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官路高升筆記 > 第104章西川第一
    葉三省大吃一驚。

    即使跟自己毫無關系,但是像陳哲光這樣的官場人物,哪怕不是西川人,也應該聽說過他的名字和事跡吧。

    陳哲光是現在西川省省*委常委,西川省會蜀都市市*委書紀。

    雖然西川是人口大省,面積也大,蜀都市終究是內陸城市,一向都排名二線城市,但是陳哲光主政蜀都近十年,有報道稱“以一已之力把蜀都提升為一點五線城市”。

    一手文宣系統,一手城鄉統籌,陳哲光依靠閃亮的政績和鮮明的執政風格,成為全國的政治明星,叱咤風云,不僅讓蜀都這座城市烙上他的個人印跡,還影響了全國很多城市的規劃和建筑,是當今政界炙手可熱的權力人物,想不到,竟然孤身前來跟一位道士喝茶,一談就是兩個小時。

    陳哲光是政治強人,能吏,他和他的執政團隊執行能力很強,在這座城市,他的權力意志能夠得到切實的貫徹實施,很多時候,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強勢,但是陳哲光個人,卻非常推崇道教,在這座城市,這并不是秘密。

    從十年前他主政蜀都后,蜀都官方多次舉辦國家級的道教文化節,前幾年,年逾百歲的原蜀都市道教協會會長蔣大師,在第二屆中國(蜀都)道教文化節上表演龍門太極拳及太極扇子功,演出后,陳哲光特地向他請教養生健康秘訣。而長期在天師洞打卦問卜的高姓道士,則搖身一變,被聘為蜀都市城市形象提升協調小組的文化顧問。

    實際上,正是高道士的存在,才促使了王道士現在面臨的難局。

    高道士的頭銜是文化顧問,實際上,差不多算是陳哲光的私人智囊或者決策咨詢,放以前,也是幕僚中非常特殊的存在,地位超然,名聲在外,很多人為了接近陳哲光,都會選擇這位青城高道士做為跳板。

    也正因如此,蜀都市商界大佬,一向跟陳哲光走得很近的汪海洋漸漸覺得高道士這些年膨脹得厲害,有些事情有意無意瞞著他,比如有些明明他可以輕松搞定的項目卻把他推到一邊,轉手給了別人,這事卻無法明說,也不能跟陳哲光叫苦,因為陳哲光剛愎自用,不允許他們那個圈子里任何人置疑他的決定,他只能憋悶在心里,最后,他也受人指導,決心從根上動動高道士。

    陳哲光崇尚道教,他自然不能批評,也不能詆毀高道士,但是,正如對抗權力的只有權力,對付道士的,也可以用另外一個道士,他用心尋訪,最后發現了王道士,經過一些考查,他覺得王道士無論是專業還是為人處世,都不遜于高道士,最后,他把王道士推薦給了陳哲光。

    王道士和陳哲光第一次見面是在汪海洋一個朋友開的茶莊,在文殊院里面一幢獨立的小樓,一墻之隔,外面是人潮熙攘的街道,里面是幽靜清冷的禪茶。

    汪海洋征求過陳哲光的意見,陳哲光說了鶴鳴茶社,青羊宮,錦江賓館幾個地方,汪海洋又問王道士,王道士說當官不為怪,做事也不為怪,喝茶,那就去喝茶的地方。

    結果那天在文殊院見面,王道士換了一身便裝,仿佛一個普通的茶客,陳哲光也只帶了秘書,也像忙中偷閑的尋常百姓,坐下便從《道德經》開始,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王道士說這是世間道理,莫不如此,便是權力也是這樣,小官小吏時無不孜孜以求往上爬,由一至二至三,可是也由此帶來各種麻煩和焦慮。

    由焦慮說到年齡說到身體,王道士說老子早有決言,吾有大患吾患有身,人的各種煩惱,都是身體帶來的,意識才是實質,身體只是載體,當初造物主選擇了比恐龍更小的身體來承載意識,所以猿人才變成了智人,才有了人類,或者人類文明發展的終極,便是意識獨立于身體而存在,或者說是對身體的改造最終消滅了身體。老子說過很多關于虛與實,夢與現實的解析,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所謂的真實世界,也不過是一個虛擬的真實。

    由意識說到心,由心說到心證,由心證說到道法自然,王道士說所謂天人合一,就是道法自然,人與世界,與社會和諧地相處,融洽互生,不逾矩而無規矩,不與人而目中無人,規矩是我我是規矩,人就是我我就是人。這個時候,陳哲光說,道長高見,這是說到了道家的無為而為了。關于這一點,我就有朋友批評我,說我心在道家,行為卻是法家,如何解?

    王道士說,基本上說,道家是反封建,反傳統,具有神秘主義和無正府主義,強調自然和人世諸事上人的無為,要求順應“道”的指引。在道家看來,理想的社會是百姓自治的小型社群(農業社群),而理想的君主則應該不與民爭,順應自然。但是呢,道家的理論中其實也有入世的學術和智慧,而且是一種更高的入世智慧。舉例說吧,先說人物,比如鬼谷子,黃石公,是間接入世,通過他們的學說和傳人影響天下,又比如姜子牙,諸葛亮,這是直接入世,通過自己的權謀武功平天下。還有陳摶,你說他出世嗎?包括老子本 老子本人。

    所以古往今來的大賢大圣,總會在兩者之間做出傾向和平衡,而不是取舍,而且一時有一時的傾向。書紀您所為,看起來是“術”上的南轅北轍,但是因為選擇了“道”來做為彌補,也是一種平衡,也畫了一個圓。

    陳哲光表情淡然,說世有參差,萬人萬相,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跟道長一樣想法,一般看我。我經常問我,一項工作,是不是?應該嗎?必須?為什么?還有什么?自認對于這座城市,對于自己的工作做到了努力,也有成績,可是還是有人評說指責。

    這個時候,王道士做了一件事情。

    他站起來,把所有的門窗都推開,然后打開所有燈光開關,再把放在墻角的白燭拆開,每一根都點亮,按序擺放,然后坐回茶臺,問陳哲光,你還能看見你的影子嗎?

    君子所懋者德,所貴者名,名德既成,謗毀亦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王道士凝注著這位蜀都市*委書紀,省*委常委,緩緩說道。他的表情深刻而從容,聲音低沉而有力,一瞬間形成一種強烈的氛圍,擊中了陳哲光。

    就這一番話,也就從這一刻,陳哲光接納了王道士,一個月間,派車從資州把他接到省城三次,討論的問題越來越深入,越來越具體,然后到了這一次,陳哲光準備啟動蜀都市中心的蜀都廣場改造工程。

    這可是一項牽動所有蜀都市民的浩大工程,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規模,而是因為它的特殊性。

    整個蜀都市有一條東西向的蜀都大道橫穿內城,同時,也有一條由北向南的中軸線人民路直貫,而蜀都大道與人民路交叉這一點,就是蜀都廣場。

    一向是整個蜀都市,乃至從某種意義上是西川一省的中心。

    著名的領袖像,也矗立在廣場的中心,省展覽館前的中軸線上。

    陳哲光想在這里做一個改造工程,那真是觸動方方面面,但是做為提升城市形象的整體規劃,這又是他認為的點晴之筆,不得不為。

    而且,他還具體到了這個改造工程的某些細節。

    在規劃設計會上,他特別做出指示,要求蜀都廣場文化景觀工程要抓住文化主題,“充分體現蜀都道教蜀文化特色”,最終,由本土文化名家,設計師等專家組成的團隊出爐了一個“太極云圖”方案。

    這個方案由七大部分組成:太陽神鳥、擁有兩個魚眼噴泉的太極云圖、黃龍水瀑、12根圖騰柱、12座意境雕塑、2處音樂噴泉、下沉廣場藝術裝飾等。其中,廣場中央的太極云圖,直徑達150米。

    這個方案跟原來全球招標法國設計師的方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做為市*委書紀,他需要在兩者之中做出選擇,同時,這也可以看成是他的某種取舍。

    王道士成為他“咨詢決策”的顧問之一。

    剛才,他們用了整整一個小時來剖析這個“太極云圖”方案的整體和細節,推敲得失,——實際上,主要是由王道士提供堪輿風水的建議和解釋。

    他們關系已經親密到可以直接進行這種不足為外人道的階段。

    王道士沒有對葉三省隱瞞,他覺得這一切都應該讓他這個最得意的徒弟知道,尤其徒弟現在投身仕途,陳哲光可以為葉三省提供某種值得參考的案例,——至于讓陳哲光伸手幫助,他和葉三省都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時機未到,而且他們都沒想過從這里發力。

    王道士也說了自己的隱憂。

    他是希望結交一些有權有勢的大人物,他的“生意”主要靠那些非富即貴的信徒支持,但是他還是沒有想到會跟陳哲光這樣的人走到一起。

    齊大非偶。

    陳哲光的世界不是他一個鄉野小道能夠把握,陳哲光的人和事牽涉到的方方面面都實在太大了,他承受不住,無論福份還是災禍。

    而且現在,陳哲光坦露,在兩個方案之間他還沒有做最后決定,希望大家都給他提提意見。

    王道士心里更覺壓力。

    這可不是很多人一起開會,而是兩個人私下問道。

    無論這個“太極云圖”方案用與不用,他都覺得自己不應該在其中發揮影響,他都不想跟這件事扯上關系。

    可是現在,他已經進來了,如何才能夠做到不縈于心,不困于物?

    “師父,我看你還是很享受這種尊重吧?”

    葉三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