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院士重生:這大國夢,如你所愿 > 第424章 制勝法寶
  葉知寒說著,隨后手中的鋼筆輕輕點了點桌子,笑道:“當然,在船舶制造上我是個外行,所以這個改進想法,也只是臨時起意,具體的可行性驗證,還需要造船廠的幾位老師來判斷。”

  楊院長則是回味著葉知寒的話,半晌后開口道:“葉院長的想法很新穎,準確的說不是第一個方案的改進,而是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案。”

  “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他看向船舶制造所的工程師代表們,開口說道:“那艦隊的布局應該是這樣,武庫艦作為艦隊核心,護衛艦和中小型驅逐艦在第二層,而守護武庫艦編隊和阻攔敵方航母編隊的暗礁則在第三層。”

  “在艦隊正常航行過程中,這些暗礁就隨著艦隊一同航行,”

  “當與敵方遭遇或者要對敵方進行攔截的時候,這些暗礁就需要向敵方艦隊涌去,進行阻攔。”

  “這個艦隊編制方案,我認為不但是解決了攔截問題,也把我方艦隊的航行安全性提高了不少。”

  一名船研所的工程師問道:“那種障礙物怎么攜帶?是用牽引繩和武庫艦進行綁定?用艦隊的動力牽引他們移動?”

  “它們一定是要具備動力才行的,”楊院長道:“否則無法和航母的沖量進行抵消,如果只是飄在海上隨波游蕩,那起不到阻攔作用。”

  “那其實就相當于還是一個船舶?類似潛艇那樣。”

  “小體積的潛艇想要阻攔航母編隊,可就異想天開了,”

  “尤其是當航母以一定速度航行的時候,那沖擊力也不是小型潛艇可以阻攔的。”

  “有些以卵擊石了啊。”

  葉知寒反倒想到了什么:“用航行器來代替暗礁,這個想法很不錯。”

  “因為這樣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大多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之前專門為丑國核潛艇準備的水下高壓彈。”

  “如果直接用類似石頭那樣的障礙物去阻攔,難度的確太大,”

  “可如果是類似潛艇那樣的航行器,我們就可以做一些復雜的設計。”

  “水下溫壓彈是對潛艇有著致命的威脅,但在海面上的影響非常小,”

  “那我們是否也可以研發出對于海面上小范圍影響較大,但是水下影響較小的軍工產品。”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做到先攪動敵方航母所在的海域,讓其減速或者短暫失去動力,然后趁著動力喪失的空檔期馬上在地方艦隊的縫隙嵌入障礙物,從而使其徹底喪失對抗能力。”

  核物理所的科研人員說道:“如果研制出這樣的武器,那也就不需要暗礁或者類似潛艇那樣的障礙物來進行攔截了吧?”

  楊院長搖頭道:“此言差矣,航母的防御性和生命力極為頑強,”

  “而且,我們現在假定的是,不會將事態升級為戰爭狀態的情況,所以這種武器的作用至多也只是讓航母的水下動力系統進行暫時性的紊亂。”

  .“而抓住這個暫時性的空檔期,讓我們爭取到主動權,這才是關鍵。”

  軍事競爭中,軍工所帶來的的差距最大的時期從來不是在戰爭爆發的時候,而是沒有戰爭的時候。

  因為在這個時候,比拼的只是紙面上的數據。

  比如排水量幾倍,炮彈儲量多少,航程多遠,排名第幾。

  反而是真等戰爭開始了,才會發現很多紙面上的實力和戰場上表現的實力是有落差的。

  所以,這種人造暗礁的思路,就是在不爆發戰爭,并且紙面實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獲取主導權的唯一方式——讓它趴窩。

  先短暫逼停、減速,再趁機令其徹底失去動力,

  到了那時候,管他什么宇宙第一航母,都得老老實實的接受我方的登船檢查。

  “如果是水動力干擾導彈加上航行器障礙物阻攔,這樣雙管齊下的話,那就更好實現了。”葉知寒說道。

  一名導彈工程師道:“是的,其實相對而言,水面的干擾要比水下的干擾,研發起來容易很多。”

  “水下的高壓環境會對研發帶來巨大考驗,而航母的動力模組和潛艇相比,要淺的多,壓力也小得多,幾乎沒什么影響。”

  “這么一來,兩個方案的可落地性就高得多了。”

  海上軍工發展基本落地,

  會議上把一些細節和分工確定下來之后,會議的議題就轉向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接下來,我們談談計算機。”

  “算力的提升,是工業和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

  “丑國的計算機在五十年代就已經落地,目前相比已經完成了多次迭代。”

  “計算機的制造,帶來的將會是算力的巨大提升,”

  “而算力的提升,帶來的是工業運轉速率的巨大提升,”

  “當然,我們是從零開始,我相信很多工程師對計算機都不是很了解,我會在今天和明天的回憶中,對這個項目進行仔細的闡述,在介紹完成后,大家可以群策群力,思考我們華夏自己的計算機,如何落地實現運轉。”

  計算機項目提出之后,雖然這個名字許多人非常陌生。

  但是無論是各個機工部和研究所,幾乎都是充滿了希冀。

  因為這十年的工業發展之路,所有人都能夠明顯的感覺到力不從心。

  隨著工業的精細化和復雜化,運算量幾乎是成指數倍增加。

  而曠日持久的研究,耽誤的時間,主要都集中在計算上面。

  光拿洲際導彈距離,一個彈道的計算,花費了近五千工作年。

  相當于五千個科研人員,不日不夜的計算一年,或者一個科研人員持續計算五千年。

  而且前提還是不能出錯。

  但實際計算過程中,總會有出錯,而一個參數的出錯,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一兩百個工作年的浪費。

  而人力計算的速度,也同樣限制著導彈的打擊精度,尤其是對移動目標的打擊精度。

  三相雷達解決了近距離打擊彈道調整的簡化運算,可即便如此,仍需要三到五秒的時間進行計算修正。

  而洲際導彈那幾乎無法再簡化的復雜彈道計算,靠人工根本不可能在飛行的短暫過程中及時進行彈道修正運算。

  可如果有計算機,那一切都將截然不同。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