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一十八章解氏雙雄
  第一百一十八章解氏雙雄

  時代的變化,對很多人來說是后知后覺的,很多人都在許多年之后,才恍然感覺到當年的變化。而有聰明才智之人,才能在當時就感覺到這一點。

  而解縉的兄長,解綸很清楚的感受到這一點了。

  解綸雖然比不上解縉,但也是國子監出身在何夕麾下作為核心成員之一,所以何夕的命令剛剛下來,解綸就知道了。

  解綸當日,輾轉反側,解綸與解縉雖然是兄弟,但是兩個人的關系,卻不是太好。當然了,身為兄弟,兄弟之情自然是有的,但是解縉這個人,太過聰明自傲,解綸是他的兄長,解縉也沒有將兄長看在眼里,在很多事情上,呼來喝去,將解綸當作下屬。

  但是事實證明,解縉在很多地方上,眼光獨特。

  說話難聽,但是本質上做得對。

  特別是,解縉在南京投機,一飛沖天,成為御前紅人。讓解綸內心之中,很是不舒服。只是,也無可奈何。

  但是今日不一樣了,解綸發現了一個機會。一個賺大錢的機會。解綸在何夕麾下,接觸的東西很多,最明白何夕的理念,也最明白何夕的運作方法。

  在很多人覺得,何夕簡直是在變魔術,而解綸卻知道,何夕這個魔術是怎么變的。

  在解綸看來,就那種蒲州張友直,其實就是一個尋常人物。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賺了這么多錢,如果他能有張友直的機會,一定做得比張友直好,決計不會將身家拱手相讓,作為了申國公的門客。

  原因很簡單,商人必須依附權力而存在,這是中國多少年來的社會結構。但是解綸即便經商了,他并不覺得自己是商人,覺得自己是士大夫。

  而今,何夕放開了口子,讓解綸內心深處有一股躍躍欲試之感。

  只是,他也明白。錢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僅僅有錢是不行的。但是他在官場之上,無論如何也比不上自己的弟弟的。而如果能夠富可敵國,那么解家的權勢可以延續得更長遠。

  那時候,解綸在自己弟弟面前,也可以揚眉吐氣了。

  當然了,這也是何夕帶來的變化。

  何夕自己或許沒有覺得,但是大批財富在勛貴手中聚集,給社會影響其實是很大的,那就是大大延續了勛貴掌權的時間。朱元璋在太子死后,殺了一批人勛貴后,當時大明朝廷已經過渡到了文官朝廷了。

  并不是沒有勛貴留下來,還有相當不少。只是他們這些勛貴實力都很羸弱。勛貴強勢的僅僅是幾個人而已。

  但是,而今卻不一樣了。

  開海以來,大部分勛貴都賺了一些錢,即便不怎么賺錢的,家中也有十幾萬兩的家底。這看似很簡單,不就是勛貴們有了錢。但其實影響非常大。

  無他,勛貴們從來不缺乏武力的。但是缺乏維持武力的能力。

  是的,朝廷不允許蓄養私兵,不允許招納義子等等。但是問題是,這種開國勛貴和承平的勛貴不一樣,很多勛貴都是自帶班底的。就好像傅友德,他先參進轟擊北伐,又到陜西紅巾軍混,又投奔徐壽輝,后來又投降朱元璋。

  不會有人覺得,這過程之中,僅僅是傅友德單槍匹馬吧。

  這種情況下,即便有重重限制,勛貴們也可以隱藏很多武力的,不用說放在海上跑船的那些殺胚,就是家里置辦一院子,找些農夫來耕作,但是這些農夫一披甲,就能上陣,也沒有什么問題吧。

  皇帝能怎么樣?除非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殺一氣。否則什么辦法都沒有。

  但是這都需要經濟支持的。沒有錢,誰跟你啊?任何忠誠,都需要金錢來維護的。

  錢本身就是權力的一種。

  這一點上,很多人都看明白了。

  解綸自然也是明白,何夕的一些做法,也起了壞頭,畢竟何夕在處理很多事情上,喜歡用錢來擺平。也給很多人不少啟發,算是有樣學樣了。

  其實很多人也都知道金錢的權力,只是在朱元璋這里,將金錢的作用完全壓制了。再有就是錢不夠多。幾萬兩的富豪,在幾十萬兩,幾百萬兩的大手筆之前,根本算不了什么。

  對于解綸來說,他如果不做出巨商大賈,就不值當他放棄而今的身份地位。畢竟,他現在雖然比不上楊士奇,但是等將來,何夕上位,他這輩子未必不能將六部尚書的位置坐上一坐。

  解綸終于下定了決心。

  他第一件事情,就是見楊士奇。

  楊士奇聽了解綸的心思,大吃一驚,說道:“解兄,你放著大好前程在,這有些得不償失啊。”

  解綸說道:“楊兄,沒有什么得不償失。所謂之大好前程,都是鏡中花,水中月。將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倒是而今的機會,以我對何大人的理解,恐怕是沒有下一次了。”

  楊士奇微微點頭,心中暗道:“這倒是沒有錯。”

  楊士奇對何夕這一次舉動,并不是很贊同的。但是之所以沒有反對,是因為楊士奇知道,何夕并不是完全放棄了國家直接開辦工廠的模式,而是屬于產業調整。

  之前,大開大放,幾乎什么都弄。何夕目的更多是在驗證,產業化分工,流水線作業,等等生產模式,代替手工業模式,有沒有問題。

  而今維持這么大的盤子,的確是問題多多。遼東窩案是一回事,從經濟效益,人才使用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總之,縮小盤子是真的。但并不代表完全放棄。甚至經過這一次調整之后,很多重點工程掌握在朝廷手中,將來是不會再放出來的。

  的確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財富盛宴。

  楊士奇想明白這一點,他也是有一些心動的。

  只是楊士奇不缺錢。再者,楊士奇的前途才真是遠大的。

  何夕的幕僚之中,姚廣孝最重要,但是姚廣孝最沒有前途。

  無他,姚廣孝才華是有的,但是他更類似于謀士,軍爭設計,官場設謀,前手布局,后手破局,這是姚廣孝的才能所在,但是給姚廣孝具體一個官職,反而不行了。

  讓姚廣孝去操持具體事務。是對姚廣孝的浪費。

  所以,在北京這一段時間,何夕忙得腳不沾地,但姚廣孝卻忙得踏遍北京附近的名山古剎,順便從何夕,申國公這邊化了一些銀子,準備在北京北邊,建一處寺廟。

  過得很瀟灑。

  而楊震在北京這些事情上,作用也很大,但是奈何楊震不是官員,將來何夕也沒有讓楊震當官的意思。或者何夕什么時候把持朝政,真正推行變法,將很多經濟職能納入朝廷管轄之下后,楊震才能當官,否則朝廷之中,根本沒有楊震的位置。

  唯獨楊士奇,科班出身,國子監而今算是大明朝廷正統取士之路。

  再加上在南洋有軍功在,底子很厚實。至于錢財,給何夕辦事的人,何夕都不會虧待,更不要說楊士奇有從軍的身份,當年南洋的斬獲,何夕可以對軍中分了。以楊士奇的身份,家中有一兩千兩的積蓄,很正常的。

  一兩千兩,比起幾十萬兩,上百萬兩的豪富,自然不值一提,但是足夠楊士奇一家,過上富足的生活。今后在官場不用為錢財發愁了。

  楊士奇在政治上的野心,不可能讓他放棄現在的前途,轉而去賺錢,當一個商人,楊士奇也勸了解綸幾句,不過見解綸無動于衷,心中也起了其他的心思。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