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明風八萬里 > 第四十一章 轉機
    東平侯劉澤清知道所謂上策與下策都只是干擾項而已,他拋出所謂上中下三策只是讓洪承疇選擇自己給他選定的中策而已。

    收回剃發令的上策雖然能理論上能解決問題,但不會被攝政王多爾袞所接受,而下策同樣是極好的解決方案,只要閩越相爭自相殘殺清軍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但是現在來回一趟閩中至少兩個月,洪承疇需要一個馬上能解決問題的方案,根本等不了這么久。

    在這種形勢下,利用弘光朝的降將降兵似乎就成了洪承疇的唯一正確選擇,而劉澤清也給出了讓洪承疇滿意的答案:“相國說得甚好,我懂得怎么牽制劉賊!”

    洪承疇特意用了“牽制”這個詞,自然是認為劉澤清在內的江北四鎮跟越國公劉永錫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并不指望他們能對付越國公劉永錫的大軍,只求他們能夠牽制劉永錫就夠了。

    畢竟清軍南下的時候,江北四鎮連象征性的抵抗都沒有,這種情況下怎么指望劉澤清與劉永錫斗得難分難解,而劉澤清同樣不認為自己能對付得了劉永錫的五萬大軍,但他知道什么才是滿洲貴族與洪承疇想要的答案。

    他臉上都是狠毒之色:“我雖然在戰場對付不了劉小賊,但是劉小賊之所以能折騰到今日是因為有很多奸民支持金華賊,而我剛好知道怎么對付這些奸民,而且在這方面沒人比我干得更漂亮!”

    洪承疇覺得劉澤清的回答近于完美,雖然大清軍向來是屠民能手,但是與劉澤清這種真正的屠夫相比他們還是遜色太多:“說得好,說得好,一定要把那些支持偽明的奸賊殺得干干凈凈,那樣金華賊就只能是無源之水,折騰不起來浪花來!”

    錢謙益卻有一種膽戰心驚的感覺,他覺得劉澤清所說的“奸民”之中就有他,畢竟他前不久正嘗試著跟張皇后、越國公聯絡,因此他只能擠出笑臉說道:“東平侯的見解確實非同凡響,就是這么處置的話得小心以后的名聲!”

    劉澤清狂笑起來:“只要收拾了劉小賊,我就是朝廷棟梁,名聲必然響徹天下!”

    而洪承疇也笑了起來:“我都走到今天這一步了,還要什么名聲何用,東平侯,你放手去招兵買馬對付奸民,這件事我準了!”

    這一刻的洪承疇已經是殺機盡顯。

    而在他的故鄉福建,也有人提到了這位招撫江南提督軍務大學士,鄭芝龍信心十足地說道:“洪承疇既然到了南京,那么越明得意之勢肯定不能長久,別人或許不了解,洪亨九這個人我還是了解的,用兵是行家里手,肯定有對付浙人的辦法!”

    坐在龍椅上的唐王也就是隆武皇帝聽到鄭芝龍這么說自然是松了一口氣:“現在浙人與清人在江上爭得你死我活,正是本朝崛起的大好機會,南安侯不要錯過機會啊!”

    在這個問題鄭芝龍卻顯得非常保守:“陛下還是準備出兵北伐?但是廣信府已為浙人所有,總不能讓我們從背后抄擊金華吧?我覺得這件事不如先觀望一下,等到浙人與清人打得兩敗俱傷再出兵也不遲!”

    鄭芝龍這是穩妥之見,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這種方案符合鄭芝龍這個海商集團的利益,鄭芝龍集團的利益幾乎都在海上,不管是出兵入浙還是入贛都不符合鄭芝龍集團,甚至會把鄭芝龍集團的資源榨取干凈。

    隆武小朝廷雖然是鄭芝龍一手建立起來的,但在這個問題上唐王與鄭芝龍有著本質沖突,隆武皇帝更希望鄭芝龍能把全部本錢都押在自己身上搏一把,但問題在于鄭芝龍即使服從隆武皇帝的命令,隆武皇帝也沒有適當的回報,畢竟鄭芝龍在隆武朝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北伐成敗與他的地位無關。

    但是隆武皇帝仍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師北伐:“我們不能再拖下去,再拖下去的話,兩廣還有湖廣、云貴諸省恐怕都會向浙人靠攏,哪怕是為了造一造聲勢,現在也應當盡早出兵與建虜一戰!”

    首輔黃道周的看法與隆武皇帝保持一致:“是啊,陛下已經決定親率十路大兵北伐中原收復南陽故土,南安侯應當全力配合才對,總不能等到浙人收復南京拜祭孝陵我們還沒出兵,那樣的話西南各省將盡為越人所有!”

    在另一個時空,隆武朝廷是得到了殘明各省的正式承認與支持,而魯王小朝廷卻只能自娛自樂,但是現在的形勢卻是浙江的金華小朝廷在這方面占據了上風,雖然 ,雖然只有監國皇后與監國公主而且歷朝歷代都沒有這樣的先例,但是金華小朝廷的赫赫戰功擺在那里,不管是廣東、廣西、湖廣還是云貴都更傾向于浙江方面。

    這也是隆武皇帝迫不及待主張率二十萬大軍十路北伐的原因,雖然大家都不知道這二十萬大軍怎么變出來,畢竟福建省內的兵馬最多也就是兩三萬人而且鄭芝龍的主力還是海軍,但是隆武皇帝既然下了決心黃道周就全力支持:“如果南安侯不肯出兵,黃某人愿意自告奮勇率兵北征!”

    鄭芝龍沒想到黃道周居然準備拋開自己單干,但看到黃道周有恃無恐的樣子就知道他得到了隆武皇帝的全力支持,難怪黃道周這段時間時時刻刻都想壓過自己:“既然陛下準備十路北伐,那鄭某肯定是全力支持,但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要怎么跟浙人相處?這件事不解決,北伐就無從談起!”

    雖然現在隆武朝廷并沒有跟清軍正式交鋒,但是隆武皇帝與黃道周對于軍事形勢都是特別樂觀:“浙人牽制多鐸、博洛皆有大功,不管怎么樣都要給他們一個面子,朕已經決定與浙中結成兄妹之國,承認懿安皇后與坤興公主可以在浙中監臨國事!”

    隆武皇帝是一種非常樂觀的語氣談到這件事,在他眼中不管是張皇后還是坤興公主都是名不正言不順,以現在的形勢他這位唐王才是唯一合適的皇帝人選,能承認懿安皇后與坤興公主在浙中監臨國事已經是閩中最有誠意的讓步了。

    但是鄭芝龍卻是暗中冷笑一聲,浙人能同多鐸、博洛的大軍戰得難分難解,監國皇后與監國公主的名位根本無須閩中承認,更不要說唐王還幻想搞什么“兄妹之國”凌駕于浙人之上,完全忘記了越國公劉永錫這個浙中小朝廷的真正幕后黑手。

    一想到越國公劉永錫,鄭芝龍已經下了決心:“就等著金華那邊傳來好消息,我這就去準備出兵北伐!”

    鄭芝龍并不把“北伐”放在心下,他現在考慮的問題反而是洪承疇與劉永錫這兩個人哪一個是最好的選擇。

    洪承疇跟他一樣都是泉州南安人,兩個人可以說是同鄉,過去也有交情,大清國派洪承疇招撫江南總督軍務遲早是會找上他,但是現在的形勢發展似乎有點不妙,所以鄭芝龍對越國公劉永錫也抱有厚望。

    只要能保全福建一省地盤,他對于投效大清國還是越明小朝廷并沒有成見,唯一關心的問題就是地盤與其它利益問題,他現在等著洪承疇與劉永錫派來的使者并準備與他們討價還價。

    而隆武皇帝與黃道周在內的文臣也沒把鄭芝龍這位海賊出身的武夫放在心上,他們之所以熱心北伐的最大原因在于浙人北征江上已經連獲大捷,閩中如果不打出北伐的旗號恐怕天下人心都傾向于浙中。

    但是他們對于如何北伐卻是完全沒有把握,雖然不把鄭芝龍這個海賊放在心上,但是又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鄭芝龍這個海賊身上。

    所謂刻舟求劍不外如是。

    而此刻的杭州戰場卻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轉機。

    雖然這段時間的廝殺明軍與清軍都是表現極其拙劣,雙方圍繞著幾個城外據點不斷采取添油戰術,有些百人級別的據點前后竟然投入十幾個營頭,但是博洛也被邢勝平一連串的攻勢徹底帶歪了。

    最初投入的清軍只是新附軍,但很快博洛不但投入新附軍而且還投入了老資格的漢軍與外藩蒙古兵,最后清軍把八旗兵都投入進來并圍繞著這幾個沒有多少戰術意義的城外據點反復搏殺。

    對于博洛來說,他不但挫敗了邢勝平發動的連環攻勢而且控制住幾乎所有的據點,而且在這一系列的廝殺之中清軍的傷亡明顯小于明軍,明軍投入越大損失也會越大,這么打下去勝利必然屬于大清兵,所以期望明軍能持續發動攻勢。

    但對于邢勝平來說,這種添油戰術對他更為有利。

    雖然他的損失大于清軍,但是通過這一連串的持續攻勢他成功牽制住清軍主力,讓博洛根本無法分心到其它戰場上,而且他的損耗雖然大于清軍但還在承受范圍之內,而且更重要的是清軍的損失無法彌補,而邢勝平能源源不斷地得到補充。

    雖然補充上來的都是不怎么堪用的新兵,但這代表明軍將會占據戰略主動,而且讓邢勝平欣喜若狂的轉機正是監國公主正率領上萬大軍準備渡過錢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