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蘇九霓魏商最新章節 > 第499章 沒人會不喜歡蘇九霓那樣的人
  老百姓靠天吃飯。
  老天變臉,百姓就要遭災。
  眼看稻田里的莊稼被雨水一點點淹沒,百姓除了無能為力,別無他法。
  痛苦、壓抑在沒完沒了的雨水中凝結,持續發酵。
  徒北村村民過了多年安穩日子,手里多少攢了點家當,尚且能繼續往下支撐。
  但徒北村之外,外城剛剛脫離佃農生活兩年的百姓卻沒那么幸運。
  去年的糧一半裹腹,一半換了生活所需,滿懷希望就等著今年新糧下來,繼續奔紅火日子。
  八月一場不停歇的暴雨,輕易就毀了剛剛鑄起的希望。
  似嫌棄百姓遭遇的苦難還不夠,再次摁著他們冒出的頭往下壓。
  不止流放之地,整個雍州多地都因此受災,邊城亦不可避免。
  地方奏折以最快速度上達朝廷。
  拿到奏折當日,宮中就傳出皇上諭令:
  “立刻從臨近州城調派人手支援,疏散受災百姓,加固雍州各河渠水庫堤壩,以防泄洪!”
  “另著地方糧倉準備,隨時開倉放糧,若有人敢趁災斂財,斬!”
  “傳令徐州、象州兩地守將,各帶三千兵馬往邊城,嚴守流放之地防線,謹防有人作亂!”
  “提甘振宇為二品巡撫,即刻赴雍州治理災情!持朕手諭,可酌情調度周邊兵力、籌措錢糧,一切皆以救災賑災為首要!”
  命令一一下達,甘振宇走馬上任,即刻整裝趕赴雍州。
  從金鑾殿出來,魏離依舊眉頭緊鎖,心頭總有股莫名的不安。
  “皇上,甘大人行事穩妥,此去必能處理好災情。”紫衣跟在他身后,知道他憂心流放之地情況,更擔心徒北村的親人,“而且還有甜寶跟白彧在,合三勢力之力及霍先生調度之能,流放之地定能無恙。”
  魏離抿唇,停下腳步回頭,“話雖如此,朕還是不放心。天災與人禍不同。甜寶再能耐也是人,如何憑一己之力對抗天災?且朕最擔心的是,水患一起,地方必然混亂,防守也會出現漏洞,藏在暗處的人必定渾水摸魚……紫衣叔叔,朕無法安心,你跟斷刀叔叔是我最信任的人,他如今鎮守在邊境,我唯你可用。”
  紫衣聞言,心頭已然明了,即刻拱手躬身,“請皇上下令!”
  “你帶上暗衛營即刻離京,替我保護好他們!”
  “是!”
  皇上直屬的暗衛營一走,皇上身邊便無親近之人相護。
  這一點兩人心知肚明,但是此刻誰都提這件事。
  皇上不會改變決定,而紫衣能明白他的心意。
  與此同時,長安使臣驛館。
  各國前來協商結盟的使臣猶在,對于雍州災情的知悉,并不比玄景帝慢多少。
  北襄使臣團別院里,飛云匆匆走進供客小憩的小花廳,將剛接到的密報上稟,“雍州水患已起,若是降雨仍持續不停,災情嚴重程度將無法預估。屆時流放之地防守再嚴密,也會因亂漏出缺口來,予人可趁之機。主子,我們作何打算?”
  漠北王坐在臨窗小榻,扭頭看了眼外頭灰蒙天色,眸光閃動,“而今大陸形勢已變,諸國最大的禍患不再是蘇九霓,而是南桑。蘇九霓放走閆長空,手里少了這個可牽制南桑的籌碼,接下來南桑必有動作。天賜良機,趁這個機會,許能促成大越與我北襄達成聯盟。飛云,將此次隨行的侍衛撥出一半趕赴雍州邊城,在蘇九霓有需要的時候出手幫忙,無需過早往前湊,見機行事。”
  “主子是擔心南桑許會趁著這個機會對蘇九霓動手?”
  漠北王回頭,揚唇淡笑,眼中卻無半分笑意,“南桑一定會動手。”
  “屬下這就去辦!”
  飛云剛離了小花廳,外頭又走進個人來。
  年約六旬的花甲老者,褚色錦衣繡金腰帶,雍容貴氣,眉眼間自有一股不怒而威的上位者氣息。
  漠北王立刻起身,笑臉相迎,“東濮皇,有失遠迎,怠慢了。”
  “誒,漠北王就莫要如此客套了,這里只你我二人,都隨意些如何?”東濮皇展笑,走進小廳自然落坐小榻另一側,“剛才看到王爺貼身侍衛匆匆離開,替王爺辦事去了吧?雍州的事?”
  “什么都瞞不過您這雙利眼。”漠北王搖頭一嘆,從榻旁取來小幾放在兩人中間,親手斟茶,“都說人禍可躲,天災難避。雍州洪水猛漲,水渾了,渾水摸魚的就有可為了。東濮皇對此事怎么看?”
  “你我來此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己方國朝安寧。這么說吧,你、我、南桑太上皇皆是政客,而蘇九霓,是江湖客。政客重利,江湖客重義。我們與蘇九霓本是毫不相干的兩種人,但又都可為了目標與信仰拼盡全力。區別只在于各自立場不同罷了。這一次東濮想要的利只有蘇九霓能給,自然選擇蘇九霓。”
  漠北王舉杯,朝對面老者敬茶,“東濮皇,本王以茶代酒,敬你一杯。以后的事情如何暫且不談,此次,北襄與東濮目標一致。”
  諸國與大越談判持續數月,雙方來回拉鋸始終未能談妥。
  兩個當權者都明白,他們示好的誠意尚未能達到大越要求,而此番出手相幫,可能是他們唯一能爭取到大越的機會。
  得罪蘇九霓,她有仇報仇找的是罪魁禍首,以命抵命她便不會再來找麻煩。
  但與南桑的仇怨,必要你死我活一方國滅才會罷休,而南桑仗著神兵,根本不將諸國放在眼里。
  所以這一次,他們必須選擇蘇九霓。
  說句心里話,如果撇開家國大事,若論要與人相交,沒人會不喜歡蘇九霓那樣的人。
  北襄與東濮兩個大國的動作,自然瞞不過同在驛館的其他人眼睛。
  諸國紛紛跟著作出選擇,最后竟無一人退出,連跟蘇九霓等人仇怨最深的大融及龍元也著人趕往雍州邊城,為守好那道防線貢獻一份力量。
  各方都在做布置的時候,渾不知南桑死士已經悄然埋伏在流放之地外圍防線暗處。
  如蟄伏的毒蛇吐著猩紅信子,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