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皇長孫! > 第605章:成為傀儡的安南王室
    胡季牦并沒有直接處死,而是將會當成罪犯,一直押送到大明京師來進行審訊。

    這是葉升的堅持。

    即便是安南王,安南太上皇,也不敢有任何違背的意思。

    當然,這個所謂的安南太上皇,是沒有經過大明正式冊封的,也就是說,所謂的安南太上皇是安南這邊自己搞出來的。

    原本安南自主,這些也沒有什么,大明那邊也管轄不過來。

    可現在不一樣,大明全線入主安南,那你這個所謂的安南太上皇是什么意思?

    葉升直接就否定了所謂的安南太上皇統治,于東都王宮之中正式宣布,唯有安南王才得到大明的認可。

    這讓安南太上皇陳颙頓時就懵了,當即就要上奏大明皇帝。

    可葉升才不管這些呢。

    其實作為武將,葉升對于這些比較政治的東西并不是很懂,其實在這個背后是朱英的意思。

    想要徹底掌控安南,可廢除安南王室好像在名義上又不道德的情況下,就只能是讓其當個傀儡了。

    沒有了大明支持的安南太上皇陳颙,一下子就淪為了普通的皇室成員,所有的群臣都發現情況好像是有了很大的變化。

    除了少部分忠于陳颙的安南大臣之外,其他人都戰戰兢兢。

    三天時間。

    這些忠誠于陳颙的大臣們,就是各種意外身亡。

    比如喝水噎死,騎馬摔死,病重去世等等。

    這也讓陳颙意識到自身的處境已經是更加的危險了。

    在這個時候,他開始懷念起胡季牦來。

    雖說胡季牦架空朝堂,可他自身還是有很大的權力的,哪怕胡季牦造反,自己這里也沒有受到任何的風波影響。

    但他也清楚,從很大層面上來說,大明已經是放棄他了。

    這等情況下,說沒有大明朝廷那邊的示意,葉升一個侯爺做出這樣的事情,還得到了所有明軍支持,大概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葉升以安南王年幼的名義,請劉勝擔任安南宰相,統管安南政事。

    到了這個方面,等于是徹底的架空了安南王室。

    所謂的安南王,已經是淪為了傀儡。

    當然,即便是傀儡,在沒有廢除安南王的情況下,還是能夠住在王宮的,且衣食住行這些都不會怎么缺少。

    安南的禁衛軍全部被改換,換成了大明的軍隊。

    朝廷上這些安南位高權重的老臣們亦是紛紛乞骸骨,回鄉養老。

    曾經跟著陳勝一起來到安南的那些商會的人,搖身一變成了各路大臣。

    包括是李秀才。

    哦,現在已經不能稱之為李秀才了,應該是叫李尚書才對。

    李秀才已經是被任命為安南吏部尚書這么一個職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真是沒想到啊,我竟然是有今天。”

    李正祥感嘆著說道。

    李正祥是李秀才的本名,他都差不多快要忘記自己的本名了。

    曾經在西域的時候,就取過很多個假名字,而后來跟著劉勝回到大明時,多數也是以李秀才這么個名號稱呼。

    而到了今日,任命書下來的時候,上面明晃晃三個大字:李正祥。

    這才想到這才是自己的名字。

    “尚書大人,還請更衣,即將要上朝了。”旁邊的仆從小心的在旁邊輕聲道。

    李正祥回過身來,這一刻的腰桿變得筆直,雙手緩緩展開,讓仆從服侍。

    

    安南大勝的消息傳到大明的時候,已經是五月份了。

    立即就登上了京師邸報。

    邸報之上,不僅僅是平叛安南大勝的消息,同時用了很大的篇幅,來進行對安南的介紹。

    比如說安南的糧食情況是多么容易豐收。

    比如安南的海貿有著多么遠大的前景等等。

    同時頒布一條消息,是關于遷徙安南的優待政策即將出爐。

    次日,京師邸報再出一條新的通知,只要是愿意遷徙海外藩地的百姓,文人,士族等等,都有很大的優待。

    工錢,俸祿,贈送田產,入仕優先等等。

    且上面明確的講述了,大明對于遷徙海外的戶籍,是予以認可的。

    就這一條,最興奮并非是百姓文人,而是商人。

    不管是什么情況的商人,在賺到錢之后,第一個想法就是更換戶籍。

    工籍肯定是不行的,他們最為向往的,還是官籍。

    往往在這方面,通常都是以聯姻來改變自己后代的戶籍問題。

    現在朝廷直接給了指出了一條明路。

    只要能夠在海外入官籍,那么在大明這邊,也可以承認你官籍的身份。

    對比現在的大明,入官籍考功名是何等的困難。

    可海外就完全不一樣了。

    單說是安南那個地方,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可以想到,正是處于百廢待興之際,可謂是大量的缺人。

    朝廷的意思也很是明顯,就是想讓更多的漢人遷徙過去,增強大明在當地的影響力。

    只要過去了,入官籍這塊必然非常的輕松。

    外邊哪里會有大明這般的嚴謹,大不了就花錢疏通打點一下。

    不僅是商人群體,一些底層的官員亦是蠢蠢欲動。

    隨著大明的升職難度不斷拔升,還有來自于各方面的監管條例,官員雖說是衣食無憂,可想發財的難度是大大的提升。

    尤其是在貪財這塊,更是如此。

    從京師到地位,各方面的制度正在不斷的進行一個完善,對于這樣監管制度,官員們還未熟悉,暫時很難說找到下手的地方。

    畢竟朱英設立的管理制度相當超前,超越當代的認知,想要一下子就找到其中漏洞進行悄聲無息的貪腐,是一個長期緩慢的事情。

    官員們長期混跡于官場,對于安南的情況多數都是能夠猜測出來一些。

    首先去了安南當官的話,升職是必然的,朝廷也明確說了,候補的官員前往安南,按照具體情況升一級到三級不等。

    安南那邊,也是三省六部制。

    尚書的位置不太可能,各部侍郎這塊,希望還是很大吧。

   &nbs sp; 且地方上府城,縣城這些,肯定也是大量缺乏,大明統治下,肯定比安南那邊更加具有優勢。

    一時間,戶部頓時更加忙碌了起來。

    現在到戶部下戶籍司衙門,幾乎是人滿為患,每天一大清早過去看,就是長長的隊伍,甚至是影響到了街道的行人。

    在這里排隊的,要么就是要去倭國,要么就是要去安南。

    京師都這么熱鬧多,其他地方更加是如此。

    像是廣西這邊,本來就臨近安南,來去更加的方便,消息傳達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是完全的爆滿了。

    都想著到安南去搞點事情。

    對于這樣的情況,朱英非常的滿意。

    想要真正的去統治一個地方,首先是人口上的比例一定是漢人相對較高才行。、

    對于大明來說,打下來容易,治理才是更加麻煩復雜的問題。

    真正的把一個地方融進到大明直屬統治,向來是長年累月慢慢實行。

    安南很早就屬于中原王朝的縣城,之所以被獨立出去,主要的原因還是愿意搬遷過去的漢人數目太少。

    當地漢人比例遠遠低于其他民族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了所謂的忠誠。

    只要中原王朝有任何的動蕩,那么這些人口大族,自然就會見風使舵立即脫離中原王朝,而不是真正的把自己當成中原王朝的一份子。

    在往后的安南,即便還有所謂的安南王室,只要漢人的數目足夠多,就完全不用擔心會有被分割的可能。

    “倭國,安南兩地,往后必然成為咱大明的地盤。”

    “大孫的這個法子,是相當好啊,其實咱先前還有著不想讓后代們去征戰這些小國,感覺是吃力不討好,平白損耗了大明國力。”

    “現在這般,完全可以更大的擴充咱大明的疆域,類似于其他的小國,亦是可以直接的吞并進來。”

    朱元章極為興奮,他感覺到了大明不斷擴大的可能。

    對于大明內部的矛盾,朱元章作為開國皇帝,當然是非常清楚。

    為了穩住老朱家的基業,本身就想著立下一些不征之國,好讓大明王朝國祚延綿。

    而現在通過大孫的這些操作,不僅讓戰爭變得不虧錢,反而是相當的賺錢。

    尤其是在遷徙漢人這塊,一直是朱元章較為頭疼的問題。

    要知道于洪武二十年的時間里,朱元章親自安排過非常多次的大型遷徙,且這種遷徙一直都沒有怎么停頓過。

    為的就是更加的統治整個大明。

    便是內部的遷徙,百姓的不滿情緒也是非常之高,甚至于有不少造反情況的出現,雖說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卻也說明多數百姓都是被動,強迫的。

    現在則完全不同,朱英以利誘之,加上京師邸報的宣傳,讓大家對于遷徙不僅沒有任何的反抗心理,反而是積極主動熱情。

    甚至一些中土大姓,都有了大規模遷徙的想法。

    這樣一來,大明本身的階級尖銳矛盾就處于不斷的衰減之中,基本上都全部的轉移到了外邊。

    很大程度的減少了現在大明人口暴增的壓力。

    “爺爺,只要倭國和安南這個法子可行,往后我們就能按照這個情況去照搬,對于其他的地方也同樣是如此。”

    “咱們大明的疆域,只會是越來越大。”

    朱英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感嘆。

    其實對于朝廷,或者說對于皇家來說,這些小國的并入,并沒有太大的幅度增加大明國力。

    簡單點說,就是把宗主國和附屬國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的緊密起來。

    但換個角度去看。

    首先是大明往后的藩王有了去向,不必是在大明內部來爭搶封地。

    周邊的穩定掌控在大明朝廷的手里,統治力,影響力變得更加的強大。

    于大明的各戶籍人員而言,也有了更多選擇出路的地方。

    這種逐漸同化的套路,是可以不斷復制加強的。

    像是如今的西域,就已經是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如果不是因為朱元章禁海的關系,先前朱英的群英商會,恐怕都是很難發展起來。

    西域因為陸地絲綢之路的荒廢,導致來往的商隊變得稀少,加上如今海貿行業的興盛,已經可以說完全的凋零了。

    北元雇傭協會,現在已經有了幾萬的數目,盡皆都是草原上的騎兵。

    通過協會,他們開始受傭于大明商人,讓整個西域都形成了很大的混亂。

    幾萬草原騎兵,當沒有了大明的掣肘之后,完全是能夠在西域橫著走的存在,這也導致西域的商業情況極大的翻牌。

    在足夠的利益面前,可沒有什么善良的商人,有了強大的武力值保護的情況下,大明商隊對于西域當地土司貴族,小國君主的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危險。

    就僅僅現在半年多的時間里,西域那邊已經是有數個經常跟大明作對的小國被毀滅了。

    其中沒落的西域貴族,更是數之不盡。

    這些消息是不會刊登在京師邸報之上,等于說目前整個西域來說,已經是被封鎖的感覺。

    只有當整個西域亂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朱英或者說大明朝廷才會出手。

    許多消息靈通的商隊,大致也是知道了這個情況,立即耗費了大價錢去西域進行最原始的資本積累。

    這樣的情況,不止是西域,包括是臨近的吐蕃地區也差不多。

    聰明的商人,現在已經是開始帶著草原騎兵南下吐蕃。

    文明加上野蠻,如同一把曠世之火,將西域和吐蕃徹底的點燃起來。

    大量的西域,吐蕃小國君主不斷派出使臣前往大明京師,想要獲得朝廷的庇護。

    只是當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后,哪里是這么輕易能夠關閉的。

    別的不說,這些商隊的背后,同樣是跟朝廷各大臣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輸送的利益鏈條,都已經是涉及到內帑之中了。

    怎么是說停下就能停下的。

    況且現在的大明,正是需要大量人口進行基礎建設的時候,本部的人口價格太高,從外獲取人口,不僅能夠降低建設成本,還意味著巨大的利益。

    單說西域,吐蕃和大明的邊界這邊。

    就出現了大量的牙行。

    哪怕是邊關的一個小鎮街上,可能都有十幾家牙行的店鋪經營。

    大明是禁止奴隸貿易的,可如果是正規的介紹工作,這自然是在大明的律法保障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