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津門詭事錄 > 二百三十五 二仙斗
  大友姓張,全名張大友,他除了會歪歪扭扭寫出自己名字的三個字之外,認識的大字加在一起還不到一籮筐。他家祖籍河北文安縣,祖上也曾經是書香門第的大戶之家,前清時還出任過欽天監的右監副。

  到了大友太爺爺這輩,曾做過欽天監靈臺郎。后來因為牽連一件大內寶庫失竊案,所以被罷官下了大獄。家里花了大把銀子疏通,才勉強買出一條人命。自此家道中落,只得回到文安縣的老家,以幾畝薄田務農為生,占星看運的本事也并沒有傳下去。

  大友他爹名叫張安泰,和大友不同,張安泰小時候,還念過兩年書,所以識得一些字。

  張安泰早年喪父,上面還有兩個哥哥,母親一人把他們三兄弟拉扯大,后來鬧義和團那年,兩個哥哥都加入了神兵拳民,但庚子國變時,兩個哥哥都死在了八國聯軍的槍炮之下。

  張安泰大車趕得好,是村里數一數二的車把式,農閑時常常趕著大車,把菜拉到縣城去賣,一來能掙上幾大枚,二來也能順道看看在縣城當兵的大兒子。

  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大光,老二就是大友。大光比大友年長8歲,15歲就在縣城的新軍營當大頭兵。舊社會所謂的兵營,可不像現在這么正規,基本上就是個爛泥塘,沒幾年老大就染上一身惡習,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成了張安泰的一塊心病!

  那年大友9歲,秋收之后,太陽還是火辣辣的毒熱。張安泰找了個涼快點的假陰天,趕著大車去縣城看長子大光。

  張安泰到了兵營卻撲了個空。原來軍餉剛一到手,大光就跑到縣城逛窯子去了。張安泰雖然是莊戶人家,但祖上也是讀過圣賢書的,這可把他氣得火冒三丈,本想直接去妓院揪出這個逆子,但誰想到在路上卻出了岔頭兒。

  張安泰趕著大車經過縣城里的土路,頭天下的雨,土路上有不少水坑兒,車輪軋過,泥水正濺到旁邊一位路人。這位還是個惹不起的主兒,是縣城里抓街的混混兒頭陳虎。平時大伙兒要見著他都要繞著走,這回正撞在槍口上,那還得了。

  陳虎上來就是一個大嘴巴子,張安泰是個老實巴交的莊戶人,挨了一耳刮子也不敢吱聲,最后連兜里的幾大枚也被陳虎訛走了,臨走前又挨了一個蹬罐兒這才算了事。他憋氣帶窩火,兒子也不找了,直接趕著大車出了縣城。

  回村的路上,張安泰路過一片林子。這片林子遠離大路官道十分荒僻,林子邊只有條坑洼不平的小路,平日趕車并不經常路過。

  這時,一陣狂風刮過,風中帶著一陣動物的騷味兒。他忽然聽見一聲嘶吼,這吼聲像是某種動物,聲音尖厲刺耳。

  張安泰膽子不大,荒郊野外聽見這種聲音,心中忽然怦怦亂跳,他趕緊趕著車往前奔,希望能盡快離開這片林子。誰知這時,忽然眼前一團紅光裹著一道黃影,直接從半空落在自己車前。

  張安泰嚇了一跳,忙拉住牲口,拉車的騾子一聲嘶鳴,雙前蹄高高抬起,身子上揚。后面的板車被這一揚打了天秤,車上拉著的菜,連帶張安泰,全都從車上翻落。

  張安泰摔了個四仰八叉,欠點就冒了泡。但他摔下車的瞬間,卻見到一幕驚人的景象。

  只見自己的大車前,一只碩大無比的碧眼紅狐貍,正在和一只貍貓大小的黃鼠狼撕咬纏斗。

  那紅狐貍全身毛色火紅,雙眼一片碧綠,體型幾乎有騾子大小。相比之下,那只黃鼠狼的體型卻相形見絀。雖然如此黃鼠狼的個頭兒也有尋常貓狗大小。

  別看體型懸殊,但這黃鼠狼動作靈活,指爪鋒利,竄蹦趨避,進退有法,反而逼得大狐貍節節敗退。

  張安泰摔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而那狐貍和黃鼠狼卻相持不下,拼命死斗。他眼睛瞥見此怪異情景,嚇得登時說不出話來,愣在當場。

  突然,那只碧眼火狐竟然口吐人言!它一邊和黃鼠狼纏斗,一邊對張安泰喝道:

  “此間危險,還不快走!”

  張安泰聽見狐貍說話,身上一激靈,以為是裝上了狐仙和黃仙二仙相斗,也不管散落一地的蘿卜白菜,趕緊爬起來就去扯牲口,調轉車頭就要逃命!

  可任張安泰如何拉扯牲口,這牲口卻僵直呆立,一動不動。他只好跳上大車,揮起鞭子,“啪”的一聲打在騾子身上,騾子受驚,一聲嘶鳴,卻不掉頭而是直接向前竄去。

  騾子勢若癲狂,朝著相斗的狐貍黃鼠狼跑去,張安泰心中害怕驚慌,不想這拉牲口掉頭,卻下意識揚起鞭子,只聽“怕”的一聲,清脆的鞭子響,騾子更是瘋了賽的往前狂奔。

  此刻那碩大的碧眼火狐身上鮮血淋漓,已經被黃鼠狼抓咬撕打,破了數道口子鮮血淋漓,眼看就要落敗。黃鼠狼撲將上來,張開滿是尖牙利齒的嘴,朝著狐貍脖頸咬去。

  正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只見張安泰趕著牲口沖了過來,那騾子狂奔中也失了神,一抬腳正好踢在黃鼠狼身上,黃鼠狼一聲尖叫,被踢得飛出老遠。張安泰的大車也在這個時候沖了過去!

  大車飛馳,只覺砰的一聲,剛才那碩大的碧眼火狐,摔落在板車上。張安泰下意識地想回頭朝車上張望,可肩頭卻被一只手摁住。

  只聽身后有個氣息不暢的聲音說道:

  “快走!……別停下!”

  張安泰聽這聲音和剛才那碧眼火狐的聲音一模一樣,想是那狐仙跳上了自己大車。他心中慌亂,也不敢回頭了,只好繼續趕著車向前狂奔,出了這片林子。

  忽然,張安泰只覺耳畔風聲颯然,接著便是“叮”“叮”兩聲。緊接著騾子一聲慘叫,四蹄生風奔得更快了。大車在路上一陣顛簸幾乎要散了架。

  張安泰定金觀瞧,只見騾子屁股上,釘著一只一乍來長的弩箭,深入肌理鮮血迸流。騾子吃痛這才瘋了賽的一陣狂奔,直奔出十多里路,這才漸漸放緩腳步。

  大車一停,騾子直接累的癱軟在地,四足彎曲,躬身伏地。但騾子身上還套著轅,它伏地一爬,這大車又像前下折去。

  張安泰一個不留神,身子前傾,從車上再次摔下,只不過這次不是屁股著地,而是摔了個狗吃屎,臉在地上都鏘禿嚕了皮。

  等他爬起來再往大車上看去,卻哪里還有那狐仙的蹤跡,那只碧眼火狐早就不知所蹤,好像從來沒出現過賽的。

  張安泰撣撣身上的泥土,伸手一拍肩頭,卻赫然見右肩衣服上,印著一個殷紅的血掌印,正是剛才狐仙摁在自己肩頭的位置。只不過這血印并不是狐貍的爪印,而是一個人手摁上的血手印。

  這下張安泰更慌了,明明看見的是只能吐人言的大狐貍,怎會摁在自己肩上的是個人的手印。他忽然想起村里老先生講的狐貍修仙的傳說,說狐貍修煉之后,能變化成人的樣子。

  他看看肩頭的血掌印,不禁驚嘆,難道自己這是遇上修成人形的狐仙了不成?狐黃白柳灰五大仙家,除了狐仙,黃鼠狼也是其中一位仙家,適才自己可能恰巧裝上了二仙相斗。

  這時陽光耀眼,張安泰只覺得大車上金光一閃,上前查看,只見大車上剛才狐仙做過的地方,除了一片殷紅的血跡之外,還放著一塊小銅片。銅片一端穿著一條紅繩子,像是能戴在脖子上。

  拿起來一看,這銅片只有掌心大小,厚還不到半寸,一面磨得光可照人,另一面凹凸不平布滿銅銹,竟然是一塊小銅鏡。

  張安泰心想,這一定是剛才狐仙留下的寶貝,他四下看看,也不見適才那狐仙的蹤跡,于是便趕緊將小銅鏡揣進懷里。

  騾子歇了一陣之后,終于緩過勁兒來,只是屁股上還插著那只弩箭。牲口對莊稼人來說最寶貝不過,張安泰手邊也沒有治傷的藥,所以也不敢冒然拔箭,只好慢慢趕著車,看著騾子一瘸一拐地回了村子。

  回到家之后,張安泰把今天看見的事兒和自己老婆說了。他老婆這人和韓大膽兒性格有點像,別看是個農村婦女,可從來不信這些鬼啊神啊的。本以為張安泰是病了說胡話呢,直到看見他拿出來一塊粘著一點血跡的小銅鏡,這才將將巴巴地信了他的話。

  晚上張安泰把小銅鏡拿出來看了又看,但是怎么看怎么覺得,這東西好像在哪看見過。他思索良久終于想起,他爹臨終之前留給他的一件遺物。

  那是一本小冊子,十分古舊,但卻不是紙張釘成的,像是用細麻、還有些很硬的絲織成的,其中還有些不知名東西,帶著點金屬光澤,咱雖然紙頁很重,但每一頁卻又細又韌,都比宣紙還薄。里面滿滿一本都是手錄的文字,中間還夾雜一些手繪的圖畫。

  這小冊子里的文字,都是蠅頭小楷。后半本張安泰還算勉強識得一些,但前半本,除了知道有些是篆字之外,更有一些認不得的象形文字,最奇怪的還是冊子開頭部分,有些像是鬼畫符,也不知是花紋還是文字的東西。

  這冊子張安泰早就看過,憑著后半本可以識得的文字,知道這是家里祖上一代代傳下來的,寫了一些從唐宋至清中葉的家族使。他們老張家,雖然原本是書香門第,但到了張安泰他爹,也就是大友爺爺這輩,多年耕作習慣了莊稼人的生活,對讀書根本沒什么興趣,年兩年書也不過是為了識幾個字罷了。

  張安泰更是看見書就頭疼,雖然也識字,但對這關于家族歷史的冊子實在提不起興趣,看過一遍就收在箱子底兒了。

  從這冊子里張安泰能看懂的地方開始,幾乎每一代人都在尋找一個東西,一直到了張安泰爺爺當靈臺郎的時候,還和自己的弟弟,也就是張安泰的二爺爺,一起尋找過這東西。

  這東西的樣子,就畫在冊子其中一頁上,張安泰曾經掃過一眼,但是也沒當回事。對于莊稼人來說,沒什么比種地吃飯,娶妻生子傳宗接代更重要的了,所以從張安泰他爹開始,就再沒提過找這東西。

  今天張安泰看見這小銅鏡,忽然想起了冊子上的那張圖畫,于是趕緊翻箱倒柜,找出了那本冊子。翻開冊子找到那張圖畫,對著小銅鏡一看,幾乎就是一模一樣。

  想不到自己祖上找了數十代的東西,竟然讓自己無意之間找到了。可這東西是干什么的,就不知道了。

  那冊子里只說尋找這東西,卻沒說這東西是什么,又能干什么用,但張安泰也不傻,他知道祖上一直尋找這東西,找了這么多代人,說明這東西一定是個寶貝。

  且這東西還是狐仙爺留下的,說不定能值不少錢。他原打算拿到縣城里,找個懂行的人給看看。張安泰看著老實巴交,但心里也有些心眼子。他知道自己一個莊戶人,又不懂古玩行的規矩,說不準就會讓人家給蒙了。

  于是就用小銅鏡上穿著的紅繩,把銅鏡掛在脖子上,貼身放著,想之后先打聽打聽行市再說。誰知道就因為這塊小銅鏡,卻給他引來一場禍患,不但家里糟了賊偷,還讓他在野外撞上了一個吊死鬼……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