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魏暴君 > 第195章 眾志成城
  得知孫權委任羊衜為督軍,又讓孫峻統領一萬解煩兵來增援,諸葛恪知道自己無路可退,只有硬著頭皮向前了。

  羊衜這個督軍使者也就罷了。

  雖然他們之間交情并不深厚,還不至于為敵。

  孫峻則不然。

  這個年輕的宗室年富力強,又野心勃勃,對他即將擔任輔政大臣多少不滿。孫權讓他率一萬解煩兵來,與其說是增援,不如說是監軍。

  解煩兵是禁軍,是吳國精銳中的精銳,戰斗力強,更有著不可小覷的政治地位。歷任解煩督都是孫權最信任的大臣,孫峻又是宗室中年輕的佼佼者,孫權的意思很明顯。

  孫峻不僅是協助他的副將,是監軍,更是輔政大臣的候選者。

  如果他無法實現孫權的要求,孫權甚至有可能直接換人。

  諸葛恪隨即下令,做好進攻新城的準備。

  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諸將的質疑。

  不是說據守舊城,等魏軍來攻嗎,怎么又改了主意?

  諸葛恪不解釋,也無法解釋,只能下達命令,強制執行。

  不久前剛剛立下大功的丁奉作為前鋒,先趕往預定的陣地立陣,阻擊魏軍可能的襲擊,為其他人立陣設營做準備。

  要攻城,就必須有大量的攻城器械,運輸費勁,立陣更費勁,是最容易遭受攻擊的時候。

  除此之外,諸葛恪還有一個想法。

  如果魏軍想為郭統報仇,重兵出城,攻擊丁奉,那就更好了。

  軍議結束后,諸葛恪留下了丁奉,親自解釋了作戰計劃,請丁奉做好誘敵的準備。

  城外野戰雖然對魏軍更有利,總比強攻合肥城容易一些。如果能做好充分的準備,未必沒有機會。

  孫權幾次攻城遭受重大損失,都是因為準備不足,為敵所乘。

  如果這次能在野戰中擊敗魏軍,洗去孫權心中的陰影,功勞不亞于攻破合肥新城。

  為此,諸葛恪將親自部署人馬,隨時準備接應丁奉,并為丁奉增兵兩千。

  丁奉原本有些猶豫,聽說諸葛恪給他增兵,立刻心動了。

  像他這樣的將領,最大的無奈就是兵力不足。

  吳國實行部曲制,將領麾下的將士通常有兩個來源:要么是自己招募的,要么是孫權賜予的。兩者都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否則根本養不起。

  甘寧作為孫權麾下的猛將,統領的兵力不多,也導致了他始終像呂蒙一樣立大功,只能作為沖鋒陷陣的勇士。

  而呂蒙之所以有足夠的兵力,除了孫權的信任之外,和鄉黨多有很大的關系。

  呂蒙的姊夫鄧當就是孫策麾下的將領。他死之后,部曲都交給了呂蒙。除了鄧當之外,好幾個汝南人的部曲最后都歸入呂蒙麾下,使呂蒙擁有了近萬人的部曲。

  丁奉沒有這樣的機遇。

  廬江人雖然也不少,但有身份地位更高、影響力更大的將領如陳武的子孫在,他根本沒有吞并別人的機會,不被別人吞并已經算不錯了。

  諸葛恪愿意給他增兵,這是對他的信任。

  諸葛恪的兵都是他從丹陽山里招募來的精銳,戰斗力很強。諸葛恪也正是憑借著這些丹陽兵一躍成為方面大將,如今又成為輔政大臣的首選。

  這一戰如果能夠取勝,諸葛恪的輔政大臣就穩了。他作為有功之臣,還擔心沒有兵嗎?

  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丁奉沒有太多猶豫,一口答應。

  諸葛恪很滿意,與丁奉詳細講解了戰術。

  魏軍最大的威脅是騎兵,所以陣地、陣勢選擇的第一要素就是防備騎兵。

  他要求丁奉選擇靠近湖泊的地方行軍,并以重車自衛。行軍時,將士們必須身披甲胄,刀出鞘,弓上弦,做好隨時戰斗的準備。

  總之一句話,不給魏軍擅長的騎兵任何可乘之機。

  只要能遏制住魏軍騎兵,沒有在第一波攻擊中崩潰,吳軍就有機會。

  除此之外,到了合肥城下之后,同樣先以重車立營。

  這么做,肯定很辛苦,但是能保命。

  丁奉久經戰陣,經驗豐富,一看就知道諸葛恪的辦法可行。

  諸葛恪是做了充分準備的,并非魯莽行事。

  領了兵甲、器杖后,丁奉出發了。

  丁奉出發了,其他將領也不敢違抗將領,按照諸葛恪的部署,依次出城。

  ——

  等羊衜、孫峻率領一萬解煩兵趕到合肥,得知諸葛恪已經主動出擊,孫峻無話可說。

  羊衜卻表示了不解。

  他沒有直接和諸葛恪交流,而是先找到了李衡私聊。

  他和李衡是同郡鄉黨,又是李衡的舉薦人,關系非同小可。有些話,他不方便和諸葛恪說,卻可以通過李衡轉達。

  見面之后,他先告訴李衡一件事:孫權已經知道了李衡在諸葛恪麾下為司馬的事,消息來源不明。

  其實他知道是孫魯班透露了李衡的行蹤,只是不能說。

  李衡性子急,又對孫魯班印象不佳,萬一發生了沖突,后果不堪設想。

  李衡聽完,有些牙疼。

  雖然知道這是遲早的事,但現在確實不是一個好的時機。

  如果諸葛恪戰敗,或者沒有達到孫權期望的目標,他的存在就有可能成為諸葛恪的罪狀之一。

  因此,諸葛恪不僅要戰,而且一定要戰勝。

  只有這樣,孫權才會顧全大局,不再追究過去的思怨,承認既定事實。

  羊衜隨即問了他最關心的問題,諸葛恪不知道魏主曹芳率領的援兵已到嗎?雙方兵力相差無幾,如果是野戰,或許還有一些取勝的機會。強攻合肥新城,他哪來的自信?

  李衡也沒瞞著羊衜,把諸葛恪的擔心說了一遍。

  不是諸葛恪想攻城,是他不得不攻。

  你這個督軍也許只是擺設,孫峻率領的那一萬解煩兵可不是擺設。

  羊衜不以為然。

  他覺得諸葛恪想多了。孫權派孫峻來,只是為了協助諸葛恪,并沒有取代諸葛恪的意思。

  孫峻太年輕了,剛過而立之年,又不通經史,只有匹夫之勇,根本承擔不起輔政的重任。

  李衡隨即反駁了羊衜一句,你別忘了孫家父子兄弟可都是少年成名。孫堅十七歲殺海賊,孫策十七歲破廬江,橫行江東,孫權十九歲的時候已經繼承父兄基業。

  孫峻三十一歲,為什么不能成為輔政大臣?

  聽了李衡這句話,羊衜也緊張起來。

  他聽說孫峻頗得孫魯班的賞識,而孫魯班卻是支持魯王孫霸的。如果孫權真有意重用孫峻,那二宮之爭恐怕還有波瀾。

  如果這么想,那諸葛恪能否戰勝魏軍就至關重要了。

  羊衜隨即又問,諸葛恪有取勝的把握嗎?

  李衡說,當然有,如果你能說動孫峻,將這一萬解煩兵投入戰場,作為奇兵,而不是監督諸葛恪,那把握就更大了。

  孫峻是坐戰船來的,不在魏軍斥候的偵察范圍以內,魏軍還不知道這支力量的存在,有出奇制勝的機會。

  羊衜一拍胸脯,這好辦,包在我身上。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