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大周土地公 > 第717章 我在哪都有關系
  聽過書聯、考試、文以載道獎的詳情,以及三者的關系,闔閭、伍子胥全都呆若木雞。

  “果然是圣人手筆,此等治國治世水平,伍某拍馬莫及!”

  “可惜,此等圣賢,怎么不降在我吳國呢?”

  岳川說道:“那造紙術,我也有些門路,弄了一份過來。你們愿不愿意學習?”

  “要!當然要啊!”

  “呃……河神大人,咱們造紙,會不會惹姜國不喜?”

  岳川無所謂的說道:“這是我的門路,你們無須擔心!只用告訴我,做不做就行了。”

  “做!”

  “當然要做!”

  這種好事,誰拒絕誰傻瓜。

  岳川說道:“齊國是麻紙,我們這里可以制作竹紙。正好,編制竹器的下腳料,以及品相不好的竹子,都可以拿來制作竹紙。”

  闔閭與伍子胥對視一眼,同時點頭。

  闔閭拱手道:“一切聽憑河神大人吩咐!”

  岳川擺了擺手,“齊國那邊,國君占五成,瑯琊百姓占三成,圣人占兩成。我們這邊也一樣,吳王占五成,作坊的工匠占三成,我占兩成。這兩成我也效仿瑯琊圣人,作為文以載道的獎金。”

  “河神大人圣明!”

  伍子胥卻想到一個問題:“河神大人,我們吳國百姓也能參與文以載道的評選嗎?”

  岳川點頭,“當然可以!這個評選是面向全天下,所有著書立作者都有資格參與評選。怎么,伍相也有著書的念頭?”

  伍子胥尷尬一笑,“伍某確實想過著書,寫一本治軍的書籍,可是不知為什么,總覺得差了感覺,一直無法落筆。”

  岳川回想了一下腦海中資料。

  伍子胥是古代水戰兵法的開創者,在中國兵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水戰兵法》。

  伍子胥對蘇州的水利建設也作出了巨大貢獻,主持開挖了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運河胥江,既避免了吳地的水患,又便利了當地的漕運和灌溉,對當地百姓的生計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上輩子的世界里,伍子胥向闔閭引薦孫武,孫武的“求職簡歷”就是一本兵書。

  沒錯,這個兵書就是《孫子兵法》的雛形,史上最強求職簡歷,沒有之一!

  也正因此,伍子胥的光芒被孫武分走大半,他寫的兵書也始終籠罩在《孫子兵法》的陰影中。

  這輩子,孫武被岳川截胡,沒有來吳國。

  吳國的局面就全靠伍子胥支撐了。

  至于伍子胥說的“少了點感覺”,估計就是孫武這塊磨刀石的原因。

  岳川說道:“船舶營造、航運技巧、海外風光,這些都可以寫入書中。”

  “這也行?”

  “為什么不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海路也是路啊!”

  伍子胥頓時雙眼赤紅,鼻息粗重。

  他自己回想自己看過的所有書籍。

  除了《山海經》提起幾句海外風光,基本就沒有了。

  一本都沒有!

  如果自己能寫一本詳細介紹海外風土的書籍,不說內容如何,單是這個“首本”就足以自己名載史冊。

  岳川又向闔閭說道:“我在姜國那邊有關系,文以載道也能說上話。咱們吳國給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就能要一個提名的權力。”

  “啊!這……”

  闔閭有點小激動。

  這是好事啊,大好事!

  吳國遠離中原,名氣不顯,文化方面的知名度就更低了。

  如果能加入“文以載道”圈子,并且擁有提名權,吳國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多謝河神大人!”

  岳川笑著點了點頭,隨即嘆息一聲。

  “河神大人因何嘆息?”

  “我在嘆息,齊國、姜國都在廣建學堂、大興文教,以考試惠及鄉村,催生民眾。我們吳國……被比下去了啊!”

  一句話,刺得闔閭、伍子胥面皮生疼。

  這倆都是當世人杰,又都是少年得志,心高氣傲得很。

  干什么都要力爭上游,怎會甘心落于人后。

  “河神大人,我們去年就已經全面引入姜國龍文,也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學堂,教書育人。”

  岳川點了點頭,“我知道!不過,你們的學堂都建在了城鎮,而齊國建在了鄉村。”

  “我們……也可以建在鄉村。”

  “這需要很多人手,很多錢!而且是長期的投入。”

  “我們吳國有錢!”

  吳國真的很有錢!

  靠著水運、商貿,吳國的財富快速積累,闔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富裕。

  “那么,考試呢?吳國也要效仿齊國嗎?”

  “效仿!”

  “君上,我們何止是效仿,我們明明是要超越!齊國給多少,我們吳國給雙倍!”

  “對對對!給雙倍!”

  有錢好辦事!

  闔閭也看明白了。

  這兩年來,種地需要人、種茶樹需要人、打魚需要人、跑船需要人、鑄劍需要人、養殖需要人、竹編需要人……

  偏偏,吳國沒人!

  吳國也就幾百萬人口,一千萬都不到。

  以往還不覺得有什么,幾百萬人口已經很多了。

  現在卻發現,哪里都要人。

  “興建學堂、興辦教育,又需要一大批人手,可是我們已經沒有富余的人手了。尤其是教書育人的人才,一個都沒有了。”

  城鎮里的學堂還沒弄清楚呢,更別說鄉村了。

  而且,齊國與姜國原本就是一家人,文字、語言大差不差,學習成本低。

  吳國跟齊國完全就是兩種文化圈,八竿子都打不著。

  文字、文化上的差距就更大了。

  齊國人學習姜國龍文,就像學一門隔壁省的方言。

  吳國人學習姜國龍文,就像學習地球對角的外語。

  難!

  真的太難了!

  就算闔閭下令號召,也不大。

  除了跑船、跑商的人,因為生意上的需要,會主動學習姜國文字、語言,其他人大都興趣缺缺。

  岳川呵呵一笑,“我在瑯琊城也有些關系,瑯琊那個師范學堂,專門培養教書育人的人才。”

  闔閭大喜,“啊?如此甚好,我們這便組織一批人員,送去瑯琊城。”

  伍子胥也笑而不語。

  文教是好事,大好事!

  不但可以開民智,提高百姓對國家和君王的忠誠,還能為國家遴選有用之才。

  最最最重要的,讀書考試能催生人口。

  這可是吳國霸業的基礎啊!

  搞!必須搞!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