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奮斗在蘇俄 > 320 日丹諾夫(1)
  是的,從大本營代表的權限變遷上,也能看出斯大林同志與紅軍系統在主導權爭奪中所經歷的一個過程。

  畢竟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幾年時間了,而且從事的還是最為神秘的情報工作,如今的維克托對聯盟的歷史也好,現狀也罷,其實已經有了個很全面的了解。

  在他看來,在聯盟龐大的紅軍系統內,其實是很容易形成一個既得利益團體的,如果說作為一個強力部門,內務人民委員部的存在都會令人心生忌憚的話,那么作為這個國家最大的暴力機構,軍隊的存在難道就不值得人們警惕嗎?更何況,聯盟自從組建以來,就從來都沒有真正的和平過。

  這世上只有三種人最喜歡戰爭:野心家、軍人以及軍火販子,而軍人恰好是其中之一。對于野心家來說,只有亂世才能渾水摸魚,對于軍火販子來說,只有戰爭出現了,他們的產品才會有更好的銷路,他們才能更賺錢,而對于軍人來說,只有戰爭才能讓他們獲得軍功,獲得更快的晉升機會。

  所以,可以用另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在戰爭中,基于軍隊的既得利益集團才更容易形成。

  在聯盟的歷史上,那一場聲勢浩大的內戰延續了數年,在這場戰爭中,紅軍贏得的可不僅僅是一場勝利,還贏得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機會,同時,不可避免的,紅軍系統中也初步形成了一個既得利益集團。如果對此有所疑問,不妨看看內戰時期蘇聯紅軍的陸海軍人民委員是誰,也不妨看看革命軍事委員會是誰。

  當然,內戰時期紅軍系統中形成的既得利益團體,在這場戰爭爆發前的那幾年里,受到了致命性的打擊,但是,在過去兩年的戰爭中,這個群體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而且這種跡象越來越明顯。

  實際上維克托不知道的是,在他前世的時候,蘇聯紅軍系統中的既得利益集團是始終存在的,他們可以說是參與了蘇聯自斯大林同志之后的每一任領導人更迭,并在蘇聯解體的過程中出了一把力。

  因此,不管是站在聯盟利益的角度考慮,還是站在自身未來利益的角度去考慮,維克托都認為斯大林同志的立場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正確的——作為國家領袖,對前線戰事指手畫腳自然是不妥當的,但無視軍方既得利益集團的形成,仍由他們發展壯大顯然也是錯誤的。

  還是那句話,必須在軍隊中推行雙首長制度以及基層黨委會制度,保證布爾什維克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權,同時,盡一切可能將軍隊排斥在國家政治之外,嚴格限制軍方力量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影響力。

  這一次,莫斯科再次向各個方面軍派遣“大本營代表”,維克托也是其中一員,他第一次被派往列寧格勒方向,主要負責沃爾霍夫方面軍的督戰工作。

  沃爾霍夫方面軍應該算是聯盟紅軍系統中組建時間比較長的一個方面軍了,從1941年12月到現在,當然,期間曾有一段時間被并入了列寧格勒方面軍。

  自從該方面軍組建以來,其司令員就始終沒有變過,一直都是梅列茨科夫將軍,而目前與他搭班子的參謀長,則是奧澤羅夫將軍,至于軍事委員會委員,則是性格內斂的什特科夫。

  …………………………………

  沃爾霍夫河畔,基里希。

  由列寧格勒通往赫沃伊納亞方向的一列軍車,迎著細密的風雪緩緩停靠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上。

  相比起莫斯科,已經進入北緯六十度范圍內的列寧格勒雖然還沒有進入北極圈,但離著北極圈已經近在咫尺了,這里的冬天格外的寒冷,而一月中旬,也可以算是這里一年中最為寒冷的一段時間了。

  當軍列在嗤嗤的放氣聲中最終停下來的時候,幾輛加掛了防滑鏈的軍用吉普車趕上來,順著鐵路邊的狹窄公路停穩,隨后,十幾名荷槍實彈的蘇軍士兵從車上跳下來,散布到列車的旁邊。

  這些士兵都穿著寶藍色的軍大衣,顯然不是屬于軍隊系統的,而是屬于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準確的說,是屬于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下屬政治保衛局的。

  身上裹著一件厚重的大衣,頭上戴著一頂哥薩克式的黑色平頂羊皮毛,維克托從列車上下來的時候,兀自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顫,與煦暖如春的車廂里比起來,吹著北風的原野上實在是冷的出奇。

  “敬禮!”

  列車下面,等候在車邊的一名少校大聲喊了一嗓子,隨后才伸出手,將維克托從列車上攙扶下來。

  這里并不是車站,而是距離基里希尚有20公里的荒郊野外,維克托之所以在這里下車,是因為他要趕往格魯季諾,第54集團軍的野戰領帥機構目前就設立在那里。

  格魯季諾離著這里可不近,差不多有近四十公里的距離,而且道路難行,但是沒辦法,維克托是從莫斯科趕過來的,他先去了列寧格勒,與日丹諾夫同志會了個面,隨后才乘火車趕來這里。

  按理說,他應該乘坐火車先前往赫沃伊納亞,然后再從那里乘坐汽車,走北境高速公路,直接去往格魯季諾,這一路還相對來說好走一點,但不幸的是,他在基里希才接到通知,說是從基里希到赫沃伊納亞的鐵路,有很長一段被德軍的飛機炸毀了,根本無法繼續通行,所以,他才不得不在這里下車,走一條顯然不是那么好走的路。

  現如今,在制空權的爭奪上,德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優勢,在列寧格勒地域,德軍的第1航空隊與蘇軍第14、第15兩個空軍集團軍對陣,幾乎完全喪失了戰斗能力,毫不客氣的說,在白天,蘇軍的戰機已經遮蔽了列寧格勒地域的天空。

  而赫沃伊納亞地域的鐵路之所以被炸毀,主要是因為德軍在此前幾天的夜間偷襲,當然,那恐怕也是德國空軍最后的殊死一搏了。

  四天前,由梅列茨科夫將軍指揮的沃爾霍夫方面軍,已經從沃爾霍夫河到伊爾門湖一線,對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第18集團軍發起了進攻,更準確的說,是對德軍第18集團軍下屬的第26、28、38三個軍發動了進攻。

  在前來列寧格勒之前,維克托已經了解了一些這邊的情況,在他看來,沃爾霍夫方面軍的這一仗并不好打,畢竟德國人已經在這里盤踞了兩年多,他們早就在這里建立起了縱深梯次配置的牢固防御體系,整個防線搞的跟刺猬一樣。

  不過,梅列茨科夫這人雖然性格上有所缺陷,有時候在指揮方面也容易犯這樣亦或是那樣的毛病,但至少這一次,他采取的進攻方案是合理且聰明的。

  此次沃爾霍夫方面軍發動的進攻,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在柳班方向上發動的進攻,一個是在諾夫哥羅德方向上發動的進攻,這兩個進攻方向之間,相隔了近百公里,而主要實施突擊的,則是在柳班方向發動進攻的第54集團軍。

  其實自從戰爭爆發以來,蘇軍就很少采用一個集團軍向敵后實施突擊的作戰方式,尤其是在最近兩年,蘇軍的進攻往往都是先集中攻堅部隊,在德軍的防線上撕開一個缺口,然后動用高機動性的部隊,從這個缺口快速突入,向德軍的方向后方突擊。

  而沃爾霍夫方面軍此次采取的進攻方式,卻是在兩個主要的進攻方向上,穩扎穩打,一點點的蠶食、圍殲德軍部隊,同時,以一個集團軍為主要進攻力量,快速向德軍后方穿插。這樣的戰役發起方式,是蘇軍很少,甚至可以說是未曾采用過的,其對指揮員技戰術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因此,沃爾霍夫方面軍正在進行的這場戰役,不僅體現出了指揮人員的自信,同時,也體現出了部隊在作戰能力上的日臻成熟。

  在兩名政治保衛局上尉的護衛下,維克托上了一輛軍用吉普車,當車門關閉的那一瞬間,他微微低下頭,目光透過蒙了一層霧氣的車窗,朝車外的原野上看過去。

  列寧格勒在三天前才下過一場大雪,那場雪下的足夠大,看原野上的情況,地面上的積雪幾乎要沒過人的大腿了,而如此厚的雪層,必然會給蘇軍的進攻帶來麻煩——高機動性的坦克,將難以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中使用,而無法使用坦克,將使蘇軍在突破德軍永固工事的時候,遭遇更大的損失。

  吉普車很快發動起來,隨著車身的晃動,維克托也將視線從窗外收回來,他把身子往后靠了靠,后背倚進車座的靠背內,開始閉目養神。

  當車主開動起來的時候,他的思緒已經回到了列寧格勒,回到了此前與日丹諾夫會面的那一刻。

  在如今這個年月里,如果說在聯盟范圍內,有誰最有可能接替斯大林同志,擔任聯盟下一任的領袖,那么估計每個人都會說出一個名字:日丹諾夫同志。

  巧合的是,日丹諾夫同志也有這樣一份野心,而且,他的這份野心正在變的越來越不加遮掩。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