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修仙,從長生不死開始 > 第186章開國準備
  陽山府城。

  界面上行人匆匆,地面鋪就的石磚地板上,溝壑間依稀可見暗褐色的血垢。

  街道巷口處,時不時能看到一隊隊披堅執銳的士兵,在城內各處巡視著。

  城中那些百姓,看到這些士兵,下意識的就躲避了起來。

  孫思文騎馬從街上走過,身后跟著十幾個隨從,看著這一幕蕭條景色,心中生出無盡感慨。

  陽山府在洞庭郡諸府之中,原本也算是富裕之府了。

  該府地接南海郡,又與豫章郡相連,乃三郡通衢之所,向來商旅繁茂,人煙如流。

  鼎盛之時,陽山府更是號稱六萬戶,有三十萬口人,乃是實打實的大府。

  如今被苗賊攻陷不過兩年,府城卻已破敗如此。

  ‘可現在的陽山府府,別說六萬戶了,怕是連三萬戶都沒了吧。’

  孫思文一邊看著街上面黃肌瘦的百姓,一邊心中忍不住想著。

  苗人初反之時,便曾經大肆殺戮于當地越人百姓,以劫掠財富女子。

  那場浩劫,整個洞庭郡的百姓,死者就以十萬計。

  而苗人起兵之后,兩年來也不曾休養生息,而是連連掀起大戰,動用的兵馬,最高時甚至多達三十萬。

  如此多的苗兵,僅靠苗人那百余萬人口,自然供養不起。

  這其中的大頭支出,還得靠壓榨苗人占據的府縣中,那些越人百姓供養。

  可五毒教巔峰之時,也不過占據五府之地,就這點地盤,所有人口加起來,兩百萬也就頂天了。

  兵民比例超過了十比一,還持續了兩年,這對于底層百姓的壓榨之狠,可想而知了。

  所以洞庭郡南方三府之地的越人,紛紛拋家棄業,往各處逃亡。

  當初孫思文治理廬陽,就收攏了不少,來自陽山府的流民。

  聽他們所言,在陽山府這邊種地做工,一年所得,九成以上都要交稅。時不時還要拉去充作徭役,幫苗人打仗。

  家中婦女也經常被苗人凌辱,經常有人因為忍受不了屈辱,憤而反抗,而被苗人滿門屠滅。

  這種不給人活路,天怒人怨的做法,自然引起了百姓惶恐,開始不斷逃亡。

  后面要不是苗人在各地設卡,攔截流民,只怕治下的人口還要更加稀少。

  只是就算如此,九疑、零陵、陽山三府,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現在這三府之地,又遭了一次兵災。大量苗人戰死,地方再遭動亂屠戮,戶口只怕又要損失不少了。”

  孫思文想到這,嘆息一聲:“亂世離苦,生民多艱,百姓何辜也!”

  說完,他不忍再看,拍馬朝著府衙而去。

  此次這位廬陽知府離開轄區,南來陽山府,當然不是來傷春悲秋的,而是受到了陸淵的傳召,來此有公干。

  雖然自己好友未曾明言,但來的路上,孫思文心中就暗自有了些猜測。….好友應當是想讓自己接手陽山府,就如廬陽府一般,把這里的爛攤子重新治理好。

  對此事,孫思文可謂經驗豐富,自然毫不退縮。

  能為亂世百姓多做點事情,他心中也是百般樂意。

  甚至在來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數個治理之策,就等著見到好友后,面陳之了。

  到了府衙,看守大門的陸淵親兵,自然認得這位將軍的好友。

  而且孫思文本身也是廬陽知府,位列正五品的高官,他們自然不敢得罪,很快便笑著打了聲,招呼便引人入門了。

  一進入府衙,入眼可見的,便是不斷來回奔走的隨君小吏,亦或者是行色匆匆的各營令兵和將校。

  整個衙門之中,全都是忙碌氣息。

  對此孫思文也能理解。

  畢竟好友剛剛攻占三府之地,軍中士卒將校的賞罰,地安上的治安該如何維持,叛賊潰兵該如何清剿……等等諸多事,都亟待處理。

  當初他初自廬陽的時候,也曾經歷過這種忙碌時光。

  一路穿過廳堂檐廊,很快在親兵的帶領下,孫思文在一處書房中,見到了自己好友。

  “孫兄來了。還請稍坐,我馬上就處理完這個公文,待會再聊。”

  見面的時候,陸淵正在批復公文。

  九疑府江華縣那邊,有一股苗人潰軍,占據了當地的苗人山寨,結寨自守,公然與江華縣的駐軍對抗,嚴重擾亂了當地治安。

  江華縣的駐軍都是衡陽府來的民夫,人數也才五百,根本無法解決這股苗人潰軍。

  因此便發文而來,請求調集大軍鎮壓。

  對此,陸淵自然只能回復:事已知,大軍即日便至。

  然后,就開始頭痛,該拍哪支軍隊過去鎮壓了?

  近日里類似的情況,實在太多太多了。

  三府十萬苗人,陸淵雖然已經盡數擊敗,但怎么說都是十萬人,哪能全部斬殺俘虜?

  最終還是有萬余苗兵潰卒,散落到了三府地方各縣。

  而這些苗人潰散之后,也不敢再和朝廷官兵正面硬拼,而是返回了自家村寨,結寨自守。

  或者干脆逃入山中,借著大山的地利優勢,時不時的出來襲擊地方,劫掠百姓,簡直就跟蒼蠅一樣,防不勝防。

  這種無有止境的治安戰,無疑是最耗費時間與精力的。

  為了應對這些潰兵,陸淵甚至不得不把手頭上的五萬兵馬民夫,全都散到三府各地,再把南海派的高手也派出去,不斷跟那些苗兵打治安戰、游擊戰。

  如此,才算稍稍遏制了對方的囂張氣焰。

  但就算這樣,人手依舊還是有些不夠。

  為此陸淵又不得不將廬陽府那邊,已經聚集起來的三萬民團,又掉了兩萬過來,協助處理治安。

  這樣,人手才算充裕,能夠應付地方治安了。….躊躇良久,陸淵最終決定,還是把陽山府連山縣那邊,剛剛鎮壓完當地一股苗人村寨的一營戰兵,調到江華縣去。

  一來兩地相距不遠,二來一營戰兵也有五百人。配合當地的民夫,足以鎮壓那百余人的潰瘍了。

  將公文批復,再寫了一份調令,交給旁邊候著的親兵,讓他傳下去后。

  陸淵終于放下手中筆,然后起身,來到孫思文旁,給好友沏了杯茶,才笑著道:“近日來公事繁忙,連我都忙的廢寢夜食,怠慢孫兄了。”

  孫思文搖搖頭:“陸兄為民理政,此乃大公之心,我不過稍候了會,這有什么的。”

  “我就知孫兄會如此說。”陸淵笑了笑,然后也不廢話,直接道:“孫兄來此,想來路上,應該已經有所猜測。我讓你來,是有重任委托的。”

  孫思文點頭:“陸兄應當是想讓我出任陽山知府,治理此地吧?”

  陸淵點了點頭,然后又搖了搖頭:“確實如此。不過我的意愿,不只是想讓你做陽山知府,我還想讓你幫著我,監管著九疑、零陵二府,做這南三府郡守。”

  “南三府郡守!”

  孫思文聽到這詞,頓時吃了一驚,人都站了起來,看著自己好友,連忙勸戒道:“陸兄,我知你素有大志。

  但郡守向有朝廷任命,乃封疆大吏,論其品級,比平西將軍還高,怎可由地方任命?

  而且以我之職,又有何權力,可監管九疑、零陵二府。

  我做這陽山知府就可以了。

  另外兩府,陸兄還是安排賢人,出任知府吧。”

  面對這近乎于造反的安排,孫思文心中是真的有些怕了。

  一是出于自身公義,他不想背叛朝廷。二是不想看到好友走向極端,成為叛賊。

  不然到時夾在好友與朝廷中間,他真的不知該怎么選,到時就里外不是人了。

  “孫兄,且稍安勿躁。”陸淵看著孫思文一臉驚惶模樣,不由輕笑一聲,然后道:“我何時說過要反了?”

  孫思文聽到這話,稍稍安心,定了定心神,道:“陸兄不反,那為何如此說?”

  陸淵失笑道:“你以前聽我說,我與朝廷,已有約定……”

  當下,他便把朝廷的十大宗師計劃,還有封國計劃,與自己好友說了出來。

  當然,關于封國之地的部分,陸淵做了些許修改。

  從原本已經確定的九真郡之地,自然而然地換為了洞庭郡。甚至原本封國的半郡之地,也被他說成了半郡起步,一郡封頂。

  至于這些與朝廷規劃相悖的條件,朝廷會不會認下?

  現在實力正飛速膨脹的陸淵,覺得如今實力越發虛弱的朝廷,應當是不會和自己鬧不愉快,最終是會同意的。

  至于到最后還是想不開,不同意怎么辦?

  那自然是各憑手段了。

  反正,洞庭郡這地方,陸某人是不走了。….我等武夫,向來以實力說話。大不了一戰,看誰能贏得了誰。

  “所以,我具有半郡之地,能裂土封國,這已是朝廷同意了的。”

  陸淵神色如常,語氣澹澹的說著:“如今讓孫兄你監管三府,也不過是先試著搭起中樞框架,好為日后封國做準備罷了。”

  而孫思文聽完這等隱秘,整個人都呆了。

  作為傳統儒生,他萬萬沒想到,朝廷為了延續國祚,鎮壓叛逆,外御賊虜。

  竟然會做出這等喪權辱國,割地自保的事情。

  裂土封疆。

  若真按好友這么說,那朝廷豈不是最少也要分出兩三個郡去多一點,甚至要割出四郡。

  沒了這數郡之地,那大越還是大越嗎?

  心中這般茫然,孫思文看著陸淵,嗓子有些干澀的問道:“陸兄,你所說這些,是……真的?”

  陸淵理所當然的點頭:“這個自然。不然你以為白鳳寺的濟慧圣僧,為何愿意出任國師?南海派的嚴老宗師,都年過一百四十歲了,為何還要出來給朝廷拼殺?

  他們兩位可都是門徒數萬,盤踞一郡的江湖大豪。

  論起身份地位,不見得比一郡之守,差哪去了?

  可如今卻愿意為朝廷所用,擔任那什么有名無實的國師,難道你真以為他們是心憂國難,想報效朝廷嗎?

  而且就說我,這次我動兵二十萬,為朝廷傾力平賊,雙修不會真以為我一心為國吧?

  若不是朝廷給出這般條件,我何苦耗費自己實力,給朝廷鎮壓苗賊。”

  這一樁樁血淋淋的事實擺出來,頓時擊碎了孫思文心中最后一絲幻想。

  作為好友,他當然清楚陸淵的性子,對方絕不是愚忠之輩。

  對于朝廷也根本沒多少忠心。

  陸淵當初之所以愿意出任官職,還是不放心自己安危,這才勉強為之罷了。

  這樣一個人,當然不可能無私奉獻,主動損害自己的利益,給朝廷平賊。

  所以對方出兵,理由只有一個。

  朝廷給了大好處,而這個大好處,就是裂土封國。

  “怎么會……怎么會……”

  雖然早就知道,朝廷國事日頹,但真看清這一幕,還真讓孫思文難以接受。

  看著好友略有失魂的模樣,陸淵嘆息一聲,然后走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自古王朝更替,本就是常理。孫兄你心憂朝廷,也不過是想安平天下,為百姓做好事,讓他們過得更好些罷了。

  不過如今的朝廷,是無法順遂你的心愿了。”

  說到這,陸淵頓了頓,然后殷切說道:“我是知道孫兄本事的,也知道孫兄志向。當初你我在楊梅鎮青梅煮酒,孫兄就曾說過,有朝一日,出仕為官,定要嚴明地方,肅清賊寇,禁絕武力,致百姓以太平。

  如今我即將裂土開國,為一國之主。然則手下,卻并無多少可用人才。….孫兄若是愿意,我愿以你為國之宰輔,助我安定洞庭郡,為此開太平基業。

  如何,孫兄可愿助我?”

  陸淵拉著好友的手,誠懇的請求。

  像孫思文這種既有才干能力,而自己又信得過的助手,普天下實在太少太少了。

  少到除了孫思文外,他也只想到周青一人。

  但周青雖然文化修養也不錯,畢竟天天讀經,知識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可他如今發展的路子,是往統兵大將而去的。

  陸淵已經決定,開國之后,大將軍的位置,就是自己這位弟子的。

  所以武將之首,如今已經有了。

  而文臣之首,卻還暫時空懸。

  縱觀身邊左右,唯一適合宰相之職的,也就只有孫思文了。

  此次陸淵找對方過來,將開國之事托出,便是想說服自己這位好友,讓對方協助自己建國立基。

  畢竟朝廷的十大宗師計劃,再有一年多時間,也將完成了。

  屆時十大宗師齊聚,便就是朝廷與周人、蜀賊、苗人決戰之刻。

  這場戰事就算再怎么拖延,頂多兩三年時間,也是會結束的。

  到那個時候,自然是朝廷兌現承諾,給江湖上的四大宗師,裂土封疆的時候了。

  因此細細算來,距離陸淵開國,快一點的話,可能就只有三四年了。

  時間緊迫,現在不趁早搭建好框架,等到了那時,別連文武百官都找不齊。

  所以現在提前做好準備,先讓孫思文監管南三府政務,搭起一個統一行政的架子。

  等架子搭好了,再把廬陽府和邵陽府,也一并歸置于其中。

  屆時,磨合一段時間,把洞庭郡南五府融為一體,陸淵也就可以把軍事體系并入其中,真正的化地方為國了。

  這一整套步驟,都是他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慢慢推行下來的。

  如今,就是計劃第一步。

  而這第一步計劃,最關鍵的,就是自己這位好友的幫助了。

  不然對方要是不同意的話,陸淵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自己該去哪里,找出一個能替代對方的角色來。

  那么孫思文的意見如何呢?

  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孫知府對于朝廷這種種妥協舉動,自然是失望無比,倍感憤滿的。

  可憤滿之后,意識到一切已經無法改變后,那就是迷茫了。

  因為他不知道,等越國把洞庭郡割讓出去后,自己該何去何從?

  畢竟自己是朝廷官員,人家開國封疆,可不一定會認下自己。

  但等聽到陸淵,準備在洞庭郡開國,然后還準備讓自己出任新朝宰相之后。

  不得不說。

  我們的孫知府,心忍不住砰砰砰的動了。

  別笑他不爭氣,換作是你一國宰輔的位置,擺在眼前,你能不心動?

  就更別說,此國的開國之主,還是自己的至交好友了。

  所以面對好友的邀請,孫思文只是在心中掙扎了幾秒鐘,然后就鄭重的下拜,行禮道:“孫思文見過主公,今后愿為主公奔走,效力犬馬,在所不辭。”

  嗯,此時此刻,孫思文沒有在擺朋友的架子,而是直接對陸淵行了主從之禮,確定了名分。

  畢竟以后,一個是君,一個是臣。

  有著這份關系在,哪怕君主對你再是親近,但該有的名分,該有的禮數,還是不能荒廢的。

  作為正統儒生出身的孫思文,對此尤為看重。

  “哈哈哈!”

  陸淵看到孫思文的表態,頓時大笑出來。這位好友愿意輔左自己,無疑解了他心中一大難題。

  此時便連忙扶起對方,開心說道:“能有孫兄相助,新國政務,我無憂也。”

  孫思文也高興的說道:“能輔左明主,施展才學,也是臣之幸事。”

  自從定下君臣名義的那一刻,孫思文便再不把自己當做陸淵好友。此時兩人談話,也開始以君臣相分,恪守禮數。

  陸淵察覺到這一點,心下不由嘆息。

  但也知道這是對的,而且多半勸說不了好友,因此只能心中無奈,暗自神傷。

  不過好在,現如今的開國前期準備,總算是有那個雛形了。.

  明月共舉杯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