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奮斗在蘇俄 > 350 赫魯曉夫(1)
  六月份的基輔,天氣已經開始變的有些炎熱了,在維克托離開莫斯科,前往基輔的時候,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后勤部門,剛剛收到了來自烏克蘭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的換裝申請,那邊的同志們已經到了更換夏裝的時候了。

  這次從莫斯科前來基輔,維克托沒有乘坐飛機,而是專門坐火車過來的,這也是為了相應斯大林同志的號召,這位領袖同志始終認為乘坐飛機不安全,因此,不僅他自己出行的時候盡可能的不乘坐飛機,別人出行他也總是建議不要將乘坐飛機作為首選項。

  基輔郊外,瓦希爾科沃鎮,與鎮子同名的集體農莊中,臉上帶著些許疲憊的維克托,混跡在一個二十幾個人組成的隊伍中,站在一片無垠的麥田外圍,向如同蒼翠之海一般的西南方向眺望。

  這二十幾人的隊伍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自于烏克蘭加盟共和國各地的一把手,主要是各州的第一書記,比如說此時走在維克托身邊的,就是敖德薩州的州委第一書記基里琴科。

  在前來烏克蘭之前,維克托了解過一些人的基本情況,其中就包括了基里琴科的,此人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在烏克蘭工作,而在戰爭爆發之后,他就成為了赫魯曉夫的下屬,與后者相同,他也是在各個部隊的軍事委員會中工作,還有一個少將軍銜。

  而在敖德薩解放之后,此人便迅速脫離了軍隊,重新回到烏克蘭的黨組織內,成為了敖德薩州第一書記,兼敖德薩戰后重建委員會主席。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人,就是穿著一身列寧裝的赫魯曉夫,他與一個身材矮小、戴著眼鏡,一副知識分子形象的中年人走在一塊,兩人正湊在一塊小聲的交談著什么。

  今天已經是維克托抵達烏克蘭的第四天了,在過去的四天里,他什么正事都沒干,整天就跟在赫魯曉夫的屁股后頭四處轉了。

  在這四天里,他先是從基輔跟著跑去了敖德薩,隨后,又從敖德薩跑去了哈爾科夫,再之后就是頓涅茨克、尼古拉耶夫,直到今天,才重新返回基輔。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他已經老了,他什么都不懂,”就在維克托感覺有些無聊的時候,隊伍最前面的赫魯曉夫突然提高了嗓門,他像是聽到了什么令他感覺憤怒的消息,因此,一邊揮舞著胳膊,一邊大聲說道,“他只會看著那些別人遞上去的報告做決定,從沒想過自己實地的看一看,想一想,至少是向那些真正的農民兄弟了解一下實際情況。”

  維克托眨了眨眼,抬頭朝隊伍的最前方看過去,他聽出來了,赫魯曉夫這是在抨擊安德烈耶夫,因為好脾氣的安德烈耶夫同志,現在就在負責聯盟的農業工作。

  就在抬頭的那一瞬間,維克托恰好看到一名穿著內務人民委員部制服的中年人,飛快的湊到赫魯曉夫身邊,在他身邊說了句什么。

  這個人配著少將的軍銜,維克托認識他,知道此人名叫斯特羅卡奇,在戰爭時期,是烏克蘭衛戍部隊的指揮員,赫魯曉夫的安全工作就是由他負責的。而在戰爭爆發之前,此人是邊防軍的一名上校,因此,如今他已經回到了內務人民委員部,但還沒有分配具體的工作。

  斯特羅卡奇應該是向赫魯曉夫提了什么建議,但后者并沒有接受,而是繼續大聲說道:“我為什么不能表達個人的意見?難道布爾什維克黨的黨章里,有不允許政治局委員在私底下發牢騷的規定嗎?還是說我現在已經沒有開口說話的權力了?!”

  “我為什么要擔心我的話被別人傳到莫斯科去,難道我說的不是事實嗎?”赫魯曉夫似乎越說越來氣,因此,越說聲音越大,“安德烈耶夫同志就是不了解烏克蘭的情況,這里不是莫斯科,也不是烏拉爾,在這里,尤其是已經到了六月份,對于那些未能趕上農時的地方來說,補種春小麥已經不合時宜了,即便是種上了,最終的收獲恐怕還沒有播下去的種子多,難道不是這樣嗎?”

  說到這兒,他轉過身,一邊看著身后的諸多烏克蘭地方官員,一邊問道:“過去這么多天,我們走遍了整個東烏克蘭,還有大半個西烏克蘭,前后走訪了上百戶農民,難道他們的經驗,還比不上那些科學院的所謂農業專家嗎?”

  看到赫魯曉夫的視線似乎不經意的從自己身上掃過去,維克托摸了摸鼻子,重新低下頭,避開了對方的目光。

  是的,在今天這些人里面,就只有他和薩福諾夫、戈里亞科夫三個人是外人,不屬于烏克蘭的地方干部。

  “還有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我懷疑他在計委工作的經驗,遠沒有馬克西姆?扎哈羅維奇的經驗豐富,”赫魯曉夫似乎沒打算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又將炮口瞄準了剛剛就任國家計委主席不久的沃茲涅先斯基,“看看他給了我們一個什么樣的任務,全年要求上繳的糧食總量是多少?3億普特,而按照計委那些人的說法,之所以定這么多,是因為烏克蘭在戰爭爆發之前上繳的糧食總量就已經是5億普特了。所以,這已經是在照顧我們了。”

  維克托在下面聽著,他知道赫魯曉夫在抱怨的是什么。

  之前他對安德烈耶夫的抱怨,主要集中在目前的一個爭論上。這個爭論說起來有些滑稽,但卻直接關系到了烏克蘭的農業大局問題。由于西烏克蘭地區才剛剛解放不久,顯然已經注定是錯過了春耕了,那里的全部希望,也就是下半年的那一份收成了。

  如此一來,就有了一個下半年種什么的問題了,而莫斯科那邊,也就是農業人民委員會下發的指導性意見,是要求西烏克蘭地區補種冬小麥,這個指導性意見,是安德烈耶夫同志從幾名農業專家那里詢問來的。

  而現實的情況是,西烏克蘭的農民從來就沒有種過冬小麥,他們也不接受這份所謂的“指導性意見”。

  要知道,在戰爭爆發之前,聯盟才剛剛從波蘭手里將西烏克蘭地區奪回來,隨后不久,隨著戰爭的爆發,這片土地又落到了德國人的手里,因此,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對于聯盟并沒有多少歸屬感,他們本來就是不怎么聽話的。

  這一次,莫斯科下達行政命令,要求在西烏克蘭地區推廣冬小麥的種植,直接遭到了西烏克蘭農民的抵觸,相關的推廣工作根本沒辦法進行。

  在過去幾天里,赫魯曉夫帶著人走訪了西烏克蘭的很多地方,因此對西烏克蘭農民的想法是有足夠了解的,他剛才說的有些話其實也沒錯,農民種了一輩子的地了,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應該種什么嗎?

  至于說對沃茲涅先斯基的抱怨,則來自于計委所下達的本年度烏克蘭糧食上繳指標,這個指標是由沃茲涅先斯基制定發布的,而按照這個指標來搞的話,今年的秋收之后,烏克蘭應該上繳糧食3億普特,也就是相當于540萬噸。

  計委之所以將糧食征購的指標定這么高,當然是經過周密計算的,不可能像赫魯曉夫所說的,就是簡單的考察了一下戰前的標準,稍作加減,就定了這么個數字。

  但實話實說,考慮到烏克蘭目前的現實,這個標準定的確實是有些高了。

  烏克蘭現在的現實是什么?剛剛經歷了一場殘酷的戰爭,東烏克蘭由于德軍的焦土政策,幾乎被燒的什么都不剩了,而西烏克蘭則剛剛解放,已經錯過了一季的收成。

  當然,除了這些不利因素之外,還有一點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人口的缺失。在目前的烏克蘭,勞動力的短缺問題非常嚴重,身體健全的成年男性勞動力,幾乎是看不到的,真正從事農業勞動的,全都是女人、孩子和老人,以及一些殘疾人。

  天知道計委在制訂糧食征收政策的時候,有沒有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好吧,赫魯曉夫的這些抱怨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為他根本改變不了什么,或許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夠在下屬的面前給自己贏得一些加分了。

  不過,在過去的幾天時間里,盡管維克托被赫魯曉夫帶著四處亂跑,而真正屬于他的那部任務卻一點都沒做,可在內心深處,他對赫魯曉夫的印象還是有一些改觀的,至少從這幾天的情況看,此人也是個真正愿意埋下頭去做事的人。

  前世的時候,總聽人說蘇聯的官僚主義盛行,但就眼下的現實來看,至少在如今的歲月里,官僚主義這種東西,還沒有成為這個國家的主流現象。

  作為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什么都關心,他關心著頓涅茨煤礦的復工問題,也關心著第聶伯彼得洛夫斯克鐵礦的修復問題,同時,還在關心著敖德薩的船廠和基輔的小麥田。

  在維克托所生活的那個年代里,真能做到他這樣的人,還真是不多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