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唐奴牙郎 > 第188章 擴建別苑
  龐公精神不濟,與周鈞又說了一會兒話,有些困乏,便開口讓后者先回去休息。

  周鈞出了大門,屈家父子剛剛種好院中的綠植,見前者出門,紛紛上前行禮。

  周鈞點頭,與屈家父子同行,出了龐公的小院。

  一行人走出中苑的通門,來到外苑。

  周鈞看見苑中多了不少生面孔,便朝屈三翁詢問。

  后者答道:“那些都是主家年前簽的新奴。”

  周鈞追問:“新奴?”

  屈三翁:“壽王攜家眷上元節來別苑做客,隨行而來的還有不少貴客,修整院落,待人接物,人手實在不足,主家擔心怠慢了客人,便讓我和樊家主陪著仇老又去簽了些奴婢。”

  見周鈞沉默不語,屈三翁以為對方心有顧忌,連忙說道:“二郎,這些新來的仆戶,有些是浮萍舍里相熟的流民,有些是中市里驗過出身的沽口,干活都勤快,也聽話知禮。”

  周鈞朝屈三翁問道:“別苑中的仆戶,加在一起有多少人?”

  屈三翁:“當下有六十多人。”

  周鈞:“外苑能住下?”

  屈三翁:“仇老讓部曲們讓了些地方出來,現在能住下。”

  周鈞在原地沉吟了片刻,朝屈三翁說道:“我有意擴建別苑。”

  屈三翁一愣:“擴建?”

  周鈞點頭道:“這灞川別苑本是行苑,雖然布局精致,但實在住不了多少人。今日,回紇葉護之長子又住了進來,我擔心將來客人漸多,卻是無處可住。”

  屈三翁撓撓頭,問道:“倘若欲擴建,如何修建,又修在哪里呢?”

  周鈞:“以別苑為中心,圍繞湖畔修建。”

  說到這里,周鈞拿起一根樹枝,找了一塊泥地,在上面開始寫畫。

  他先是在泥地上畫了一條直線,開口說道:“這是街道。”

  他又在直線兩旁劃了許多相鄰緊挨的方格,說道:“這是房宅。”

  屈三翁在一旁看的奇怪,說道:“這布局,不像是坊,倒有幾分像是市。”

  唐朝民房根據主人的富有程度,以進出的層數,做成院落式的結構。

  在稍大一些的城市中,由于宵禁制度的存在,還有坊市分離的要求,所以唐朝的民房大多以獨院的方式,存在于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里坊之中;而商鋪則以街道分隔,列為兩旁,形成了市。

  到了宋朝,宵禁制度逐漸取消,再加上商業繁榮、人口增長等原因,里坊瓦解成了商業街,民房、商鋪、官廨混搭而設,不再嚴格區分彼此,建筑布局因此變得更加靈活,有限空間里的人口密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所以,宋朝城市規劃中,最常見的狀態便是,建筑密集、人口擁擠、街道狹窄、接檐造舍等等。

  周鈞現在的想法,便是將灞川別苑的擴建工程,以宋朝布局作為模板,打造一條商住兩用、節省建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類商業街形態。

  周鈞一邊想,一邊又將在史書中曾經看過的接檐民宅,向屈三翁說了。

  屈三翁聽了好一會兒,總算也是明白了周鈞的用意。

  周鈞也是慶幸,好在現在有了火泥這樣的便利建材,能夠承受接檐的建筑強度,不然僅僅依靠唐朝原有的夯土來修建墻壁,恐怕需要額外進行加固和落樁。

  周鈞又對屈三翁說道:“由于建宅于湖畔,這涉及到火泥、木梁和磚石的搭配比例,起初不用修建太多房屋,可以先接檐兩棟,試一試強度,確認沒問題之后,再向兩側進行拓建。”

  屈三翁應了,又朝周鈞說道:“別苑用的火泥,都是由那新羅人金有濟提供的,我聽說他去了東都。過幾日,我去長安尋他說一聲。”

  聽到這話,周鈞先是一愣,接著嘆了口氣,對屈三翁說道:“那金有濟怕是回不來了,至于火泥,我去尋找另外的來源,屈翁只管選址和設計便是。”

  屈三翁心中疑惑,但見周鈞面色凝重,也不敢細問,只是應了下來。

  告別屈三翁,周鈞回了自己的小院。

  剛一進院門,他就瞧見畫月、柔杏還有幾個不認識的小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

  第一次見到周鈞,那幾個小娘嚇得猶如鵪鶉一般,不停朝后躲著。

  反而,剛為人婦的柔杏,膽子比起從前著實大了不少,走上前向周鈞行了萬福。

  畫月拉過躲在后面的小娘,一一介紹,周鈞一圈聽下來,發現這些女子皆是來自于新進的仆戶。

  與眾人交談了幾句,周鈞回到院中的書房,攤開紙張,開始回憶起唐朝天寶五載時的自然災害。

  在諸如《新唐書》、《唐會要》等正史之中,天寶年間記載的自然災害數量,要遠遠小于開元年間。

  但這并不意味著,天寶年要比開元年更加的風調雨順。

  相反,天寶年間自然災害的數量,比起開元年間,有增無減。

  之所以正史中記載災害較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朝廷上官與地方官員,合起伙來欺瞞皇帝,造成了一種天下太平、無波無災的假象。

  其中,最有名的一件事,便是發生在天寶十二載、整整持續了一年零八個月的水旱連災,關中、河南、河東顆粒無收,百姓餓殍遍野,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私市人肉的情況。

  而楊國忠為了隱瞞災情,居然拿著飽滿的麥穗給李隆基看,說是大豐滿倉,糧價輕賤。

  這次史無前例、后果嚴重的災害,一直在安史之亂之后,才被正式記入正史,而且即便被史官記入,受災地區也只是被描述成僅在關中地區,具體受災情況,更是語焉不詳。

  直到其它史料的問世,后世的史學家才清楚天寶十二載這次災害所波及的范圍之廣,影響之大。

  所以,想要了解天寶年間的自然災害,不單單要看正史,另外有不少的信息,卻是源自佛家、道家的一些記載文獻。

  比如南朝梁僧慧皎撰寫的《高僧傳》,還有梁代之后,唐代道宣所撰寫的《續高僧傳》,里面的『神異』、『興福』卷冊,都記載了唐朝天寶年間,那些沒有收錄在正史之中的自然災害。

  前世中華書局所出版的《隋唐五代史》完整全編版中,曾將這兩卷作為正史補記的附錄,印在了書末,周鈞恰好看的正是這個版本。

  周鈞仔細回憶著史書,有些實在記不清楚時間和地區的自然災害,便棄之不用,最終選了天寶五載發生的七次自然災害,紛紛寫在了應龍天書上。

  寫完之后,周鈞又將孔攸之前編撰的應龍引文,放在書頭。

  再換以左手持筆,掩蓋字跡,周鈞把整本天書抄錄一遍,最后將原稿點火燒了。

  到此,天寶五載的應龍天書,便算是完成了。

  此時,畫月也和柔杏她們說完了話,走進了屋內。

  周鈞將應龍天書交到畫月的手中,又說了伊斯在長安中的居住處。

  畫月打開天書看了一遍,知曉事關緊要,便說是下次隨屈家入城辦事的時候,悄悄去往伊斯住所,再將此書放其門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