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皇長孫! > 第673章:對朱允炆的敲打
    烏麗城下。

    經過大半個月的行程,南巡大軍終于是抵達了。

    “也不知道允炆在這里過得可好。”

    朱元章看著城門下的迎接隊伍,輕輕的嘆息兩聲。

    這個孫子可謂是一直跟在身邊長大的,現在遠離京師繁華,來到這荒涼之地,朱元章心里終歸一直有幾分憐惜。

    尤其是看到這烏麗城。

    城墻并非是跟大明那般磚石制作,是泥土湖上去的。

    說是城池,感覺跟村寨好像沒有太大區別。

    不過南洋這等地方,大致都差不多的情況,哪怕是安南,也就東西都城跟多邦城稍微好點。

    遠方,看到過來的南巡大軍,朱允炆的神情變得激動起來。

    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親情終歸是牽扯。

    朱允炆脫離迎接的隊伍,一路小跑著向朱元章這邊跑來。

    哪怕是奔跑過程中,鞋子掉了一只也毫不在乎。

    朱元章看到自己的孫子,眼神中也顯得比較激動,揮手讓龍輦停了下來,看到朱允炆臨近,直接走下了龍輦。

    “皇爺爺!”

    朱允炆臨近,頓時就跪倒在地喊道。

    “快起來快起來,咱們爺孫哪要這些虛禮,讓咱好生看看。”

    “瘦了,也黑了。”

    看到現在的朱允炆,朱元章心里沒由得來幾分心疼。

    當初朱允炆從皇宮離開的時候,還是白白胖胖的。

    現在不僅是黑了許多,還瘦了許多。

    “皇爺爺,孫兒在這邊挺好的,不苦。”

    朱允炆眼眶通紅的說道。

    這時,朱英也從旁邊走了過來。

    朱允炆連忙作揖:“大兄。”

    朱英笑著點點頭:“不錯,少了幾分書生氣,多了些男子氣概,更像個爺們了。”

    對于朱允炆的一些小心思,朱英并不在乎。

    不管是故意還是無意,這些都沒有影響。

    “別在這待著了,上來,跟咱好好說說,你到占城后的事情。”

    朱元章拉著朱允炆的手上了龍輦。

    這邊烈日太大,在太陽底下真有些扛不住。

    朱英也一并上去,龍輦還是非常寬敞。

    烏麗城不大,自然不能容納數萬精兵,便就在外面安營扎寨,包括錦衣衛在內,也就五千侍衛隨同。

    這么個小城,保障安全是完全夠用了。

    朱允炆在龍輦上講述自己到烏麗后的一些故事。

    龍輦到城門口的時候,呂氏便在這等著,她自然不可能跟朱允炆一樣跑來。

    “拜見陛下,太孫殿下。”呂氏躬身行禮。

    朱元章對于自己這個兒媳,一直比較滿意,笑道:“外面太曬,一塊上來吧。”

    呂氏自然沒有推脫。

    上了龍輦后笑著說道:“聽說陛下跟太孫要來,允炆這幾日都沒睡好,每日清早就在問,陛下太孫還有幾天到。”

    “這日夜盼著,終于是盼到了。”

    呂氏的話顯然讓朱元章更加開心。

    算起來,這都是正兒八經的一家人,朱元章最是喜歡這其樂融融的場面。

    “在這偏遠地區,也是苦了允炆了。”朱元章下意識的說道。

    這句話頓時讓呂氏眼底一顫。

    或許陛下是情真意切沒有多想,但太孫聽著可就不是這么個味了。

    若是因此惡了太孫,可不算什么好事。

    呂氏偷偷用余光瞧了一眼,見太孫殿下面色平靜沒有變化,心里頭微微放心。

    不過自家兒子似乎也沒察覺到,只能是呂氏開口了。

    “我跟允炆都很慶幸,能夠選到這里的海外藩地,烏麗這邊雖說看上去是荒涼了一些,但物產很是豐富。”

    “靠著海邊,來往的商船很多,我們這里也不需要跟占城交稅,單單海邊的貿易,就有相當于百萬貫寶鈔歲入。”

    “托太孫的福,五萬精兵的軍餉都不用這邊承擔,沿海還有水師駐守,心里最是踏實不過了。”

    呂氏完全沒有訴苦的意思,反而是不斷在講述烏麗這邊的好處。

    聽著的感覺,就好像世外桃源一般。

    朱元章臉上的笑意都要溢出來了,他先前還覺得允炆在這里過苦日子,現在這般就安心多了。

    聽到娘親這般說,朱允炆似乎才反應過來,連忙附和說道:“是啊皇爺爺,你可不知道,這里肯定是沒有京師繁華,可這小地方也有小地方的好處。”

    “吃的穿的也都不缺,從大明過來的商船可多了呢,好多都是從京師來的,賣什么都有。”

    “在這里孫兒感覺好像就跟是在京師旁邊一樣,就是想要些什么,就跟來往的商船打個招呼,沒多久就能給送過來了。”

    這話朱允炆沒說錯。

    占城這邊本來就是大明的第一站,南洋的海貿基本都要從這里停留。

    自從開海之后,參與海貿買賣的大明家族越發多了起來,港口的商船來來往往從來就沒有停過。

    包括是朱允炆這里,都已經準備買船參與到海貿的買賣里來了。

    最主要的是,作為朱允炆藩國的烏麗,也就是現在的吳城,是直接歸屬于大明,與占城沒有直接的關系。

    這里頭有個最明顯的好處,那就是關稅。

    沿海有一小塊,就是屬于吳城的范圍,呂氏跟朱允炆已經是準備建設個小港口出來,這樣關稅這塊,也會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

    有五萬精兵在手,也不用怎么去顧忌占城。

    占城那邊忌憚都來不及,又哪里敢過來招惹。

    朱英皺眉問道:“怎么這次迎接的隊伍里占王沒來?”

    往重了說,這也算是大不敬了。

    朱允炆連忙接道:“是我私心,沒給他消息,特意讓他晚點過來,想皇爺爺跟大兄多在這里住幾天。”

    朱英這才點點頭。

    隨著龍輦進入,吳城的面貌也展現了出來。

    大量百姓夾道歡迎,高呼陛下萬歲,場面比較熱鬧。

    只是這話語里的口音很重,顯然是臨時交代的。

    朱英的目光也在這城內流轉。

    對于一個城池來說,主道自然是城內最為繁榮的地方。

    吳城的主道兩側,明顯是翻新過的,建設的方式,大概可以看到京師正陽大道的一些影子。

 &     當初朱允炆過來的時候,也是帶了不少工匠一起。

    其中水泥技術自然也是有的。

    只是從視線上看,除開主道左右,后邊的房屋依舊是七零八落,甚至還有不少茅草屋,顯得較為破敗。

    夾道歡迎的百姓仔細看去,大多數也是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眼神中帶著幾分麻木。

    從這些狀況朱英可以猜出,朱允炆的重心并沒有放在百姓這里。

    或許更多是放在了海邊貿易上。

    這點其實也能理解。

    如今吳城根本不需要太多耕田去種植,不管是經濟收入還是其他方面,完全都可以從海上貿易中獲得。

    對于吳城的百姓,顯然也不需要招兵之類的,沒什么人口依賴。

    城內把守的士兵,幾乎看不到一個占人,全部都是漢人。

    這些士兵看到陛下跟太孫,顯得非常的激動,只是由于職責不能吶喊。

    朱英對于這樣的情況,其實是有幾分不滿意的。

    因為現在吳城的發展,顯然是脫離了當地百姓的基礎,完全依附在海貿,大明的照顧上。

    這跟朱英想要發展的海外藩國有些出入。

    至于學堂什么的,是完全沒有看到,那就更別談什么教化了。

    從正道進入,很快就到了城中央的吳王府。

    吳王府很是氣派,完全是按照跟宮廷的標準來修建的。

    這里頭有著很濃烈的京師皇宮特色。

    “允炆這是按照咱們京師的標準來打造的吧。”朱英笑著問道。

    呂氏心中咯噔一下,她關注的重心一直是在太孫這里,因為呂氏心里非常清楚,往后的大明誰來做主。

    朱允炆并沒有多想,反而是帶著幾分驕傲回道:“是啊,當初這城主府,真叫個破敗不堪,左思右想也沒什么好改造的,干脆是將其全部推倒重新建設。”

    “建造這府邸,可是花費了我不少心思,就是這邊的百姓太愚鈍了,連好的工匠都找不到,還是耗費了大力氣,從大明那邊招的工匠才建好。”

    朱元章臉上的笑容,聽著朱允炆說著,慢慢的就澹了幾分。

    很顯然,到了這邊的朱允炆,開始變得注重享受起來。

    呂氏有幾分著急,只是這時候也沒法說些什么。

    朱允炆顯然沒有意識到氣氛的變化,依然笑著說道:“還有大半個月就是正旦了,皇爺爺跟大兄這次就在孫兒這邊過年吧。”

    朱元章本就是這么想的,自然也沒有什么反對的意思。

    只是轉頭看了眼朱英。

    跟老爺子在一起這么久,只是個眼神,朱英就知道老爺子的意思了。

    這是要對朱允炆訓戒一番。

    朱允炆對于這次皇爺爺跟大兄過來,自然是非常重視。

    不管是迎接隊伍,還是宴會等各方面,都花費了很大的心思。

    “允炆,你讓為兄很失望。”

    晚宴過后,朱英自然招來朱允炆,沒有留半分情面。

    朱允炆頓時就懵了。

    “大兄,我”

    朱英抬手打斷:“我問你,當初你來占城前,在京師為兄是怎么交代于你的。”

    “是否要你好生盡教化之職責。”

    “可你告訴我,你現在是怎么做的。”

    “別的不說,就單單這吳城里面,是有幾個漢學堂,這些百姓,又有幾人懂得漢話。”

    朱允炆慌了,連忙道:“大兄,我錯了。”

    朱英看著朱允炆這般摸樣,直接說道:“如果你只是貪圖富貴享樂,又何必來到這遙遠占城,在京師里當個富貴王爺,豈不是要舒服得多,什么事都不用操心。”

    “在兵力上,你完全是依賴于我給你的五萬精兵,我已經派人到軍營去問詢過了,自從來到吳城之后,你連一個兵員都沒有召過,對于當地百姓,更是毫不理睬。”

    “城墻那般模樣,也沒有要修整的意思,反而是大肆修建府邸。”

    “這些也就算了,我還聽說,你上次去軍營,已經是三個月前的事情了,現在軍隊里的事務,都還是你娘在幫著管理。”

    朱英是真沒想到,朱允炆會這般擺爛。

    要知道歷史上的建文帝對于國家政務,也算是勵精圖治。

    他原本以為朱允炆來到占城,也會好生治理,卻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

    其實會有這樣的變化,多數還是受到了朱英的影響。

    不過話說回來,歷史上大部分外放的藩王,基本上都是這么個情況。

    聽到這般訓斥,朱允炆已然是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回答。

    心里頭更是生出幾分委屈。

    我都已經外放占城了,你還要我怎樣。

    難道我就不能貪圖享樂一下嗎。

    太孫的位置已經是拱手相讓了。

    這些外族又不是我大明百姓,我為什么要去管他們的死活。

    你給了我精兵,又有水師駐守,我為什么要去發展自己的兵力。

    是不是我發展私兵,你又覺得我對大明圖謀不軌了。

    終歸是左也不對,右也不對。

    這些話,朱允炆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當著大兄的面說出來。

    到這點上,其實朱英也放棄了。

    其實通過情報發現,現在吳城內做主的,已經不是朱允炆了,而是呂氏。

    朱允炆這樣的情況,跟呂氏有著不小的關系。

    那五萬精兵的軍官,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大明軍事學院結業的,還有一些甚至是曾經玄甲衛成員。

    他們最忠誠的對象,當然是太孫殿下。

    從那里了解到,目前軍營里下令最為頻繁的,已經是呂氏了。

    簡單點說,兵權在很早之前,已經從朱允炆的手里過渡到了呂氏這里。

    最開始其實這些將士們還比較方案,只是吳王也不管事,慢慢也就這般了。

    包括是沿海港口的建設,也都是呂氏在把控。

    可以說呂氏才是目前吳城的城主,朱允炆只是個掛名的傀儡。

    占城其實對于朱英的南洋計劃,是屬于橋頭堡的地位,自然是要完全掌控在手里的。

    尤其是在教化這塊,必須要抓緊實施。

    因為占城先前并不屬于漢文化圈子,教化起來的難度比之安南還要大一些。

    目前這個情況,朱英也明白找朱允炆沒多大意義了。

    最后的落實只能是在呂氏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