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天漢之國 > 第200章 簡單還是難?
  在山上轉了一會。等到回來,見孫五郎和葛二郎坐在路邊休息,便叫他們隨自己一起回去。

  回到住處,王宵獵把泥鰍交給廚子。讓他們收拾好了,再用油炸過,拿來下酒。

  看看快到中午,王宵獵吩咐議論事情的官員先停了。就在外面擺開幾張桌子,大家飲酒。此次到虎頭山,一是討論相關的事情,再就是當作度假,不用過于忙碌。

  廚子們去了泥鰍的內臟,用鹽酒腌過,去了土腥味。鍋里燒好了油,用油細細炸過,泥鰍便就成了酥脆的美味。不過對這個時代的農家來說,這種做法過于奢侈了。

  眾人落座。王宵獵道:“前些日子葡萄熟了,我命人釀了些葡萄酒,今日正好嘗鮮。葡萄酒據說是漢時從西域傳進中原,到了唐時又有妙法,到了現在才傳遍天下。襄陽這里天氣太熱,雨水又多,按說長不了好葡萄。不過拿來釀酒,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說完,命士卒給各桌上了酒。

  舉起酒杯,王宵獵一飲而盡。連飲三杯,請大家吃菜。

  孫五郎和葛二郎坐在一邊,中間一張小桌子。上面擺了幾個菜,一盤泥鰍,一壺酒。

  學著旁邊官員的樣子,葛二郎舉起酒杯,一口喝下肚。放下酒杯,用舌頭咂了咂味道。說道:“這酒有些酸味。作怪,又不像好酒壞了發酸,甚是爽口。”

  孫五郎道:“這是葡萄酒,極名貴的。我隨在觀察身邊許久,也不過喝了一兩回。”

  說著,伸手拿起一條炸泥鰍。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小心地放進口里。嚼了幾下,喜道:“沒想到泥鰍這樣美味!以前只聽說不好吃,實在冤枉了!”

  葛二郎也拿一條嘗了。才道:“泥鰍未必好吃,是油炸過的好吃。用油炸了,自然香脆,隨便什么都好吃!五郎,尋常的農家,哪里舍得這么多油?觀察說是美味,卻不是普通的人能吃的。”

  孫五郎點點頭,與葛二郎你一條我一條,吃得不亦樂乎。

  酒過三巡。王宵獵放下酒杯,高聲道:“到虎頭山有兩天的時間了。你們議論事情,我東一耳朵西一耳朵,聽了不少。不說議論的對不對——既然議論,就沒有對不對。但為什么議論,怎么議論,還是有道理可講的。今天大家放開心情,盡管飲酒吃肉。借著這個機會,我多說幾句。”

  陳求道拱手:“我等聽觀察吩咐!”

  王宵獵擺了擺手:“運使不必太拘束了,只當我們閑聊就好。為什么要你們議論呢?說到底,這些事情本來就是轉運司和地方管的,制置司只要提要求就好。只是現在非常時期,官員配置不齊,許多事情都要同心協力來做。但以后實際做事的,還是轉運司和地方。施行之前,官員不議論清楚,到時候就會無所適從。官員都不知道怎么做,公吏和百姓又該如何?”

  一眾官員點頭。這是王宵獵做事的特點。政務不是簡單下命令,而是事前充分準備,充分討論,讓參與的人、執行的人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

  王宵獵道:“我說印會子、開銀行,只要執行得好了,并不會讓物價上漲。而且會讓市面上的工商業繁榮,會讓官府收到的稅越來越多。但到底怎么做,才能達到這些效果呢?一定要我說,我自然可以說出一套做法來。這套做法行不行?效果好不好?那可就難說了。但是,讓你們充分討論,讓你們明白我要干什么,還要結合實際想出辦法來,那效果自然不同。”

  說到這里,王宵獵不無感慨地道:“世上的人哪,經常會犯一個毛病。有了一定知識,到了一定地位,手下管著一些人,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說的話絕對正確。我們一些官員,最經常犯這個毛病。不要看大家在這里都客客氣氣,言行有禮。許多人回到衙門里,面對屬吏,面對百姓,可不是如此。經常會一拍桌子,此事一天之內若辦不完,定斬不饒!哪個村子的稅,若是明天不能全收上來,打五十軍棍!”

  下面的人聽了,不由面面相覷。不知道王宵獵是什么意思。做官的,對誰都和和氣氣,這官當得還有什么意思?許多事情,就需要官員有決斷,雷厲風行。

  王宵獵搖了搖頭:“事情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做?肯定的說,不必要。那為什么許多人這么做呢?很簡單,不這樣他們事情做不下去。難聽一點,能力不夠。但現實是,大部分時間,大部分人,面對工作都是能力不夠的。不但是公吏的能力不夠,官員的能力更加不夠。有的官員就喜歡這樣,行嚴刑峻法,不許人反對,不許人置疑。用他們的話說,這叫做雷厲風行,做事果斷。有道理嗎?沒有道理。雷厲風行、做事果斷跟粗暴的作風有什么關系?好好說話,精準地安排任務,就不能果斷,不能雷厲風行了?但是我們的官員,很少有人能夠整理好工作,處理好關系,和風細雨地把事情做了。”

  隨著閱歷的增加,地位的變化,人也會變化。三年前,王宵獵不會有這樣的認識,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但隨著自己地位穩固,實力增強,威望增加,王宵獵也在改變。

  人對世界的認識,對自然的認識,對人類社會的認識,是一點一點在增加的。認識到增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認為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是一種巨大的進步。這種進步,會改變思想,改變做事的風格。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有更進一步的改變。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不是正確的?很多事情,是不是真地想清楚了?官員往往對事情還不清楚,理不出頭緒來,卻又受到上面的壓力,做事情簡單粗暴。他們真正理解了,反而不會這樣了。

  前世的時候,王宵獵曾經聽過一個著名老師的公共課。老師說,偉人喜歡看佛經,特別喜歡六祖惠能。為什么?因為惠能不認字,是一個人民和尚。這話有沒有道理?當時覺得有道理。現在認識到,老師的話沒有道理。人民和尚和不認字有什么關系?認字的,就不能做人民和尚了?做了人民和尚,就不能認字了?這兩者本來沒有關系,因為集中到了惠能身上,就被強行有關系了。

  世間的事許多都是如此。對事情認識不深刻,覺得自己懂了,實際上沒有懂。覺得自己認識到了萬事萬物的道理,其實并沒有認識到。事情做對了,不知道為什么對了。做錯了,不知道為什么錯了。

  對于官員來說,除了極少部分的人,工作態度不好,就是能力不夠。認識到這一點,王宵獵對手下官員要求高了許多,態度也好了很多。知道他們的能力不夠,還要知道怎么彌補,而不是無能狂怒。進行充分的討論,進行集中的學習,就是辦法之一。

  為什么不是自己直接下命令?因為王宵獵知道,自己想的辦法,未必是最好的辦法,甚至未必是合適的辦法。只有理論結合實際,踏踏實實,才是最好的辦法。

  前世的時候,學習了許多知識,學習了歷史,幾乎所有的人都覺得,如果自己到了古代,幾乎必然會大富大貴,避免社會的問題,開創一個美好的未來。實際上可能嗎?當然不可能。中國就是中國,中國歷史上沒有經歷那些,移植別人的,就必須經歷一個改造適應中國的過程。

  這個道理實際上很簡單,但絕大部分人就是想不明白。最簡單的,一些到國外留學的人,覺得自己是在發達國家學的,見識過發達國家了,自己必然比沒見過的人更加懂得多,別人都要聽自己的才對。實際上呢?要么老老實實了解中國,要么就只能不斷抱怨,甚至是活在自己的虛幻里。

  如果工業革命最先在中國發生,世界是不是會是前世的樣子?王宵獵可以肯定回答,必然不是。是不是會有大航海?還會不會有世界大戰?那說不好。但可以肯定,與歷史不同。

  我們曾經以為,世界很簡單,有一個模板。文明不同,只會在這個模板上處于不同的階段,有些許區別,有文明與愚昧,有先進和落后。實際上,世界不是這樣劃分的。

  到了現在,在思想上,王宵獵對現在手下的官員,是一種俯視的態度。但在身份上,王宵獵不再認為這個人好,那個人壞,這個人高尚,那個人卑鄙,而是一種平視的態度。對于百姓,在王宵獵的眼里也更加親切,更加可敬。

  對于百姓,或者說對于人民,并不好擺正態度。中國特別的歷史,大部分人都知道人民的重要。但大部分人,卻不知道人民為什么重要,重要在什么地方。很多人,甚至跟古代帝王一樣,把唐太宗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引為名言。很多人的眼里,并不知道為什么要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是矛盾的。人民總體上的先進性和個體的落后性同時存在。人民整體代表了歷史的方向,個體的人民卻由于知識不足、見識有限、意識落后,經常表現出落后性。如何認識人民的整體,又如何在整體中認識個體,不是簡單的事。或者說,能把這件事情想清楚的人,非常之少。

  作為漸漸成形的襄鄧集團的領袖,王宵獵需要把這件事情想清楚。在這個基礎上,王宵獵需要改造自己屬下的官員,改革他們的行政,同時改造自己治下的人民。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