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官路之重生坦白局 > 第533章 展望平嶺
  “大家都是老同事,老戰友了,場面話我就不說了,我想大家應該都看了關于省里下發的指示文件,文件里已經把咱們神溪定為了第一批精準扶貧示范點,這是榮譽,也是責任。”

  “縣里上星期剛成立了精準扶貧專項小組,我是組長,振華書記是小組成員之一,平嶺是我分管的鄉鎮,我此次前來也是為了平嶺的扶貧工作而來,振華書記,你先匯報一下最近的工作進展吧!”

  馮振華直了直身子,“常務,那我匯報一下這陣子平嶺的工作情況。”

  “從縣里下達實行全縣貧困村搬遷的重要部署決定后,鄉政府積極開展實地走訪貧困戶家庭,宣傳扶貧搬遷的好處。”

  “截止上星期周末,已經有3個偏遠村,共計72戶,259人愿意搬遷移民到平嶺村和旁邊的九聯村,目前幾個村子都比較配合,暫時沒有存在有異議的村民。”

  “接下來鄉政府會繼續跟另外4個偏遠貧困村進行宣傳溝通,爭取早日完成縣政府交代的任務。”

  張浩點了點頭,平嶺就這么點大,鄉里村里都熟門熟路,即便說到搬家,大家也不會有太多意見。

  這也算小鄉鎮在這個任務上的優勢。

  張浩看向坐在后頭的一眾村干部,“建設書記,你是平嶺本村的村書記,是咱們平嶺鄉各個村的帶頭大哥,說一說你的看法吧!或者有什么困難也都可以提!”

  自從白建治被擼掉之后,白建設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平嶺村的村書記。

  白建設看著坐在主位上的張浩,想起當初張浩來平嶺后,給平嶺帶來的變化,不由得露出了笑臉。

  “張常務,我們這些村子都沒意見,我們知道縣政府要求一些村子搬遷,一定是為了他們好,不過有一點,我是替那些移民村的村民問的,就是移民下來之后,政府怎么規劃他們的發展?畢竟他們在自己原本的村子,還能有點地可以種,搬到各村之后,就沒有土地分配了,年輕人可以出去打工賺錢,但村里的老人可就沒那個氣力了。”

  張浩嘴角勾起一絲微笑,“如何規劃移民貧困戶的發展,也是縣里正在商量的重點議題,不過平嶺鄉是我第一個任職的地方,我對這里有著獨特的感情,所以單獨針對平嶺鄉,我自己想了一些我個人覺得還算合理的建議,今天就是來跟大家討論討論的。”

  聽到張浩對平嶺鄉有單獨的規劃,平嶺鄉班子和各村書記都忍不住激動起來。

  瞧瞧,什么叫近水樓臺先得月。

  張常務自己都說自己平嶺出去的干部,現在當了縣領導,仍然心系平嶺,到哪找這樣的好領導?

  突然,九聯村書記第一個發聲。

  “常務,您就發話吧!怎么做!我們都聽你的。”跟著,有了一個就馬上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白建設和其他村子的書記主任們也連連說道,“對,常務,我們相信您,相信您能帶我們平嶺的老百姓發家致富。”

  “常務,您是好領導,您有什么安排,盡管吩咐!”

  “就是,常務,您為我們平嶺開隧道盡心盡力,我們都看在眼里,都是自己人,你就指示吧!”看著村干部們如此盛情,張浩臉上也洋溢起了笑容,抬手道,“好好好,那我就談談我的想法,大家一起探討探討。”

  眾人見張浩抬手示意,也立刻恢復了安靜。

  馮振華等一眾鄉政府領導對視了一眼,張常務這威望可是不得了哇!

  “我是這么想的,咱們平嶺其實不缺特產和資源,其他不多說,這咸豬肉就是一大特色,還有手工面,高山茶葉,油茶,冬筍,都是可以讓大家發家致富的東西。”

  “年前的時候,我看見平嶺來了不少的外地人來買咸豬肉和手工面,我還特地跟他們聊過,都是從麗市和華市那邊繞另外一條山路過來的,你們看,外地的朋友都對咱們的特產念念不忘,大老遠地趕過來購買,其實我當時就有了想法。”

  “就拿咸豬肉來說,腌咸豬肉,是咱們平嶺人家家戶戶都會的拿手絕活,當時我看到那些外地朋友挨家挨戶地打聽詢問,我就在想,咱們為什么不打造一個集貿市場,用來專門售賣咱們的土特產。”

  “后來我也問過振華書記他們,他的回答是因為道路交通不便,可現在不同了,隧道明年年初就能開通了,咱們的交通便利了,那許多以前無法實現的想法都有了可行性,所以我的想法是打造一個能讓平嶺鄉老百姓售賣自家特產的集貿市場。”

  張浩說完,白建設舉起了手。

  “常務,我有問題。”

  張浩往椅子上一靠,“說!”

  “隧道通了之后,平嶺的許多東西確實可以賣出去,但對于外地的朋友來購買的話,還是有太多的麻煩,仍然是交通問題,就拿最近的縉蕓來說,到咱們這也得好幾個小時,并且外地朋友來購買特產的時間也就都是年關時候,那我們平時該怎么拓展銷路?”

  張浩擺手,“交通問題你不必擔心,縉蕓的廣源鎮到咱們平嶺不是有一條公路嗎?只是因為這條公路相對較小,且指示牌較少,所以開的人不多,所以我打算跟縉蕓縣政府那邊聯系一下,一起把路修一修,再拓寬,我算過,比從國道繞路要少將近一個半小時。”

  “這...這能成嗎?”

  眾人議論紛紛,讓縉蕓掏錢,這可能嗎?

  張浩笑道,“大家可能不清楚,縉蕓縣委書記沈海書記是我們神溪人,事關家鄉發展,我想他也義不容辭,而且路修好了,修寬了,不僅集貿市場可以跟縉蕓互通有無,也方便了神溪和縉蕓人民出行,特殊時候,還能夠緩解交通壓力,可以說是雙贏的舉措。”

  聽到張浩這么說,白建設等一眾村干部才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

  “還是常務想的全面,咱們能想到的,人家領導早就已經想好了辦法,安心聽指揮就行了。”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