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第一紅人于欣然鐘德興 > 第247章 指路

“達哥跟你說的?”鐘德興感到很意外。
那天,他陪于欣然到玉竹市見市委書記張彥雄的時候,曾給梁金達打電話,問他知不知道市委那邊有人事變動?
結果梁金達說他不知道。
可是現在,梁金達竟然連于欣然出事的事兒都知道了。
到底怎么回事?
看到鐘德興一臉困惑的樣子,孫云光手搭在鐘德興的肩膀上說。“兄弟,你跟達哥說話不要打幌子,要坦白坦誠,知道不?你那天問達哥的事兒,達哥其實知道的。達哥見你躲躲閃閃,所以他就不愿說!”
“那關于于書記的事兒,達哥還知道什么了?”鐘德興懊惱不已。
早知道這樣,那天他就不該隱瞞梁金達了。
三人的關系那么鐵,他真沒必要撒謊。
“達哥建議你和于書記跑動跑動,或許還有挽回的余地!”孫云光說。
孫云光這句話透露出來的意思無疑是,梁金達知道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只要按照梁金達的方法去做,就有挽回的余地。
“達哥真的這么說?”鐘德興看到一線希望,心里很是高興。
“嗯!”孫云光點點頭。“你要是不信,可以問問達哥的!”
從縣政府大院出來,鐘德興撥通梁金達的電話,先誠懇地向他道了歉,那天,他不該隱瞞他!
梁金達倒是很大度:“兄弟,瞧你說的?我不也向你撒謊了嗎?這么重要的事兒,你為你‘老板’所想,應該的!”
梁金達隨后告訴鐘德興,去找一個萬東籍的官員打聽,只要對方愿意指明一條路,于欣然的問題應該是可以解決的。
“為什么找萬東籍的官員打聽?”鐘德興不解的問道。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梁金達很神秘的說。“萬東縣這個地方出了很多官員,大到在京城、省里任要職,小到在小地方當差。而且,他們的團結是出了名的。只要不干違法的事,任何官員有困難,其他人都會不遺余力的幫忙。至于萬東都出了什么官場大人物,你用心搜集一下就能知道的。”
“問題是,我無法接觸到他們的官場大人物!”
“你不用直接去接觸他們的官場大人物!你只需要隨便找個萬東籍官員打聽就行。只要他們愿意幫忙,他們會給你指一條路的!”
盡管梁金達說的煞有其事,鐘德興總覺得有點不靠譜。
官場確實有老鄉互相幫助的情況,這種情況并不是很普遍。而且,這種情況通常只存在于同一個單位。
不同的單位,工作沒有交集,還怎么能互相幫忙?
打個比方,在京城或者省里任要職的萬東籍官員,難道下邊有萬東籍的小干部出了事兒,上面的大人物也會出手幫忙?
這就有點離譜了吧?
不過,真要是能做到這一點,那萬東籍官員的團結程度真的可怕!
盡管不怎么相信,鐘德興一心只想幫于欣然,就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心態,讓梁金達給他推薦了一名萬東籍的干部。
這名干部其實只是玉竹市三小的一名副校長,名叫張茂盛。
幾年前,市三小的教學樓出現質量問題被投訴,市政府對這件事很重視,派出督察組進行檢查,梁金達作為督察室副主任,那段時間經常到市三小開展工作,因此和張茂盛認識。隨著交往的深入,兩人關系還算不錯。
鐘德興找到張茂盛的時候,并不敢把于欣然的事兒告訴他,畢竟,這件事事關重大。省紀崣都還沒公布案情,他自然不能夠到處張揚。
鐘德興只是說,一個官場上的朋友出了點事。
張茂盛也沒有深入的追問,他說。“本來呢,我是不打算理睬你的!既然你是達哥的朋友,那我就說幾句吧。我只不過是區區一個小學副校長而已,我不知道你朋友什么來頭,到底犯了什么事。你朋友的忙我是幫不上的。不過,看在達哥的面子上,我給你指一條路吧。你去萬東縣河源鎮河源村找一個叫柳端成的老人,只要此老人愿意幫忙,那你朋友應該就沒什么事兒了。不過,這個任務可不好完成,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萬東縣也歸玉竹市管轄,經濟發展水平卻比達宏縣要高,就拿去年的財政收入來說吧,其財政收入是達宏縣的兩倍。
不過,萬東縣和達宏縣之間相隔這兩個縣,距離還是有點遠。
告別張茂盛之后,鐘德興等到周末有空的時候,再驅車前往萬東縣河源鎮河源村。
一路走過去,河源鎮風景非常漂亮,蜿蜒的鄉村公路全是水泥路,兩旁碧綠的稻田,更遠處,青山矗立,延綿到天際。
鐘德興并不是自己一個人來,而是帶上岑秀晴。
岑秀晴聽他把事情的經過說完,起初非常抵觸。
于欣然是縣委書記,她的案子是大案,哪怕是省里的大佬出手,這問題都不好解決,一個鄉村老頭有幾個能耐?他怎么可能幫得了于欣然的忙?
鐘德興苦口婆心的勸說了好一會兒,岑秀晴才同意跟他一同前來。
鐘德興和岑秀晴一路走,一邊打聽,打聽到的情況令他們瞠目結舌,岑秀晴再也沒有了之前的看法。
他們打聽到的情況,其實跟梁金達所說的差不多。
萬東縣的河源鎮是有名的官員之鎮,這個鎮出了很多級別極高的大領導。這些大領導有的在京城居要職,有的在地方當差。高山省的省領導中就有萬東縣河源鎮的。
而河源鎮之所以成為有名的官員之鎮,恰恰跟那個名叫柳端成的老人有關。
此人博學多才,而且善于觀面相。
柳端成在村里辦了一所私立學校。
他辦私立學校跟別人不一樣。
別人辦私立學校,只要有錢就可以上。
他的私立學校學生必須經過他的挑選。他看不上的,給他再多的錢都沒用。
每年,他都到全鎮乃至全縣各個村親自挑選學生,被挑選中的學生,看情況收學費。家庭條件好的就適當收一點學費。家庭條件不好的,他不但不收學費,反倒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