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逆流啟明 > 第三十八章福王的處置
  “揚州何德何能擔任首府?”

  “揚州不能,難道你們蘇州可以?”

  就在兩人說著悄悄話的時候,翰林院突然響起了嘈雜之聲。

  鄭森樹耳傾聽,笑著搖了搖頭:“江蘇省新立,首府就打了起來。”

  “南直隸確實應該分了。”

  黃宗羲望了一眼,嘀咕道:“雖然進士南北中三分,但庶吉士卻多為南直隸之人。”

  自明初始,非進士無以進翰林,非翰林無以進內閣形成了鐵律,甚至最后演變成非翰林無以任禮部尚書,非翰林無以任主考官,非翰林不為御史等,基本壟斷了朝廷頂尖權力。

  包括弘治朝內閣首輔李東陽,楊廷和,嚴嵩、高拱、張居正等,皆是翰林院庶吉士出身。

  弘治年間開始,翰林院的庶吉士,以一科一選,每選二十人形成了定制。

  除了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外,其余的十七人則從二甲、三甲中選立。

  而在紹武元年的恩科中,二十名庶吉士,南直隸就占據了五成,即十人之多。

  換而言之,雖然在進士的分配上公平,但在內閣掌權的輔臣,卻多是南直隸人。

  這種情況下,怎么能不讓皇帝忌憚?

  “不過話說回來,以我之見,蘇州富庶甲天下,可擔任首府,眼皮底下好管理。”

  鄭森卻低聲述說道。

  “話不能如此!”

  黃宗羲搖搖頭:“揚州的鹽商,淮鹽年入數百萬兩,而且作為漕運,直通北京,這可遠比蘇州區區一些錢糧重要。”

  就在這時,忽然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徐文,則一步步地走來,翰林院中瞬間寧靜。

  “咳咳,編撰崇禎實錄、弘光實錄的工作暫且停下。”

  徐文抬起頭,目光掃視這些年輕人,滿意地點頭道:“今日授課的,乃是吏部尚書王部堂,爾等莫要缺席,也要做好準備,免得丟了翰林院的臉面。”

  說完,他又大踏步地離去。

  翰林院不僅可以為皇帝草擬圣旨,隨侍身邊,更是有吏部、吏部侍郎和尚書來上課,聯系關系。

  可以說,熬過了三年,前途一片光明。

  翰林院內依舊議論紛紛,一般來說侍郎來上課都很少了,更何況是尚書。

  不過所有人都珍惜這個機會,吏部尚書謂之天官,可以跟內閣首輔斗個三七分的人物,畢竟朝廷無外乎人事和財權罷了。

  午后,王應熊急匆匆而來,官服一絲不茍,走起路來虎虎生威,不似個文臣,反而卻像個武將。

  眾翰林卻仿佛回到了蒙學時,恭敬的行禮,聽課。

  王應熊為翰林們上課,也是精神奕奕,說起課來,那是絡繹不絕,虎眼四望,似乎想要尋覓一個可堪造的人才。

  講了一個時辰的武事,即王應熊對地方平定叛亂的心得體會,他才潤了潤嗓子,開口道:

  “即今日起,除了吏部、禮部外,六部尚書、侍郎,每天都要出去一個時辰來為大家授課,爾等莫要辜負了陛下的良苦用心。”

  說完,他準備離開,卻又忽然停下,露出一絲笑意:“按照慣例,非入翰林的進士,須觀政半載,及可任用之,不過陛下對翰林無須觀政頗為不爽利,你們做好準備吧!”

  這句話一出,翰林院掀起了滔天巨浪。

  觀政制起于洪武時期,在洪武六年(1373)二月,第一批進士們經過兩年的從政,朱元璋發現了科舉的弊端:

  錄取的進士華而不實,水平極差,對政務絲毫不通,年年kpi考核不及格。

  以為招來幾個任勞任怨的勞模,結果換來了一群喝茶看報的老爺,這誰能忍得住?

  一氣之下,直接廢除了科舉。

  于是,往后明朝將官吏的選拔放在了“薦舉”“學校培養”“吏員轉升”上面,即三途并用。

  間隔十年后,在文臣的不斷請求下,朱元璋表示再相信你們一次,於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下詔兩年後重開科舉,但卻讓進士去六部觀政,學點政治能力。

  但庶吉士,則在翰林院觀政,輕松自在順便養望。

  “我等在翰林院,不也是觀政嗎?”

  黃宗羲膽子頗大,開口問道。

  “哈哈哈!”王應熊搖搖頭,開口笑道:“過段時間,你們就知道了,這是好事。”

  眾人紛紛無奈,心里七零八落,著實不對勁。

  規矩一旦被破,就像是大門換了鑰匙,誰也不知好壞。

  煎熬了幾天,翰林院終于等到了消息。

  原來,他們的觀政地點,則在內閣中書,以及起居郎。

  內閣中書,即中書舍人,專門負責掌撰擬﹑繕寫之事,說白了,就是文書。

  一般來說這樣的職位,都是舉人、同進士出身,七品官,前途渺茫。

  但對于他們這些新科進士來說,能夠進內閣做文書來實習,乃是天大的榮幸。

  而起居郎更不必提,那是天天跟著皇帝的官,天天在皇帝眼前轉,能不眼熟升官嗎?

  一時間,翰林院人群踴躍。

  而翰林院,不過是皇帝的小試牛刀,他真正的目標,則是中央六部衙門。

  內閣三人,并工部尚書姜曰廣一同覲見皇帝。

  秋老虎快要過去,皇帝隨便耷拉著一件外衣,頭發披散,坦露的胸脯,欣賞著自己從御花園移栽過來的花朵。

  如果這被御史們看到了,指不定就是跳腳彈劾,而他們幾個人很識相,裝作看不到。

  文臣四人側目而視,搞不懂皇帝的真正意思。

  “姜曰廣——”

  “老臣在。”姜曰廣忙進一步,距離皇帝只有三步之遠。

  “你此行去往北京,除了皇宮以外,城墻外,還要處理一件事。”

  “你明白嗎?”

  這句話一出,四人心中一嘆,姜曰廣只能硬著頭皮道:“老臣明白。”

  “不,你不明白!”

  皇帝突然轉過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露出一絲笑容:

  “對于那位福王,某之前想著,如果他死了,就給他一個風光的陵寢,結果,他卻活過來了。”

  “天意弄人,該死的沒死,該活的沒活……”

  這讓,四人根本就接不上。

  “就恢復他福王的爵位,去往鳳陽吧!”

  不出意外,圈禁。

  這個令老朱家藩王膽顫的地名。

  7017k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