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小說網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一百三十七章:諸藩改封之各有所謀
  散朝后。

  朱棣前往文淵閣,召集方孝儒、解縉、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等七人,開始了長達三個時辰的會議。

  為了提高議事的效率,他命令宦官準備了八份膳食,陪著七位內閣顧問在文淵閣用了午膳。

  眾顧問深感朱棣之用心,午膳過后皆抖擻精神,一邊翻閱《皇明祖訓》等大明典章之制,一邊旁征博引,對諸藩改封建言獻策。

  至于太子朱高煦,同樣也是找人商議諸藩改封可能涉及到的各種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議論解決的辦法或思路。

  與朱棣不同,他沒有尋找麾下幕僚謀臣,而是出人意料的出宮前往金陵常科書院。

  朱高煦召集如于彥昭、王驥、胡濙、周忱(chén)、曾棨(qǐ)等十幾名優異學子,于書院正心殿后殿議事。

  在正心殿后殿的講臺背后,有一面巨大的黑板。

  此時,黑板上從右往左,依次豎著寫了“封國在何處”、“封國疆域大小”、“藩王權力”、“藩王職責”、“如何管理藩王”、“承襲王爵之制”等十幾個議題。

  朱高煦單獨坐在第一排右側座位上,聽著講臺上王驥的發言。

  趙俊臣、韋賢等人守在殿外,康平則侍立在朱高煦邊上靠墻的地方。

  于彥昭與其他十幾名學子依次坐在第二排、第三批、第四排的座位上。

  按照朱高煦的要求,眾學子都要依次發言,提供建議。

  其中率先發言的于彥昭,還要負責記錄本次會議上朱高煦認為有可取之處的各種建言,形成會議紀要。

  由于議題太多,且牽扯甚廣,眾學子依次發言討論到午時的時候,會議依然沒有結束。

  朱高煦為示殊榮,特地與眾學子在這后殿之中,端著書院食堂供應的食盒用了午膳。

  雖然他吃的東西與眾學子相同,但是為了人身安全,他依然點頭同意了康平的試毒之舉。

  這次朱高煦主持的會議,與朱棣在文淵閣召開的內閣會議一樣,歷時三個時辰,直到申時一刻才勉強結束。

  眾學子議論的結果,基本上沒有超出朱高煦的預料,他們對待諸藩在海外建立的藩國,大體上是參照宗周之分封制來提供的建言。

  諸王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有權管理封國內的居民,有權將其封地以及居民再分封給其親族。

  猶如獨立王國的統治者,可以不經過大明皇帝同意而施行與朝廷不一樣的稅制、兵制等各種體制。

  但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統治與地位,防止諸王坐大,諸王必須服從大明皇帝的命令,不得丟棄其封國土地,要隨從朝廷作戰,定期交納貢賦、朝覲述職。

  同時,諸王在其封國內,必須要實行再次分封的制度。

  即諸王把土地分封給其諸子或有軍功之臣,這兩類人依周禮定名為卿大夫,卿大夫再將土地分賜給其諸子或有軍功之人,這兩類人依周禮定名為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級承擔作戰等義務。

  眾學子一致認為,為了防止諸王藩國之間出現強國兼并弱國的情況,朝廷應該制定律令禁止大明藩國之間相互發動戰爭。

  若有藩國不聽朝廷禁令,私自發兵攻打另一藩國,大明皇帝有權派兵前去阻止這類事件發生,并依據有關律令,將私自發兵的藩國之主貶為庶民。

  朱高煦身為穿越者,當然知道照搬宗周封建制的弊端與漏洞。

  別的不說,僅是否給予藩國鑄幣權這一條,就是一個看似無關緊要,但實際上卻關系著大明財政,乃至大明生死存亡的重大決策。

  朱高煦之所以出宮來書院,找于彥昭等學子商議,并非是為了尋找解決諸藩改封問題的策略。

  此事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這樣,可他的真正意圖,乃是為了摸清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對重啟分封的認識。

  因此朱高煦對于眾學子提供的合理建言都讓于彥昭進行了記錄,卻沒有當場發表贊成或反對的言論。

  于彥昭等學子的觀點,基本上代表了此時大明境內絕大多數讀書人的看法。

  朱高煦不能說眾學子提出的觀點是錯的,因為學子們畢竟不是穿越者,自有其歷史局限性。

  當然,于彥昭等人還是提供了一些比較有見地的建議,比如要求諸藩國必須說漢話、用漢字,遵守大明律令,以及漢家禮儀習俗,不得悖典忘祖。

  眾學子皆認為秦始皇好不容易統一起來的東西,不能因為大明的重啟分封,而讓華夏文化四分五裂,回歸混亂。

  對于太祖高皇帝規定大明宗室子弟不得參合四民之業的舊制,于彥昭等人卻發生了分歧。

  以胡濙為代表的“大氣派”認為,既然太祖高皇帝決定把諸王改封海外,那么這舊制自然也就作廢了。

  畢竟,海外藩國實不實行這舊制,朝廷即便派御史出海去實地監察,且御史沒有遇到或避開海上風浪順利抵達藩國,那么如何確保他到地方后看見的情況為真?

  朝廷想要像管理直隸府縣一樣管理海外藩國,實在是鞭長莫及。

  與其勞心勞力而做無用功,不如放開手,讓諸藩國大膽施為。

  以于彥昭為代表的“保守派”則認為,太祖高皇帝制定宗室子弟不得參合四民之業的出發點,乃是為了維護宗室的體面。

  同樣也有杜絕宗室子弟參與軍、政,從而左右社稷的情況出現。

  海外藩王乃是太祖子孫,遵守太祖定下的規矩,本就是天經地義,若敢違背,那就是悖典忘祖,大逆不道。

  胡濙等人對此觀點進行反駁,他們拿“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典故來說就藩海外的大明藩王。

  太祖雖效法宗周之封建,但不沒有說要照搬世卿世祿,而禁絕底層百姓上升的機會。

  故而,他們認為,舊制給諸王定下的歲俸要更改,低階宗室的歲俸也要變,甚至取消。

  低階宗室除了掛了一個宗室子弟之名,從擁有的權利方面來說,已與普通的大明百姓沒有區別,甚至還不如普通百姓。

  因為普通百姓可以經商貿易,還可以讀書考科舉做官,而按照舊制,低階宗室哪怕餓死也不得從事四民之業。

  對于低階宗室而言,在舊制規定下,他們簡直喪失了身為大明子民的基本權利。

  于彥昭等人雖然覺得胡濙等人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們依然堅持原本的意見。

  朱高煦沒有拉架的意思,也沒有阻止雙方的爭辯,而是聽了雙方小半個時辰的辯論之后,便宣布會議結束,接著就打道回宮了。

  而在這一天,參加今日早朝的文武大臣,在正常退班后,不斷的有人私下聚在一起,商議諸藩改封一事。

  戶部尚書郁新與工部尚書孫顯忙著帶領戶部、工部官員給鄭和籌備物資與建造海船,因此沒有在退班后,就立即聚集起來商議。

  他們倆退班后分別前往戶部銀行、龍江船廠,一個跟蹤國債發行的情況,一個視察海船的建造進度。

  直到入夜后,兩人才召集轄下堂部官員,在工部尚書孫顯家里商議諸藩改封一事需要考慮的問題。

  他們商議到大半夜,討論出了七條諸王改封海外建國之后,針對宗室子弟的比較務實的建言。

  第一,取消海外宗室不同于平民、臣僚乃至勛戚的特權,使得“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在是一句空話。

  第二,依舊制,只要是宗室成員,可以授予爵位,但除了親王、郡王爵由嫡長子世襲罔替之外,親王與郡王的旁支或庶出子弟必須降級襲爵,五世之后,直接取消宗室身份,而成為庶民。

  第三,設立宗學,年滿六歲且未至十四歲的親王、親王世子、郡王、郡王長子,要在京師宗學就讀,并讓宗室子弟進學修身,準許參加科舉,以挑選出有用人才為朝廷所用。

  第四,嚴保勘、革冗職,杜絕冒封、濫封宗室爵位,將無所事事,只能尸位素餐,以至于窮困不堪的宗室遠支革為庶民,讓他們自食其力。

  第五,海外諸藩國的賦稅收入必須上交一部分給朝廷,若是拒絕繳稅,那么朝廷就有權取消海外宗室的歲俸等一切舊制規定的賞賜。

  第六,海外諸藩國除了繳稅外,還要定期朝貢,若延期來貢,視為不敬,倍其稅。

  第七,諸藩國不得私自鑄幣,違者以謀逆罪論處,允許以藩國內礦產、物產等特產之品與朝廷貿易,從大明皇家銀行兌換通寶或寶鈔。

  這些建言,多是從戶部、工部職能出發考慮,為朝廷節省開支。

  宗室歲俸要從國庫拿錢,建造王府宅邸要從國庫拿錢。

  凡此種種,皆是過去戶部與工部躲不開,也不能躲的問題。

  現在借此機會,郁新與孫顯秉持著為朝廷著想的態度,與堂部官員商議后,把此類問題都列出來,并提供了相應的處理辦法。

  吏部尚書張紞身為天官,自然要肩負重擔,退班后便派人請來兵部尚書金忠、禮部尚書鄭賜(原尚書鄭沂告老還鄉)、刑部尚書墨麟(原尚書夏恕告老還鄉)在他家里商議建言思路。

  由于之后有不少主動前來拜會的堂部官員,以至于到了晚上的時候,張紞家中的三間正廳、六間偏廳全都坐滿了人。

  他們商議到深夜,討論出了十二條針對諸王改封海外建國后的建言。

  第一,取消宗室特權,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第二,將親王、郡王傳襲五世之后的旁支或庶出宗室子弟,革為庶民,除了不能參加科舉、從軍,其他百業不限。

  第三,國喪期間各藩親王及成年郡王,皆要回京祭拜。

  第四,各藩親王世子、郡王長子皆要定期回京述職,并要去中都鳳陽與鐘山孝陵祭拜。

  第五,各藩王在封國內,每年三節都要祭拜太祖高皇帝。

  第六,各藩王不能稱帝,否則視為犯上作亂,大逆不道。

  第七,各藩國之間,不得相互征伐,若遇外敵,必須團結一致,統一對外。

  第八,諸藩不得丟棄或虐待智力低下或有傷殘的子孫,否則視為大不敬。

  第九,各藩國不準私自鑄幣,必須使用大明皇家銀行統一發行的通寶與寶鈔。

  第十,各藩國使用大明歷法,遵從并使用朝廷年號,奉大明為正朔。

  第十一,朝廷派遣軍隊在各藩國駐軍,駐軍僅在藩國受到外敵時,出兵抗敵,并施行輪換制。

  第十二,朝廷派遣御史巡視藩國,傳播教化,監察藩國內不法之事,但不干涉藩國內政,并定期回京述職。

  至于宗王,更不必說,在散朝后主要分成了七個派系,各聚在一起商議事情。

  第一個派系只有一人,乃是周王朱橚。

  他以偶染風寒為由,散朝后率先打道回府,之后也沒有與任何官員或宗王私下會面。

  第二個派系起初由楚王朱楨、蜀王朱椿、晉王朱柏(原湘王)三人組成。

  他們先是聚在楚王行館,隨后時年二十二歲的秦王朱尚炳(二任)、時年十三歲的魯王朱肇輝(二任)以請教的理由,也加入了這個派系。

  第三個派系原先由代王朱桂、肅王朱楧(yang)、遼王朱植、慶王朱栴(zhan)四人組成。

  他們先是聚在遼王行館商議事情,不過后面代王與后三王產生分歧,主動離開了行館,改道去了寧王住處。

  第四個派系起初是寧王朱權、岷王朱楩(pian)、谷王朱橞三人組成。

  他們先是在寧王行館會談,后面代王朱桂加入,于是四人繼續商議改封海外一事的看法。

  第五個派系是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兩人組成。

  他們因為與太子朱高煦走得比較近,散朝后兩人相約去春和殿求見朱高煦,卻被告知太子出宮去了金陵常科書院。

  兩人無奈,只好改道去書院尋找朱高煦。

  他們倆之前雖然鬧過別扭,甚至大打出手,但畢竟年輕氣盛,并沒有為了一點小事而耿耿于懷,早已和好如初。

  兩人到書院正門入口稟明來意后,值守大門的曹虎告訴他們,太子朱高煦在召集學子議論課題,想見太子必須等里面結束會議。

  改封之事干系重大,兩人為了見朱高煦,不得已在書院接待室偏房坐了下來。

  可他們等了足足兩個時辰,仍然不見朱高煦結束會議,只好打道回府去了。

  第六個派系,則是由年紀較輕的安王朱楹、唐王朱桱(jing)、郢王朱棟、伊王朱?(yi)四人組成。

  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是安王朱楹時年十九歲,最小的是伊王朱?時年十四歲。

  由于他們年紀輕,考慮的問題多是干系眼前的切身利益。

  四人聚在宗王坊安王宅之中,整整商議到深夜才罷休。

  至于在京的一眾親王世子、郡王,年紀都不大,人數也不多,分別是懿文太子朱標、秦愍王朱樉、周王朱橚、楚王朱楨的兒子。

  這些親王世子、郡王除了朱標之子,其余都是唯其父王或長兄之命是從,皆不敢瞎跑亂竄,老實待在家宅之中。

  第七個派系,最為特殊,乃是由漢王朱高熾與吳郡王朱允熞兩人組成。

  吳郡王朱允熞是懿文太子朱標的兒子,故而被永樂帝朱棣特殊關照,派人在京城擇址單獨給他修了一座吳王府。

  今日早朝上,朱棣要求王公大臣對諸王改封一事上奏本,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有關諸位親王的改封之事。

  但已經是年十七歲的吳郡王朱允熞并不傻,他雖為郡王,卻享有親王待遇,嚴格來說,諸藩改封與他關系密切。

  可惜他的身份決定了沒有哪位親王或郡王敢來拜訪他。

  漢王朱高熾敢來,那是奉了朱棣之命前來尋他商議諸藩改封之事。

  趙王朱高燧人在泉州,不在京城,所以這次來拜訪朱允熞的只有朱高熾一人。

  眾多藩王之間都聊了很多,對朝廷提的請求,大致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藩王建國五年內,朝廷要給予人力及物資等幫助藩王建設內政。

  第二,先期分封建立的藩國,要無償援助后期分封的新藩國。

  第三,朝廷要允許藩國相互間的貿易。

  第四,朝廷要給予各藩國必要的軍事支援。

  第五,允許親王建國后募兵建立軍隊,軍功最高可封侯爵,其次為伯爵,再次為子爵。

  第六,允許藩國建立一支與朝廷服飾相同的軍隊,但為了與朝廷軍隊進行區別,各藩國可由肩部袖標“刺字”且配以不同顏色進行區分。

  第七,允許親王建國后設立六曹,地位等同于朝廷的六部,但品階相當于六部侍郎,服飾與朝廷六部侍郎一致。

  第八,允許各藩國自主鑄幣,自主征稅,自主開采礦產等事宜。

  第九,允許各藩國對外征戰,擴充領土,再次分封麾下功臣與子孫。

  第十,允許各藩國實行與朝廷不一樣的軍制、稅制等制度。

  PS:人性自私,所謂眾口難調,小國可以民zhu,大國還是要專zhi。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 閱讀最新章節。