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天漢之國 > 第454章 道是什么?
  看著眾人,王宵獵加重了語氣,道:“學習知識,做事情,先要學會對自己不知道的明確說自己不知道。不要不知道假裝知道,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這一點你們一定要注意。工作中,也要觀察,對那些明明不知道,還喜歡高談闊論的人,敬而遠之。我們的衙門,講這樣一種精神。說得簡單些,就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四個字,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就難了。做官的人,可以自己試一試,對于遇到的具體事情,用實事求是來要求,一切就大不相同了。”

  “你們的工作,與行政官員不同,做到實事求是容易些。以后你們做的事情,就是在地方收集百姓講什么,想什么,對社會怎么看。不要認為這很簡單,實際上很難。百姓講的,甚至口口相傳的,很可能不是他們心里想的。甚至很多時候,心里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天命渺不可測,要從百姓的口中把天命找出來,是項困難的工作。但是有一點,把百姓普遍厭煩、反對的事情改掉,贊成的事情發揚,總不會犯大錯。這是基本的。后面怎么把天命找出來,就要看你們的實際工作了。”

  怎么從人民中把天命找出來,其實王宵獵也沒有想好。只是王宵獵認為可以做到,一時做不到只要堅持,終有一天能夠做到。

  人活在世界上,不只是一個一個單獨的人,還隸屬于各種集體,有多重身份。誰是人民?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要從社會中選一部分人作為人民,也不要把集體作為人民,也不要按比例來算作人民。實際上對人民下了定義,也就越來越遠離人民。

  這是中國文明中道的精髓。人類所下的定義,所總結的規律,總是一時一地適用,而不是萬世不變的。一旦認為有什么是萬世不變的,就走在了錯誤的道路上。

  兩千多年前,世界各地文明精英輩出,大部分文明在那個時候打下了烙印。中國文明的烙印,就是道,就是這個不知道。不知道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不要猜。

  其他文明什么樣子王宵獵不清楚,歐洲文明因為聽的太多,大約知道一點。他們認為,世界自己是知道的。說不清楚怎么辦?放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上帝在那里。

  歐洲的理論,不管講的什么,都以為自己發現了真理,接近了上帝。上帝可以有各種名字,有各種面目,但沿著這些理論推到時光的盡頭,總是在那里。不管是信神還是無神論者,不管這些理論怎么說自己不信神,沿著理論推下去,上帝總在時光盡頭。

  理了理思緒,王宵獵道:“治理天下,做一件事情,總要有思想做為來源。中國的事情,萬事萬物離不開一個道字。官府衙門,總是離不開天命。今天有時間,講得清楚一點。”

  “道是什么?我們看《道德經》明白講說不清楚,強名之曰道。在孔子那里,說的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其他各家各派,沒有人講清楚。這個講不清楚,就是道的最大特點。先秦之后,許多人覺得自己能講清楚了,甚至還有道教,化出萬千神仙。覺得自己能講清楚了,也就不是道了。”

  “我們是人,生活于紅塵俗世之中。觀自然萬物,靠的是看,是聽,是聞,是嘗一嘗味道。這能不能把自然之物查覺清楚?實際上不能。靠著人的認識,我們給世間萬物起了各種名字。這些名字,聯結起來成了各種知識。這些知識,造出一個世界來,跟真實的世界不一樣的世界。這叫作什么?古人稱之為名實之辨。先秦的時候,名實之辨非常盛行。最著名的,就是名家,如公孫龍、鄧析等人。名家所辨論的問題,后人總以為自己搞清楚了。如堅白可離否?真搞清楚了嗎?我看不見得。名實之辨不能只看他們辨論的是什么,而是要放到兩個世界中去看。一個真實世界,一個是根據真實世界造出來的世界。這兩個世界的聯系與不同,時時刻刻在影響著人的思想。”

  “道是真實世界?還是那個名的世界?實際都不是。既不是這兩個世界中的一個,也不是這兩個世界的簡單相加,應該是包括這兩個世界,還有一些我們說不清楚的存在。我們從真實世界、名的世界、還有兩者的關系等等,去摸索道。”

  “正是因為道說清道不明,所以在道的世界中,許多時候要悟。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所以對古往今來的創世學說,我都覺得怪異。不管是太極生兩儀,還是一氣化三清,說得越籠統越是讓人覺得有道理,說得越詳細就越讓人覺得是田頭老農閑談。”

  道的最大特點,就是說不清楚。后人覺得能說清楚,就是妄。包括到了后世,許多人覺得學了許多理論,還懂科學,能說清楚,一樣是妄。至于有人說道是規律,是原理等等,純粹就是不懂。

  在道的原則下,后世的科學一樣有另一副面孔。只是什么樣子,沒有人知道而已。

  后世的科學,是在歐洲文明中成長起來的,必然帶著歐洲的烙印。沿著科學的道路走下去,總有人疑惑這世界是不是神創的,有沒有上帝?這是必然的,并不以你信什么而改變。

  王宵獵前世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科學只有一種樣子,人類社會只有一種樣子。如果跟想象的這個樣子不一樣,就是落后的,就是走了彎路。沒有辦法,從歐洲發生的工業革命成就太過耀眼,讓人產生了錯覺。甚至有人認為,人類社會就應該是一個樣子,提出地球村、全球化等等。

  不同的文明下,人類社會怎么會是一種樣子呢?一些文明底蘊差的地方,發達之后,或許無法改變人類社會。但像中國這樣的文明深遠的地區,工業化后必然帶來不同的樣子。

  當中國落后,處處挨打,有識之士積極學習發達文明的長處。這是一種必然,只要有機會,文明必然要吸收其他文明的成果。但是,學習是學習,不能忘了根本。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人不但學習歐洲文明的長處,甚至什么都要學。甚至總結出一套理論,從史前,特別是古希臘、古羅馬講起,說歐洲不是工業革命后才領先中國,而是從古到底,那里就是最領先的。正是因為古希臘傳下的理性之光,才引領了歐洲的文藝復興,讓他們先發生了工業革命。

  這樣是不對的。對歷史的總結,要實事求是,不能夠貶低或者拔高。實際上,在世界上影力大的文明,都有自己的高光時刻。生活在這個文明占上風的時候,就說這個文明優秀。那生活在其他文明的高光時刻,是不是又要改一種說法?

  中國落后,就說中國文明差勁,文化不行。那中國趕上來,又要怎么說呢?研究這些,一定不能脫離現實,憑空想象。而是要堅持實事求是,走正確的道路。如若不然,就會成一場空。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