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科舉:兒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 第102章 皇帝欽點入內閣
  編修田恒和岳豐都來給他道賀,這段時間,沈青云在翰林院的處境他們看在眼里,還以為這少年要在翰林院失了光彩。

  才兩個多月左右,他就再次突破困局,讓他們刮目相看。

  要說之前還覺得這少年搶了他們風頭,有些不服氣,這段時間下來,才知道年輕少年郎確實有這個本事。

  田恒拱手道喜:“聽說你的調令是圣上下的,入了圣上的眼,將來官途必定通暢,沈大人,你真是讓我等都不知道要怎么努力才能追趕上。”

  岳豐也道:“沈大人,你這是直接起飛了,兩個月還不到就進入內閣,就算和前人相比,那也是奇跡了。”

  這話是有道理的,翰林院修撰內部升遷,從六品到正六品侍讀、侍講,再從五品的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再正五品的學士,最后才能進入內閣。

  換在別人身上,可能要苦熬十多年,才能入內閣,進入權力中心。

  然而,沈青云在翰林院不到兩個月,就被圣上欽點入內閣,雖然官職沒變,還是修撰,但部門不一樣了。

  內閣,那可是大周朝權勢中樞,雖然圣上有意打壓內閣,但制度形成,就算打壓,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有成效的。

  朝廷有什么動向,要實施什么措施,內閣都會第一時間知曉,各地發生什么大事,出現什么情況,奏折也會第一時間送到內閣。

  就跟大公司一樣,秘書不見得職位有多高,但各部門老總還不是得巴結著,誰讓人家秘書在大老板身邊做事,掌握著第一手情報,也掌握著大老板的動向以及喜好。

  沈青云深刻體會到了人情冷暖,被孤立的時候,一天到晚,幾乎沒人跟他說話,一紙調令,直接讓他成為香餑餑。

  無論是認識還是不認識的,都熟稔跟他打招呼,要不是沈青云清楚知道自己跟他們沒交情,還以為是多年好友。

  “沈大人,恭喜恭喜。”

  沈青云看著眼前的陳煥,他可是徐家的女婿,背靠徐首輔這棵大樹,只不過他最近的日子不好過,徐首輔在朝堂之上被圣上責罵,已經傳開了。

  從陳煥愿意做徐家女婿那一刻,就跟徐家深度捆綁了,享受了徐家的資源以及人脈,但同樣地,也要承擔風險。

  沈青云拱手回禮,“多謝。”

  “沈大人六元及第,假以時日,必定像前人那樣,成為朝廷肱骨之臣,到時候沈大人可不要忘了翰林院的同僚們。”

  沈青云察覺到他話里的陰陽怪氣,有些莫名其妙。

  他和陳煥并沒有什么交集,最多就是在藏書閣遇到過幾次,但除了打招呼并無其他,他這股敵意來自何處?

  沈青云一直想不清楚,索性不想了,回擊道:“陳庶常多慮了,說起來,你和同僚們交好,真是時時刻刻為他們考慮,將來想必也會鼎力相助,作為同僚,我就在此先行謝過了。”

  陳庶常的臉色很難看。

  這不是明晃晃告訴眾人,他有徐家做靠山,要是同僚們遇到困難可以尋求他幫助,要是他不幫忙,就是沒有義氣。

  陳煥更討厭他了,恨不能在他的笑臉上狠狠來一拳。

  ***

  沈青云由皇帝欽點,進入內閣,這個消息長了翅膀一樣,一夜之間傳遍朝廷上下。

  徐家

  “陛下這到底幾個意思,要提攜那小子,可他才多大年紀,弱冠之年都不到,這是急著想要提拔成心腹,可未免太冒進了!”說話的是徐首輔的心腹。

  “陛下的心思并不難猜,他鐵了心要跟大真開戰,如今國庫空虛,糧草不足,這一戰兇多吉少,我們一直阻攔,引得陛下厭棄,這時候把這個農家子提上來,用意可顯而知。”

  “可畢竟是個少年,陛下真以為靠他能力挽狂瀾,真是笑話。”

  心腹們你一言我一語,端坐主位的徐首輔一句話都沒說,他閉著眼,好似睡著了一般。

  等到心腹們終于爭辯完,有人才上前小聲道:“徐大人,這事您怎么看?”

  徐智甫好似一下驚醒,“啊,你們說完了,說完了那就回吧,太晚了,我也得睡覺了。”

  心腹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徐智甫到底什么心思。

  有個性子急得,開口道:“徐大人,你給我們指個道,不然我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

  徐智甫已經站起來了,在下人的攙扶下,慢慢離開了,只是走到門口,停了下來。

  心腹們立即打起精神,豎起耳朵。

  徐智甫道:“陛下還是太年輕了,撞了南墻,就知道回頭了。”

  丟下這么一句,徐智甫離開了。

  心腹們眼神交流過后,紛紛點點頭。

  子時已經過了,徐府后門出來幾個人,他們上了不同的馬車,很快消失在徐府后門小巷子里。

  ***

  宋府,書房里還亮著燈光。

  宋大爺宋旭臉色極其難看,燭火搖曳,光線照著一半臉,另一半臉在陰暗之處。

  宋缺站著,沒了在外面那副放蕩之像,臉上的表情亦是不好看。

  “我用了那么多關系,花了那么多錢財打點,用盡心思,誰能想到陛下居然把兵部尚書孫大人平調過來了,我籌謀了那么久,最終抵不過陛下輕飄飄一句話。”

  “父親,如今朝堂局勢不明,陛下堅持開戰,結果還尚未可知,你維持原位置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宋旭生氣道:“尚書和左侍郎能一樣嗎,尚書不致仕我能有機會!”

  孫熊桂只比他大幾歲,等到他致仕,他哪里還有機會當尚書,這次沒能順利坐上尚書的位置,以后也不會有機會了。

  宋缺沒吭聲,這時候少說少錯,父親在氣頭上,無論他說什么都是錯的。

  宋大爺一肚子氣,不經意間看到了桌子上的信,是從墉縣那邊寄過來的。

  他隨手拆開。

  不一會兒,關于薛修撰要調任內閣的事,就在翰林院的里傳開了。甚至是吳閣老提攜的,也傳開了。何游乃是吳閣老身邊的人,調令是何游拿過來的,方才何游又是那邊模樣,不是吳閣老還能是誰。此事引來紛紛熱議,自然也傳進了陶邑同的耳里。實在是他不想知道也難,事情發生后,便有人主動告知了他。陶邑同想起那日翰林院門前偶遇,又想起自己當日做出的事,心中嫉妒難忍,忍不住冷笑一聲道:“說不定是有人暗中行那攀附之事,只是不為外人知曉罷了。”這話說得就要讓人猜疑了,尤其又是從陶邑同口中說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