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新婚夜被辱,她一胎雙寶炸王府 > 第103章 不死也得扒層皮
  太后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不愿意輕易開口,掃過地上的慕錦柔,頓時使了個顏色。

  慕錦柔想要借刀殺人,她正好也需要一個合適的棋子。

  “皇上。”慕錦柔很上套,立刻開口,“王妃姐姐是鬼手醫圣的徒孫,乃是名副其實的神醫,如今洛城疫病越來越嚴重,姐姐若是能夠前去幫忙,一定能拯救洛城災民于水火的。”

  皇帝神色不變,眼神卻沉了下來。

  “你知道?”

  三個字,帶著無上的威壓。

  慕錦柔心頭一顫,硬著頭皮開口:“外面都傳遍了。”

  皇帝沉聲冷喝:“傳遍了?朕怎么不知道,哪個傳的啊?”

  宮人呼啦啦跪了一地。

  皇帝眼神冒火。

  洛城情況嚴重,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得民心動搖。

  那可是一城的災民,數不清的人命。

  即便是慕云瀾真的有治療疫病的藥方,最穩妥的辦法,也是悄悄送上來,召集太醫反復辯證,然后搜集藥材少量試驗,確定有效才能公布天下。

  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直接說慕云瀾能治療疫病,這萬一治不了呢?

  瞬間就足以引起民變!

  “皇上恕罪,這件事情……奴婢也不知道從何處傳起,總之,現在已經是人盡皆知了。”

  皇帝額頭青筋微動,盛大的怒火讓他牙關緊咬。

  慕云瀾抬眸,目光清澈的向著帝王看去。

  “父皇,兒媳愿意前往洛城。”

  此言一出,不僅是皇帝和德妃,就連太后都震驚的看向慕云瀾。

  她本以為,慕云瀾只要不傻,就絕對不會主動去找死。

  畢竟人活著才有希望,卻沒想到,她竟然真的要去洛城。

  德妃心疼萬分。

  這些人,就盯著云瀾來害嗎?

  皇帝壓下眼中詫異。

  “寒王妃,洛城的情況……”

  “兒媳聽說了,今日一早傳來的最新消息,洛城疫病橫行,官員為了防止疫病傳播,已經下令封城。”

  皇帝點點頭:“不錯,只是,這是七日前的消息,現在洛城的情況如何,誰也不清楚,不過,大概率只會更糟。你確定要去?”

  “是,兒媳身為皇家婦,自然也該為大周安寧貢獻一份力量。兒媳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是神醫,也從沒有碰到過疫病,不過,為了洛城災民,愿意勉力一試。”

  皇帝看向慕云瀾,眼底帶上了贊賞。

  今日,洛城疫病封城的消息傳來,官員吵成一團,他要再派遣人手前往幫助寒霄,那些人都百般推脫。

  可現在,慕云瀾一個弱女子,卻自愿前往。

  “好!不愧是朕的兒媳!傳旨,寒王妃深明大義,自愿前往洛城解百姓之困,賜盤龍金牌,見金牌如面君,各州府竭力配合,若有悖逆者,格殺勿論!”

  慕云瀾抬眸,目光清明而堅定。

  “兒媳謝父皇。”

  “快起身。云瀾,你和寒霄一樣,都是好孩子,今日所做貢獻,朕看在眼中。等你們平安歸來,朕親自設宴,幫你和寒霄接風洗塵!”

  慕云瀾揚起唇角,露出一抹明媚笑容。

  “好!對了,妹妹也很是關心洛城百姓,不如和我一起為那邊的災民盡一盡心意?”

  慕錦柔猛地瞪大眼睛。

  和她一起盡心意?

  這賤人不會要帶著她一起去洛城吧?

  她可不要去那種鬼地方。

  慕錦柔嚇得面無人色。

  “姐……姐姐,我……受了傷,還要侍奉太后,怕是不能陪著姐姐一起前往。”

  德妃看過去,眼底閃過一抹濃重的厭惡。

  皇帝的神色也冷了下來。

  慕云瀾輕笑一聲:“是嗎?那真是可惜了。對了,妹妹嫁入寒王府,帶了不少嫁妝呢,不如捐出一部分來,給洛城災民當做買藥錢吧,不知道妹妹是否舍得?”

  聽到嫁妝,慕錦柔瞪大眼睛,那模樣恨不得直接吃了慕云瀾。

  “我……”

  她哪里還有嫁妝,都被慕云瀾算計走了,再讓她捐錢,那不等于要了她的命嗎?

  德妃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她。

  “我也聽說了,你的嫁妝有八十臺吧,那就拿出一半來!”

  “……是。”

  慕錦柔不敢直說,生怕慕云瀾把她和柳姨娘當初的所作所為揭露出來,只能唯唯諾諾的點頭。

  這般不情愿的模樣,讓皇帝目光更冷。

  “一個妾室,也敢有那么多臺嫁妝?修國公府是連基本的規矩都忘了!”

  德妃連忙開口:“皇上,修國公夫人還是好的,只是臣妾聽聞,這兩年,修國公府的后院,是姨娘幫著掌家。”

  “姨娘掌家?果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修國公罰俸一年,那什么姨娘,禁足抄經。至于你……”

  皇帝看向慕錦柔。

  “寒王和寒王妃都為洛城竭盡心力,你身為側妃,自然不能作壁上觀。每日跪經四個時辰,只能多不能少,潛心誦讀經文,為兩位主子祈福,直到他們平安歸來。”

  慕錦柔差點直接暈死過去。

  四個時辰……

  她還不直接跪死過去?

  慕云瀾心中對皇帝的看法稍有改觀。

  這般懲罰,慕錦柔不死也得扒層皮。

  “父皇、母妃,兒媳現在出宮,稍作準備,立刻啟城前往洛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