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扶明錄 > 第2072章 回來三件事
    下雪了,但這不是寧遠今年的第一場雪,山里頭陸續都下了好幾場,雖然不大卻比往年早些,這也預示了今年風雪更多,天也更冷。

    北地苦寒可不是字面上的說說而已,那真的是冰冷徹骨,苦不堪言。

    有人忍受不了,有人卻習以為常甚至能苦中做樂。

    這個人此時就站在一排牌坊下,看著漫天雪花飄舞。

    他就是現任的遼東總兵祖大壽,而他所在的牌坊則是朝廷賜建的旌功坊’,也就是當地老百姓說的祖家石坊,祖家是遼東大族,是繼李家之后遼東最大的世家,而寧遠城則是祖家的興盛之地,從祖大壽的爺爺祖仁開始,寧遠就成了祖家的根,祖孫四代人駐守遼東,崇禎帝也因此兩次寧遠設坊表彰。

    祖大壽自從被換回來之后每天都要來這旌功坊下站一會,感慨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無奈,牌坊還在,祖家還在,但當年和他一起死守錦州的手足和部下已寥寥無幾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旌功坊全是這些部下的尸骨堆積而成的。

    有人會好奇,祖大壽投降韃子之后,朝廷沒對其抄家滅族么,怎么這旌功坊還沒給他砸了呢?

    那么問題來了,朝廷若真這么干了,那結果等于是抄誰的家,滅誰的族?那是自掘墳墓啊,前文也說了,祖家是遼東世家,祖家子侄遍布遼東軍方,勢力錯綜復雜,連吳三桂都是在祖家的蔭庇之下,你抄了祖家都等于抄了看大門的遼東關寧軍啊。

    所以別說抄家滅祖了,連祖大壽在京里當左都督的長子都沒受到牽連,這里說的長子是親兒子不是祖澤潤,古人壽命短講究三十而立,到這歲數若還沒有后就開始考慮過繼收養了,祖大壽屬于晚育就是這時候收養了侄子祖澤潤為繼子也一直培養其為接班人,而后才生了三個兒子,長子祖澤溥,次子祖澤淳,三子祖澤清,這三個親生兒子在祖大壽第二次投降時,老大在京為官,老三才十歲在寧遠由表哥吳三桂管教。

    其實別說兩次都是走投無路才投降的祖大壽,便是那個總督洪承疇,朝廷也沒抄家滅族,一開始還以為他大義赴死了呢。

    那玩意咱回頭再說,先嘮祖大壽。

    祖大壽降清之后其實已是心如死灰了,他知道再也沒機會回大明了,而兩次反復也失去皇太極的信任不可能重用他,往后也就是混日子等死吧,而事實上在真正的歷史上,他投降之后便被架空扔到一邊去了再無作為。

    可誰知道,突然之間莫名其妙的被明廷拿阿濟格給換了回去。

    他根本理解不了朝廷為什么要將他換回去,難道崇禎帝非要親手殺了自己才甘心?畢竟在崇禎弄死袁崇煥后就想辦他,嚇得祖大壽不出遼東,時刻呆在軍隊里讓崇禎帝束手無策罷了,隨后他兩次投降,崇禎帝即便不敢動他家族,但想弄死他的心那是非常堅定滴!

    然而,稀里湖涂的被換回去之后,立刻官復原職!

    一切都想做夢一樣!

    然后一個少年太監走來將他從夢境里拉出來,告訴他,別說別問,你只需干一件事就行了,將錦州拿回來!

    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錦州城一直是祖大壽心里的痛,是他這一輩子的遺憾,他曾死守過,也曾背叛過,他曾守護城里的軍民,也曾親手殺了他們吃肉,他曾在這里與部下同生共死并肩作戰,也曾背叛過他們,殺之獻功!

    這里有他的榮耀,更多的是恥辱。

    如今想來一切恍然如夢,當時所作所為已分不清對錯,這讓他一時精神分裂,生不如死。

    還是少年太監開導他,拿回來你就是對的,拿不回來你上對不起天,下對不起那些失去的手足將士及黎明百姓,你就是千古罪人,惡人!

    祖大壽如夢初醒,已是再世為人了,該彌補的彌補,該贖罪的贖罪,該拿回來的拿回來,他雖不欠朝廷什么,但他欠錦州城那些戰死的手足將士以及無辜的黎民百姓。

    漫天飛雪中幾座祖家的旌功牌坊高矗,這是祖家的榮耀,也是祖家的嵴背。

    再世為人之后,祖大壽沒了后顧之憂也沒了各種掣肘,因為他后邊有一個人為他擋風遮雨,他不在乎朝堂上對他各種謾罵的口水,他也不用擔心東廠和錦衣衛會來緝捕他,甚至也沒有監軍太監來指手畫腳逼逼叨叨。

    現在他就是遼東最大話事人!

    可他畢竟已離開兩年了,一切物是人非,所有的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而首當其沖的便是遼東的兵權!

    要知道現在的祖大壽幾乎就等于是孤家寡人一個,為什么這么說呢?只因為當年的老本早就耗盡了,在崇禎四年大凌河之戰,祖大壽殺了副將何可綱帶著副將張存仁還有三個義子族侄,部將十余以及萬余兵馬第一次投降了皇太極。

    隨后他設計孤身逃回錦州,但那 ,但那些義子部將兵馬則全部降清了。

    十年后,也就是崇禎十五年松錦大戰明軍大敗,祖大壽無奈再次投降,錦州城內軍民遭到大屠殺,僅一些降將還有他們的家丁得以幸存,據記載不過七百余人,這其中還包含祖大壽的幾個兄弟及子侄以及其他將領的家丁。

    至此他的老本已耗盡了。

    而年前明廷和韃子換俘,以阿濟格換回祖大壽一族,也就是說除了祖大壽本人外,他的兄弟和子侄十余人也被換了回來,但也僅限于此!

    那么問題就來了,空有將而無兵!

    雖說寧遠城里還有數萬兵馬,其中不乏數千關寧鐵騎的精銳。

    但是,這些兵馬是吳三桂的,此關寧鐵騎也非當初祖大壽麾下的關寧軍了,確切說是他的分支延續也可以說是新一代的關寧鐵騎。

    誰的兵,就聽誰的令,即便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也不好使。

    所以當祖大壽回到寧遠時,氣氛是比較尷尬的。

    可隨后,吳三桂就被常宇給騙走了,看似要馴服這個桀驁不遜鋒芒畢露的年輕人,實則還是幫祖大壽快速奪兵權。

    但重掌兵權也絕非那么容易,雖說寧遠軍里的將領多是祖大壽的舊部有的還是祖家族人,且還和主將吳三桂是親戚,但其中睚眥也不少,最讓寧遠軍心里不舒服的還是,祖大壽曾投降韃子!

    一生視韃子為死敵不死不休的關寧軍,竟要被一個降將來指揮?

    哦不,不是一個降將,是一家子降將!

    而且像祖大壽的幾個養子,祖澤潤,祖可法,祖澤洪等人都已降清十年了,他們在韃子兵力都是個不大不小的將領,為韃子出力十年了,如今竟然要指揮我們了?

    憑什么?

    惡心!

    寧遠軍心不穩,對他們心生反感這是祖大壽面臨的第一個棘手問題。

    棘手并不代表無解,而且常宇相信祖大壽有能力處理好這個問題,事實上祖大壽也沒讓他失望,在常宇替他搬走最大那塊石頭后,剩下的一切水到渠成。

    別忘了,即便軍心再反感,但寧遠是祖家的根,寧遠軍里有數不清的祖家族人任職大大小小的軍官,而祖大壽兄弟無異就是族長!

    除了家族勢力外,戎馬半生的祖大壽治軍的手段和能力更不用質疑,否則豈能讓皇太極那般求賢若渴,求之不得呢。

    僅僅三個月時間,祖大壽便見寧遠軍權牢牢掌控,兄弟子侄各司其職,號令之下無人不從!

    掌控軍權之后,便是整頓軍紀軍務,每日操練風雨無阻,勢必要重振關寧鐵騎的威名,現如今都說東廠衛是大明最能打的,真的么?

    祖大壽表示不服氣,關寧鐵騎揚名天下時小太監都還沒發芽呢,當真是山中無老虎,顯著他這只猴子了,當然了,祖大壽雖不服氣,內心卻也對那太監是非常佩服的,朝廷將傾之際,上下無可用之人時,他竟還能力挽狂瀾扭轉時局,試問當今天下誰人可?

    們心自問,自個是沒這個翻天覆地改天換日的本事的。

    眨眼功夫,祖大壽都回來一年多時間了,這期間常宇在別處變幻風云,他則駐防寧遠看似無功,惹得朝中諸臣狂噴不已,罵他光吃不拉,天天張嘴要錢要糧要這要那,就是啥事都不干!

    祖大壽真的啥事都沒干么?

    顯然不是,他回來寧遠只干三件事,練兵,屯糧,軍事行動!

    練兵前邊說了,接收兵權之后便開展訓練,風雨無阻,短短時日便使的寧遠軍的精氣神更上一層樓,至于屯糧,則是兩手抓,一手開墾軍田豐衣足食,一手就是不停問朝廷要!哪怕京畿鬧饑荒時他也不停的要。

    之所以這樣,是沒人比他知道倉里有糧心不慌的那種踏實感了,也沒人比他更知道吃人肉的感覺了!

    倉里必須有糧,不管豐年還是災年,不管打仗又或不打,糧食儲備必須要充足!

    至于軍事行動,這一年多來,大大小小的沖突沒有百次也有九十九次了。

    祖大壽的目的很明確,收復錦州!

    但眼下實力和時機都不允許速戰速決,只能徐徐圖之。

    于是乎,白天探馬晚上夜不收對錦州區域展開明的暗的各種偵察,然后開始重修塔山堡軍事工事,這個動作很快也招來韃子的反擊,雙方先是探馬你來我往小規模的廝殺,隨后展開各種伏擊,偷襲等稍大規模的戰事,再到最后韃子竟直接出兵塔山堡,企圖毀掉這個剛修整好的工事。

    雙方沖突的次數和規模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這讓祖大壽心里也有了底,韃子那邊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