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天漢之國 > 第263章 新路
  那一日黃員外拒絕了轉道向南,唐哲就經常回來。黃員外要避人耳目,又要躲著唐哲,很少有機會到玉奴那里。幾天時間,是日也想夜也想,幾乎要憋出病來。

  這一日,唐哲早早出去,說要回汝河以北處理事務。黃員外聽了,不由心中一喜,覺得自己的機會終于來了。誰知到了下午,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女進了客棧,找到了玉奴,再不出來。

  傍晚時分,黃員外心中煩悶。到外面買了一葫蘆酒,切了一大塊熟羊肉,回到房里喝酒。剛剛走到門口,就見玉奴身邊的小婢站在那里,招手道:“員外,我們夫人有事相請。”

  黃員外聽了,心中大喜。手中的酒和羊肉來不及放回屋里,提著跟小婢到了玉奴房里。

  玉奴和萍萍兩人坐在桌邊說著閑話。見到黃員外進來,急忙起身行禮。指著萍萍道:“這是我的妹妹。因為家中有事,前來尋我。”

  黃員外聽了急忙關心地問道:“不知是什么事?”

  玉奴搖了搖頭,不肯說,只是請黃員外坐。

  看氣氛有些不對,黃員外從懷里掏出兩貫錢來,交給小婢道:“天色晚了,不耐煩做飯。這里有兩貫錢,你拿著出去買些酒肉回來。”

  小婢拿了兩貫錢,飛快地出去了。

  襄城已經習慣用襄陽發的會子,使用方便了許多。若是以前,兩貫錢可是不輕,黃員外出門不可能帶在身上,小婢瘦弱的身子拿著也不合適。

  玉奴上了茶來。黃員外一把抓住玉奴的手,道:“我們雖然是露水姻緣,總有些舊情在。若是你有難處,盡管給我說。只要我能幫上忙,必然會幫你!”

  一邊說著,黃員外偷眼看一邊的少女。見那少女面色如常,心里踏實下來。

  玉奴抽出手來,道:“員外,我是我家官人的外室,你總是知道的。”

  黃員外點頭:“你單獨住在襄城,又不與大娘子住在一起,有什么關系?”

  玉奴道:“做人外室,要么是窮苦人家,過不下去。要么——要么就本是風月中人,被人贖了養在這里。員外覺得我是哪一種人?”

  黃員外訕訕地道:“看娘子平日里的樣子,不似貧苦人家長大。”

  玉奴轉過身,有些幽怨地道:“是啊,只有風月中長大,才有我這樣的人。我與妹妹,都是自小賣在媽媽家里,由她撫養成人。我這個媽媽,年輕時是開封城里的行首,最是有艷名。等到年紀大了,沒有客人幫襯,便就買了我們姐妹幾個。自小教我們唱曲跳舞,年紀稍大一點,便到酒樓賣唱。”

  黃員外道:“原來如此。倒是沒有見過你的歌舞,著實可惜。”

  玉奴搖了搖頭:“媽媽雖然自小教,奈何我們姐妹兩個沒有天分,唱曲也不行,跳舞也不行。好在長了兩副好皮囊,有那好色的客人來幫襯我們。”

  這樣說,黃員外就明白,這姐妹兩個還算不上妓,只能算娼了。

  宋朝不許賣淫,常說的女妓,多是在酒樓等地方唱曲跳舞,名義上賣藝不賣身。當然,身處那樣的環境中,只要客人出得起錢,有幾個能守身如玉?等到年紀大了,要么就靠著積蓄買幾個小女孩,自小教導,等她們長大了賺錢給自己養老。要么就像玉奴這樣,給別人做妾。外室還好,不用跟家里大娘子日日斗氣。住在一起,才不得安生。當然還有一種,就是找老實人嫁了。不過這個時候比不得后世,身份不明的女子總是被別人看低。若嫁得近,更是人人都知道以前經歷。哪里比得了她們的后輩,年輕貌美的時候由著自己的性子玩,年紀一大,還是搶手貨。

  做娼的名義上是一家人。媽媽就真的是媽媽,孩子自小養大的。甚至有的人家,就是親生女兒做生意,媽媽是親媽,茶壺是父親。后世影視劇和小說里的青樓,里面許多姑娘,公然做生意,是根據晚清民國的特殊社會改出來的。歷史上的正常年代并不存在。

  這種情況,是鉆了宋朝養女制度的空子。因為對奴婢的身份約束漸漸放開,朝廷不再允許社會上有真正的奴婢,而改成了雇工制度。一些富貴人家,買奴婢用的是養女身份。宋朝的婢女等經常用的稱呼是養娘,便與此有關。

  經過了晚唐五代的動亂,宋朝出現了一些新氣象,其中之一就是官方民間對出身不再重視。民間起義喊出了等貴賤、均貧富,官方逐步廢棄奴婢制度,而改成了雇工制。這一改革意義重大,算是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全世界的范圍內,也只有歐洲完成了資本主義革命才做到了這一點。不過宋朝軍力弱,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奴隸制流行,一直到明清在這一點上都是退步的。至于后人說直到清朝的雍正皇帝才廢除中國的賤民制度,就是為清朝貼金了。在宋朝之前,賤民制度就開始瓦解,宋朝基本廢除。此時所謂的妓籍并不嚴格,也不涉及皮肉交易,只是唱歌跳舞的女子。妓籍也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不可以廢除的。至于工商等等,并沒有規定世代相承,限制也在逐漸減少。

  總而言之,中國歷史發展到宋代,出現了一些新氣象。整個社會不再看重出身,而看中在現實社會中的地位和財富。對人身的限制開始減少,奴婢等制度開始廢除,整個社會開始進入雇工時代。隨著蒙古入侵,這種積極的改變被中斷。后來明朝受蒙古影響,比宋朝實際大大退步了。更不要說清朝還要加上一層民族壓迫,比明朝還要更退一步。

  后世的人看歷史,很難保持一個客觀的心態。比如宋朝,贊的夸到天上去。說社會繁榮,市井文化興盛,文化上達到一個高峰。黑的黑到土里去。說對外誰也打不贏,對內只有一個開封府繁華,天下其他地方民不聊生。繁榮與文化只是少數人的,大多數人比其他朝代過得更加慘。

  這樣情緒化的說法對于正確認識中國歷史沒有益處。客觀的說,思想文化上,宋朝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高峰。不只是詩詞興盛,文化繁榮,更是因為文人有意地在思想上的突破。北宋的正統爭論,讓宋朝對王朝正統的認識,以歐陽修為代表,進化到了以治亂來評價。某種程度上,與后來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異曲同工。這一大改變,是中國思想上的重大成就。更不要說名目繁多的洛學派、蜀學派、關中學派等等名目。還有事功學派、理學派等等爭論,對于儒學進行了深入控索。

  在社會治理上,不管是朝廷還是百姓,官員還是農民,不再認為出身決定人的一生。譬如后世有人講的一篇《寒窖賦》,說是天下第一駢文,偽托的呂蒙正。呂蒙正幼年貧窮,后來高中狀元,加上其侄子呂夷簡的功勞,造就了宋朝典型的豪門呂家。之所以說典型,因為呂家是學術傳家,而不是靠著有多少土地當大地主。當然呂蒙正是狀元,文學素養再差,也不可能寫《寒窖賦》。更不要說宰相杜衍,從小就四處流浪。后來中進士,做到了宰相。

  但不能據此就認為宋朝在社會治理上就達到了什么了起的水平。制度是制度,規定是規定,在實際中未必能夠有效執行。比如奴婢買賣,利用養子養女制度的缺陷,假托養子養女之名,而行奴婢買賣之實廣泛存在。思想上探討雖多,真正制度化,能夠實行的實際少之又少。

  既不能否認宋朝在思想探討、開拓的進步性,也不能夸大其社會的先進性。宋朝只是在思想文化上有了一些有益的開端,這是比明清進步的。

  至于宋朝的軍事,說是一無是處應該是過了,對于后人教訓多于經驗應該不算過分。

  玉奴和萍萍就是這樣的出身。媽媽本是個女妓,年紀大了,便買了她們兩個女孩兒過來。可惜兩人沒有天分,只能靠出賣身體,養活一家。

  黃員外聽了玉奴講述,偷眼看一邊坐著的萍萍。果然發現萍萍雖然恬靜,骨子里卻風情萬種,看起來自有一種風味。看了看萍萍,再看看玉奴,兩人各有各的好。

  玉奴道:“開封城破,我與媽媽和妹妹失散,碰到了官人后做了他的外室。媽媽和妹妹兩人逃到了陳州,沒有辦法,只能做舊日的營生。前些日子,萍萍碰到了一個恩客,父母逃到了唐州,在那里過得極是得意。可惜這恩客沒有多少錢,無法贖了萍萍的身契。”

  黃員外一愣,問道:“既沒有身契,你媽媽如何肯讓萍萍來到襄城?”

  玉奴嘆了一口氣:“我們終是媽媽一手養大,說是身契,還不如說是給她的養老錢。媽媽也是因為養老,沒有辦法,對我們管束并不太嚴。”

  說到這里,玉奴看著黃員外,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