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戰國大魏王 > 第三百零八章 大張旗鼓
  齊國先君薨逝、新君繼位不久,正是權力交替的多事之秋。

  就在列國諸侯面對著齊國不穩的朝局而蠢蠢欲動之時,作為中原霸主的魏國卻是率先做出了行動。

  當魏國御史大夫王錯的車駕緩緩駛入濮陽之時,來自列國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匯聚到了這座衛國都城。

  如今的衛國雖然一向是以魏國馬首是瞻,但是身處中原腹地、連接齊、魏兩個大國的它,卻是擁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王錯這個身份特殊的人選擇出使衛國這個特殊的國家。

  其中所蘊含的特殊含義,如何能夠不令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展開無盡的遐想。

  如果說王錯出使衛國的舉動還只是一個巧合的話,那么他接下來的行程就更加令人越發堅定心中的猜測。

  在前往衛宮單獨拜見了衛公,并談論了一些不為外人所知曉的話題之后,王錯很快便回到了館驛之中。

  隨后,王錯并沒有選擇在衛國多作停留,而是馬不停蹄地向著衛國的東南方向趕去。

  接下來,王錯的馬車一路前行,并于十日之后抵達了商丘城下。

  因為魏國與宋國之間的友好關系,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宋國都城,身為魏國御史大夫、又是魏侯使者的王錯受到了極高的禮遇。

  而在宋公為迎接他專門舉行的宴席之上,王錯除了重申魏、宋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之外,還隱隱透露出了魏國有意出兵伐齊的消息。

  雖然王錯透露的只是一個風聲,但就是這一個風聲,卻引起了宋國君臣的興趣。

  齊、宋之間可謂積怨已久,只是因為兩國國力的差距,宋國常常是作為失敗者的身份。

  前次大戰,宋國作為諸侯聯軍的一員、跟隨在魏國的身后可謂是收獲頗豐。

  不僅如此,從齊國手中奪取大片土地的輝煌戰績,也讓宋國上下一掃昔日屢屢敗于齊國的恥辱。

  可以說,經此一戰,宋國已然再次燃起了對于齊國的戰心。

  作為齊國的西方鄰國,齊國朝局的風吹草動都能夠被宋國及時地感受到。

  事實上,當齊國先君薨逝的消息被潛伏臨淄的細作傳回商丘之際,宋國君臣也曾萌生過趁齊國不備發兵攻齊的念頭。

  只不過顧忌齊、宋兩國那依舊懸殊的實力差距,宋公最終還是暫時放下了這個念頭。

  如今魏使王錯來到商丘,還傳達出了魏國有意發兵伐齊的念頭,這令宋國君臣立刻生出了興趣。

  若是能夠如同上次諸侯伐齊一般,跟隨在魏國這個慷慨的盟主身后,從齊國身上咬下一塊肥美無比的肉來,宋國又如何會不愿意呢?

  于是,并沒有經過多少計較,宋國君臣就已然作出了決定。

  只要魏國愿意作為盟主出兵伐齊,宋國一定會遵從盟主的號令。

  得到了宋公的這個承諾,王錯此次東方之行也便完成了大半。

  懷著心中的躊躇滿志,王錯的馬車繼續向東,來到了魯國的曲阜。

  在魯國王錯同樣受到了魯國君臣的熱烈歡迎,而當王錯表達出魏國有意伐齊之時,魯公的雙眼之中立時閃過了幾分熱切。

  如果說當今天下之間有哪一個國家最恨齊國的話,那它就非緊鄰齊國的魯國莫屬了。

  雖然齊魯這兩個封國的始祖關系可謂十分親近,一個是輔佐武王興兵伐商的太公望,另外一個則是輔佐成王強大周朝的周公旦;

  但是齊國與魯國之間恩恩怨怨,卻是說個三天三夜也說不清。

  雖然魯國對齊國也曾有過長勺之戰那般的大勝,但是論及國力、聲望,春秋之時特別是齊桓公之后,魯國卻是遠遠不及齊國。

  落后就要挨打,面對這個弱于自己的對手,齊國自然不會留有絲毫的情面。

  齊魯之間大大小小的戰爭,往往都是以魯國的失敗而告終,而魯國的疆土也在這一次次的失敗之中劃入了齊國的疆土。

  對于齊國,魯國上下可以說是恨得咬牙切齒。

  八年之前的那一戰,作為諸侯聯軍一員的魯國,不僅擊敗了宿敵齊國,還收復了一大片曾經被齊國侵占的疆土。

  如此大勝,可是大漲了魯人的心氣。

  雖然已經八年過去了,但是魯國上下卻仍舊對當年的戰績而津津樂道。

  當齊國權力交替的消息傳回曲阜之時,就已經有魯國大夫叫喊著要發兵攻齊,一舉將前次沒有收復的故土拿回來。

  如今魏國使者王錯的到來,更是讓曲阜城中原本就已然十分激昂的戰意變得更加澎湃。

  面對著臨淄城內越發高昂的求戰聲,魯公也很快對著王錯給出了己方的承諾。

  只要魏國出兵伐齊,魯國愿意傾全國之力襄助魏國。

  至此,魏國已然在齊國邊境之上拉出了一個包含衛、宋、魯三國在內的包圍網。

  魏國御史大夫王錯的三國行程如此順利,既展現了魏國在天下尤其是中原諸侯之中的巨大聲望,也在大張旗鼓地向著天下人宣布一個消息。

  我,魏國,就是要趁著齊國內部權力不穩發兵攻齊。

  也就是在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紛紛將目光移向齊國邊境,關注著又一場諸侯伐齊的大戰什么時候開啟之際,又是一輛來自魏國都城安邑的馬車卻是停在了趙國邯鄲城外。

  “魏相遠道而來,卻是一路辛苦了。”

  “趙相親來迎接,卻是有勞了。”

  趙國都城那厚重的城門之前,魏相公孫頎和趙相公仲樂在魏趙兩國都可以說是位高權重的兩人相對而立。

  話語之中的親近,雙眼之中的和善,將兩人心中多年未見、今有重逢的心情完全地表現了出來。

  隨后,又是好一番懷念,兩人從昔日趙國邯鄲的初識、說到了鄴城之際的再會,以及八年前平陸之會之后的分別。

  雖然僅僅見了數面,但是在對于彼此才能互相欣賞之中,兩人早已經將對方當作了摯友。

  如今摯友重復,自然是頗有一番感慨。

  不過兩人作為魏趙兩國的相國,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

  一番寒暄過后,面對著滿臉風塵仆仆的魏相公孫頎,只聽趙相公仲樂帶著笑意問道:

  “不知魏相自安邑而來,究竟所為何事?”

  ……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