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亮劍:兵王重生,崛起蒼云嶺 > 第一百七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
  …

  李仁杰不來提醒李存,李存還險些忘了,李朝的皇后、皇妃和公主呢?

  這可是滅國君主的榮譽徽章之一,別人要不要,李存不管,反正他肯定要。

  只是,李存有點猶豫,這李乾德看樣子就算沒有七十,也肯定有六十了,他的皇后、皇妃、公主什么的,會不會年紀都不小了啊?

  可李存轉念又一想,李仁杰應該不會耍自己,否則他不是在找死嗎?

  于是李存讓劉宣去將李仁杰叫來。

  不久之后,相貌不俗的李仁杰就前來覲見。

  一進門,李仁杰一路小跑到李存前面,一拜在地,屁股撅得高高的,看都不敢看依舊趴在李乾德龍床上的李存和坐在李存屁股上幫李存按摩的石紅姑一眼,他無比恭敬的說:“罪臣李仁杰拜見大都督。”

  李存直截了當的問:“人呢?”

  李仁杰一聽,忙道:“就在后面偏殿中,已被大都督親衛接管。”

  李存一聽,敢情這些皇后、皇妃、公主什么的,都已經在自己手里了,那還用你李仁杰獻個毛啊,她們不早晚都是我的?

  李仁杰也知道,人不在他手上,他這人獻得底氣有些不足,所以他立馬又補充道:“罪臣不敢貪功,然若非罪臣機敏,大軍圍宮之際,李乾德便誅殺了一眾后妃、公主,焚燒皇宮……”

  雖然李仁杰口口聲聲不敢貪功,但他還是借著這個他好不容易才爭取來的機會將他所做過的一切,完完整整的說了一遍。

  這時,李存才知道,自己能得到一座完整的皇宮,李乾德會向自己投降,全都是李仁杰的功勞,是李仁杰帶兵下了李乾德的親衛的兵器,讓李乾德想死也死不了,只能帶領他們這些文武大臣開宮門投降。

  又是李仁杰將李朝的皇后、皇妃、公主以及逃進皇宮避難的宗氏給“保護”起來的。

  李存聽言,看向坐在角落里喝茶看書的陳箍桶。

  陳箍桶立即會意的走過來,然后壓低聲音跟李存說:“此人乃原李朝檢校太尉李常杰養子……”

  經過陳箍桶介紹,李存才知道,敢情這李仁杰不僅是李朝的武官第一人,其家族在李朝尤其是李朝的軍方還擁有非常強大的勢力。

  李仁杰的養父李常杰曾三次對占城發起戰爭,又曾率兵入侵宋朝,是李朝軍事的第一人。

  李仁杰生父李常憲,是李常杰的親弟弟,父子倆因為有李常杰的庇護,在李朝的軍隊當中發展得非常快,后來更是從李常杰手上繼承了李朝的核心軍隊。

  等到李常憲死后,李仁杰就成為李朝軍事的第一人,權傾朝野。

  諒山那一戰和守衛升龍城這一戰,其實都是李仁杰打的。

  可能是李仁杰知道,他使李朝輸到了這種地步,他在李朝這邊肯定是完了,才帶著手下的殘兵敗將,把李朝的皇宮給獻了。

  ….為了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李仁杰還將李朝的皇后、皇妃、公主以及宗氏女全都“保護”起來,獻給李存,作為投名狀。

  為了表明他真的立了很大的功勞,李仁杰主動跟李存說起:“李乾德不德,天厭之,使其四十歲前無子無女,四十歲后,貴國一位神醫游歷至此,以神藥醫好李乾德,叫李乾德五年得七女,而后李乾德便徹底不可人事,終生無子……”

  隨著李仁杰的講述,李存,包括已經將李朝的重要人物的資料摸得很透徹了的陳箍桶,才知道李朝有三位皇后,蘭英皇后,欽天皇后,震寶皇后,而且這三位還有可能都是楚女皇后。

  在會祥大慶六年,李朝朝野上下對李乾德一直無子一事議論紛紛,使得李朝時局動蕩不安。

  那時,李乾德馬上就要五十了,不僅無子,連女兒都快四年沒有生過了。

  而且,李乾德當時的皇后早就過世了,妃嬪也普遍都超過三十五歲過了女人最佳的生育年紀。

  為了堵住悠悠眾嘴,李乾德命令李朝的禮部在全國范圍內選拔美人。

  最后,通過層層選拔,三十九個美人入宮。

  ——李乾德一口氣納了三位皇后、三十六位皇妃,擺出一幅不生出兒子誓不罷休的架勢,那場風波才漸漸停止。

  可此事才消停了一兩年,李朝的文武大臣就又因為李乾德沒有子嗣、李朝沒有繼承人一事鬧騰起來了。

  原因是,這三十九個美人已經進宮一年多了,可后宮還是沒有任何動靜。

  不僅如此,還從宮中傳出來,李乾德根本就不去他新納的三位皇后、三十六位皇妃那里休息,甚至就連被評為李朝第一美人的蘭英皇后都不能讓李乾德看她一眼。

  李乾德見事情拖不下去了,只能頒下收養宗子的詔書,詔曰:“我一生無嗣,今又已過天命之年,天下重器可傳位于誰?應收養崇賢、成慶、成廣、成昭、成興侯之子,擇其善者立為皇嗣。”

  幾個月后,李乾德從一眾宗子中挑選了崇賢侯的兒子李陽煥立為皇太子,這場因為皇帝無子而引發的動蕩才真正得以平息。

  自那以后,李乾德就更不去見他的一眾后妃了。

  所以,李朝內外皆傳,李乾德的三十九位后妃皆楚女,還傳李乾德納這些后妃并不是為了生前享用,而是準備用她們殉葬,待死后再享用。

  這聽得李存嘖嘖稱奇。

  李仁杰跟李存說;“李乾德有七女,其中三人已嫁為人婦,然大都督無需憂心,駙馬及其子,罪臣皆已為大都督處理干凈了,倒是其女罪臣為大都督留下了。”

  李仁杰又說:“李朝宗氏不昌,只有崇賢、成慶、成廣、成昭、成興侯五支,罪臣皆已為大都督永絕后患,得宗氏美人五十三人,其中又有姆釹三對。”

  最后李仁杰還提醒李存:“罪臣聽聞大都督樂于賞賜臣子婦人,此乃大善之舉,必得臣子擁護,然請恕罪臣直言,敵國皇氏之女、宗氏之女,大都督萬萬不可賞于臣子,縱大都督不愿幸之,亦要養于宮中,不可叫臣子窺視,須知野心皆慢慢滋生也,若不凸顯大都督唯我獨尊,難保狂徒不會窺視大都督大寶也。”

  ….有一個如此體貼入微的叛臣,李存真不知道該怎么說好了。

  李存甚至都動了“要不然把他刪了,留他在我身邊做個宦官”的念頭。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李存要是真這么干了,那以后誰還敢再投李存?

  最終,李存下令:停止對李仁杰抄家,封李仁杰為“西貢伯”,賞李仁杰杭州大宅一座,特許李仁杰一家遷居杭州。

  開玩笑。

  李仁杰所作所為很對李存的心思不假,但此人太過心狠手辣,李存怎么可能放心將他留在安南?

  對于李存給他的升賞,李仁杰不僅沒怪罪或是暗恨李存不信任他,反而心下一松。

  他所干得這些事,根本就不該是臣子甚至都不是人干的事。

  因此,他就是留在安南,也肯定翻不起來多大的浪了。

  不僅如此,那些還忠于李朝的人,肯定欲除掉他而后快。

  關鍵,他走出這一步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他的仕途肯定完了——作為武將,他把國家輸光了,作為臣子,他把皇后、皇妃、公主、宗氏女全都獻給敵國最高領導人了,誰還會用他來打仗或是治理國家?

  所以他下半生唯一的期望就是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好在,李存沒讓他失望,真的給了他想要的一切。

  而且,他斷定,只要李存一天不失勢,他肯定就能一直榮華富貴下去。

  要知道,他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了,而是一塊招牌——招降納叛的招牌。

  有他在,虎賁軍以后招降納叛可能會容易很多。

  他相信,英明睿智的李存肯定能明白這個道理。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李仁杰又主動說道:“臣有三女,皆有閉月之容,羞花之貌,臣愿將她三人一并獻與大都督。”

  這種好事李存怎么會拒絕?

  再說了,這也能安李仁杰的心。

  所以,李存準了,又投桃報李道:“你家人對李朝之事知之甚詳,先叫幾個去陳遘處,與陳遘做個機宜文字,待我回杭州,你家人再與我同歸。”

  聽李存這么說,李仁杰的心,頓時就全都放下了。

  李仁杰知道,他的仕途肯定是到頭了,但他的兒子還有可能在虎賁軍出仕,再加上他的三個女兒進了李存的后宮,他家應該還有希望。

  李仁杰感恩戴德的應道:“諾。”,然后就識趣的下去了。

  不久之后,李朝的一眾皇后、皇妃、公主以及宗氏女就被帶到了李存面前。

  同來的還有李仁杰的三個女兒。

  看著這一百多個李朝的美人,李存不禁感慨:“有權有勢了以后,這女人得的是真容易啊!”

  不過,只是稍稍感慨了一下,李存就將這沒營養的感慨拋到腦后,然后將注意力放在了這一眾美人身上。

  得說,不愧是經歷了數代美女的基因改良,這些皇后、皇妃、公主以及宗氏女中就沒有難看的。

  ….但話又說回來,美人與美人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而這批李朝的美人中,最漂亮的一批應該就是打頭的三個皇后和后面的五六個。

  至于這十來個美人中,最美的那個應該就是站在c位跟后世的越南第一美女有幾分神似的蘭英皇后。

  見到她,李存只想說:“得見皇后乃天幸也,不知皇后愿與我同床共枕否?”

  長話短說。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

  就在李存在李朝的皇宮中樂不思蜀之際,遠在東京汴梁城中的趙佶卻是一點碰他那數千美人的心思都沒有了。

  楊可世擅自過界在蘭溝甸大敗而歸了以后,因為楊可世是童貫的心腹愛將,童貫不愿處罰楊可世,便將楊可世送到了種師道這里。

  而楊可世不僅是童貫的心腹愛將,因楊可世為人正直,性格剛烈,作戰勇勐,號稱“萬人敵”,種師道也很喜歡楊可世。

  在童貫和種師道的維護下,此事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楊可世只是被從西路軍調到了東路軍而已。

  不久之后,有探馬來報,說白溝河北岸有遼人在列陣。

  種師道將宋將召集起來,重申童貫的最高指示:“燕人皆我宋民,同種同源,若來投,可上前納之,若不來投,當堅壁固守,以待契丹生變,切不可過境殺人擾民。”

  種師道因此命令各軍約束將士,遵守趙佶的巡邊三策和宣撫司的命令行事。

  很快,遼軍便在白溝河北岸布置好防御,雙方成隔岸對峙之勢。

  白溝河北岸的遼國統帥還是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在蘭溝甸大敗了楊可世以后,耶律淳從燕民當中動員了一批新兵,給耶律大石撥了三萬。

  燕云靠近草原而多馬,而遼人從小就從馬背上長大,各個擅長騎射。

  因此,耶律大石手上這三萬人馬雖然新兵居多,但戰力并不弱。

  關鍵他們已經破釜沉舟了——丟了燕京以后,他們都不知道自己能去哪了。

  所以,實在是再也輸不起了的遼軍,成了一支氣勢如虹的哀兵。

  白溝河上建有一橋,名為“白溝橋”。

  白溝橋的南邊是宋軍,白溝橋的北邊是遼軍。

  對壘不久,趙明執行宣撫司下達的命令,派人在白溝橋的中間立起數面黃榜大旗,進行招降。

  與此同時,趙明派人向北岸的遼人喊話,讓他們過來投降。

  遼人覺得這是奇恥大辱,耶律大石更是怒道:“唯死戰耳!”,然后下令,向宋軍發起進攻。

  遼軍隨即在河對岸向宋軍射擊,箭失鋪天蓋地的向宋軍射了過來。

  宋軍毫無防備,一時之間死傷無數。

  趙明還迫于趙佶、宣撫司以及種師道的命令不敢還擊。

  見宋軍不敢還擊,遼軍得寸進尺,開始集結隊伍,準備過河跟宋軍決戰。

  ….趙明見此,立即派人快馬加鞭的將前線的情況報告給種師道。

  種師道聽完,果斷下令:“兵刃既接,安能束手就死?遼軍若過境就還擊,戰勝有功。”

  東路軍副都統和詵急忙阻止:“官家圣旨、童宣撫軍法皆已言明不可還擊挑起戰火。”

  一眾宋將再也受不了這個只能挨打不能還手的狗屁命令了,他們憤怒道:“不戰便可收復燕京,滑天下之大稽,荒天下之大謬,任地時,要我輩來此作甚?”

  眾將不聽和詵之言,紛紛出戰。

  急于報仇雪恨的楊可世,更是一馬當先出戰。

  不久,雙方便在白溝河南岸戰到一起。

  楊可世一馬當先,身中鐵蒺梨箭,傷及骨頭,血流滿靴,但他依舊怒發瞪眼,用牙齒叼著韁繩,與遼軍殊死搏殺。

  最后,楊可世的牙崩掉了兩個,胸腹中箭。

  可楊可世依舊手刃了數十個遼軍將士。

  不過,因為宋軍是倉皇迎敵,還是不免落了下風。

  而且遼軍的甲胃具全,并且非常精良,宋軍刀劍難傷。

  好在,種師道經驗豐富,早就讓人準備了一根巨棍自防。

  遼軍的盔甲擋不住鈍器的打擊,宋軍才將遼軍又給打回到白溝河對岸去了。

  此戰雙方其實各有勝負,談不上誰占了上風。

  到了晚上。

  耶律大石想要偷襲種師道。

  種師道下令,將士該睡覺睡覺,他命人在營中四處敲鼓。

  耶律大石害怕宋軍有所準備,不敢過河。

  而且,耶律大石還怕宋軍突然殺過河來,反而使得遼軍上下一宿沒睡。

  天亮以后,耶律大石親自來到河邊,只見對岸宋軍防御得水泄不通,讓耶律大石再也不敢貿然過河跟宋軍開戰了。

  宋遼兩軍于是繼續隔河對峙。

  同一天,北遼四軍大王兼北樞密院使蕭干,也突然向范村的西線宋軍發起進攻。

  西線宋軍前軍將領王淵、劉光遠、翟進、董龐兒各率所部與遼軍接戰。

  雙方鏖戰很久,難分勝負。

  不久,種師中親率增援部隊前來增援,并親自督戰,蕭干見不敵,只能率領遼軍退回去。

  東西兩路大軍都跟遼軍交過手以后,宋將普遍認為遼軍實力還在,不把西軍主力調來恐怕難以取勝,不如先退兵,準備好了再戰。

  種師道覺得有道理,便跟童貫請示看看是不是先退兵。

  面對,交過手以后,一點便宜都沒占著,似乎還吃了點虧,和燕民根本不像和詵所說的那樣歡迎大宋王朝的王師來解救他們,以及北遼把馬擴扣下了也不像要向大宋王朝稱蕃納表的樣子,趙佶的上中兩策看起來是行不通了,所以童貫決定實行趙佶的下策,也就是先退回來,再觀望觀望。

  于是,童貫下令,讓種師道率領東路軍退回雄州,讓種師中率領西路軍退回廣信軍。

  ….楊可世提醒種師道,遼軍已經殺紅了眼,他們要是撤軍,遼軍很可能會追擊。

  種師道于是下令,先將大批輜重悄悄南撤,然后種師道親率宋軍精銳在一個叫古城的地方阻擊遼軍的追擊。

  耶律大石和蕭干果然率軍追擊,雙方在古城這里短兵相接。

  這時,就體現出來了,在野戰的時候,步兵確實不是騎兵的對手。

  簡而言之,種師道所率領的以步兵為主的宋軍精銳敗給了耶律大石和蕭干所率領的數萬騎兵。

  遼軍在付出了上萬傷亡之后,大敗了宋軍。

  接著,在耶律大石和蕭干的率領下,遼軍繼續南下掩殺宋軍。

  遼軍一直追擊到雄州城下。

  楊可世、楊惟中等將組織人馬與遼軍死戰。

  后來,童貫派遣辛企宗和辛永宗帶領勝捷軍出城增援,才打退了耶律大石和蕭干所率領的兩三萬人馬。

  雖然最后耶律大石和蕭干被打退了,但鑒于遼軍都已經打到了雄州城下,并且給宋軍造成了數萬傷亡,而其本身卻只有一兩萬傷亡。

  此戰無疑是遼軍勝宋軍敗了。

  北遼取得了此勝以后,更加輕視宋軍,進而更不愿意向趙宋王朝稱蕃納表。

  而趙宋王朝經此一敗,強國形象進一步崩塌。

  宋遼兩國唯一的機會沒了。

  趙佶得知此事以后震怒不已,哪還有心情臨行自己的一眾妃嬪……

  ……

  ……

  月初了,求月票支持!

  月票給力,我更新也肯定給力!

  嗷嗚~~~

  干宋.

  任鳥飛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