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明:人在詔獄,滿朝皆是我徒孫 > 第32章 李文忠入詔獄。
  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應天府,詔獄。

  “這是什么情況?前兩天咱們還見過呢,你怎么進來了?”

  陳楚一臉茫然的看著隔壁牢房的李文忠,前兩天才見過面,這人就被…

  “唉,難啊,難啊,我那日回去之后,編寫了新的練兵方法,遞交上去之后…就被以謀反的罪名…”

  李文忠一臉憋屈,年近四十的他,裝作受欺負媳婦的模樣,也確實難為他了。

  “額,不至于吧…”

  陳楚愣住了,雙手抓著木樁,激動的說道:“楚河呢?楚河他們怎么樣?不會也進來了吧?”

  “他爹呢?他爹進來沒?”

  陳楚還等著楚河和他爹能幫忙把自己撈出去呢,如果楚河一家都被下了詔獄…

  那他真的是玩現了…等著砍頭吧。

  “他爹?楚河?”李文忠迷茫的看著陳楚,頓了半晌,腦海中響起朱標的聲音,這才驚醒,搖頭嘆息道:“這事是我自己做的,應該沒有牽連到他們…”

  “那就好,那就好…不對啊,不就是變更練兵的方法嘛,怎么會被扣上…”

  聽到楚河安全,陳楚這才松了口氣,他感覺楚河的身份肯定不簡單,能在詔獄里這么照顧自己,他爹在朝中鐵定是個大官。

  再不濟也得是個六部堂倌吧…

  只要楚河家沒倒臺…他還有活著出去的希望。

  松了口氣的陳楚,忽然警覺,茫然的看著李文忠,不就是更改練兵的方法嘛,不采用就不采用,怎么還…

  “唉,陳兄,您可害慘了我啊,我把奏本送到大都督府才知道,你這個方法,練兵之后,不出十年,大明的衛所就沒了。”

  “朝廷要供養幾十萬不是生產的軍隊,那要花多少錢啊…”

  李文忠哭嚎著,聲淚俱下,撕心裂肺。

  搖了搖頭,陳楚疑慮道:“不是生產的軍隊,那怎么辦?”

  忐忑不安的陳楚,望著李文忠,如果這事再牽連到自己身上…那估計楚河也救不了自己了吧…

  果然,吹牛逼是危險的啊。

  “這個,除非能找到一個辦法,可以行之有效的解決軍隊不事生產,而朝廷供養他們,沒有壓力…要不然得話,等我被提審的時候…”

  李文忠眼中閃過一抹恨意,他也不確定陳楚是否能有辦法,而他和陳楚也不熟,不能像朱標那樣。

  至于像胡惟庸那樣套話,李文忠更是學不來,索性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威逼,一根繩上的螞蚱,解決不了這事,大家一起死。

  咚咚咚。

  聽到李文忠的威脅話語,陳楚哪里不知道,事情已經嚴重起來了…

  “這個…咳咳…軍隊不事生產,那是沒辦法的事情,要想保證軍隊的戰斗力時刻充沛,就是要時刻訓練…”

  “供養軍隊…除非…除非朝廷大力征收商稅,建立市舶司,收取海稅。”

  “以此供應軍隊的餉銀糧食,或許還有可能,除此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但這所有的事情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軍隊最終的形態必然是不事生產的,只有脫離生產的軍隊,才能即保證戰斗力,又不會被軍官當做佃農使用。”

  “誒…對了,把衛所田改為軍田,由那些沒有選進軍隊的人負責耕種,也可以保證一部分的供給。”

  “但大頭還是要在海上找。”

  搖了搖頭,陳楚當然不會惡心到把香煙這東西搬到歷史舞臺上,禍國殃民啊。

  而現如今大明能賺取大額利潤的,也只有海外貿易,成體系的海外貿易,朝廷一邊組織商賈出海貿易,一邊收稅,一邊自己組建船隊出海…

  “大海上找?”

  李文忠目光一沉,看著陳楚道:“怎么在大海上找?”

  “當然是海貿了,大明的瓷器,茶葉,絲綢,在大明能賣一兩銀子,出了海就能賣五兩銀子,甚至是更高。”

  “朝廷在大明如果收商稅,一兩銀子最多十取一,五取一,如果朝廷建立市舶司,允許某些人出海,那就能翻倍收稅,出海的貨物可以收二取一,甚至是三取一五。”

  “在讓海商從海外買糧食回來,糧食入港的同時,在糧食全額免關稅的前提下,每百石糧食減少十兩銀子入關稅。”

  “雖然海外的糧食也買不來多少,但畢竟聊勝于無嘛。”

  陳楚猶豫片刻,或許真的可以這么搞,朝廷需要什么物資,通知海商,海商帶回來既能免關稅直接被朝廷收購,還能抵扣一部分關稅。

  而本來海外的東西大明需要的就不多,海商就不知道帶什么回來能賣好價錢。

  有朝廷的定價收購,還能免稅,那也能積沙成塔啊。

  “之前我還和一個叫糊涂的獄友說,商會的事情,海商可以從商會中選取代表,比如一個布政司允許一個商人下海。”

  “其他布政司商會成員可以按比例投資,分潤,這樣,朝廷也能用最少精力,控制最大的海外貿易。”

  “就和路引一樣,沒有朝廷認定的文書,不允許下海,一樣是在保持海禁,防止有人跑到海上和倭寇同流合污。”

  陳楚腦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如果在商會的基礎上,每個布政司選出一個海商代表。

  這個海商代表只經營一個布政司的過剩產能,像朝廷報備,納稅,出海。

  實際上朝廷只需要管理十幾個海商,就能控制大明所有海外貿易的情況。

  至于完全放開。

  大明周邊的海寇那么多,不說下海有多危險,人多了,難免有人心懷叵測,跟海寇同流合污,反而對內地百姓不利。

  “一個布政司的商會組織派出一名海商代表,從事海外貿易,朝廷只要管著十幾個人,就能控制海外貿易的規模,防止內地物資不足的情況…”

  “收稅的工作量也會減少很多,畢竟朝廷可以規定期限下海,下海什么貨物提前幾個月報備,核驗征稅…”

  李文忠抬眼望著陳楚,停頓良久,未發一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