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茍在西游煉法寶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本尊歸位奔赴法會
  對于因為自己成道,結果為佛門帶來轉機一事,惠能一無所知,更不知道佛門二位圣人究竟準備了怎樣的手段與老君交涉。

  卻說就在惠能成道,度化一方惡境之時,這座大變樣的山谷內,這日卻迎來一位客人。

  一早,惠能便見天外云動,微微一笑,便往山外而來。

  只見山谷外,一道人腳踏祥云,恍若神仙人物,從天而降。

  見狀,惠能雙手合十,高呼一聲佛號應了上去。

  “阿彌陀佛,本尊降臨,貧僧有失遠迎,望請恕罪。”

  李行見狀,啞然失笑,同樣雙手合十,還了一個佛禮。

  “阿彌陀佛,你我本為一體,何來迎接一說。”說話間,身形一陣虛幻,幻化出惠能模樣。

  惠能微微一笑,“本尊既來此,想來諸事已了,貧僧也可功成身退了吧。”

  李行點點頭,“佛門謀劃之事,吾已知曉,也做了些準備,想來不久后便有變故。”

  “如今,勞道友辛苦,讓此身顯化菩薩道果,想來不久后佛門也會有所動作,為保萬一,還是貧道親自參與的好。”

  聞言,惠能當即卸下手上羅漢珠,又取出玄冰面具等物,遞給李行,“貧僧知道了,既然如此,這些東西,還請本尊收回。”

  李行也不客氣,接過一眾偽裝之物后,又從懷中取出一枚三寸大小的雕花寶鼎,遞給惠能。

  “這是?”惠能一臉不解。

  李行道:“此為神木寶鼎,是吾不久前煉制出來的,有煉丹配藥,制毒化蠱之效。”

  “如今,貧道受困此身,不好四處行動,但如今正值玄門佛門大變故之時,吾若遲遲不現身,必定惹人懷疑,若是引起佛門驚覺,甚至驚動圣人,難保不會敗露行跡。”

  “小心起見,還請道友恢復吾之本相,行走天地,一來,可掩人耳目,吸引各方目光,二來,也可搜尋一些天材地寶,或煉靈藥,或煉毒蠱,填充門戶,一舉兩得。”

  惠能了然,當即接過神木寶鼎,外貌一陣變化,重新恢復成李行的模樣。

  “本尊之意貧道知曉了,本尊放心,貧道知道該怎么做,定不會誤了本尊大事。”

  “不如,貧道也留在嶺南之地如何,佛門多疑,若貧道以本尊模樣在嶺南出現,定會讓他們以為貧道試圖對本尊不利,或是在算計什么。”

  “如此既能吸引佛門注意,也進一步讓本尊取信佛門,減少對本尊的懷疑。”

  “二來,嶺南不僅毒瘴眾多,且修士稀少,億萬年來積攢了不少靈根靈藥,若論煉丹煉毒,除卻北俱蘆洲苦寒之地,再無勝過此地者。”

  “與此停留,不僅滿足本尊需要,還可混淆視聽,更加迷惑佛門,本尊以為如何。”

  “大善。”李行聞言大喜,“道友此言甚妙,便按道友的意思來吧。”

  得到李行許可后,替身便架起云光,一路往嶺南深處去了。

  替身離去,再次變化成惠能的李行則適應良好的充當起這位佛門新晉的菩薩。

  他原以為,有了丹元大會的那出鬧劇后,老君很快便會出手對佛門下手,哪怕手段不怎么激烈,一場動蕩也在所難免。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自丹元大會之后,整個天地一片安寧,不論是兜率宮,還是人間皇朝,都沒有絲毫的動靜。

  甚至,直到唐皇李世民駕崩,太子李治登基,一切如歷史發展,也不見天上人間有絲毫動靜。

  李行眉頭微蹙,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以他對老君的了解,佛門如此算計他,他不可能一點反應都沒有,雖說丹元大會那次鬧得不輕,但更多只是在警告玉帝,并未對始作俑者的佛門如何,如此風平浪靜,根本不符合老君的脾性。

  雖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但他如今也不可能再跳出來做些什么。

  否則,此事便又成了截教與佛門的爭斗了。

  思來想去,李行只得暫時將此事放下,總歸老君不可能一直沒有動作,與其猜老君的情況,還是先處理好禪宗的事。

  因為替身提前領悟,度化一方的緣故,成功證得菩薩道果,如今,李行也終于可以在明面上展露出自己的實力,禪宗六祖的身份也算是徹底坐實了。

  然而,只是證得菩薩道果,只是佛門興盛的開始。

  唯有將禪宗佛法傳出,使其成為佛門的中流砥柱,禪宗興盛,才真正算佛門興盛,那時,李行才真正有了釜底抽薪的能力。

  當下,李行收斂心神,計算著禪宗出世之日。

  很快,一個機會出現在李行面前,西游結束后,佛門當興,玄門再不可阻攔佛法東傳。

  因此,短短十幾年間,佛寺在南瞻部洲遍地開花,無數佛門弟子東來,傳揚佛法。

  不過,南瞻部洲到底是玄門多年經營之地,縱使佛法東傳,一時半會兒也無法取代玄門信仰。

  尤其李唐皇室與老君的關系,更讓那些高門大族以入玄門為傲,佛門想要興盛,并非易事。

  好在,佛門本就是由西牛賀洲清苦之地發揚而來,上層路線走不通就走下層路線,紛紛繞開中原繁華之地,前往那些苦寒貧瘠之地弘揚佛法。

  嶺南之地亦在此列,在這片區域,有位印宗法師,弘揚佛法多年,在佛門之中頗有威望。

  印宗法師乃三論宗門人,曾與五祖弘忍論道,雖未證菩薩道果,只有羅漢境的實力,但放眼南瞻部洲佛門,亦是排的上號的高手。

  其“一切皆空”、“諸法性空”之修行法門,與禪宗“無念”、“無相”,“即心是佛”,“見性成佛”之道也有相通之處。

  李行思來想去,認定這位印宗法師,便可作為禪宗出世的契機。

  恰好,不久之后,印宗法師便要于法性寺講經說法,若能借這個機會,不僅禪宗可以借此出世,或許還可收攏嶺南佛門的勢力。

  李行眼中精光一閃,當即收攏一山毒物所化的佛子,往印宗法師講經之地趕去。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