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魏暴君 > 第451章 利弊
  曹芳接受了王昶的建議。

  王昶最近很配合,做出了不少貢獻。不久前剛將他與蔣濟并列,稱為國寶,現在自然要給點面子,以保持政策的持續性。

  逼急了他,得不到太原世家的配合,再好的計劃也無法實施。

  至于鐘會,可能是因為鐘毓的原因,他最近有點激進。

  具體到這個計劃,明顯有賭的成份。

  得到曹芳的支持,王昶松了一口氣,臉上卻一如既往的平靜,退回自己的座席。

  戰事大局已定,接下來就討論戰后的安排。

  重中之重,還是戶口。

  五原、雁門、云中諸郡之所以放棄,關鍵就是人口嚴重不足,供養不起一應官員。朝廷不僅收不到稅,還要從本就不多的財政里擠出官員的俸祿,千里迢迢的送到邊疆,負擔實在太重。

  于是,棄邊的想法應運而生。

  漢末有大臣提議棄涼時,有傅燮等人大聲疾呼,這才勉強保住了涼州。但是不解決財政問題,僅憑一腔熱血,并不能解決問題。當傅燮這樣的烈士戰死沙場,幽并涼的邊境不可避免的內縮了。

  如果要恢復舊邊,當然要先解決戶口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很棘手。

  一是戶口的確不多。經過六十年的戰爭,戶口十不存一固然有夸張的成份,減半卻是不爭的事實。就算能將隱戶全部挖出來,依然嚴重不足。

  二是大量胡人內遷已經成為現實,強制他們出塞顯然不太可能。勉強行之,只會激起不斷的反抗,使局勢更加糜爛。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曹芳提出的化胡為漢。

  總的原則,大家都能認可。具體如何操作,卻有分歧。

  有漢以來,如何管理少數民族,就一直有爭議。大多數時候,漢朝實行屬國制度,即保留內附的少數民族原來的生活方式,不要他們交納賦稅,只要他們承擔兵役,為大漢守邊。

  說得直白點,就是將少數民族當作雇傭兵。

  這個制度一開始就有先天不足,隱患極大。

  在天下太平,戰事不多的時候,少數民族很配合。一旦天下不太平,戰事頻仍,需要不斷征發胡他們為兵的時候,他們就沒那么配合了,甚至可能成為動亂本身。

  這就是雇傭兵固有的本性。

  任何朝代或者是國家,一旦將國防安全外包,大量使用雇傭兵,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安全。

  曹芳是堅決反對這一點。

  兵權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掌握在自己人手里,豈能圖一時之便,由少數民族負責。

  就算少數民族是天生的戰士也不行。

  這種事不能偷懶、貪圖方便。

  既然不用少數民族服兵役,那就只能讓他們繳糧納稅。考慮到他們的生活習慣,一下子全部改成耕種也不現實,如何管理生活地點不固定的牧民,就成了重點。

  對所有人——包括曹芳在內——這都是一個新課題。

  眼下的大魏還是個標準的農業國,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朝廷也沒有那么強的實力可以優待少數民族,不僅靠撒幣換取擁護不太可能,還要從他們身上獲取剩余價值,二十一世紀的那一套自然用不起來。

  比較來比較去,好像還是漢朝的屬國制度最合理。

  討論一時很難有結果。

  會議結束,曹芳留下了鐘會,與他共進午餐,繼續商量,同時安撫他的情緒。

  對鐘會這種嚴重缺乏安全感的人,要密切注意他的心理健康,以否他出現誤判。

  果然,聽說天子賜宴,鐘會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要不要派人回去告訴夫人一聲?”曹芳半開玩笑的說道。

  “不必,不必。”鐘會連連擺手,一臉的不以為然。“臣侍奉陛下,何必向她通報。”

  “話雖如此,夫妻之間還是要互相尊重的。不如這樣吧,我讓昭儀去請你夫人來做客,正好讓她們姊妹淘說說話。待晚上下值,你們再一起回去。”

  鐘會求之不得,滿面笑容的再三稱謝。

  自己的夫人和天子身邊的昭儀是姊妹淘,這樣的機緣還有誰?

  曹芳吩咐妥當,便與鐘會一起出去散步。兩人沿著山路,緩緩而行。看著遍山的雪景,再看看遠處河谷中的炊煙,緊張的心情一下子輕松了許多。

  “士季,說說你建議斬殺拓跋悉鹿的理由。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有些激進。”

  鐘會聽了,心中既欣慰,又不安。

  欣慰的是天子否決他的建議并不是覺得他荒謬,只是覺得他激進。換句話說,接受王昶的建議并不完全是因為王昶的建議好,而是必須考慮一些其他的因素。

  不安的是,激進也不好。

  “陛下,臣以為,斬殺拓跋悉鹿雖然有激怒拓跋力微的風險,但風險尚在可控之內。錯過這個機會,等陛下班師,風險就不可控了。”

  “你是說,眼下唯有禁軍才能擊敗拓跋力微?”

  “正是。此戰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禁軍經陛下整訓之后,戰力極強,而鮮卑人準備不足,有以少勝多的機會。此戰之后,鮮卑人明白了禁軍的實力,不再輕易接戰,采取游擊之法,陛下又將如何應對?易云: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再想剿滅拓跋力微可就難了。”

  曹芳沉吟不語。

  鐘會見狀,又道:“陛下恕臣無狀,容臣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你說。”

  “當初諸葛亮第一次出兵時,如果膽子大一點,直接取長安,今日形勢如何?”

  曹芳轉頭看向鐘會。“這個問題之前討論過吧,關中不可失,大魏必全力以爭,他不可能得手的。”

  “當大魏全力爭關中時,而孫權又傾國爭合肥、壽春,大魏又將如何應付?”

  “孫權能出全力嗎?”曹芳的底氣有些不足。

  鑒于后世的經驗,他知道諸葛亮與孫權的合作雖然比劉備時代好一些,但雙方也從未真正步調一致。可是具體到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其實還是有一些機會的。

  那一年,孫權少有的全力配合。

  如果不是諸葛亮出于謹慎,不敢賭上國運爭關中,而是取隴右,又因為用人不當,失了街亭,只得倉促撤退,而是全力一擊,將戰事拖到秋天,等孫權賺了曹休,結果還真不好說。

  西北戰事僵持不下,東南又遭重創,大魏兩害相權取其輕,是有可能放棄關中,力保中原的。

  這可能是吳蜀最好的機會,也是唯一的機會。

  “料敵從寬,至少可能性是存在的。”鐘會又道:“今日也是逼降拓跋力微的最好機會,一旦錯過,等拓跋力微了解了中原形勢,再想逼降他可就難了。”

  曹芳目光閃爍,半晌沒說話。

  鐘會說得有理,這的確是個機會,但……也只是機會,他沒有足夠的實力將這個機會變現。

  “士季,如果拓跋力微就是不出兵呢?”

  “那他名聲掃地,威風不在,草原上的部落各自為政,對我大魏利大于弊。”鐘會懇切地說道:“拓跋力微降不降并不重要。他獨霸草原,才是我大魏最大的威脅。”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