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院士重生:這大國夢,如你所愿 > 第123章 只有撤退
  面對東西兩線的大規模入侵。

  李奇微對著沙盤足足看了一整天。

  如果集中力量進行對抗,那就相當于回到了之前的戰術打法上,通過正面戰場的交鋒,來一決高下。

  雖然戰場被分為了東西兩個,但見識過華夏青年軍戰斗力的李奇微,依舊不愿再走老路。

  但如果撤退,那原來的部署將功虧一簣,而且此行退回三八線,那能否再反退回來,就未可知了。

  多次推演和糾結之后。

  這位丑國的傳奇將軍,還是選擇了走一條出奇制勝的道路。

  全線向前。

  沖破華夏軍隊東西夾擊,讓華夏軍隊撲一個空。

  沖向三八線前方的先頭部隊再次進行會師,然后回頭對三八線后方的華夏軍隊實施反包圍。

  不得不說,在李奇微擔任陸戰總長之后,丑軍的執行力和戰斗意志,要比之前強了許多。

  丑軍沿38線全線,突然對華夏青年軍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而一場場本不該這么早出現的慘烈戰役,

  提前上場。

  ……

  三八線中線。

  五圣山。

  丑軍第八集團軍總部所在,這里同樣也聚集著三八線全線數量最多的敵軍部署。

  這是丑軍第八集團軍的一根突刺,李奇微如果想要完全實現自己的戰術意圖。

  那五圣山,他必須翻越過去。

  但擋在他面前的,是第三兵團第15軍。

  一支銳不可當的精銳。

  經過幾個月的休戰之后,此時的華夏青年軍,有的已經不僅僅是鋼鐵般的意志。

  在裝備了蘇制武器之后,十五軍,已然成為了三八線上的主力王牌。

  在朱帥的指示下,十五軍在大量需要隱藏的底牌中,終于解鎖了一個可以使用的武器——BM-13型火箭炮。

  這個型號或許許多人摸不著頭腦,但如果說他另外一個名字,便恍然大悟了——“格秋莎”火箭炮。

  為了保證戰術的完美執行,五圣山主陣地,就堅決不能丟失。

  一個必須要翻越,一個堅決不能被攻破。

  兩個最直接矛盾的碰撞。

  最直觀的表述,是上甘嶺。

  在598高地和538高地之間,有一個小村落,名叫上甘嶺。

  于是,一場足以載入人類戰爭史的戰役,就在這里發生了。

  三月二十日。

  丑軍集中了320門大口徑火炮和27輛坦克,同時向598高地和538高地北山進行猛烈轟擊。

  遠東空軍的30多架轟炸機,也飛到戰場上空輪番轟炸。

  當空前密度的空地火力傾斜之后,這座高山磐石,被炸成了齏粉,彈片傾盆大雨,伴著沙石四處橫飛。

  凝固汽油彈在整個山頭燃起了熊熊烈火,山頂陣地,一時間成了人間煉獄。

  作為守方。

  我軍雖然有坑道可以進行規避。

  但這坑道在如此密集的炮彈之下,就如同大海上的一葉扁舟,而且還是一片正在掀起驚濤駭浪的大海。

  所有戰士被震得咬破嘴唇,一名又一名戰士在坑道下因為躲無可躲的炮火而犧牲。

  這樣的轟炸維持了九十多分鐘。

  丑軍開始發起了沖鋒。

  沖向598高地的丑軍編制是丑七師31團。

  就是那個號稱“北極熊團”,在第二次戰役中遭到了華夏青年軍的毀滅性打擊,團長和繼任團長相繼陣亡,并且被繳獲了團旗的31團。

  第二次戰役的恥辱,無異讓這些丑軍更加兇狠。

  盡管密集的炮火已經將所有的表面陣地摧毀,山頂滿是積土和彈片。

  但他們仍舊不覺得泄憤。

  可當他們剛沖上半山腰,就發現在山頂上,一排又一排華夏戰士,搖搖晃晃的從坑道中鉆了出來。

  那一刻,這些氣焰囂張的31團,再也沒有了剛才的英勇。

  丑軍的方針很簡單。

  既然五圣山需要攻克,那就不計一切代價的去攻克。

  他們的策略,簡單的不成樣子。

  高密度炮彈打擊、進攻,進攻失敗立馬后退、再一次炮彈打擊、再一次進攻……

  直到華夏軍隊再也沒有站起來作戰的能力。

  這樣的拉鋸、絞殺戰。

  在萬圣山,一連持續了四十三天。

  反復爭奪陣地134次。

  華夏青年軍共擊退丑軍1693次。

  ……

  如果說百濟戰爭,打出了華夏的國威軍威。

  那五圣山、上甘嶺戰役,則是整個百濟戰爭的靈魂。

  其罕見的激烈程度,以及炮兵火力密度,遠遠超過了二戰的最高水平。

  和戰術不同。

  這僅僅是一場干脆直接的對抗戰。

  一個務必要攻下,一個務必要守住。

  直接干脆。

  這是華夏與丑軍首次在雙方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進行的正面的硬拼。

  也是華夏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正面的、毫不拖泥帶水的戰勝那些所謂的西方發達國家。

  ……

  這場戰爭,同樣無法描述。

  百濟戰爭總是這樣。

  那群最可愛的人,總是會打出最不可思議的勝仗。

  總是打出那些讓史官都不愿提筆的苦戰。

  如果非要描述這場戰役。

  那不需要多煽情的文字。

  也不需要怎么樣催人淚下的文案。

  只需要一個紀念物,幾行數據,足以——

  上甘嶺面積3.7平方公里,橫豎不超過兩公里。

  43天里挨了240多萬發炮彈和無數的手榴彈。

  戰爭結束后,山頭被削下去三米。

  十五軍立各種戰功的英雄1.2萬人。

  英雄集體200多個。

  滿是硝煙的上甘嶺中,有一顆樹的殘骸,埋在土里,只剩下一米不到。

  可這不到一米的樹干殘骸上,有一百多個彈片和彈頭。

  ……

  李奇微放棄了。

  這位善出奇兵,且發現了華夏青年軍弱在物資的戰爭奇才,終究還是選擇了認輸。

  四十三天。

  上甘嶺的戰火在這四十三天沒有斷過。

  他以為這么長的時間,足夠拖到華夏軍隊因為無法補給而只能敗退。

  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華夏這些士兵,是不需要吃飯的,也不需要休息。

  他們甚至連生命都可以拋之腦后。

  這是聯合國士兵中,絕不可能存在的精神。

  撤退。

  華夏東西兩線的主力部隊,在這四十三天,將丑軍三八線沿線的部隊全部趕往五圣山戰區。

  李奇微明白,現在只剩下一條路了。

  只有撤退。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