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糜漢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公安缺糧 司馬入營
  糜旸今日帶出的二將分別是沙摩柯與關平。

  如今的他比不上孫權那般家大業大,麾下良將無數。

  他在公安城中可以依靠的,武力上佳能夠貼身保護其的,也就關平與沙摩柯二將。

  不過這二將的質量,一點也不比孫權從諸位江東良將中選出的徐盛與潘璋差。

  當糜旸與孫權皆拍案而起后,糜旸身后的關平與沙摩柯就紛紛拔出腰間長刀,與孫權身后的徐盛與潘璋對峙起來。

  其中沙摩柯因為對自身的武力有著自信,他微微上前一步,將糜旸護在了身后。

  孫權的身材在當世中已經算高大,但與沙摩柯相比,還是矮了足足一個頭。

  而徐盛與潘璋二將雖都是武力不弱之輩,但他們的身高都比孫權略低一點。

  當沙摩柯上前一步后,他那雄偉的身軀就如一道石柱般護衛了糜旸身前。

  加上他那彪悍狂野的面龐俯視著孫權三人,所以他往前這么一站,瞬間讓孫權三人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迫力。

  看著眼前如山岳般的沙摩柯,孫權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

  周泰的勇武,他是知道的。

  周泰的勇武比起他身前的徐盛與潘璋二將來說,只高不低。

  但就是這樣一個猛將,卻被眼前這位蠻將一箭重創。

  雖說據韓當所說,周泰那夜是分了心,加上因為年老往日舊傷發作,令其的身體機能遠不如當初強健,這才讓沙摩柯有機可趁。

  但這也足以證明,眼前這位蠻將的勇武不可小覷。

  在這樣的情況下,己方大軍不在,若是自己貿然因為一時氣憤與糜旸交起手來,勢必討不了什么好,甚至還有可能會吃大虧。

  想到自己的身份與糜旸天差地別,自己的性命更金貴許多,孫權覺得自己沒必要主動冒險。

  孫權有勾踐之奇,所以哪怕這時他再怎么憤怒,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他也能很快控制著自己冷靜下來。

  孫權望向糜旸的眼睛充滿了痛恨之色。

  這輩子他還是第一次聽到“猾虜”二字。

  想到這兩個字中代表的侮辱之意,要是可以的話,孫權直想將眼前的糜旸扔進大鍋中烹殺。

  但最后孫權還是保持了一絲理智上的清明。

  凝如實質般的殺機在孫權眼中流淌著,就在眾人以為他要下令徐盛、潘璋二將襲殺糜旸的時候,他卻出乎眾人意料的,對著徐盛與潘璋二人言:

  “回營。”

  孫權的這個舉動令徐盛與潘璋二將一怔。

  這不像至尊往日的做法呀。

  但他們看著對面那個狀若虎豹的蠻將,心中也明白了孫權的顧慮。

  若戰,勝負難料。

  還是趕緊護著至尊返回大營中才是最要緊的事。

  徐盛與潘璋護著孫權步步后退,朝著他們的馬匹走去。

  而看著步步后退的孫權三人,糜旸眼中也有殺機浮現。

  若是能趁此機會擊殺甚至擒拿孫權,那么不止公安之圍可解,就是江東從此也會陷入內亂中,再也不是劉備的威脅。

  當糜旸用詢問的眼神看向關平時,關平輕輕搖了搖頭。

  當年關羽與魯肅單刀赴會時,關平就在關羽身旁,那時徐盛與潘璋也在魯肅身后。

  那時關羽曾為關平詳細介紹過魯肅的身后諸將,并言他們都是一時猛將,令他不得大意。

  也許自身現今的武力不弱于彼等。

  但只要不是相差過大,且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兩方將領要是相互廝殺起來的話,一時半會是不能結束戰斗的。

  而江東大軍就在百步之外,轉瞬可至。

  雖然己方兵馬也在百步開外,但江東大軍畢竟人多勢眾,貿然與彼等野戰并無優勢。

  出于這種顧慮,關平向糜旸搖頭示意不可。

  而糜旸也明白了關平的意思,所以他暫時息卻了心中的殺機。

  畢竟今日會面的最大目的已經完成。

  徐盛與潘璋二將見糜旸三人終無異動,便趕緊護送孫權上了不遠處的戰馬,朝著百步外的軍營奔去。

  糜旸見狀,也領著關平二人上了身后不遠的小舟,越過護城河,回到了公安城下。

  孫權在駕馬回營之后,心中對糜旸恨極的他,趕忙喚來韓當,想令他領兵出營擒拿糜旸。

  但在見到糜旸已經度過護城河之后,孫權也只能氣的揮鞭抽馬,放棄了出兵的打算。

  這次糜旸與孫權的會面,以糜旸痛罵孫權,兩人不歡而散而告終。

  在回到公安城中后,糜旸對著關平言道:

  “吾曾聽聞孫仲謀在江東時愛騎馬射獵,并常以射虎為樂,以至于猛虎時常撲至其馬鞍,其猶不懼。”

  “今日一觀,孫仲謀能親來見我,足言傳聞不虛。彼亦是有膽氣之輩。”

  糜旸這么說,關平也表示認可。

  雖說孫權的武略與其父兄相比差強人意,但在個人膽氣這塊,他還是有點父兄風范的。

  這時關平想起了方才糜旸怒罵孫權的那番風采,他嘴角流露笑意,對糜旸言道:

  “子晟方才案前叱罵孫權,真是大快人心。”

  其實在魯肅擔任大都督時,江東言劉備借荊州不還一事,還未曾發生。

  魯肅之前在世時,討要的也只是南郡,從道義上來說,不算過分。

  可是在魯肅死后呂蒙執掌江東大軍后,所謂的借荊州一事,就漸漸開始流傳起來。

  一開始關羽為了維護孫劉聯盟,只將這當做笑話聽。

  豈不料在不管之下,這流言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許多不明事理的人的觀點。

  發展到今時,這個流言更是被孫權當做起兵偷襲荊州的借口。

  真是可笑至極。

  往日里關平就一直對這流言深惡痛絕,卻苦于無機會反駁,今日糜旸所舉正好完成了他的愿望。

  而等糜旸今日之語流傳出去后,加上孫權今日被糜旸拆穿真面目后惱羞成怒的的反應,勢必就會讓那些流言漸漸不攻自破,也會讓荊州民心更向著劉備一方。

  說實話,糜旸今日罵的也很是舒心。

  但他今日能罵的孫權毫無辯駁能力,并不是他口才有多好,只是他站在了真理一方。

  公道自在人心。

  哪怕孫權與呂蒙可以通過流言,擾亂一部人的看法。

  但清者自清,史書昭昭,荊州的真正歸屬權,在千百年之后,自有公論,何況今日。

  這時糜旸對著關平言道,“今孫權突然來公安,且今日呂蒙并未現身,或許呂蒙已不受孫權信任。”

  糜旸沒說呂蒙已經病重這件事。

  畢竟他知道這事太過令人匪夷所思,孫權知道就好。

  面對糜旸的這個判斷,關平頷首表示同意。

  糜旸不至于說因為呂蒙病重而不能視事,就對城外的江東大軍放松戒心。

  更不會因為孫權現今執掌大軍,而變得無所畏懼。

  只不過一個大敵倒下了,還是令其心中頗為輕松的。

  關平同意后對糜旸言道,“怪不得之前呂蒙一直按兵不動,不曾退兵,原來等的便是孫權到來。”

  “吾料想孫權此來公安,定是因為呂蒙大敗而心中惱怒,親來公安執掌大軍以圖復仇。”

  “若如此的話,則城外江東大軍,一時難退呀。”

  關平話語中對孫權來公安的目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一個最符合常理的推測。

  因為關平并不知道呂蒙病重的消息,所以他不知道先前呂蒙不退兵的真正原因。

  他在根據目前所有信息的推測下,只能得出符合邏輯的以上推論。

  雖然糜旸知道關平推論有不符合事實之處,但是他對關平所推導出的結果,也是認同的。

  糜旸與關平都不知道孫權來公安的真正原因,畢竟這段時間以來,公安被四面圍城,內外消息不通。

  任這兩個人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一向不顯山不漏水的糜芳,為了兒子竟然會想出使出反間計,來擾亂江東內部。

  況且退一萬步講,哪怕糜旸與關平知曉了孫權來公安的真正目的。

  但今日孫權身為一個勢力的君主,卻被糜旸那么痛罵。

  想來孫權這時已經將糜旸當做眼中釘,肉中刺,欲要除之而后快了。

  很有可能會轉守為攻。

  猾虜這個蔑稱,乃是歷史上陸遜用來辱罵劉備的。

  劉備在被陸遜這么罵后,他那種涵養好的人都忍不住要和陸遜死磕,何況心胸并不寬大的孫權。

  在糜旸與關平都意識到這點后,關平這時有些擔憂得說道,“子晟,城中糧食已經不足了。”

  在聽完這句話后,糜旸的臉上也浮現了凝重之色。

  荊州今年有疫情,又因為關羽之前相持日久的襄樊大戰,本就處在缺糧的境地中。

  在以往荊州各郡縣一有多余糧草,多運往前線補給關羽大軍,公安城中并沒多少余糧。

  當然公安作為防備江東的重鎮,原本是有數月存糧,當做戰略儲備一直不妄動的。

  哪怕那時關羽再缺糧,也從未打過動這些存糧的心思。

  但當初公安城中只有守軍三千,如今公安城內外卻有近萬大軍。

  再加上糜旸俘虜了不少江東士卒,現在公安城中的軍戶人數是以往的三倍。

  軍糧消耗的速度,也是以往的至少三倍以上。

  本來按照原本關羽定下的兩月守城期限,哪怕公安城中存糧不多,也是足夠支撐萬人吃喝兩月的,但可惜后續時事的變化太快了。

  在內部消耗增大,而友軍卻無法運糧補給的情況下,公安已經快到了缺糧的境地了。

  要是江東大軍就一直在外圍城,死守不退,不出月余,公安城中的糧食就會耗盡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

  一旦城中糧草耗盡,公安城頃刻將面臨大難。

  面對著關平臉上擔憂的神色,糜旸對關平言道,“你令城中糧官,再減少給江東俘虜的口糧。”

  “只要令他們不致餓死即可。”

  先前糜旸在將那些江東俘虜押入城中后,為了防止他們生亂,便沒有給他們太多的口糧。

  如今再減少之下,想來也能節省不少口糧。

  若到時候再不足,只能向那些大戶動刀了。

  其實在當世中,要是在曹魏治下遇到這事,那些俘虜要么為肉脯,要么就會被盡數斬殺。

  但糜旸是不會那么做的。

  也許糜旸這么做,不能讓公安城中堅持太久,但也足以令公安城中的存糧,再多堅持一段時間。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足以糜旸做很多事了。

  況且,益州的援兵應該也快到了。

  在得到糜旸的吩咐之后,關平默默點了點頭。

  如今也只能先暫且如此行事了。

  ...

  回到大營中的孫權,腦海中不停回蕩起糜旸所罵的“猾虜”二字,這讓一直被奉為江東至尊的孫權感覺到莫大的恥辱。

  他誓殺糜旸而后快。

  孫權嚴令徐盛與潘璋二將,不能將今日的所有見聞透露出去半分,否則軍法處置。

  而后孫權回到己身大帳,抽出腰間長劍,一劍削掉了他書案的半角。

  當年赤壁之戰時,孫權削案明心志,堅定了抗曹的決心。

  今日他故技重施,為的就是堅定烹鹿的心志。

  憤怒的孫權本來想立刻點齊兵馬大舉攻城,以泄心頭之憤,但他這時想起了張昭的忠告。

  擔憂江東大局的孫權,又開始舉棋不定起來。

  就在這時,他的侍從谷利來報,說是魏王使者司馬懿求見。

  聽到司馬懿求見,孫權臉上閃過了疑惑之色,但礙于對方是魏王使者,孫權還是選擇了接見。

  司馬懿在帳外并沒有等候多久,就被谷利帶入了孫權的大帳之中。

  而在司馬懿進入孫權的大帳中后,他看到了孫權面容肅穆的坐在自己的坐席上,從他面目上似乎看不出什么異常。

  但生性機警的司馬懿卻觀察到了,孫權身前的書案上有半角缺失,而那缺失的半角書案此刻正在地上躺著。

  見到這一幕,司馬懿對于今日自己的獻計,多了幾分自信。

  今日孫權與糜旸相見一事,整個江東大營中都知道,司馬懿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孫權在回來后,就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他與糜旸會面的具體內容。

  但從他削案這舉動來看,很明顯,他與糜旸的相會并不愉快,甚至很可能還吃了大虧。

  既如此,對于這點他若是不善加利用一番,怎對得起這些時日來的受困之辱。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