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老子就是要當皇帝 > 第八百四十一章 絲綢、茶葉保護法
  松江,西城區工業區內,廣盛紡織公司。

  作為一家在松江西城區里數得上名號的紡織公司,他們擁有上千名員工,專業從事織布以及印染,最后生產出布匹成品,再直接供應到消費市場上。

  廣盛紡織公司最引人稱道的并不是他們的織布技術多好,其實他們的織布技術也就普通水準,采用的是李氏制鐵公司生產的織布設備,能夠生產各種標準規格的機制布匹。

  質量和成本上沒有領先競爭對手太多,但是也沒有落下多少,屬于行業中游水平。

  廣盛紡織公司之所以能夠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紡織市場里生存下來,并且規模做到一千多人的規模,是因為他們有著非常獨特且先進的印染工藝。

  采用同樣規格的布匹,同樣的染料,但是他們印染出來的布匹就是質量更好。

  顏色更加鮮明,不褪色,而且價格還能夠做到更低,而且也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研究流行花樣,頻繁推陳出行各種新式花樣的布匹,再把布匹通過渠道商,銷往江南本地市場里的消費者。

  廣盛布,在江南幾個府縣里還算是比較出名的,廣受當地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的好評。

  花樣足夠新,而且啥樣的都有,能夠讓諸多女性消費者們做一身新式花樣的衣服,而且價格也不貴,性價比很高。

  獨特的印染工藝,新式花樣繁多,性價比高,這是廣盛紡織公司生存的基礎!

  不過在印染之前,他們也得生產出來質量足夠好,成本足夠低的布匹才行……在織布上是他們的老本行,自然是沒什么問題的。

  但是布匹質量如何,除了織布本身的工藝外,也和棉紗的質量息息相關。

  今年隨著漢天機械公司在新型紡紗設備出現,市面上開始出現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棉紗!

  如此也就導致了廣盛紡織公司在采購棉紗的時候,自然傾向于采購新式棉紗,以提升質量的同時降低成本。

  也不用和那些包攬了紡紗織布印染三大工藝的大型綜合紡織公司們一樣,還需要訂購新型紡紗設備,然后才能夠及時跟進新技術。

  他們只需要訂購新式棉紗就行了!

  只是漢天機械公司正式推出新型紡紗設備也就一年不到,市面上采購了這種設備并成功量產的紡紗廠還是不夠多,并且大部分還都是那些大型綜合紡織公司自己的紡紗工廠。

  這些大型紡織公司旗下紡紗工廠,人家生產的棉紗一般都是滿足自己的需求,一般不會流向市面的,更不會大量供應給其他織布印染工廠……那都是競爭對手!

  廣盛紡織公司想要獲得新式棉紗,就只能在市面上找那些獨立棉紗工廠。

  只是廣盛紡織公司想要找到和合格的獨立供應商其實也不容易……別看市面上各種亂七八糟的棉紗工廠很多,但實際上有資格成為廣盛紡織公司供應商的并不多。

  質量、成本,光是這兩樣就足以排除掉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各種所謂棉紗工廠了。

  因為市面上的大量獨立棉紗工廠,其實大多實力都不怎么樣小型、微型棉紗工廠,甚至是家庭作坊。

  普遍存在規模小,產能小,資金少,技術落后的問題。。

  棉紗產業作為棉紡產業里的第一大類產業,看似門檻低……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搞,但實際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棉紗工廠都是家庭、微型工廠模式。

  要么是一家子幾個人的家庭作坊,要么是十幾個,多不過幾十個人的小型,微型工廠。

  畢竟紡紗的門檻是真的低……很多家庭作坊里的紡紗,甚至都不用什么水力動力,更別說什么蒸汽機了,人家就用二十幾年前的人力紡紗機,雖然效率不高,產量低,人均產值特別低……但是人家又不是真的搞什么大工廠,只是自己搞個小作坊混口飯吃而已。

  這些小型乃至微型的棉紗作坊、小工廠,通常也不給那些大工廠供貨……質量和價格都不行,達不到大工廠的要求,他們一般都是直接面向消費市場,或者是同樣家庭作坊模式的小微型織布作坊,或者干脆直接賣給本地的農村消費者。

  依靠本地優勢生存!

  棉紗直接賣給消費者,這種事在后人看來興許有些夸張,但實際上這是當代大楚帝國的很正常的情況。

  當代大楚帝國里不少偏僻落后地區的農村婦女農閑之余,依舊會自行織布,最后做成衣服給自家人穿。

  雖然市場上的成品機制布已經很便宜,但是對于農村家庭而言,依舊算得上昂貴,因此當地的大楚帝國農村地區,尤其是偏僻落后的農村地區里,農民家庭里的婦女們,依舊保留了自行織布的傳統……反正他們自己的時間也不值錢,能夠省下多少是多少。

  倒是自行紡紗變的很少了,因為工廠生產的棉紗,實在太便宜……哪怕是窮苦農民也能夠承擔得起購買棉紗的價格。

  這背后還涉及到棉花價格,棉花進口等多種因素,如今的北美以及印度地區都是大楚帝國的棉花重要進口產地,尤其是是印度那邊……大楚帝國花費了巨大的力氣在當地推廣棉花種植。

  如今大楚帝國每年進口的棉花數量巨大,而且進口價格非常的便宜。

  從印度進口的棉花,在松江的到岸價比松江地方當地自產棉花還便宜……

  所以,現在江南地方都沒人大規模種棉花了,基本上除了種主糧外,就是種桑樹或其他經濟農作物……

  順帶一提,大楚帝國從來沒有在國外其他地方推廣過種桑養蠶技術,倒不是那些資本家們不想,而是被國內養蠶行業強烈抵抗……為此還引發了不少的風波。

  最終官方正式出臺了絲綢相關技術的出口禁令,包括桑樹種植、蠶種外流、蠶養殖技術、絲綢紡織技術等一系列相關技術的保護法令。

  也禁止國內企業從國外進口蠶繭、生絲、絲綢等。

  基本上……在絲綢行業相關上,只允許出口絲綢成品,其他的絲綢相關的貿易往來都不允許,也不準許國內企業在海外土著國家推廣種桑養蠶。

  這就是承順二十六年正式推出的“絲綢保護法”。

  這是國內官方為了保護國內蠶農所作出的保護……事關數千萬蠶農的口袋問題,哪怕看似不合理的做法,也會變得合法合理!

  帝國鼓勵允許大規模進口棉花,但是卻不允許大規模進口蠶繭,生絲,絲綢!

  畢竟這玩意是兩碼事……棉花是大眾消費品,同時機制布匹也是大宗出口貨物,進口棉花除了滿足自身需求外,也會加工成棉布再出口。

  但是絲綢不一樣,這玩意是奢飾品。

  再者,隨著帝國經濟發展,國內生產的絲綢絕大部分都是內部消化了,出口的其實不多……當然,這也和國外對絲綢這種奢侈品的消費能力不咋地有關。

  整個歐洲的絲綢消費能力,還不如松江府里的西城區一個區呢!

  出口少,大部分都是內部消化了,但是絲綢也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這玩意屬于奢侈品,不需要通過大規模進口蠶繭、生絲來壓低絲綢價格,然后滿足民眾所需!

  大楚帝國官方,可沒有什么覺悟要讓民眾們穿上便宜實惠的絲綢……

  大楚帝國官方寧愿讓絲綢的價格保持在一個高價位,進而保護國內數千萬級蠶農的利益!

  這也是為什么大楚帝國會出臺‘絲綢保護法’這么奇葩的法律……不為別的,就是為了保護國內蠶農的利益而已。

  不僅僅有絲綢保護法,還有類似的茶葉保護法……過程差不多,前些年有些人發現印度那邊有些特別適合種植茶葉,就想跑過去搞茶葉種植園,然后消息傳回國內,就引起了茶葉行業的強烈抗議……最后帝國搞了個茶葉保護法,禁制國內企業在國外推廣種植茶葉,也禁制茶葉進口……

  國內多少地方都指望著靠茶葉這種經濟農作物發展地方經濟,同時靠著茶葉加工來發展當地工業呢,比如王圖昔年任職的河源府,茶葉經濟可是當地一大經濟支柱。

  雖然王圖已經從河源府調離,在廣州城里任職廣東參議一職,但是依舊強烈反對茶葉海外推廣以及進口。

  開什么國際玩笑,他就是在河源搞茶葉經濟這才獲得了足夠多的政績,進而走上三品高官行列的。

  你搞茶葉進口,摧毀當地茶葉經濟,這是打人家王圖的臉面!

  而類似王圖這樣力挺茶葉保護法案的地方官員可是數不勝數,尤其是在廣東,福建,浙江,云南這幾個重要的茶葉產地,那更是反海外茶葉的核心省份。

  最終,茶葉保護法就正式出臺成為了法律。

  ————

  在經濟農作物上,大楚帝國也不是什么都傾向于進口的,而是出于利益和利益之間的博弈……棉花也差不多,有支持棉花進口的,自然也就有反對棉花進口的,只不過目前國內支持棉花進口的聲音占據主流而已。

  棉紡工業是力挺棉花進口的,因為這樣他們才有廉價優質的棉花可用。

  同時國內大量關注糧食安全的官員以及農業專家們,也普遍支持棉花進口……因為在他們看來,棉花如果不進口,那么以國內的龐大棉花需求就會迅速拉高棉花價格,到時候大家都去種棉花了,而不是種植糧食了。

  就和早些年的江南地區一樣,隨著紡織業的興起,一度出現了棉花吃人的現象,最后棉花大規模進口,棉花價格回落,同時官府加大了糧食種植的監管以及扶持,這才扭轉了局面。

  因此,現在國內很多官員以及農業專家們,對那些能夠影響到國內糧食種植,影響國內糧食安全的經濟農作物,都是保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這也導致了國內種植棉花的收益一年不如一年。

  所以到現在,除了專門的大規模種植棉花為生的棉農外,普通農民家庭,其實已經不怎么種植棉花了……小打小鬧種植棉花再紡紗的話,還不如多種點果蔬花生之類的東西拿去賣,然后再購買棉紗織布呢。

  這土地,也是有成本的,人家農民也不傻!

  這一系列的現象,最終又導致了棉紗大規模進入農村市場……這也是國內無數小微型棉紗作坊、工廠的生存基礎。

  作為對比,成品布匹在農村市場就要小的多。

  也就是最近十來年,經濟持續發展,鐵路,河運交通持續發展后,機制布匹價格進一步降低,民眾收入持續提高等一系列因素后,成品布匹才逐步打開農村的市場。

  在一些經濟比較好的農村地區,如東部,長江流域等農村地區,基本上已經看不見農村婦女自行紡紗織布了,都是購買機制布拿回來做衣服。

  但是在經濟普通,乃至落后的地區,比如西南,西部,北方地區等地方的農村地區,成品布依舊沒能做到全面占據市場,當地農村婦女還保留著自行紡紗織布的傳統。

  只不過按照大楚帝國目前的經濟發展以及技術發展趨勢,估計再有個十年八年,哪怕是偏僻落后地方的農村地區,也不會再看見農村婦女自行紡紗織布的情況。

  這一系列的現象,也導致了目前大楚帝國里的紡織行業,尤其是紡紗行業里,絕大部分都是以家庭作坊,微型工廠的模式而存在,并直接面向本地消費市場。

  而能夠做到真正工業化生產,參與劇烈市場競爭,為那些大型織布企業提供棉紗的大型棉紡工廠,其實也不多。

  看似門檻很低,但實際上門檻非常高。

  對供應鏈,對工廠管理,技術管理方面都有很大的要求!

  這不是說棉紗很難做,而是想要做出來成本足夠低,質量還靠譜的棉紗不容易……

  這行業是屬于非常典型的競爭激烈,毛利低的行業,在這種行業里,如果不是一開始就有雄厚的基礎,后來者想要進去其實非常困難……不是做不了,而是會虧本!

  隨便來個人砸錢進去從事棉紗行業,到最后質量和成本很難和安華紡織公司這種玩了二十幾年棉紗的專業棉紗工廠相提并論。

  廣盛紡織公司想要購入新式棉紗的話,也只能找安華紡織公司這種專業棉紗工廠。

  當然,人家也不只有安華紡織公司一家供應商,他們還有其他幾家供應商呢,只是其他幾家棉紗供應商現在都不咋地,搞的廣盛紡織公司為了保持市場競爭力,只能高價從一些沒有太多合作關系的供應商里購買新式棉紗。

  即便如此,新式棉紗的供應也非常麻煩,價格高不說,而且供應非常不穩定,搞的他們連穩定生產新式布匹都不能。

  因此當他們聽到安華紡織公司正在購買大量新式設備,進行技術升級時候,很快就派遣了考察團隊過來,準備對安華紡織公司這個老合作伙伴進行考察。

  該公司明確表示:如果考察情況能夠讓他們滿意的話,廣盛紡織公司將會給安華紡織公司一個超級大訂單!

  對此,安華紡織公司高層是非常重視,而這種重視最終又傳遞到了其他部門,尤其是負責維護保養新式機械設備的機修科,就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公司高層的壓力。

  哪怕是剛入職的孫旭,都是開啟了天天加班的模式!

  對此孫旭倒是沒什么怨言,甚至還挺高興的……為啥?

  因為人家給加班費啊!

  平常時候加班費都是基礎薪資的一點五倍呢,法定節假日的話更是雙倍工資,孫旭琢磨著按照這么個加班情況下去,自己第一個月的薪資,搞不好能夠達到十二三楚元。

  就沖著一個月十多楚元的薪水,哪怕天天加班到半夜,孫旭都樂意的很!

  打工人嘛,誰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啊,只要給錢,加班不算啥。

  不管是十七世紀還是二十一世紀,人雖然不太一樣,但是道理應該是相通的!

  這不是有話這么說的:

  月薪二三十萬,老板是我爹,您說咋地就咋地,跪著加班都成!

  月薪兩三萬,老板是我兄弟,好兄弟一起扛,加班都不是個事!

  月薪兩三千,老板是我兒子,看著都煩,加個屁班,滾一邊去!

  月薪兩三百,老板是……把他掛路燈上風干!

  (本章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