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秦:諸子百家?拿來吧你!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荀子來信 談及《后詩》
  幾日后,吳駒結束了視察,回到洛陽。

  洛陽還是如之前一樣,沒有從前那么繁華,但醫家的努力也起了些作用,街道上的人煙多了些,只是個個都戴上了由官府統一發放的口罩。

  回到魏煥的府邸。

  吳駒洗盡一身風塵,坐在桌案前,打開剛送到不久的幾封書信。

  一封是蘇長老給的,信中說秦國的疫病在掌控之中,已經基本翻不出什么大浪,并詢問吳駒韓魏的疫病情況如何,是否需要秦國分部這邊做些什么。

  還有一封,落款是……荀況?

  荀子??

  吳駒表情錯愕,將信件打開。

  信中,荀子向吳駒問好,對吳駒指導和治愈秦韓魏三國疫病,挽狂瀾于既倒的行為表示了崇敬和贊揚,信中說道:

  “閣下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吾欽佩不已,此乃知行合一,歷來圣賢以此規己,然閣下達也。”

  荀子的信用詞嚴謹,字里行間將儒家所崇尚的禮節發揮的淋漓盡致,使人看到之后,腦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一個銀發矍鑠,嚴肅正經的老者。

  信的末尾,他言明了這封信的來意。

  “吾欲修后詩,蓋詩經之續。”

  儒家的許多先賢都曾經修訂、整理過《詩經》,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孔子對其的修訂,孔門七十二賢、三千弟子中有許多也參與了這一過程,早些年,荀子也曾對《詩經》進行修訂。

  但荀子這番操作著實讓吳駒一驚,這位竟然想修詩經的續作!

  荀子在信中說,之所以想修《后詩》,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稷下學宮祭酒姜堪和許多著名學者都在倡導五言詩,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五言詩佳作頻頻。

  其二是因為吳駒,他開創了詞,同時受到了擅作詩者和作賦者的青睞,在七國之中引領了一場新風氣,詞如今已經成了氣候,是僅次于詩賦的第三大體裁。

  《后詩》主要收錄的,便是五言詩和詞。

  荀子覺得《詩經》中絕大多數都是四言詩,重新修訂,加入五言詩和詞的話不合適,于是便有了撰寫《后詩》的想法,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儒家許多人的支持。

  荀子給吳駒寫的這封信中,便是想要收錄吳駒的詩詞,包括《水調歌頭》、《將進酒》、《送友人》、《涼州詞》、《夜雨寄北》。

  吳駒流傳在外的一共就這五首詩,荀子一首不落。

  這也沒辦法。

  說實在的,荀子的眼光是很高的,他這次編纂《后詩》,召集了一大群儒家學者,在七國范圍內進行收集,層層傳遞,層層篩選,一年內能送到荀子眼前的可能就只有百首不到,但他最終選的也就這么幾十首,可以說是相當嚴格了。

  一個人有兩首詩作被選上都夠嗆,更別說五六首,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吳駒就是這個例外。

  原因就一個。

  他的所有詩詞都是精品啊。

  哪怕去掉一個荀子都覺得心痛。

  看完信,吳駒拿過信紙,斟酌一二后便開始回信。

  他對于這些詩詞被收錄當然是求之不得的,這百利而無一害。

  況且吳駒最近正好尋思著怎么讓自己統一諸子百家的任務更進一步,畢竟俗話說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從吳駒成為醫家魁首之后,這個任務進度可以說是停滯不前,陷入了瓶頸期。

  不過這倒也實屬正常。

  縱觀春秋戰國五百年歷史,就沒有一個人同時當上兩個百家學派的魁首。

  吳駒想要踏出這第一步,那難度不言而喻。

  不過瞌睡來了送枕頭,轉眼間遠在楚國蘭陵的荀子竟然給自己來了信,自己也算是和儒家,和這位大儒扯上了關系了。

  要知道,荀子絕對算是當今儒家威望最高的,沒有之一。

  他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祭酒一職,乃是學宮之中最年長,資歷最老的宗師,他整理了《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等典籍,深受學宮學子和儒家子弟愛戴。

  若非受人誣陷,以他的學術、地位和資歷,絕不可能被撼動位置,當然誣陷的人也不能,荀子之所以辭去祭酒一職是因為不愿受人非議,于是離開齊國。

  隨后前往楚國,成為蘭陵縣的縣令,因遭人非議,離開楚國前往趙國,被拜為上卿,隨后又被楚國令尹春申君派人請回楚國,復任蘭陵縣令,現在在蘭陵縣著書立學,在他治下,出現了“蘭陵多學”的盛況,也常有儒家子弟前往拜訪。

  雖然因為荀子主張禮法并施,與儒家傳統思想背道而馳,導致儒家許多資歷同樣比較老的學者對荀子頗有意見,甚至質疑他是否算是儒家,但大多數儒家子弟都抱有一個同樣的理念:我們可以有意見,外人不行。

  吳駒下筆,洋洋灑灑的寫出一大段話。

  首先對荀子在信中對自己的贊譽表示謙遜,隨后對其想要收錄自己的詩詞表示同意,并鄭重的進行了感謝,隨后同樣對荀子表達了崇敬,信末寫到若有機會,定要與前輩一敘。

  橫豎不過是些客套話,但核心思想就是在禮節上無疏漏。

  寫完,裝訂好,交給信使,隨之送往楚國蘭陵。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