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院士重生:這大國夢,如你所愿 > 第199章 農業規劃
  “是個學生?”周翔宇問道。

  “對,很年輕的一個學生,之前開會跟著他的老師一同過來的,但是在會上沒有發表意見,而是在會后攔住了葉院長,”

  李書成道:“他也是葉院長推薦給我的。”

  “哦,”周翔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葉知寒的身世和經歷,整個華夏五萬萬人僅有兩人知曉。

  “是知寒推薦的,那我就放心許多了。”

  說話間,會議室的大門再次敲響。

  一道謙遜的聲音從門外傳來:“李部長您好,我是西南農學院的袁禾隆。”

  “進來吧。”

  會議室門打開,一個渾身黝黑的少年捧著一把稻穗和一個袋子站在門口。

  又高又瘦,眼睛神采奕奕。

  李書成微微皺眉,看著出現在門口的少年愣了半晌。

  多少有些沒認出來。

  翔宇同志就更不用說了。

  在剛才李書成的介紹中,那個少年應該是白白凈凈,非常斯文的一個少年。

  而現在出現在這里的年輕人,可是和李書成的描述,毫不相干。

  “這么久不見,我差點認不出來你了,”李書成笑道,“黑了很多。”

  “學農業的,總是免不了風吹日曬,做科研和上學的時候情況不一樣。”袁禾隆拘謹的回應著,隨后小心翼翼的走進了會議室。

  “翔宇同志好。”他看向翔宇同志,身子站的更加筆挺。

  “同學,你辛苦了。”

  周翔宇看著少年黝黑的樣貌和粗糙的皮膚,便知道這兩年他經歷著什么。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在農學生的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每一次收獲,背后都是無數個在太陽底下暴曬、在狂風驟雨中奔跑的日子。

  農業最偷不得懶,也沒有捷徑,科研的樂趣也遠比不了那些不明覺厲的前沿物理。

  能夠精神飽滿的對待每一個枯燥的日子,并日復一日的把自己所有的熱忱和精力投入到農業工作上去的人。

  都不簡單。

  仔細的打量了袁禾隆本人過后,李書成和翔宇同志才將目光凝聚到了袁禾隆懷里的稻穗上。

  那幾株稻穗,有著所有人都未曾見過的飽滿。

  稻穗的顆粒飽滿和碩果累累用語言很難形容。

  但當他們看到西南農學院所提交的匯報數據的那一刻,一切便都明了了。

  第三系不育抗倒伏高產雜交水稻,畝產量達到600公斤!

  “六百公斤?”李書成不可置信的看著這個數字,目光詫異的看向袁禾隆:“的的確確是畝產量?”

  袁禾隆點頭道:“是畝產量。”

  翔宇同志也再次確認道:“產量問題是最嚴肅的問題,一定要杜絕一切弄虛作假,六百公斤這個數字,準確嗎?”

  袁禾隆點了點頭,隨后補充道:“這是根據晚稻的產量推算出來的,七月播種的晚稻收成是四百公斤,早稻雨水相對少一些,收成也會受到影響,但應該最低也不會低于兩百公斤。”

  “由于南方水稻一般是一年兩熟,北方旱稻一年一熟,廣西只能兩季水稻,江蘇以及部分偏南地區可以實現一年三熟。”

  “所以年產量綜合起來按照兩熟來平均,但是總體而言,平均畝產六百公斤應該是可以達到的,也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

  周翔宇和李書成兩人不可置信的對視了一眼,開口道:“你應該也清楚我們當下的年產量,對吧?”

  “每畝一百公斤到一百五十公斤。”袁禾隆認真的進行答復。

  李書成臉色又期待,又擔憂:“從一百公斤到六百公斤,這么大的跨度,你確定嗎?”

  “如果仔細分析一下當下年產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其實不難發現,如果沒有雜交水稻,我們也可以實現可觀的增產,”袁禾隆道:“通過這兩年在實驗田的科研經驗,我總結出了增產的三大經驗,而在這三大經驗中,雜交水稻的影響因素,反而最低。”

  “雖然我是我主要的科研項目是雜交水稻,但我還是要實話實說,如果沒有良好的種植環境,雜交水稻的效果很難發揮出來。”

  李書成道:“說說你總結出來的三大經驗。”

  “權重第一的是化肥,在兩年的對比試驗下來,常規水稻在施加化肥的情況下,產量可以比不施加化肥增產30%。”

  “權重第二的是水利工程,旱稻和水稻的產量,以及得到充分灌溉和未充分灌溉的產量差距都十分明顯。”

  “權重第三才是雜交水稻,在前兩個因素的影響下,普通水稻的產量差距就已經很明顯了,而雜交水稻,則是數倍的放大了這個差距。”

  “普通水稻在化肥和灌溉得到充分滿足的情況下,畝產量可以從一百公斤提升到三百公斤左右。”

  “而雜交水稻在化肥灌溉得到充分滿足的情況下,畝產量可以從兩百公斤提升到一千公斤甚至更多。”

  袁禾隆說著,但總有些意猶未盡的意思。

  欲言又止的樣子,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他這次來除了回報成果,更多的還有請求。

  翔宇同志道:“說說吧,對于糧食增產,你有什么解決方案。”

  袁禾隆道:“我的想法其實已經闡述了,修建水利,同時實現化肥和雜交水稻的普及。”

  “太寬泛,”翔宇同志道:“如果讓你負責農業部糧食增產的主要任務,你需要的是面面俱到的考量和安排,”

  “作為決策者,最重要的是告訴下面的人該做什么,而不是丟給他們思考題,你明白嗎?”

  翔宇同志說完,李書成心里頗感意外,因為他能夠很明顯的察覺到,翔宇同志這是在有意的想要將袁禾隆培養成為一個主導者,

  不過意外之后,他還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雖然袁禾隆年齡小,但在能力上,足夠令人折服。

  更何況他是葉知寒親自推薦的人,那翔宇同志自然是希望華夏再出現一個葉知寒。

  袁禾隆倒沒有想那么多,而是認真回答道:“我其實已經想好了一個方案,或許做不到平均畝產六百公斤,但至少可以翻三倍,達到四百公斤到五百公斤的畝產。”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