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逆流啟明 > 第三十八章糧食負擔
  一陣砍價還價,六部最后一合計,總耗一千四百萬塊銀圓。

  最后盈余就剩下兩百萬塊。

  至于糧食倒是剩下很多,六部中只有兵部喜歡,軍隊的消耗太大,如果朝廷不供應的話,支出增加一倍。

  即使去除軍隊的消耗,還有近一千四百萬石。

  兩百萬銀圓確實少了點,一旦遇到緊急事情,怕是支應不過來。

  “陛下,如今北京糧價一石約莫一塊銀圓,將去年的存糧慢慢發賣,可收歸三四百萬塊銀圓。”

  對于皇帝的憂慮,趙舒心領神會,立馬說出了解決辦法。

  由于為了遷都,南京紹武二年的存糧幾乎全部運至北京,足夠全城百姓食用一年的。

  如今秋糧送來了,去年和夏糧自然就不被待見,發賣也是應該的。

  海運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北京吃到了新糧。

  如果是之前漕運,地方必須在十月底收上所有的賦稅,然后按照距離,最遲一年,最短三五個月,必須將賦稅輸送到北京。

  所以除了一些達官貴人和皇帝,滿北京城基本吃不到新米。

  “商稅的潛力還很大,戶部還須努力啊!”

  朱誼汐點點頭,看著朱謀,感嘆道。

  之所以不說海關和鈔關,鈔關還在內廷手里,屬于過渡期,而海關則是將來的皇帝內帑所在,戶部是一根毛也撈不到。

  “陛下放心,票鹽法明年徹底鋪開,長蘆鹽場,閩鹽,解鹽、兩浙鹽等起碼能增倍。”

  皇帝的眼神中充滿著遺憾,朱謀深受刺激,立馬保證道:“微臣只是以少的算,至少能得八百萬塊。”

  “好!”皇帝贊嘆道:“鹽業乃朝廷命脈,可得好好經營才是,盡力而為即可,莫要強求。”

  對于鹽稅,朱誼汐期望很高,這絕對是現金奶牛。

  清朝的鹽稅在票鹽法后,直接突破千萬兩,到了光緒年間就超過了三千萬兩,宣統更是達到五千萬兩。

  不要要求那么高,千萬塊總是要有的吧!

  不過朝廷如此拮據,還是北方太過于殘破,無法供給朝廷,待休養生息兩三年后,局勢必然改觀。

  趙舒甚至樂觀的估計,滿清覆滅后,北方太平人口滋生,賦稅大增,戶部每年的盈余能超過五百萬塊。

  而糧食更是會堆積如山。

  一場預算會議,倒是完美的結束了。

  最后,朱謀親自求見皇帝,說出了心聲:

  “如今糧價雖然依舊高昂,但想來是下跌的,所以戶部上下尤愛銀圓,而鄙夷糧食。”

  “糧食需要人看管,修糧倉,不時的還要曬一曬,而銀圓直接裝箱子送來,數一數,或者稱重一下,省時省力。”

  “你的意思?”

  朱誼汐蹙眉。

  “戶部上下的意思是,山東、陜西、甘肅、山西、河南、北直隸各省,水力不行,交通不便,運送糧車的損耗太大。”

  “與其這般,不如直接征收白銀來的痛快。”

  朱謀小心翼翼地看著皇帝,試探性地問道。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當年初入南京時,將天下劃分的銀、糧分稅區,即分稅法。

  就是借鑒于一條鞭法的弊端改良而來,因為有的地方銅貴銀賤,如江南,有的是銀貴銅賤,如江西。

  所以,例如像江蘇,浙江,應天府等經濟發達的地區,主要征收白銀,因為他們產糧不足,白銀倒是不少。

  而對于湖廣、江西等產糧大省,水利發達,有足夠的運力輸送糧食,所以依舊收糧食。

  因地制宜,不外如是。

  如果依舊這樣,山東、河南都是產糧大省,而且有運河、黃河,應該是收糧食。

  北直隸不必提,眼皮子底下,必然是糧食。

  只有甘肅、山西、陜西三省,道路難走,銀錢才劃算。

  但是戶部卻不愿意了。

  因為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活躍,白銀的用處越來越大,糧食就越來越不受待見。

  就像朱謀說的,糧食占地方不說,還得派個人給它守著伺候,成本太高了。

  隨著朝廷用白銀來給官吏發俸祿,糧食的重要性再次降低,最大的作用就是給北京城作供應了。

  而這個作用,民間的糧商就能搞定,尤其是有活躍的海運,糧食危機越走越遠。

  朱謀鄭重其事道:“糧食再多只能是負擔,如果北直隸恢復如初,甚至南方都不用收糧了。”

  這話雖然有些果斷,但確實是真的。

  所以,幾千年來的糧食困局,此時就成了糧食負擔。

  戶部如今最大的支出,就是修糧倉。

  “不行——”

  皇帝想了想,直接否決這個提議。

  “不要眼皮淺,要想著將來。”

  說到這,皇帝沉聲道:“海運是便捷,但若是海上被封鎖了,豈不是任人宰割?”

  “陛下,天下豈有這般人?”朱謀脫口而出,不可置信。

  如果坐視不管,西方列國就是。

  心里嘀咕著,皇帝直接道:“兩條腿走路,海運漕運并行,這是國策,絕不能更改。”

  “對了,開封決堤許多年了,治理黃河刻不容緩。”

  言罷,皇帝直接要求戶部,設立一個治黃專項金,每年至少投入五十萬塊治理黃河。

  這般,朱謀無奈,只能離去。

  回到戶部后,幾位侍郎圍了上來,滿臉期盼。

  搖了搖頭,朱尚書無奈坐下。

  左右侍郎嘆了口氣。

  “十三個清吏司,分管各省,都有倉部,而倉部耗費極大,其他幾部就風言風語,你們戶部管著錢糧,可不得大筆用著。”

  左侍郎嘀咕道:“誰能想到咱們的苦?”

  “罷了。”

  朱謀飲了口茶,說起了黃河治理之事,得知每年又要多出五十萬塊,兩個侍郎面色極其難看。

  “這寬裕的日子沒幾天,又得勒緊褲腰帶了。”

  “別抱怨了。”

  朱尚書沒好氣道:“要不我再去說道說道?”

  “別,您老辛苦了,再去一次,咱們庫里就真的沒了。”

  “哼!”朱謀擺了擺手,道:“與其在這里唉聲嘆氣,還不如直接去黃河邊多設幾個倉儲來的實在,免得來年忙得頭昏眼花。”

  開源節流,到底還是得鑄錢來的塊阿!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