有確定性影響了。

  朝廷上只有兩大股力量,勛貴與士林。

  而士林是完全反對變法的。

  何夕雖然想盡辦法,從士林之中拉過來一些人。但是就整體上來說,是杯水車薪。他不占優勢。

  何夕能怎么辦?盡可能將勛貴們給拉上自己的戰車。

  這有利也有弊。

  大部分勛貴其實并沒有什么政治理念可言,什么儒家治國之道,法家治國之道,抱歉,人家從來不讀書,不懂這個。即便讀書的所謂儒將,真正從死人堆里殺出來的人,也是極端的實用主義者。根本不在乎這個。

  所以。給他們利益,他們就愿意支持。

  這是好處,也是壞處。

  因為勛貴們本就在大明食物鏈頂端了,能限制他們的只有朱元璋。

  而朱元璋一旦不在,他們想撈好處,有太多的辦法了。何夕給的利益,也就是正當經營的利益,在他們看來,不過是杯水車薪。辛辛苦苦賺錢,哪里有搶錢來得快啊。

  勛貴們是不想搶嗎?

  所以,何夕給出的利益想要綁定這些勛貴,并不容易,甚至如果將來別人給出更高的利益。他們隨時都能倒戈。當然了這個利益,不會金錢上的利益。而是政治上的利益了。

  但是不管怎么樣,現在將自己的人做多,將敵人做少。是何夕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

  在北方其實沒有什么世家大族,這些所謂世家大族,早就被靖康之亂后,二百多年的亂局給洗刷干凈了。真正占據影響力的,反而是各地衛所與勛貴們。

  將他們拉攏上船,何夕做什么事情都方便一些。

  而且勛貴們而今在朝廷上處于神隱狀態。因為朱元璋的壓制,讓勛貴們不得議論朝政。但是將來可就不好說了。

  這也算是未雨綢繆。

  只是鄧鎮卻想不到何夕如此多的用意,他根本也想不到這會有多賺錢,他覺得這是一個辛苦錢之后,內心之中就將這一件事情給否定了。說道:“如果何大人有意,直接調動衛所軍就行了。什么營造社,就不必了。大不了,給工錢就行了。”

  何夕說道:“那這幾個衛所?”

  鄧鎮說道:“那就按何大人意思來辦。我這就派人去安排。上奏朝廷。”

  何夕心中沉思片刻,說道:“能不能,現在就開始做。我派人去培訓衛所士卒,啟動準備工程。”

  鄧鎮說道:“如果是別人,這是萬萬不行的。不過,何大人你提出來了,那就按何大人意思來辦吧。”

  撤銷四個衛所,可不是件小事。這是需要報給五軍都督府,報給兵部,甚至要朱元璋御筆的事情。整個流程,再加上北京與南京的距離,運作了大半年,都是很正常的。即便加急辦理,一兩個月,也算快了。

  但是何夕卻不想耽擱太多時間了。

  因為,何夕知道營造北京城,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很多工程齊頭并進,相互影響。其中營造社又是其中的主力,故而這些人的素質是最重要的。

  有很多新材料,新技術,新工具要使用。

  不好好培訓一下,估計他們還不能上手。

  雖然說磨刀不誤砍柴工。但是磨刀總在砍柴之前。能提前一點就提前一點。

  鄧鎮在小事上,只有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都不會為難何夕的。

  何夕謝過不提。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一封圣旨到了。

  本來是送到何夕府上的,但是也有一封是給鄧鎮的。于是兩封圣旨一并送到這里。

  何夕與鄧鎮一并起身接旨。

  給何夕的圣旨,很簡單,就是告訴何夕,你的奏疏批。讓何夕報上預算,朝廷籌備撥款云云。也就是北京營造工程可以正式開始了。

  給鄧鎮的圣旨,就是讓鄧鎮好好的輔佐何夕,將營造北京城這一件大事做好。

  這在無形之中,給兩個定下的主從。何夕位列鄧鎮之上。

  ------

  何夕接了圣旨之后,立即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將圣旨給自己的幕僚看過之后,說道:“這也算塵埃落定。對了,蒯富蒯大工何在?”

  蒯富就是南京城中修建城池經驗最豐富的工匠,當年何夕與他也是有過一面之緣的。而今修建北京城,更是窮盡了天下工匠,天下所有能工巧匠,大多都在北京城附近。

  這不是何夕做的,而是太子就預備好的。

  何夕來之后,也與這些工匠們做過幾次深談,并讓他們做過幾個計劃。

  最后何夕還是覺得,蒯富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是何夕將讓蒯富成為北京城的大工。也就是總工程師。負責整個北京城的設計。當然了,這也是一個讓蒯富頭發都快要掉光的位置。

  無他,何夕要蒯富給出的不僅僅是設計圖,還有施工圖,乃至詳細到每一處工程大概有多少工。并準備計算總工程量,讓營造社承包。

  但是蒯富固然營造經驗豐富,一生之中,修建了很多大城,但是從來沒有搞過這么細。很多時候,他造出一個模型就行了,讓上面人知道是什么樣子,就可以了。

  哪里有這么吹毛求疵的。

  更不要說,這里面計算量太大了。

  蒯富作為大工匠,他數學不能說不好,畢竟營造這一門學問之中,很多地方都是需要數學計算的。但是這么大的計算量,還是超出了蒯富的能力范圍。

  再加上何夕要的時間也很緊。

  這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工作量。

  于是何夕將營口大學堂之中的大部分學生,一古腦的拉了過來,塞進了蒯富的手下,給蒯富打下手,將來北京城修建成之后,這些人可以直接安排到北京府衙,或者其他衙門之中。

  也算是一個終南捷徑了。

  不過,這些人也很好用,別的不說,為蒯富承擔大量計算量,卻是沒有問題的。

  聽何夕如此說,蒯富出列說道:“小老兒在此。”

  何夕說道:“看看,你的規劃做的怎么樣了?”

  蒯富答應一聲,隨即讓將幾面桌子拼在一起,讓他的助手們,一趟趟的將一塊塊模型給搬了過來,最后拼在一起,成為一大片模型,也就是樣式。

  這就是未來的北京城。

  整體上來說,并不出乎何夕預料。

  因為北方城市都是這個樣子,橫平豎直如棋盤,中軸對稱,皇宮居中,坐北朝南,這些建筑規則不打破,北京城也變不出花來。

  不過,何夕也沒有改變這個些建筑規則的想法。畢竟這是幾乎所有人的共識。除非在南京,或者南方的城池,受到地形的限制,曲曲折折之外,只要能鋪展開來的城池,都是這個樣子。

  何夕也沒有想過,與所有人共同觀念作對。

  而且這個樣子,自有一種恢弘氣度,也不算差。

  不過,如此一來,蒯富發揮的地方就少了。不過也不是沒有發揮的。何夕很快就注意到一點,那就是蒯富引了兩條河進入北京城之中,橫穿整個北京城池,為整個北京城的取水處,也讓大船可以直接進入北京城之中。而在城外,更是規劃了兩個湖,東湖與西湖,調和運河與潮河的水量。從而保證北京城,不被洪水所威脅。

  是何夕的構思,在落實上很巧妙。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