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明風八萬里 > 第一百章 故人
    只是話剛說出口,邢夫人又覺得這一聲“弟弟”似乎太親熱,倒是劉永錫則大大方方接受了這個異常親熱的稱號。

    雖然知道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有驚無險,但是劉永錫還是豪氣沖天地大包大攬:“姐姐放心便是,這件事有我在自然可以迎刃而解,等到了徐州我就親率大軍南征,不管來的是黃得功還是劉澤清,都打得他們全軍盡沒!”

    只是劉永錫這么一說,邢夫人反而覺得讓劉永錫統領大軍南下并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案,畢竟現在只是黃得功想要趁火打劫,可是劉永錫大舉南下之后,劉澤清、劉良佐這兩個劉永錫的老仇人肯定會前后夾擊劉永錫所部。

    雖然高杰全軍是江北四鎮實力最強戰力最強的存在,但如果遇到其余三鎮聯手夾擊的情況肯定是敗多勝少,因此邢夫人當即下定決心:“弟弟如果要統軍南下的話,姐姐跟你一起走,但是我覺得興平伯為國家付出了這么多,朝廷不是會放棄我們的!”

    這是邢夫人的真心話,她覺得現在除了劉永錫之外,至少可以依賴朝廷與史可法、越其杰、田仰這些名臣。

    而且在江都還有邢勝平留下的兩千三百人與家眷身邊的幾百人,只要據城死守黃得功短時間內也沒有太多辦法,所以邢夫人覺得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把高杰的家底都先接收下來。

    而這支大軍帶著高杰的棺材一路南行抵達徐州的時候也傳來了好消息,雖然黃得功想趁著這個機會大事報復偷襲江都,但是江北督師史可法站出來苦口婆心地勸了好幾天,終于讓黃得功打消了這個念頭。

    現在史可法已經親自趕往徐州,他甚至還派親兵傳來了口信,讓邢夫人完全不用擔心,朝廷不會辜負了有功之臣。

    邢夫人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而劉永錫也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浙中張皇后的陣營中又增了一員名臣。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前任兵部尚書在弘光朝奉旨協理京營戎政的張國維,這也說明現在弘光朝的黨爭到了新階段,不屬于馬士英與阮大鋮陣營的中立派在朝堂之上已經沒有多少立足之地。

    雖然張國維一直很仰慕東林,而且在很多問題上都支持東林黨人,但他終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東林黨人,劉宗周這樣的聲氣名臣動不動就要置他于死地,所以在弘光朝他的地位十分微妙跟馬士英靠得很近,馬士英還一度推薦他出任吏部尚書。

    但是現在的朝堂已經是馬阮之黨的天下,張國維這種人根本立足不住,而他恰恰又是金華府東陽縣人,因為毫不猶豫地掛冠致仕投奔張皇后。

    對于弘光小朝廷來說,張國維的致仕影響非常有限,朝廷最不缺就是前任尚書,馬士英第一時間就讓自己的次子馬錫把整個京營都接手過來,但是對于張皇后陣營的人物來說卻是前所未有的特大喜訊。

     p; 金華府本地最知名的兩位縉紳前任鳳陽總督朱大典與前任兵部尚書張國維都表態支持張皇后,而且張國維還是主動從弘光小朝廷跳槽到張皇后陣營中來而且十分熱心,這讓大家都看到一種無限可能,因此他們派了一位使者過來希望劉永錫能第一時間領兵南下。

    這位張皇后的使者現在是滿腔熱情:“現在浙中有三府二十三縣,半個嚴州府也是我們的地盤,現在最缺的就是一支強有力的大軍,誠意伯這個時候南下,可以說是萬事俱備!”

    劉永錫看著這個英氣勃勃的青年使者覺得特別親切,雖然知道按他的思路來辦可能引發一場災難,但仍然是帶著一臉笑意答道:“張先生所言極是,但是興平伯戰死睢州軍心不定,現在南下恐怕兇多吉少!”

    這位專程從南京趕來的青年使者卻覺得劉永錫浪費了天賜良機:“不過是劉澤清、劉良佐、黃得功之流,現在左良玉已經愿意為天下伸張正義,有寧南侯在,我們已經處于不敗之地!”

    劉永錫才明白張先生的底氣由何而來:“左良玉?等左良玉動了,我們再南下也不遲,現在南下恐怕就是左良玉占據了先機,張先生難道不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

    別看這位張先生想仗著左良玉東下來說服劉永錫,劉永錫這么一說他就明白過來了:“誠意伯的意思是寧南侯想等著我們與南都兩敗俱傷再出來撿便宜,他確實不是善類!”

    現在東林君子都把左良玉看成了救星,都指望著左良玉能率兵東進打倒弘光皇帝與馬阮之黨,但是眼前這位張先生年紀雖輕,是個極聰明的人物,他不但一點就通甚至想到更多的細節:“來之前誠意伯就說過不要指望什么四路齊發,他說得確實很有道理,圣母娘娘想要重返南都,一定要借重永錫公子之力!”

    他現在說的誠意伯是指劉孔昭。

    這位張先生之前在南京可是接受了空前規格的待遇,劉孔昭不但向他開放了誠意伯府秘藏多年的書庫,而且提供了最高規格的待遇,要什么給什么。

    而這位張先生直到最近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誠意伯世子劉永錫的安排,所以到了徐州之后他的轉變才會這么快。

    而劉永錫也很給他面子:“張娘娘要重返南都,首先就要借重張先生之力,張先生是想為大帥還是名相?”

    張先生知道劉永錫一直對自己另眼相待,但是他沒想到劉永錫會這么重視自己一見面就要封官許愿,甚至問自己是想要成為大帥還是名相,不由異常惶恐起來。

    畢竟自己不過是一個舉人而已,連進士功名都沒有,到現在二十六歲了還是一事無成,但是眼前這位小誠意伯卻是特別看重自己,再想起來歷代誠意伯的種種傳說,這個年輕人越發驚惶不定。

    但是他很快就定下來神,非常坦然地告訴劉永錫:“國家多事之秋,張煌言愿投筆從戎,為國家與誠意伯府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