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太子英明 > 第一百四十九章我好恨
  “出發!”

  賀今朝大手一揮,便是高一功領著騎兵隊先行出發,前去探路。

  此番規劃的路線便是由甘泉縣出發,經過膚施縣,與高迎祥在延長縣匯聚。

  若是從甘泉縣往南出發,有前往西安的意圖,官軍匯聚在金鎖關阻攔,縱然突破金鎖關,想要前往山西還得突破潼關。

  故而這一條路被賀今朝否決。

  甘泉轉宜川進入山西,還有壺口關,不好走。

  若是轉道延川,還有延水關。

  唯有延長縣的延水下游,與山西大寧隔著黃河相望。

  冬天的時候,劉二虎被賀今朝派遣,踏過凍住的黃河,直撲大寧縣,打通進入山西的道路。

  然后便是劉宗敏率領的千人隊走在最前頭,后面跟著火槍隊,中間便是后勤隊各種大車,成群的獨輪車。

  密密麻麻,成群結隊,綿延二十余里。

  賀今朝帶著最后炮隊和部分火銃兵親自斷后。

  趙半城等人親自送別:“賀大王,你這一走,可是苦了咱們甘泉的鄉親們了。”

  “我再不走,才會苦了鄉親們。”

  賀今朝也沒含糊:“這里不事生產的人如此多,難不成最后沒吃的了,我要縱兵劫掠你們?”

  “多謝賀大王高抬貴手。”幾個富戶也是連忙感謝。

  當初有趁著賀今朝勢力孱弱的時候,弄死他的為朝廷請功的心思。

  但奈何風險太大,加上趙半城也不敢輕易動他。

  他們都秉承著誰先動手,我再動手的理念!

  結果沒有一個人敢先動手。

  富戶們的軟弱性便也體現出來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現在他們都慶幸自己沒有動手,否則全家早就成了吊死鬼!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興許等我回到家鄉,又是一番場景了,告辭。”

  賀今朝說完之后,便起身上馬,沿著自己的目標而去。

  趙半城等人皆是躬身送別,至于他兒子被塞進賀今朝的隊伍,眾人都是不知道。

  膚施縣。

  洪承疇瞧著大搖大擺路過的人群,綿延數里,忍不住錘墻,我好恨!

  要是此時手里有一支精兵,定然能夠打的賀今朝毫無還手之力。

  “錘匪猖狂。”

  洪承疇慨然長嘆,可惜他手里的洪兵還沒有訓練成型。

  整個三邊兵力皆是空虛,而且他還真不敢惹賀今朝。

  否則他沒了這批老弱拖累,定能把整個陜西攪得混亂不堪。

  而且現在說話做主的是三邊總督楊鶴,而不是他洪承疇。

  陜西巡撫劉廣生摸著胡須道:“賀今朝算不得什么,韃子才是心腹大患。”

  袁崇煥被捕,祖大壽帶隊伍夜奔跑回山海關,幸虧孫承宗調度有方,加上袁崇煥寫信,祖大壽才停兵待命。

  文武經略的尚書梁廷棟及滿桂相繼敗于西直門、安定門,滿桂戰死。

  京畿、京東地區遭到后金軍的大肆擄掠。

  占領永平的后金貝勒阿敏撤退時,進行屠城。

  總之,后金軍隊殃及的地區,生民涂炭,百業凋零。

  然后皇太極見入無人之境,開始分兵前往山海關,準備從關內攻克山海關。

  山海北路副總兵官惟賢與參將陳維翰設兩營拒敵。

  惟賢奉馬世龍命,率陳維翰及游擊張奇化等往襲遵化。

  城中韃子出擊,惟賢軍先鋒死戰,后隊乘勢進攻,城上矢石如雨。惟賢、張奇化皆戰死,士卒死傷三百余人。

  明軍只有招架之力,并無還手可能。

  不僅如此,進京的勤王軍情況也不好。

  率先趕到的山西總兵張鴻功的軍隊到達畿輔地區以后。

  兵部第一天傳令駐守通州。

  第二天調守昌平,第三天又調守良鄉。

  按照規定,軍隊到達汛地的當天不準開糧。

  山西兵三天調了三個地方,三天沒有領到口糧。

  士兵們極為憤慨,就自己在駐地附近搶掠糧食。

  朝廷又以耿如杞、張鴻功未能約束軍隊,下令逮捕。

  這五千名精銳士卒,眼見巡撫和總兵下獄問罪,就一哄而散,逃回山西。

  事情鬧大以后,明廷不僅不自究處置失宜,反而把耿如杞、張鴻功處死。

  陜西三邊軍隊在勤王途中也一再發生嘩變。

  延綏鎮兵由于總兵吳自勉克扣行糧,勒索不愿入衛的軍士交納賄銀和盜賣軍馬,引起士兵們的強烈不滿,許多人開小差不辭而別。

  沒錯,他是跟高迎祥做買賣,要賣給高迎祥戰馬。

  延綏巡撫張夢鯨因此憂憤而死。

  甘肅巡撫梅之煥和甘鎮總兵楊嘉謨統領的軍隊,在崇禎三年正月走到安定縣(今甘肅定西)時也發生嘩變。

  這次兵變的原因是:入衛行程遠達六千里路,沒有發給士卒安家糧食。

  統兵將軍迫于朝廷嚴旨,一個勁地趕著士兵們快走。

  士兵們負載的盔甲、銃炮又重,困苦不堪。

  幾日人馬俱倒。

  這些精銳士卒憤憤不平的鼓噪著:“左右是死,不如就死在這里”!

  于是在士卒王進才、殷登科、吳天印的領導下奮起反抗,格殺出面阻攔的參將孫懷忠、把總周道昌、連登魁。

  這些士卒奪取了營中餉銀,“介馬西馳”,自行返回駐地。

  到達蘭州時,被巡撫梅之煥布置的內奸,把兵變的領袖人物王進才等人殺死。

  經過巡撫梅之煥的整頓以后,一部分軍隊繼續東行勤王,一部分堅決不愿意去的,被遣還原戍地。

  各鎮秦王兵到了薊縣,一方面是有山西總兵前車之鑒,一方面是對后金人馬發憷。

  各方將領自保不暇,皆是逗留不前,以缺餉故,多肆剽掠。

  唯有秦良玉舍家疏財,慷慨誓眾,率翼明捐資濟餉、裹糧率師。

  皇帝朱由檢特意下詔表揚,并于“平臺”召見秦良玉。

  當著朝廷諸公的面,賞賜她十兩銀子以及一頭牲畜一壇酒水等。

  不僅如此,崇禎詩興大發,并當場賦詩四首,表彰秦良玉的功勞。

  邊兵的奉調勤王和嘩變,對于剛剛興起的陜西農民起義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抽調入衛的兵丁都是當地駐軍的精銳,他們的開拔勤王,大大削弱了地方當局用來鎮壓起義農民的力量。

  所以現在洪承疇只能在城墻上眼睜睜看著賀今朝的人馬路過,而不能,也不敢動手!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