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開局給秦始皇直播兵馬俑 > 第16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的仕途和他在文壇上的成就可以說是憋屈,但好在,蘇軾就是蘇軾,天生的仙人一般,。

  北宋是個文人俱出的時代,可蘇軾還能在這里面被稱為文豪,不單單是因為他的作品質量,同樣也是因為他的作品數量。

  蘇軾的作品并沒有偏倚哪一類,政治詠懷詞、鄉村風貌詞、誠摯友情詞和婉約愛情詞他是樣樣拿手啊。】

  回到自己的舒適區,蘇軾立馬覺得可以多寫幾首。

  寫詞?那不是長嘴就行嘛。

  其他人:雖然你是巨匠,是文豪,但請自重。

  【蘇軾是一個情感很宣泄的詞人,不是給弟弟寫信,就是給友人寫信。

  熙寧八年,他在寫給自己朋友的信里面,就寫道:“近日得詞一首,雖然沒有柳郎風味,卻自成一家。”

  嗯,他是知道自己有才華的。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江城子密州尋獵》是蘇軾公認的第一首豪放派詞,和當時柳永的婉約派完全相反,確實有他獨特的風格。】

  “這蘇軾還真是意氣風發。”李世民聽了倒是很快就察覺到詞的韻味,和他們大唐的詩確實不一樣,“就是這等事情還得做夢,我大唐男兒可不需要。”

  說著說著又開始拉踩了,李世民對大宋還真是挺有執念的,畢竟算是接替大唐的大一統王朝,中間那五代十國他已經自動忽略掉了。

  【像是這樣一類的詩詞蘇軾唱作的并不少,像是被貶到黃州,看到赤壁磯時,更是作出來了宋詞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作品。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亂、穿、驚、拍、卷這幾個字用得精妙,一下子把雄偉奇麗展現出來。”

  其他人都在欣賞,有的人被后人寫到詩詞里默然不語。

  只有曹操:“怎么著都是寫周公瑾的?還有,赤壁這個地方我聽著很不舒服。”

  其他人當作沒聽見自家主公發牢騷。

  【反正蘇軾的作品數量太多,給我們增添了許多負擔。

  咱們被貶的時候可以稍微請教請教做官的方法,或者是鞠躬盡瘁的給老百姓做事就好,抒發胸臆的詩詞偶爾做做就行,別那么頻繁。

  叫你上司或者是皇帝看了,不得以為你被貶以后動不動就作詞,動不動就作詞,影響多不好啊。】

  蘇軾笑出聲,感受到后世之人的怨念了,“沒辦法,我管不住自己的嘴啊。”

  王安石和宋神宗一齊看向他,天幕說得對,他這張嘴要是沒有人死保,真就禍從口出。

  其他人想要學蘇軾文學留名,第一得看自己有幾兩,第二得看會不會作死。

  畢竟哪怕是蘇軾都好幾次栽在詩詞、書信上,其他人更是得小心。

  【蘇軾基本上除了丁憂的時間都沒有在老家,一個人被貶也不算多傷心,只不過中秋團圓之際難免想到自家好弟弟。

  喝點小酒,看著天上的圓月,想到之前兩兄弟在一塊的時光,那叫一個文思泉涌啊。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的水平不用多說,課本上,音樂軟件上,還怪好聽的。

  讀書幾十年后,不說全文背誦,但基本上說上一句就能接下一句,頂多順序容易混淆。

  這首詞的評價極高,甚至有人給出,中秋詞,《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面對如此夸張的語氣,許多人想要反駁,可瞧見自己做過的那些詩詞,若是同在一個文會,有這么一首珠玉在前,怕是都不敢拿出手比較。

  至于才華橫溢的文人倒是賞析起來,聽著音律和他們完全不同的音樂,慢慢賞析又是另一種滋味。

  撇開宋朝一堆寫詞大佬,唐朝詩人更是不少,品鑒一番覺得這詞也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他們更加習慣詩的韻律格調,若是有感而發,倒也不是不能寫上一兩首。

  至于秦漢,只能感覺詩詞很順口,這和他們流行的賦、歌不相同,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主流審美偏好。

  只有蘇軾突然想到自己弟弟了,不說日后,就說現在他們都有好幾個月沒見面了,也不知道之前寫的信到沒到子由的手里。

  怎么還不給我回信啊?

  【宋詞當中描寫男歡女愛時很多都是激情聲色,蘇軾自然也有寫關于愛情的詞,但他和柳永、溫庭筠‘好為淫冶謳歌之曲’不同。

  清人陳廷焯的評價再貼切不過:“東坡之詞,純以情勝,情之至者詞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私情耳。”

  這類型詞蘇軾作品中流傳最廣的是他寫給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語言樸素自然,毫無雕琢的痕跡,句句真摯,字字沉厚。】

  柳永宿在妓院,手里還握著酒壺,朦朧醉意間聽到這首詞,“這首倒是有幾分婉約的影子。”

  【既然是文豪,那自然不可能偏科啊。

  唐詩宋詞,唐詩文學上的成就是無法被超越的,但自宋朝以來,也對詩歌進行了革新,不乏優秀者。

  而‘蘇詩’的出現才真品出一些不同的味道來。

  蘇軾的詩收錄同樣不少,文豪就是要占據我們每本課本。

  粗略的可以劃分為反映現實、關心民生疾苦類,繪景描物、抒發個人情懷類,題詠書畫作品類。】

  宋神宗都聽得無奈了,他明白蘇軾的文采,但這也有點過分了。

  聽得他作為一個皇帝都羨慕了,更遑論下面邊都沒沾上的臣子。

  當官沒當出個名堂,文采也不如別人,怪叫人心酸的。

  尤其是看到現在官家賞識的眼神,越發心酸。

  宋神宗,“蘇軾啊,這天幕把你做的詩都念出來,你日后怎么辦啊?”

  蘇軾半分不在意,笑道:“那有什么關系?天幕不是說了嘛,我的詩詞基本上都是寫信、被貶做出來的,大不了官家您到時候把我貶到其他地方去,多換幾個地方,我總歸會有靈感的。”

  王安石:“……”

  他就說他不喜歡蘇軾這花花的性子。

  宋神宗沒好氣道:“你想的美。”

  別想跑,一個個都給他干活,既然蘇軾不排斥新法,只不過有些地方不贊同,那就參與進來,一個個耍嘴皮子反對干什么啊?

  【比如,在《吳中田婦嘆》中,蘇軾全篇采用一位農婦的視角和口吻,訴說了江浙一帶農民百姓生活的艱辛。

  “……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官今要錢不要米,西北萬里招羌兒。龔黃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河伯婦!”

  天災人禍下,農婦只能買牛來繳稅,拆了屋頂來當柴燒,結尾更是發出‘不如卻作河伯婦’的吶喊!

  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會叫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

  【再就是借景抒情,蘇軾生活的政治政治開明程度還是不夠高的,所以創作的時候難免會有所收斂。

  但蘇軾好幾次還是栽在自己的詩詞上,實在是敵人過于咬文嚼字,邏輯感人,叫人防不勝防。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在杭州當過官,之前說的蘇堤更是名聲不小,現在的蘇杭那也是旅游勝地,一提到西湖,誰能不想起蘇軾的這首詩呢?】

  【蘇軾的作品太多,我之后給大家出個合集吧,像是什么政論和史論、人物傳記、小品文、山水游記,應有盡有。

  但最值得說道的,還是他和蘇轍之間的兄弟情。】

  “……”

  無話可說,如此多的作品,許多人心里真就是一片酸溜溜,出名的這么多,怎么就不能算上他一個呢?

  還專門搞個作品集出來,是要羨慕死誰啊?

  哪個文人墨客能擋住這種誘惑?

  【前邊我們說的那些帝王家,大家看到的都是那啥骨肉相殘啊,殘還是好的,稍不如意就得死翹翹,還得把朝廷官員和百姓牽連進去。

  但蘇軾和蘇轍這對兄弟的感情放在哪里,都是好得能用膩歪來形容。

  按照一般狗血的套路啊,面對蘇軾這個兄長仙人般的天賦和耀眼,作為弟弟的蘇轍生活在兄長的光環下肯定得心生嫉妒。

  等到蘇軾被貶官,而蘇轍步步高升時,反轉肯定得開始炫耀。

  但能被記載的兄弟情哪里會如此俗套,作為兄長的蘇軾毫不掩飾的表達對弟弟的思念和親情,而作為弟弟的蘇轍同樣默默的維護兄長,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叫他的兄長能夠盡量的做個仙人。】

  背負著玄武門之變君臣相宜,就是沒有兄弟情的李世民:“……”

  昨天剛被說完造反搶了大侄子皇位的朱棣:“……”

  還有許許多多著名的打壓兄弟記載的名人們:“……”

  你們兩個這樣顯得我們很呆啊。

  蘇軾:就要給弟弟寫信,就要對弟弟說愛,就要炫弟弟。

  趕往汴京的蘇轍:微笑不語。

  【蘇軾一生中那么多的詩詞統計下來,出現最高的就是子由,也就是他弟弟的名字,有將近兩百多次。

  看到了好的風景趕緊寫給弟弟分享,還得說一句“無人自獻酬”。

  當然,蘇轍也是個事事有回應的好弟弟,立馬又回了一篇給他哥哥,“弟兄真欲爾,朋好定誰儔。”

  不得不說,挺膩歪的。

  和咱們二鳳寫給李治的憶奴欲死差不多一個水平,只不過人家兄弟倆顯然不是那種大白話,都是長篇詩言。】

  猝不及防的李世民:怎么突然來這么一出啊?

  李治倒是接受良好,反而很享受他爹偏愛他被所有人知道的感覺。

  其他人:怎么著現在都流行走黏乎路線?

  還有你們后人考察的是不是太過分了,怎么連人家父子兄弟的私人信件都不放過啊?

  【蘇軾和蘇轍雖然聚少離多,幾十年里都是匆匆相處,可倆人從來都沒有生疏過,不說別的書信,光是蘇軾作品中題目包含子由二字都有100多首。

  蘇轍同樣不會叫他哥的熱情掉在地上,種菜了都要寫首詩給他哥哥看。

  蘇軾這里,不管是中秋還是過年,都少不了寫給弟弟的詩。

  貶官時看到當地新鮮的美食做法,都要寫信給弟弟有福同享,相隔千里,在他們這種絮絮叨叨中好似就在比鄰。】

  這話聽得許多人都沉默羨慕了,他們很多兄弟是競爭關系。

  哪怕是同母兄弟,在家庭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肯定會有所偏頗,再加上大多人都很是內斂,根本沒有和兄弟如此黏乎乎相處的時刻。

  朱棣都聽著羨慕,他家兒子現在可是怎么都拉不回來,他就怕他哪天一走,大兒子還能忍耐寬仁二兒子,但他孫子就沒有這么好的耐心對他二叔了。

  【有福同享自然也有難同當。

  蘇軾那樁大名鼎鼎的烏臺詩案蘇轍受到牽連,他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上書宋神宗愿意效仿‘緹縈救父’,免除一切官職,最后還是被貶為監筠州鹽酒稅務。

  看看這個職務就曉得蘇轍其實當的官都是權力比較大的。

  蘇軾在牢獄里面覺得自己肯定得交待在這,還寫了“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

  可把蘇轍心疼的啊,他謫仙般的兄長怎么能一直待在牢里呢?

  在歷史中記載的蘇轍,一生都和他兄長共進退。

  “轍與兄軾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

  【蘇軾在一個地方任期滿了,就上書請求離他弟弟做官的地方近一點。

  蘇轍做官做到尚書右丞,可蘇軾被排擠外任,他立馬上書請求外任,還連上了四封。

  倆人風風雨雨,被貶官也成為對方的精神支柱。

  無論是誰,都需要有一個精神寄托的地方,只要有一個就行,蘇轍與蘇軾于彼此就是如此的存在。

  只是可惜,兄弟二人后半輩子都沒有怎么見面,蘇軾先一步離去,蘇轍后來去世叮囑后輩將他埋在蘇軾的旁邊。

  后來蘇洵的衣冠冢也到了此地,二蘇墳變成三蘇墓。

  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前邊都能不在意,可聽到自己弟弟卻忍不住傷心,他和子由后半輩子如此無緣嗎?

  始皇帝想到他那修馳道的兒子,想到現在宮內一個個都生疏的兒子,心里難得有些感觸。

  李世民更是眼熱,要是他家承乾和青雀能如此,他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啊?

  反正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