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寒門小郎君 > 第195章 羈縻縣
  貢院號房的后面是大堂,再往后是一座四角攢尖的后樓,上面覆蓋碧色琉璃瓦,屋脊四層出檐。

  翹起的檐角如同鳥翼,相連著三檐硬山卷棚頂的號房。

  后樓是本次縣試的閱卷場所,姚公坐在紅木官帽椅上,面前的紅木書案上,擺放著一摞摞考卷。

  他是本次縣試的房師,負責閱卷,批閱小汴京所有考生的考卷。

  李林甫作為主考官,也是本次縣試的座師,端著松花釉茶盞,坐在一旁,等候著閱卷結束。

  通常情況下,負責監督考生進行科考的座師,在科舉考試結束以后,便可以回去了。

  李林甫沒有前往酒樓,參加本縣官員的酒宴,依舊是坐在后樓里,等待著閱卷的結束。

  原因只有一個,挑選出來最出彩的幾份考卷,房師不需要與其他幾名負責閱卷的官員,商量出本次縣試第一名的案首。

  李林甫坐在后樓的紅木書案旁,等著最后敲定縣試案首的時候,拿出周旺寫出的那份考卷。

  縣試第一名的案首本來只能由房師敲定,座師的主要職責是監察考生的徇私舞弊行為,很少會對縣試第一名的案首作出平定叛亂。

  李林甫就不一樣了,他是小汴京的鈔關御史,作為小汴京最有權勢的官員,可以對考生最后的名次提些意見。

  姚公是個灑脫淡然的性子,只要是從他手里挑選出來的考卷,在八股文方面的學問相差無幾,敲定由誰來擔任縣試第一名的案首,倒也無妨了。

  后樓里的其他幾名官員,更沒有任何遇見了,巴結李林甫還來不及,哪里敢不同意。

  不過,本次縣試與過去不同,不再是李林甫的一言堂了。

  學政王叔文也坐在后樓里,同樣是端著松花釉茶盞,慢悠悠的喝著。

  他是京州的提學官,最后由誰擔任縣試第一名的案首,還得由他來敲定。

  再加上這一次臨時更改縣試科考的內容,把默寫《圣諭廣訓》改成了策問,正是由王叔文提出來,更有敲定縣試第一名案首的權利了。

  姚公的學問在京城里都數得上號,批閱進士的考卷都綽綽有余,更不要說縣試的考卷了。

  其他幾名官員還能從考卷里看出一些精妙的地方,以他們的才學來看,這些考卷算是不錯了。

  姚公拿在手里,頻頻搖頭,只覺得這些考卷不堪入目,很少能夠讓他看得上眼。

  眼看考卷越來越少,姚公說了一句:“你啊,何必在今年的縣試里改成了策問,默寫圣諭廣訓簡單明了,也不用老夫在這里費心勞神的批改策問,只需要本縣的幾名官員便足夠應付縣試了。看到現在了,沒有一個考卷可以拿得出手,改成策問倒也可以,你提出的這個策問著實困難了一些,放在舉人參加會試都夠用了。”

  王叔文在縣試的前夕,把默寫《圣諭廣訓》改成了策問,倒不是心血來潮。

  只是想要給朝廷選拔一些能用的人才,另外羈縻縣的問題越發嚴重了,已經引起了多達十幾次叛亂。

  只是西南土司已經連接叛亂很多次,整個西南都快糜爛了,想著在本次縣試里把默寫《圣諭廣訓》改成了羈縻縣的策問。

  原因無他,小汴京可是整個京州最擅長八股文的府縣,小汴京的讀書人都拿羈縻縣的問題束手無策,京州其他地方的讀書人更沒有任何的良策了。

  王叔文看了旁邊的李林甫一眼,見他一副淡定從容的樣子,轉過臉來,回答了一句:“姚公批閱的考卷已經有一大半了,就沒有一份考卷能夠看得上眼?對于羈縻縣的策問說出一些見解。”

  姚公搖了搖頭,心里的想法還和剛才一樣,羈縻縣的策問不是參加縣試的讀書人能夠回答的上來。

  如果是換成了舉人參加的會試,應該會有一些獨到的見解,是否實用先放在一邊,總會有一些見解。

  姚公再次把手里的考卷扔在一旁,已經不對羈縻縣的策問有期望了,心里打定了主意,等到所有的考卷批改完了以后,直接略過策問,從前面的八股文里挑選幾篇尚可的考卷。

  “嗯?”姚公臉上的神情,突然變得認真了起來,拿起手里的一份考卷,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

  “好!”

  姚公不知道看到了何等精妙的地方,以他的學問和地位,竟然是按捺不住直接叫到一聲好。

  顯然這份考卷的出彩,已經遠遠超乎了姚公的預料,實在是忍不住了,高聲說了一個好。

  姚公的情緒發生了陡然變化,從剛才的唉聲嘆氣,變成了精神奕奕。

  他直接把手里的考卷拿了起來,朝著王叔文抖了抖,意思再明顯不過了:“王學政過來看這一張考卷,不是老夫高抬了這名考生,關于羈縻縣的策問著實是鞭辟入里,從未見過這么獨到的見解。”

  王叔文坐在一旁,聽到姚公高聲喊了一句好,瞬間引起了他的注意。

  本就按捺不住了,想要親自看上一遍,到底是何等精妙的考卷能夠讓姚公高聲喊一句好。

  要知道以姚公的學問,還是擅長格物致知的心學。

  尤其是對于心學的泰州學派來說,時常會出現一些能臣干吏。

  官職或許不高,沒有理學官員擅長操縱朝政,可以爬到很高的官位。

  但大部分泰州學派官員,擅長治理地方,對于朝政的治理有著獨到見解。

  泰州學派的門風在小汴京又是大盛,王叔文不論是出于為朝廷選拔賢才的公心,還是出于為心學舉薦人才的私心,便在小汴京的縣試里改了羈縻縣的策問。

  王叔文只是做出了些許改變,他也知道,不會真的在縣試里找到足夠讓人驚嘆的能臣干吏。

  只是能有一些見解,便讓他心滿意足了。

  但是讓王叔文怎么都沒想到的是。居然有一篇策問,直接讓心學大儒姚公高聲喊了一個好。

  王叔文立即從大紅酸枝木官帽椅上站了起來,走到考卷附近,伸手拿了過來,仔細查看起了考卷。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