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周土地公 > 第682章 三大鐵律
  岳川每天講道,傾聽瑯琊城百姓的心聲,同時根據講道過程中思想碰撞迸發的靈感去修改和完善《齊民要術》。

  在這個過程中,岳川終于明白為什么春秋時代的人喜歡坐而論道。

  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每個意見都會被耐心傾聽,并且得到回應。

  國君會坐在田埂上向老農請教耕種的經驗。

  不同國家的士兵會圍聚在篝火旁,交流戰斗的經驗,對彼此的表現進行評判。

  孔圣人遇到兩小兒辯日,也能從中感悟出道理。

  岳川面對的,何止是兩小兒。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異鄉人甚至異國人聞訊趕來。

  小小的瑯琊,哪哪都是人。

  那場景,跟上輩子各大區景區的黃金周一模一樣。

  因為西湖斷橋上的游人太多,把4g信號給擠斷了,所以我們更需要5g信號。

  這一刻,岳川終于明白了“群眾的力量”和“群眾的智慧”。

  在群眾“力量”和“智慧”的灌輸下,《齊民要術》也不斷提高、完善。

  岳川終于明白為什么歷史上的先賢都喜歡四方云游,與其他名人坐而論道。

  思想上的交鋒,就如同礪劍磨刀。

  論道就是磨礪,雙方都充實了自己的理論,淬煉了自己的鋒芒。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再也沒有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思想。

  儒家沒有了礪劍石,沒有了磨刀石。

  所以,它只能日漸腐朽、銹蝕、糟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聽眾們不斷提出問題、問出疑惑,或者說出自己勞作中的感悟、經驗和猜想。

  他們就是岳川的活水,也是齊民要術的活水。

  另一邊,“書聯”緊鑼密鼓的籌劃著。

  確定了名稱之后,瑯琊各大家族開始制定“書聯”的規矩、宗旨等。

  他們借鑒岳川講述的“故事”,針對故事中讀書人階層犯下的種種錯誤,分門別類進行修正。

  比如讀書人脫離最底層勞苦大眾,蛻變為地主階層,幫助統治者壓迫百姓。

  “書聯”第一鐵律:我輩讀書人,不奪農田、不侵農舍、不誤農時、不廢農事、不傷農利。若有違背,全體成員共誅之!

  誅之,是真正的誅,絕不是口誅筆伐那種嘴炮。

  不要小覷了農民的血性和戰斗力。

  華夏民間武德最充沛的,永遠是農民。

  為了爭水爭地而爆發的械斗,無論規模還是慘烈程度,都遠超同時期的正規戰爭。

  秦國缺水,民間因爭水爆發的械斗范圍廣、烈度高、持續長,老百姓械斗的經驗無比豐富。

  商鞅變法,用嚴刑峻法懲罰私斗,這才使得老秦人“怯于私斗、勇于公戰”,把秦軍打造成虎狼之師。

  再比如戚繼光清剿倭寇的時候,官兵腐敗,衛所都爛到根子里了,戚繼光愁得直撓頭。

  結果,戚繼光發現當地民間械斗成風,尤其是義烏、金華民風彪悍非常。

  最重要的是,當地窮得響叮當,老百姓只要能吃飽飯就肯賣命。

  戚繼光便在當地招募民兵,編練戚家軍,大破倭寇。

  還有華夏禁槍令的導火索:馬井格勒戰役。

  農民的戰斗力一直都非常強。

  只是歷朝歷代都在刻意削弱農民的戰斗力,不遺余力的培養順民。

  春秋時代,讀書人都是佩劍行走四方,農民也不是溫順麻木的小綿羊。

  說弄死隊伍中的害群之馬,那肯定是弄死。

  早上知道去他家的道路,晚上就可以死了。

  并非“書聯”粗暴,而是岳川講的“地主故事”太恐怖了。

  農民如果不防范地主階級,遲早要像故事中的農民一樣,任地主宰割,世世代代被地主奴役,過著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吃得比豬差的日子。

  還要被地主階層壟斷書籍和知識,斷絕農民的上升渠道。

  “書聯”第二鐵律:我輩讀書人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凡出仕者,必推行“官不出城、權不下鄉”。

  這就是“姜國模式”的經驗了。

  你不給我上升的渠道?

  我干脆不上升了,掀桌,咱們各玩各的。

  我就守著家里的一畝三分地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我不上去,你也別下來,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當官是為了什么?

  撈錢啊!

  撈錢是為什么?

  回老家置辦土地,當地主啊!

  官不出城,權不下鄉,各鄉村拋棄中間商,直接跟國君對接了,當官的還怎么撈錢?

  如果撈不到錢,這官不是白當了么?

  就算撈到錢,想要侵占農民的田地屋舍,就觸發了書聯第一條鐵律。

  殺頭的買賣有人干,賠本的買賣沒人干。

  書聯此舉,直接把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淘汰出官場。

  剩下的,都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能臣干吏。

  從根源上凈化了官場,凈化了風氣。

  貪官污吏成了少數,為民請命成了多數。

  “書聯”第三條鐵律:我輩讀書人當永遠代表中華先進農業、手工業的發展要求、永遠代表中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永遠代表中華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永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個,就不過多解釋了。

  總之,名稱確定!綱領確定!

  剩下的就是“讀書人”判定標準,以及成為“讀書人”的標志等。

  這個不難。

  葛氏聽過岳川講的“地主故事”,也知道了“科舉”的流程。

  想要成為讀書人,考試就是。

  現在唯一缺少的就是可以用來出題的“圣賢書”。

  “可惜,我們的藏書都捐出去了。”

  “凈瞎說!就算那些書都在手中,也沒有合適的。”

  “對啊!圣人講的地主故事中,使用四書五經作為圣賢書,雖然不知道四書五經是什么,但聽名字就知道很厲害,咱手里那些都是什么貨色?心里有點數吧!”

  “要不,咱們合起來編一本書?假托圣賢之名?”

  此言一出,屋中瞬間寂靜。

  眾人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時間一天天過去,這天講道結束,岳川叫住了葛氏等人。

  “我新編撰了一本書,你們組織人手,抄錄一下。對了,這書是使用姜國龍文寫的,你們最好是找懂得龍文的人來。”

  葛氏老族長連連說道:“回稟圣人,我們一直在關注姜國,也安排有人手在姜國等待《論語》更新。至于姜國文字……我們都購買有《龍文字典》,族中一直有人負責翻譯和抄錄姜國書籍。”

  “如此甚好!”

  說完,岳川呵呵一笑,隨即將一摞書稿推了出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