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北寒蕭令月免費閱讀 > 第二百四十一章一萬擔糧食換知縣
  呼呼呼……

  熊熊的爐火,燃燒起熊熊的火苗,李朝生坐在路旁烤火,外面不知何時下起了雪來。

  雪花飄飄,風也瀟瀟,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當然這只是想想,現在才剛十一月份,這里那來的臘梅樹啊。

  “旅長,按照您的吩咐,所有顯眼的武器都放起來了,大家伙手里現在就有幾把蒙古腰刀。

  聽了這話李朝生點點頭,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響動,原來是洪承疇來了,李朝生聽了這話道:“有請。”

  洪承疇這時下馬,被眼前這片軍事基地吸引了,這里的建筑太有特色了,這灰色是什么?

  往里走,洪承疇看見了院內站崗的士兵,身上的棉袍看起來就厚實,比自己軍中將士的都厚了一大圈,這棉花沒少放啊,還有腳上的棉靴,看著就暖和。

  另外這些站崗的家丁也不一般,一身軍武之氣,尤其是身上那若有如無的殺氣,看樣子是見過血的。

  沒想到李朝生手下竟然有這樣的人物,不過洪承疇只是稍微驚訝,并沒有覺得不妥,關中大族都有養護院家丁,養刀客的習慣,比如曾經的大商人范永貴家里就有六百刀客。

  按道理這是大明律法不允許的,可是不允許又能怎樣,按照大明律法,官員貪污六十兩銀子,就該剝皮填草,可是現在哪個官員敢說自己沒有貪污超過六十兩?

  還有人規定,地主商人不能穿綢緞衣服,不能雇傭奴仆,可是現在幾人遵守?現在真正遵守的人反倒成了異類。

  洪承疇繼續往里面走,很快看到一群壯碩的大漢在院子里面練兵,洪承疇看了幾眼,心中有些驚訝,好整齊的隊列,這樣的隊伍是有殺傷力的。

  看來這藍田李氏武力充沛啊。

  洪承疇想著,這時就見不遠處一個房門開著,李朝生已經帶著一群人迎接自己呢。

  “見過洪大人。”

  李朝生笑呵呵的抱拳。

  洪承疇看了李朝生一眼道:“你們李家好大的勢力啊,這些護衛都快趕上某家麾下的百戰精兵了。”

  李朝生聽了這話連連擺手道:“洪大人說笑了,他們也就是跟土匪打過幾架,您不知道啊,藍田土匪甚是強悍,我這家大業大,不養一些護院,心里不安啊。”

  “這倒是真格的,某家來時剛去了趟長安衛,聽那里人說,咱們藍田有個張麻子,勢力頗大啊。”

  李朝生聽了這話點點頭道:“確有此事。”

  洪承疇道:“某家就是騰不出手來,否則還真要看看這張麻子的手段。”

  李朝生聽了這話笑道:“這張麻子雖然勢力很大,卻不足為慮,此人還算仁義,最近藍田鬧災民,他清峪竟然用自己的糧食救濟了數萬災民,現在他在藍田人的眼里可不是土匪。”

  “嗯,救濟災民?”

  洪承疇一皺眉道:“此子莫非是想要裹挾民意,要挾朝廷?”

  李朝生聽了這話沒說話,心里卻是略微一驚,這洪承疇看人很準啊。

  不過李朝生繼續說道:“應該有這樣的想法吧,不過不重要現在災民漫山,有人能救災民,不是大明之幸,百姓之幸嗎?”

  聽了這話洪承疇深以為然:“你說得對,雖然此子居心不良,但是能行善事,某家便放他一馬。”

  李朝生聞言道:“是啊,這樣的人可能也是迫不得已,官逼民反,既然心存善念,當安撫為主。”

  聽了這話洪承疇突然狐疑的看了李朝生一眼道:“你不會跟著張麻子有聯系吧?”

  “沒有啊,洪大人何出此言。”

  李朝生略微一驚,自己莫非露出馬腳了,跟這些心思復雜的人說話果然要小心,洪承疇又開口道:“沒有最好,有也無妨,這年頭跟土匪有勾結的大族,也不缺你一家。”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啊,土匪搶劫大族,有些大族為了不被土匪搶劫,就會想方設法跟土匪建立關系。

  這個在地方上也不少見,不算什么新鮮事。

  這時李朝生岔開話題,不能在這上面糾結了,于是說道:“大人外面天寒地凍,屋里一敘。”

  說著李朝生把洪承疇領進了自己的小屋,一進屋子,屋內的熱氣就讓洪承疇微微瞇縫起眼睛。

  “你這屋子,挺暖和啊。”

  李朝生指了指自己的土爐子道:“全仗此物。”

  洪承疇這時看了有些不明所以,伸手一靠近,頓時一股熱氣,洪承疇好奇道:“此為何物?”

  李朝生連忙開口道:“這東西叫土爐子,類似于咱們冬天用的火盆,只是改良了一下。”

  洪承疇這時皺眉道:“你這爐中燒的何物,火焰如此旺盛?”

  李朝生笑道:“炭石。”

  “此物怎可屋中燃燒,會毒死人的。”

  洪承疇開口。

  “大人請看,此乃煙囪,炭石有毒,毒在其煙,現在有這個鐵皮空心管把煙倒出,屋中自然無毒。”

  聽了這話洪承疇道:“此物甚妙,回去我也讓工匠學著打造一番,冬日取暖甚妙。”

  洪承疇說著拿過凳子,把手放到爐子上烤,李朝生讓人給洪承疇倒了杯熱茶,自己也陪著。

  “陜西今年災荒嚴重啊。”

  洪承疇烤著火沒頭沒腦的說了一句,李朝生不明白他什么意思,這時洪承疇道:“我看見你外面設立粥棚,你這還有余糧?”

  李朝生聞言立刻警惕道:“家中并不富裕,沒有余糧。”

  洪承疇道:“我打聽了,你李氏現在是藍田縣最大的地主,你家沒有余糧?”

  李朝生看了洪承疇一眼道:“大人既然打聽應該知道,我家大部分土地是今年秋天才購買的,不成想也趕上災年,所以家中并沒有多余糧食。”

  洪承疇聽了這話看了李朝生一眼道:“你我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你的為人我知道,不見兔子不撒鷹,我知道你手里有糧食,我也不白要,我給你一樁前程,你送我一萬擔糧食可好!”

  聽了這話李朝生一皺眉道:“現在整個陜西,我認為沒有什么前程能比得上一萬擔糧食!”

  “你不聽聽,怎么知道就沒有一樁前程值一萬擔糧食呢?”

  洪承疇反問李朝生,緊跟著說:“我現在是陜西布政使你知道嗎?”

  李朝生看著洪承疇道:“賀禮我都送了,我怎能不知道。”

  洪承疇繼續說道:“我現在主政陜西,值此災年,朝廷給我任免六品以下官員的特權,藍田知縣張德正被罷免,現在藍田正缺一個知縣你知道嗎?”

  李朝生聽了這話一皺眉,他明白洪承疇的意思了,他是想用藍田知縣這個官換取一萬擔糧食,不過一萬擔確實有些多了,而且自己也不能輕易就范,自己要告訴洪承疇自己是個不容易拿捏的人,讓他別太放肆。

  想到這里李朝生道:“知縣死了還有縣丞。”

  “縣丞不堪大用,我已經一擼到底,貶為庶民。”

  “縣丞不行還有主簿。”

  “文弱老兒,豈能擔任一縣百姓生死大事。”

  “還有典吏。”

  “管獄小兒,蠅營狗茍,不能為一縣丞之尊。”

  “那朝廷可以派官吏下來,一個知縣的實缺,不會沒人動心吧。”

  “呵呵……陜西現在就是一鍋沸水,那個不知死活的往這里跳,小子,沒人了,現在藍田縣縣衙大門洞開,形同虛設,我到縣衙時,還見六歲頑童在往知縣的椅子上撒尿呢!”

  洪承疇瞪著眼睛看著李朝生,李朝生這時看著洪承疇道:“別人都不愿意當這個縣令,你覺得我能當?”

  洪承疇看著李朝生道:“你的手段我見識過,一個月不到,陜西最火的兩個買賣調料包,與玉仙樓都是你的手筆,今日來你這一看,兵精糧足,還有余糧設立粥鋪,你是藍田縣最好的選擇。”

  李朝生一皺眉道:“你認為我會干?”

  “你會的,盡管陜西現在是一團亂麻,可是亂代表著機遇,我能看出你是個有野心的人,不會安穩的躲在這小山村的。”

  李朝生聽了這話微微一笑道:“我,我干不了。”

  “可有什么顧慮?”

  “我一屆白身,既不通四書五經,又不懂圣賢之言,更無功名在身,當這個縣令于禮不合。”

  李朝生看著洪承疇說道。

  聽了這話洪承疇從懷里掏出一張文牒道:“此乃某家特意找的西安學政云道理索要的保舉文書,以西安府學政之名保舉你為南京國子監的監生,有了這名頭,你來當這藍田知縣,名正言順,于情于理于法,都挑不出毛病,現在差的就是你把名字寫上去。”

  李朝生沉吟半天,這藍田知縣對他的誘惑太大了,畢竟只要當了藍田知縣,自己就能名正言順的主政一方,外加六大峪口,可以說藍田就是自己的封國。

  自己在這里可以過著割地封王的生活,自己在說的話就是政令,大義,實力,全被自己占據了,自己將所向睥睨。

  沒理由拒絕啊,就因為那一萬擔糧食,其實自己只要稍微省一點,然后在現代世界買一點糧食,肯定很快就補回來了。

  想到這里,李朝生咬了牙道:“八千擔糧食,八千擔我就干。”

  洪承疇聽了這話道:“不行,一萬擔糧食,一粒米也不能少。”

  李朝生皺眉道:“一點商量余地也沒有嗎?”

  洪承疇道:“這些是我自籌的軍糧,少一粒米,就可能有一個士兵餓肚子。”

  李朝生這時眉頭皺的更緊:“軍糧也要自籌,朝廷這時把陜西放棄了嗎?”

  洪承疇聽了這話沉默了許久道:“不到山窮水盡之際,誰敢說一句放棄啊。”

  聽了這話李朝生沉默了,緊跟著點點頭道:“可以,一萬擔米,我給了。”

  聽了這話洪承疇笑道:“好,爽快,那么恭喜李縣令了。”

  李朝生拱了拱手,緊跟著洪承疇揮手讓人把藍田縣令大印給了李朝生道:“這就是藍田大印,你拿著它就算是藍田縣令了,至于后面吏部任命文書,半個月內送到你手里。”

  李朝生這時接過大印,說是大印其實不大,材質為黃銅,上面刻有藍田縣正堂五個大字。

  有了這個印李朝生就算代理縣長了。

  洪承疇把大印給了李朝生道:“行了,李縣令某家餓了,縣令大人莫非不管飯?”

  聽了這話李朝生道:“谷子,下去準備飯食。”

  這段飯很簡單,白面膜,大白菜,外加一盤五花肉,洪承疇吃的很多,那吃相不像是一個布政使大人,反倒像是一個饑餓的老漢。

  李朝生的吃相倒是挺優雅,洪承疇看著李朝生這吃相道:“以前我吃的比你還優雅,可是當看到饑民之后,才知道什么都是虛的,吃飽才是真格的。”

  聽了這話李朝生道:“大人看過很多饑民。”

  洪承疇道:“咱們這邊還強一點,陜北已經開始易子而食了。”

  洪承疇說道這里強悍如他也頓了一下,緊跟著繼續吃白面膜與大白菜,不過那五花肉不動了,本來那五花肉他吃的是最香了。

  李朝生也被易子而食四個字嚇到了,不在這個時代,不在這個氛圍,可能很難理解這四個字,甚至不會有太多觸動,可是在這個時代,這樣人人都面黃肌瘦的年代就會知道這四個字是何其殘忍。

  你吃我子,我吃你子,此乃易子而食。

  李朝生不敢想象那畫面,作為一個現代人,盡管已經習慣了明末殘酷的生活環境,甚至可以面無表情的看完殺人,卻不敢想象那畫面。

  洪承疇吃飽了,他現在很忙,要離開,糧食他會讓副將來押運,只要準備好就行,而洪承疇走了之后,李朝生吩咐把去年搶劫范永貴剩余的舊糧給洪承疇,地瓜這東西他還不想給洪承疇,畢竟這東西太高產了。

  作為秘密武器用更好,若是拿出去,糧食問題大大緩解,陜西那些賊寇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李朝生是個偽善的人,聽到易子而食,他會震驚,難過,可是真的讓他把秘密武器拿出來救助百姓,他卻不愿意,因為這會阻礙他竊取這個國家。

  他的目標一直很明確,推翻大明,他來當這天下之主。

  不過天下之主沒當上,他現在倒是當上了一縣之主。

  藍田縣令,外加藍田最大的土匪頭子,有權,有兵,那藍田就是自己的地盤,不過現在別急,等吏部任命詔書下來再說,手續全了才叫名正言順。

  不過這些天李朝生繼續跟著人走訪,這一次李朝生特地叫上了清風,清風可是六大峪口水渠的締造者,水利專家。

  這回他要修整個藍田縣的水渠,畢竟他現在是藍田之主,目光就不能太狹隘。

  想明白這些,李朝生帶著清風一行,策馬考察藍田境內的水渠,發現藍田縣竟然有許多古溝渠,把這些古溝渠都打通,把水庫都建設起來,清風說,最起碼可以滿足藍田縣百分之八十的灌溉需要,那樣就不怕旱災了。

  對此李朝生表示滿意,只要能滿足百分之八十的灌溉,那藍田就不會缺糧,甚至會有很大的富裕,到時候藍田縣就抖起來了。

  為了表示對清風的嘉獎,李朝生破例把自己帶回來的一本穿越者必備神書《農田水利工程》送給了清風,清風對這本書如獲至寶,因為里面很多水利方面的知識,是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得。

  很快一行人溜達到了北鄉水庫附近,這里是一處荒廢的水庫,也是藍田縣存留最大的爛尾工程,可以說這個水庫要是完成了,北面這六個鎮的用水問題基本可以保證。

  清風這時指著這個爛尾工程給李朝生介紹:“這個北鄉水庫,根據資料記載,最早修建是成祖時期……”

  這北鄉水庫是永樂大帝朱棣最開始修的,當時朱棣大帝剛擊敗蒙古人,發了一筆財,在大臣的建議下要做一些有利于兒孫后輩的事情,于是就在全國各地,大肆修建水庫,整理水渠。

  不過可惜的是,這北鄉水庫修建了一半,朱棣就沒抗住,死在遠征的路上,緊跟著朱高煦哥三就開始搶帝位,這修水庫這么花錢的大事也就停了,因此全國上下這種爛尾工程,不在少數,再之后,老朱家一代不如一代,這工程也就徹底爛尾了。

  直到今天,他李朝生準備重新修建這爛尾的北鄉水庫,然后以北鄉水庫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水渠,成蛛網狀向外輻射,然后每隔一段距離修一個小水庫,如果遇到洪澇天,小水庫可以往大水庫倒水,實在不行還能反過來由北鄉水庫向外泄洪。

  可以說只要這水利工程修好了,年年都是風調雨順,年年都不至于顆粒無收。

  李朝生想著,決定把災民全都派出來修水庫,這樣省工錢只要管一頓飯就給你玩命干的廉價勞動力,可不多啊。

  李朝生想著,緊跟著策馬一行人往回走,可是路上李朝生遇到了揪心的一幕,他看到一個災民把自己的孩子,賣給了當地一個大戶人家,只換取了區區五十斤的高粱米。

  看到這一切,李朝生都傻了,這時一旁的谷子道:“旅長,走吧,這種事,天天都在藍田縣發生。”

  李朝生聽了這話一愣,一旁跟著的李朝龍道:“這種大災之年是難免的,而且這些孩子還算命好的,最起碼在咱們藍田縣內買孩子都不是為了吃,在其他地方,這些孩子買回去,就是鍋里的一塊肉。”

  聽了這話李朝生轉頭看向李朝龍,李朝龍這時看著李朝生道:“這幾天有不少災民去我家跟我爹聊天,我爹說的,在咱們家附近的災民里,就有人把自己的孩子賣了,當天晚上那孩子就被人吃了,那人親自看見有人在啃自己的孩子,現在整個人都瘋瘋癲癲的。”

  李朝生聽著李朝龍的話,心里覺得無比堵得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世道如此,為之奈何啊。

  李朝生嘆了口氣道:“拿出一部分糧食,成立收養院,給我買這些孩子。”

  李朝生看著李朝龍說道,李朝龍聽了這話沒有任何猶豫,表示表示同意,并且要求親自管理這件事。

  在李朝龍看來這筆買賣很值,李家能發揚壯大,離不開李家人的精誠合作,無私奉獻,說白了目前,姓李的在李朝生的隊伍里發揮著無可比擬的作用。

  這很好,可是隨著李朝生慢慢發展,姓李的不夠用了,這就讓李朝龍很著急,這樣的念頭,只有姓李才能信任,人心隔肚皮,族人最可靠。

  可是現在族人不夠怎么辦?

  這些孩子就是很好的選擇,能選擇出來賣的孩子,不會有虛弱,疾病,殘疾的,因為這個年代這樣的孩子活不了,自然就給他淘汰了。

  留下來的都是強壯的,適應能力強的孩子,而這些孩子還只有七八歲,這時候三觀還沒被豎立完全,完全可以進行洗腦教育,只要好好培養,將來給一個李姓,那他們將來就是李家的人。

  因為李家族人里就有很多這樣的外來戶,比如李德珍,李德寶二人的父親,就是外族人改性過來的,現在也不是很忠誠嗎?

  所以李朝龍對此很上心,花點糧食買回來,給個姓將來就能收獲一堆忠誠的族人,這個買賣怎么看都不帶賠本的啊。

  回去之后,李朝龍就開始買孩子,五十斤高粱米,或者小米,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這買賣很公平。

  買賣雙方也都很遵守規則,賣孩子的父母,一個個面無表情,孩子給你你給我糧食,少一粒高粱米,我就跟你拼命。

  買方后面是一百多人的隊伍,主要是防備災民哄搶。

  無知的幼童看到那么多的糧食,嘴角流出口水,看著忙碌的父母用斗量賣他們收獲的高粱米,臉上露著傻笑,心中想著,今天晚上有可能吃到美味的高粱米飯了,典型的被人賣了,還在幫著數錢。

  李朝龍一斗一斗的給人丈量著米,一斗下去,李朝龍用刮板把上面鼓起來的高粱米打掉,這時候賣孩子的父母就會要求李朝龍把斗蹲一蹲,這樣就能多裝一把米。

  這時人都在斤斤計較,別說一把米,就算一粒米也不能丟棄,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命會不會被最后一粒米救活。

  李朝生在一旁看著,眼神中充滿了悲涼,自己竟然在干拐賣孩子的勾當,可是他不得不這么做,因為他不這么做,誰知道有沒有喪心病狂的家伙把這些哇哇哭的孩子變成一鍋肉。

  能救一個是一個吧。

  石小磊在一旁站著,臉上也是無奈與憤怒:“這朝廷沒有救了,賣兒賣女都沒人管。”

  郭小胖這時在一旁掉書袋道:“其實遇到災年,賣兒賣女就是官府發明的一種救災方式。”

  谷子聽了這話道:“怎么可能,這天下怎么可能有這樣的救災方式!”

  郭小胖苦笑道:“《漢書.食貨志》記載,大漢初年,天下災,人相食,為此漢高祖劉邦下令民間賣孩子,用孩子來換取活命的糧食,原文為: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

  聽了這話石小磊與谷子都瞪大了眼睛:“這是皇帝下的命令?”

  李朝生聽了這話:“他這個皇帝就是個臭流氓!不過,那種情況也沒有別的最優解了,此乃無奈之舉。”

  李朝生說著,這時賣糧的那里突然起了爭執,李朝生幾個一愣,發現竟然是有人要把女兒賣給李朝龍,李朝龍不愿意收,這個頑固的家伙,一直固執的認為只有男人才是家族振興的未來,才是能開枝散葉的存在,女兒只能當童養媳,沒用。

  不過不說這是個陋習,不過這個時代人都這么認為,一時間想要扭轉這個想法,也不是很容易。

  這時就見一個婦人跪在地上磕頭道:“老爺啊,我們家妮可聽話了,您就給她一條活路吧,我求您了。”

  婦人磕頭,李朝龍皺眉,緊跟著婦人道:“我不要五十斤高粱米,四十斤,三十斤都行啊,您就救救妮吧。”

  婦人磕頭哭泣,小女孩這時也忍不住了,哇的一聲哭出聲來,聲音之凄慘,令人唏噓,周圍的災民卻不說話了,這年頭賣兒賣女也不好辦,大戶人家買閨女都會有一個有經驗的婆子出來看,那一個將來能出落成一個美人,就要那一個。

  而這個婦人的女兒,長得一看就丑,主要是臉上那胎記太明顯了,左眼整個眼眶都是黑的,長大了一定也奇丑無比,這誰買誰吃虧啊。

  李朝龍很糾結,這時李朝生看了看一旁的谷子道:“去跟李朝龍說一聲,男女咱們都要,五十斤高粱米咱們還是能出得起的。”

  谷子聽了這話看著李朝生道:“那女娃很丑。”

  “丑女多才,少廢話,趕緊去。”

  李朝生瞪了谷子一眼,這又不是選媳婦,丑點怎么了,丑女家中寶,因為她們不會花很多時間梳理打扮自己,就能好好的做學問。

  一提到做學問李朝生腦袋一個激靈,緊跟著吩咐下去,全縣災民里尋找秀才以上功名者,這些人可以運到李家小學堂教書。

  至于這些人還窮酸,擺譜,那就餓著,餓的眼冒金星他們就知道子曾經沒這么曰過。

  “對了,找到之后,每個人就說管一頓飽飯,然后全都送到李家小學堂,讓李朝文管理,李朝文該當個校長了。”

  李朝生說著,石小磊立刻去辦這件事。

  這大災之年也有大的機遇,以前這些窮秀才肯定還有一碗飯吃,可是現在挨餓的他們還會迂腐嗎?要是還迂腐那就活該餓死了。

  李朝生想著,緩緩的向軍營走去,他在思考一個問題,目前藍田縣擁入的災民能有六七萬人,這些災民已經足夠多了,再多藍田可就真的盛不下了。

  而且藍田的存糧也是問題,所以李朝生現在有個大抉擇,那就是要不要下令封鎖峪口,讓災民不得進藍田。

  這個決定李朝生有點下不來,實在是過于殘忍了,李朝生糾結了許久,最后還是咬緊牙關下令:“封鎖峪口,從今天開始藍田境內不允許災民擁入。”

  藍田縣是最后一個下令這么做的縣城了,其他縣早就下令了,可是那些如篩子一樣的縣根本擋不住災民,不過李朝生下令就決定能攔住。

  藍田本來有人口二十萬,現在有將近七萬人擁入,二十七萬人,聚集在藍田一縣,下面就是考驗執政者能力的時候了。

  無論是糧食,還是人口調動,這都是太考驗執政者智慧了。

  而現在這樣一個大難題就落在李朝生身上,不過在進行工作之前,李朝生需要得到吏部的任命書,正式就任知縣一職位才能開始正式下達自己的政令,現在還不到時候。

  這幾天李朝生回了趟現實世界,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了解了許多這方面成功的經驗,最后確實讓李朝生看到了一個被證實過,絕對可行的方案,只是這個方案短時間有效,長時間有害,這個方案就是我國在最困難時期進行的大鍋飯政策。

  就是糧食的集中分配,這個在困難時期絕對是一個絕妙的辦法,不過這個辦法必須要有足夠的鐵腕才能成。

  而李朝生有這個鐵腕。

  峪口關閉,收孩子也就停了,李朝龍這段時間一共收了一千個孩子,其中男女比例六比四,這些孩子被送入了李朝生準備擴建的李家小學堂,跟李家的孩子一起學習文化,并且李朝生在他們文化中格外加了一些洗腦的東西。

  畢竟洗腦要從娃娃抓起,比如忠于宗族,忠于李朝生這些概念,這些課程都是楊書白親自去教授,李朝生相信楊書白不會讓他失望的。

  李朝生很期待這些孩子快點長大,他們長大了,李朝生就能收獲一批有文化的鐵桿手下,自己就能更加快速的擴張,誰也擋不住自己的擴張。

  那時候天下就離自己不遠了。

  李朝生正在暢想著未來,這時岱峪方向匯報,有軍馬來藍田,好像是給旅長你送吏部文書以及官袍的使者。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