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家父漢高祖 > 第616章 秦皇漢文
  天色還未曾明亮,遠處忽然傳來了一聲犬吠,隱隱約約的有犬吠聲交錯響起。

  皎潔的月光灑落在王宮之上,王宮異常的簡陋,外墻僅有兩人高,內墻大概只到長老爺的脖頸處,他踮起腳尖,都能輕易看到王宮內的情況,王宮內的道路是碎石所鋪成的,碎石加了泥,被踩踏了無數次之后,終于有了道路的模樣,王宮內只有六座孤零零的大殿,大點的瓦片都快要掉落了,還能看到被修補的痕跡,王宮內的樹木卻是不少,不過此刻大多都已經變得光禿禿的,還有不少的樹木被砍斷,那是被用來修補王宮了。

  別說是跟劉長的未央宮去比較,就是跟呂祿的府邸比較,這里怕是都沒有資格…頂多跟西庭國打平手。

  可這里卻是天下聞名的富裕強國,吳國的王宮。

  劉恒躡手躡腳的起了身,夫人還在熟睡。

  借著月光,劉恒換上了衣裳,走出了內殿,殿外早有人等候著,鄧通領著三位近侍,急忙拜見了吳王。

  劉恒在他們的簇擁下走進了隔壁的恭弘殿,鄧通不知從哪里找來了半只蠟,放在了案上,親自點燃,燭火搖曳了起來,那微弱的火光尚且不能照亮整個宮殿,只能是在案邊形成了略微光明的世界,劉恒跪坐在案前,有近侍將各類的奏章放在了他的面前…鄧通又急忙吩附他們去將飯菜帶過來。

  燭光照亮了吳王的臉龐。

  吳王的臉很柔和,在他很年輕的時候,他看起來還有些刻薄,冷若冰霜,若是不開口,就是一副不好相處的模樣,用眼神就能唬住長老爺,可隨著年紀的增長,他的臉變得越來越柔和,這種柔和跟張不疑的陰柔還不同,是一種很硬朗的柔和,面部線條分明,可大概是那眼神,讓他看起來很是溫和,和善…孩子們看到長老爺的第一反應是逃跑,而看到吳王的第一反應是忍不住想要親近。

  他的眼神很明亮,無論看向誰,似乎都帶著淺淺的笑意,極大的親和力,甚至遠在長老爺之上。

  他認真的坐在案前,處置著各地遞來的奏章,他處置的很仔細,時而皺眉,時而露出笑容,心思完全就在奏章上。

  燭火照亮了他一半的臉,隨著燭火的跳躍,他的臉色也是在光暗之間不斷的跳躍著。鄧通跟幾位近侍站在一旁,低著頭不敢打擾。

  很快就有飯菜被端了上來,鄧通就跪坐在一旁,為吳王喂食,劉恒吃著飯,眼神依舊是在自己手里的奏章之上。

  天色逐漸明亮,那黑暗逐漸消失,吳王的案

  就在窗邊上,隨著第一道陽光射進了內殿,他整個人都處在了光明之中,混身似乎都在閃爍著光芒。

  鄧通直勾勾的看著大王,這是他每天最期待的一幕,每當那光芒照射在大王身上的時候,大王看起來都是那么的俊美,恍若神靈,柔和的光芒讓他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的高大仁慈。….劉恒緩緩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看了看天色。

  「把寡人那套赤色衣裳取過來…」

  若是劉長這么說,那近侍就該頭疼了,因為長老爺赤色的衣裳就有上百套…可劉恒這里卻完全不會…因為他只有一套。

  這種紅色的衣裳讓大王看起來年輕精神了不少,這套衣裳對比方才的衣裳是要好看不少的,而且沒有縫補過,這是太上皇所贈送給大王的…大王平日里都不穿,只有每天早上會穿半個時辰。

  劉恒換上了新衣裳,火急火燎的朝著宮殿西側走去。

  宮殿西側對比其他方位來說,是要豪華不少的,是唯一進行過翻新的宮殿,而這里,正是大王生母所在的靈文殿。

  「兒拜見阿母。」

  劉恒跪在薄太夫人的殿外,行禮拜見。

  直到里頭傳出阿母的聲音,

  劉恒才走了進去。

  薄姬已經很年邁了,白發蒼蒼的,牙齒也基本掉光了,整個人也變得瘦小,可跟劉恒一樣,相貌變得極為仁慈寬厚,老的很好看…老人雖然年邁,可精神氣十足,笑著說道:「你來的正好…我大姊送來了書信,說很想要再見我一面!你說從這里坐車前往長安,要多少天啊?」

  劉恒一楞,阿母所說的大姊,當然就是某位太后。

  哪怕是在離開長安后,薄姬也沒有疏遠與太后的聯絡,常常通過書信來聯系,兩人的關系隨著年紀的增加而愈發的深厚,兩人暢所欲言,常常回憶起過去的時光,又說起如今兒孫的趣事。

  劉恒的王后是呂家人,有些驕橫,平日里總是跟劉恒的其他夫人爭吵,整個后宮內,能將她吃的死死的,也就只有這位太上夫人,原先呂王后因為一點小事就當眾跟劉恒爭吵,薄姬直接將這件事告知了太后,太后當即對王后一頓訓斥,還告訴她,對薄姬無禮就是忤逆的重罪!

  然后王后就老實了,隔著幾天就要來拜見薄姬,不敢再有半點的不恭敬。

  比起某位瘋狂害兒子的夫人,這位夫人卻是個神輔助。

  呂王后的問題困擾著所有的諸侯王,梁王,齊王,膠東王,長沙王,城陽王等人的妻都姓呂…這些呂王后們大多驕橫,憑著呂家的勢力,試圖干涉國內的種種,聽話的很少…而只有吳國的呂王后是最老實的,劉恒對她壓根就沒有什么辦法,可他阿母卻有。

  劉恒自幼在皇宮里就不受厚愛,阿父陪伴他的時間很少很少,而他能有如今的性格,完全就是因為他阿母的教導,薄姬是個很寬厚溫和的人,同時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

  面對阿母的詢問,劉恒有些為難,「阿母.時日太久,而且…您這般年紀,怕是走不動這么長的道路。」

  薄姬有些黯然,長嘆了一聲,「無礙…書信聯絡也挺好。」

  薄姬沒有再抓住這件事不放,反而是詢問道:「今年的寒冬,國內百姓的情況如何啊?可有受災的地方?」….「阿母,陛下仁慈,送來了大量的過冬物資,國內也沒有受災的情況,廣陵汶鄉峰里有一戶六人被凍殺…我已經責罰了當地的官吏。」

  「恒啊…廣陵是治所,因此這里的官吏都不敢隱瞞你…其他地方距離你偏遠,你要時不時去轉一轉…不要因為寒冷就害怕的不敢出門…國內的孤寡老弱,都要抽出時日去看望…我聽聞你的大臣上奏,讓你舉辦祭祀來慶賀陛下的功勞?」

  「是有這么一件事。」

  「陛下是你的親弟弟,難道還需要你來做這些來討好他嗎?他對你這般信任,讓你負責治理南國,不是為了讓你搞這些無用的祭祀來討好他的…不要只是看著吳國內的情況,楚國長沙等受災了,你也要去幫助他們…減少些廟堂的壓力,這才是敬重陛下,為帝王效力,不是要通過祭祀,而是要有實干…」

  「唯!!」

  劉恒再拜。

  看著極為聽話的兒子,薄姬笑了起來,「這些話其實也不需要我來教…人老了,就喜歡嘮叨…」

  「若無阿母,豈有今日之功?」

  「好了…我還不需要你來哄…來人啊…把我做的那衣裳取來。」

  薄姬將新衣裳遞給了兒子,感慨道:「這件衣裳,你都穿了三四年了…我知道你只有來拜見我的時候才穿…來,以后拜見我的時候就跟這件換著穿吧!」

  從阿母這里離開,劉恒馬不停蹄的回到了恭弘殿內。

  幾個大臣早已在這里等候著。

  在劉恒坐下來之后,他們急忙開始稟告各地的情況,吳國的朝野大概是最和睦的廟堂,大臣們彼此相處的都很和諧,完全沒有爭斗的情況,這種情況并不

  罕見,甚至都有些詭異,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大概是因為劉恒要操辦的事情太多,利益分散,群臣之間各自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忙碌,壓根就沒有時間來彼此爭鋒。

  國相孔臧認真的稟告起國內的事情來。

  孔藏是蓼夷侯孔聚的兒子,而孔聚是跟隨高皇帝作戰的名將,是起義時就跟隨高皇帝的元老,當然,這位大將還有一個身份,孔子的九世孫。

  孔子的九世孫跟隨劉邦謀反,還屢立戰功做到了將軍,食邑兩千戶,這聽著就有點離譜。

  他在十年前逝世了,他逝世之后,孔臧繼承了爵位,這位也是個大才,學問非常不錯,能寫書,重要的是治國的本事也不錯,他的學術思想有點類似公孫弘,認為學術是要給治政所服務的,因為這個論點他曾跟人辯論,他就說出自己的先祖當初鉆研學問不就是為了通過學問來治理國家嗎?若是不能實用,只去空談一些大道理,這又什么作用呢?

  他還非常的推崇叔孫通,這位名聲不好的儒生在他口中那是當代大儒宗。

  這么一位略顯的另類的大儒,在吳王這里得到了重用,他為人并不激進,很在意文教,而在劉恒這里,文教那是一件大事。….「我們又在南越建立了六所縣學,老師的問題我已經解決了,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孩子難以溝通,我所請來的老師都是齊魯的儒生,這里的孩子聽不懂齊魯之言,雙方無法溝通…教學極為困難,還有就是當地的反對聲也很大,南越有不少老頑固,四處反對縣學,訓斥我們是要將他們的后生帶入歧途還說要那些儒生去講黃老和法家的學問…」

  劉恒聽著他的話,「勞煩您了。」

  「不敢…若是能想辦法讓南越配合,啟蒙的事情會更加的順利…」

  「您放心吧,寡人會給南越王告知一聲,讓他全力配合!」

  御史大夫張武起身,嚴肅的說道:「大王,使民受災的幾個官吏已經判決了…已經派往港口服徭役…」

  「如今水運頻繁,有官吏以耗損為借口,貪墨水運之物資,還有港口的士卒故意為難商船...」

  太尉田祿伯起身,「大王,我們的樓船軍又發現了一處島嶼…沿岸的四處港口都能達到這里,在這里修建據點,可以有利的加強我們對海域的管理控制」

  各個官員起身稟告,劉恒則是認真的與他們分析。

  劉恒將吳國治理到了極點,如今的吳國,百姓富裕,國力強盛,單論國力,甚至已經超過了被分裂的唐國,成為了天下第一諸侯國。

  吳國內耕地無數,百姓們安居樂業,靠著這里無數的礦產,加上靠海的特點,劉恒做了很多的事情,他幾乎將沿岸都給聯系了起來,數不清的港口,每天都有上千艘商船行駛在吳國的海邊,他們帶著吳國的貨物前往南越,長沙,楚,齊,趙,唐,長安,甚至是燕國…他們甚至能前往倭島上弄來物資,當時看著猴子齜牙的樊伉看到吳國的商船激動的都快哭了出來。

  發達的商業將吳國本地的商品價格全部抬高,必需品的價格卻在下跌,民殷富實,不過如此。

  吳國的影響力也逐漸概括了南越,長沙等地,在南越國的某些地區,吳王的命令比南越王還要管用,吳國的疆域甚至通過海面達到了南越以南,多了很多的島嶼,整個南越的海面實際上都是在吳國的掌控之下,趙佗和劉恒的爭斗里,趙佗最終還是落在了下風。

  劉恒并不會插手群臣的每個政務,也不會強行下令,他更像是群臣的輔助,事情都是群臣來操辦,若是群臣遇到什么無法解決的問題,那他就會憑借著自己的身份來相助,幫忙解決。

  因此在朝議上,都是劉恒在認真的聽,群臣則是喋喋不休的說起自己的想法。

  朝議結束,幾個大臣急匆匆的離開,他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操辦。

  此時也到了飯點。

  劉恒照常來到了竇姬所在的殿內用餐。

  在劉恒的諸多夫人里,竇姬是最受寵愛的,論相貌,她并非是最美的,論性格,她也不是最溫柔的,可劉恒就是對她情有獨鐘…竇姬曾服侍過太后,這讓她在跟呂王后的爭執中不落下風,一個極少見面的遠親和曾待在自己身邊的侍女哪個更親近…這也不太好說。她的個頭很高,人看起來有些強勢,還帶著些脾氣,她對劉恒非常的好,可若是劉恒讓她生氣,她也會跟劉恒斗氣吵架…而劉恒最喜歡她的地方,大概是她的學問還不錯。….竇姬十分喜歡黃老之學,她幾次哀求劉恒,跟他索要劉安所書寫的文章。

  她認為黃老之學才是全天下最好的治理天下的學問。

  而什么儒家,法家之類的,通通都是廢物!

  她之所以能跟在劉恒身邊這么久,都一直都能受到寵愛,大概也是因為她的作風跟劉恒相似,從不訴苦,任勞任怨,格外勤儉,跟劉恒倒是很般配的一對。

  她跟劉恒有三個孩子,大女兒已經準備好成家了,二兒子在西庭國當諸侯王,三兒子一直都待在他們的身邊。

  劉恒剛剛走進殿內,劉武就已經行禮拜見了。

  比起好動,四處惹是生非,不怎么聽話的劉啟,劉武乖巧懂事,很會說話,深得阿母的喜愛。

  劉恒并非是那種情緒外露的人,對待兒子的時候,他也較為嚴肅,不會主動來跟他們親近。

  一家三口坐在殿內,吃的飯菜都極為的簡陋。

  飯菜里倒是有肉,但是并不多。

  竇姬忍不住說道:「大王,武年紀也大了…我想是不是也可以派到太學里去進學了?」

  劉恒一愣,劉啟已經遠離了吳國,就剩下了一個劉武在身邊,竇姬平日里都那么的喜愛自己這個小兒子,怎么還想要將他也送到遠處去呢?

  劉武抬起頭來,模樣同樣有些驚訝。

  「武還年幼…不適合離開吳國。」

  「啟在他這個年紀已經在長安做事了…武有何不可?可以讓他跟著太子進學啊!太子可是圣賢一樣的人…武跟隨他學習,那是多有出息!」

  劉恒瞇起了雙眼,緩緩詢問道:「你是讓他去求學還是求王?」

  竇姬沒有回答。

  劉恒卻說道:「啟能得到恩賜,被陛下所愛,成為一國之君,這已經是我家的福分了…有的時候,福分太大了,就容易引來禍患。」

  「武如此聰慧.難道要讓他當個侯來虛度時日不成?」

  竇姬有些著急,從名義上來說,她不是正妻,日后若是劉恒不在了,只有王后所生育的孩子才能分土為王,而庶出是沒有資格享受推恩令的待遇,除非她變成王后,或者嫡子全部死絕了。

  劉恒臉色一黑,竇姬也很快就察覺自己失言。

  「請大王勿要怪罪…我只是覺得…」

  「我自有安排,你不必多言。」

  劉恒迅速吃完了手里的飯菜,站起身來,令竇姬取來自己的厚衣裳,「寡人這幾天要去南邊看一看…不知要去多久,你在家,要侍奉好阿母,阿母牙齒松動,吃不了硬食,你要多吩附近侍,煮的爛一些…」

  劉恒吩咐了幾句,不等竇姬回話,就匆匆出了王宮。

  吳國并不曾降雪,可這并不代表這里的寒冬就不夠寒冷。

  當馬車緩緩走出王宮的時候,迎面的狂風呼嘯而來,馬車都被吹的左右晃動。

  劉恒坐在馬車內,卷起了車簾,看向了外頭。

  遠處的炊煙緩緩升

  起,行路的人裹得嚴嚴實實的,偶爾見到四五個商販,叫賣著自己的貨物。

  馬車從廣陵出發,一路翻山越嶺,沿路都在驛舍和民居里休息,在食肆里進食,跟前往他處的商賈為伍。

  鄧通駕著車,臉色通紅,握著韁繩的手已經開始發麻。

  車內的劉恒輕輕搓著手,面帶微笑,看著遠處那游玩的孩童。

  這一年的寒冬,吳王劉恒大開國庫,賞賜國內鰥寡孤獨貧窮困苦者,以及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和九歲以下的孤兒布匹絹帛、糧食和肉類。

  本站最新域名:.1qug.

   .

  歷史系之狼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