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第一太子妃 > 第138章 邊境,起戰事
  儀仗隊離開京城,京城老百姓們對于這件事更為關注,大家都翹首以盼,等著大周太子入京。

  皇帝這幾日也開始上朝了,不過對朝堂諸事并不是太關心,最主要關注的,是江南大周太子的事。

  一日一日過去,他們沒有等來江南的消息,倒是先等來了西北邊境的消息。

  這一日,邊境傳來急報。

  蠻夷大軍犯境,邊境怕是有一場惡戰。

  對于蠻夷來犯,朝廷并沒有太過擔憂。

  因為大魏的兵力,比蠻夷要高過許多倍,在大魏朝廷眼中,蠻夷出兵挑釁大魏,簡直就是不自量力。

  在兵力絕對懸殊的情況下,朝廷半點不怕。

  是以,當消息傳來之后,朝廷都覺得一定能勝,最好是把蠻夷趕回腹地。

  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打敗蠻夷容易,但是徹底消除蠻夷之患難。

  蠻夷和大魏打了這么多年,蠻夷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沒有要退兵的意思。

  大魏這邊,也不敢前往蠻夷的腹地。

  蠻夷地廣人稀,軍隊一去立馬就散了,根本沒有意義,只能守著國門,不讓蠻夷進犯。

  皇帝少見的有些頭疼,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雖然大魏不會敗,但是沒有人會愿意看到戰爭的發生。

  邊境距離京城有些距離,哪怕八百里加急,現在邊境怕是已經戰火四起。

  眾位大臣都等著邊境的捷報。

  另外一批人,卻是有一些其他的打算。

  當日午時,便有大臣上奏,說江南距離西北比較近,正好可以讓大周太子前往,鼓舞士氣。

  若能一局平定蠻夷,那是更好不過的事情。

  說這話的,是太子李元漼的人。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太子李元漼想借蠻夷的手,神不知鬼不覺的除去大周太子。

  這種事大家心知肚明,沒有人在明面上拆穿。

  有一個人說,附和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皇帝龍案前的折子,堆成了小山,全部都是支持這件事的。

  太子府,樂施院。

  太子李元漼正跟幕僚們商討眼前的事情。

  幕僚們一個個面帶喜意。

  “殿下,這簡直就是天助我眼,無論這大周太子是真的還是假的?只要他去了邊境,便必死無疑。”

  “是啊,太子殿下,戰場上刀劍無眼,有去無回是常事,大周太子死在戰場也算死得其所。”

  “對對對,他既然身為大周太子,那么在邊境百姓性命攸關之時,理應前往視察,和大家共患難。”

  最近朝廷一直都是針對大周太子的事,李元漼也開始偏向確實有大周太子這個人,而不是李元齊的陰謀。

  這讓他更加有危機感。

  這會,他聽著這些話,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氣,但是他心中還是有所疑慮。

  “他會去嗎?這么明顯的坑,他應該知道大魏朝堂的人都不想他活著。”

  幕僚:“對于他來說,這也是個機會,若能打了勝仗,他的名聲便實實在在的水漲船高。

  “只是我們不知道他是誰,也無從聯系得到他,若不然的話,從旁勸歸一二,那么大的誘惑,大周太子一定會去的。”

  李元漼:“若他抵住誘惑,不去呢?”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

  這確實是個問題,這么大的坑,大家都能看得出來,前太子身邊應該也不乏能人,要不然也不會韜光養晦那么多年,現在出手的每一招他們都不能防備。

  對方也一定能想到他們想要做什么,從而抵制誘惑,不去冒險。

  此時,幕僚中有一年輕人站出來,開口道:

  “太子殿下,若前太子不愿意去,那咱們便逼他去就是。”

  李元漼向這個年輕幕僚看過來:

  “如何逼法。”

  那幕僚道:“我們對外放出消息,就說大周前太子親自請纓前往邊境,為邊境戰士助力。

  “只要老百姓認為這些話就是大周太子所說就行。”

  “這些消息一傳出去,大周太子總不能自己站出來說:我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吧,那就會徹底失去民心。”

  幕僚中有人拍手叫好:“此計甚妙。

  “如此,大周前太子便是被趕鴨子上架,不去也得去。”

  李元漼也眼帶贊賞,向這個年輕的幕僚看過來,點了點頭:“說得不錯。”

  只是隨后,他又微微皺了皺眉:

  “倒是便宜他了,這話一出,在百姓中得了個好名聲。”

  幕僚道:“殿下目光放長遠一些,有什么好名聲,都不如有命在。”

  “哪怕他是圣賢,沒了命,也什么都沒有。對此,太子殿下不必憂慮,要先取之必先予之,既然我們想要他的命,那就送他一些好名聲又何妨。”

  李元漼一聽,十分在理:

  “行,就這么辦,你們想辦法下去安排。”

  話音才落,幕僚們還沒來得及應話,李元漼又抬手制止了大家:

  “宮中那邊可有消息,不若先聽聽父皇怎么說,等父皇答應了,我們再行事,免得父皇怪罪我們,自作主張。”

  有幾位幕僚一時像吃了蒼蠅一樣的表情,他們知道這個太子能力不足,但萬萬沒想到居然畏首畏尾到這個地步。

  話說到這里,他們也不敢再多說什么。只得道:

  “也好,那是殿下自己親自去一趟御書房,還是由底下的人提起?”

  李元漼想了想,他摸不清皇帝對這件事的態度是什么,怕自己提出這個想法得挨罵,便開口道:

  “讓底下的人去。”

  剛剛那位年輕的幕僚開口補了一句:

  “那現在去吧,避免夜長夢多,讓我們的御史直接進宮就好。”

  李元漼想了想:“也好。”

  齊王府。

  李元齊第一時間聽說了消息。

  聽幕僚把宮中的事情說了一遍。

  “王爺,這太子的動作倒是快。”

  李元齊:“事關身家性命,自然是要快些的。”

  幕僚:“這樣也好,有他在前面頂著,王爺便可以感受一下坐收漁利的滋味,只是不知道,當太子知道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會是什么表情。”

  李元齊表情凝重,臉上并不見喜意,問道:“父皇可答應了?”

  幕僚趕忙回答:“是,王爺,皇上當即便答應了,這么好的法子,沒有不答應的理呀。”

  “想在戰場上讓一個人死,可太容易了,而且邊境是我們的地盤。

  “有吳將軍在,殺一個人輕而易舉,更何況,還有上一回投奔我們的謝將軍。

  “無論是明著暗著,無論是動刀動槍下毒,我們有無數種方法,殺死大周太子。

  “難道王爺覺得,這件事不該答應?”

  李元齊搖頭:

  “不?本王只是覺得,太巧合了,太順利了。

  “從我們發現大周太子,再給大周太子證明身份,承認他的身份,派了儀仗隊去江南,再到現在,他還沒有回來,邊境便出了事,實在是太巧了。”

  幕僚們想了想,明白了李元齊的意思,

  “王爺的意思是:這可能本來就是大周太子布好的局,就是為了要去邊境?

  “那他圖什么呢?屬下覺得說不通。”

  “是啊,我們對上蠻夷,十戰九勝,這一戰就算勝了,也不是他的功勞。

  “最多只是他去了一趟邊境,體現出他體恤百姓愛民如子的形象,但如此去冒一場那么大的風險,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而且他也不可能借西北的兵,西北的兵認的是軍令,可不認他大周太子,屬下以為,大周太子沒道理這么做。”

  李元齊喃喃:“這就是本王想不通的地方。”

  在他看來,太多巧合了,實在令人可疑,但他又找不出這件事對大周太子的好處,來說服自己,為什么會這樣做的理由。

  難道,真的是他多想了。

  “傳封信,給西北邊境大軍中我們的人,還有吳勇,了解一下邊境的情況,順便安排一下。”

  幕僚:“是。”

  很快,朝廷便收到了大周太子來的信。

  龍飛鳳舞的筆跡,和大周玉璽印章,上面對皇帝請纓,去邊境視察一二,鼓舞士氣,揚我軍威,祝我軍奪得勝利……

  光看字,就能看出寫字的人年少輕狂,有大家風范。

  這是頭一回,大魏朝廷直接接觸到大周太子。

  皇帝看著信上的印章,無比刺目,但看著信里面的話,卻露出了奸計得逞的笑容。

  當即傳了李元齊去了御書房密謀。

  李元齊把自己的擔憂跟皇帝說了。

  “父皇,這件事會不會有貓膩?”

  皇帝并不認同他的想法:

  “你在杞人憂天。

  “哪怕真有貓膩,哪怕他真的想要去邊境掙這場軍功,哪怕他真的要這場軍功的名聲,朕便成全他。

  “朕不怕他要,就怕他不要,無論他要什么都好。

  “只要他去了軍中,朕便有辦法,讓他名正言順的死在邊境,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他這一點小小的要求,朕不介意滿足他。

  “更何況,他更有可能沒這么想,是被逼無奈,才不得不如此做。”

  李元齊聽皇帝這么說,也不敢再說別的,只能順著皇帝的意思:

  “是,父皇,兒臣受教了,那邊境那邊,是否要埋伏一二?”

  皇帝:“自然,仗要打,而且要打勝仗,大周太子也要死。

  “只要他死在邊境,朕不介意給他一個高大威風的封號,承認他為國捐軀是個英雄,但前提是,這些東西,他要拿自己的命來換。”

  說到這里,皇帝看向李元齊,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

  “有時候,對手想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想要什么?

  “只要能達到我們自己的目的,對方想要的東西,給他一點又何妨?”

  李元齊低頭:“是,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皇帝點了點頭,十分滿意李元齊的上道,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

  “若朕沒記錯,秦家的人,被流放到了蘭城。”

  李元齊想了想:“父皇說的是原來的護國將軍府秦家?

  “秦家受貪污案的影響,確實被流放至蘭城,其家眷還在京城。”

  皇帝:“秦家,此時可以派上用場。”

  李元齊一頓:“父皇的意思是,讓秦家回西北,對付大周太子。”

  西北大軍原本就在秦家手里,不過是被皇帝忌憚,才回了京,把西北大軍交了出去。

  后面才指派了吳勇為西北大將軍,還有軍師從旁協助,一起鎮守西境。

  吳勇難擔大任,不過是矮子里面選高子,又有他的提攜,這才坐穩了西北大將軍的位置。

  若說在西北殺大周太子,確實秦家人更靠譜一些。

  皇帝:“不錯,多做幾手準備,肯定是沒錯的。”

  秦重雖然不太懂官場彎彎繞繞,說話也不懂迂回直來直往,但是秦家的衷心毋庸置疑,秦家父子的戰場能力,亦是十個吳勇都比不上。

  滅大周太子這件事,若有秦家人助力,一定能萬無一失。

  皇帝叫來李公公:

  “傳朕的旨意,為秦家平反,具體緣由,便讓大理寺卿林望甫看著辦吧,話說得好聽些。

  “秦家官復原職,任西北大將軍,秦家父子即刻前往北境,輔助大周太子,平定西北蠻夷之患。

  “歸還大將軍府邸,迎秦家女眷回府。”

  “是。”李公公領旨退下。

  當即讓內閣擬旨蓋印,送去了大理寺。

  很快,大理寺下發了告示。

  公文批復是為秦家平反,詳細說明了秦家是被冤枉的。

  宋弗第一時間收到了消息。

  流蘇:“娘娘,奴婢特意說了,告示寫漂亮些,既是給秦家平反,那便徹底換秦家一個清白。”

  宋弗:“嗯,做得很好。

  “只要官府的人一去,我們盯著秦家的人,就可以撤走了。”

  流蘇:“是,這些日子,秦家的事,都沒有被人發現。”

  宋弗:“教坊司那邊繼續盯著,等官府的人查到教坊司了,再把人撤回來。”

  流蘇:“是。”

  宋弗頓了頓:“她們,還好嗎?”

  流蘇:“是,老夫人,夫人,兩位小姐,還有小小姐,都很好。

  “有公子的人護著,她們安安穩穩的生活,沒有被人發現,很安全。

  “秦大人他們也都知道,已經通了消息,現在,只等著京中的旨意過去。”

  宋弗閉上眼睛:“很好,秦家女眷的事,讓王槳和林望甫別插手,就交給刑部去辦吧。”

  “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